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7課 明朝的滅亡和清朝的建立(共24張PPT+視頻) 2024-2025學年統編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7課 明朝的滅亡和清朝的建立(共24張PPT+視頻) 2024-2025學年統編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

資源簡介

(共24張PPT)
第17課
明朝的滅亡和清朝的建立
通過李自成起義,認識當時中國社會面臨的嚴重危機
教學目標:
1. 列舉明朝中后期政治腐敗的表現,認識到明朝政治腐敗與社會動蕩是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
2. 了解張居正及其改革措施,了解明末農民起義的經過,分析李自成“均田免糧”口號得到廣大農民熱烈擁護的原因,思考和認識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
3. 了解滿洲興起與清軍入關等基本史實,知道明朝最終在雙重夾擊下走向崩潰。
重點:李自成起義、清朝建立
難點:多角度分析明朝滅亡的原因
壹·積重難返 大廈將傾
—政治腐敗與張居正改革
閱讀課本,分析明朝末年政治腐敗的表現
《明憲宗元宵行樂圖》(局部)
①皇帝沉迷享樂,疏于朝政
②宦官專權跋扈
政治腐敗
以魏忠賢為首“閹黨”
顧憲成等人“東林黨”
萬歷二十二年,顧憲成被革職后,與同好高攀龍、錢一本等人在無錫東門外東林書院借講學為名,諷議朝政,品評人物,時人稱他們為“東林黨”,號稱“清流”。天啟年間的黨爭進入到東林黨與閹黨斗爭的時期。早期的東林黨人具有一定的正義感,但是他們實質上是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攻擊異己。明末黨爭加速明朝腐敗,進一步削弱明朝的統治力量。
VS
③大臣結黨營私,爭權奪利。
政治腐敗
明神宗時期 南京一帶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萬頃
明熹宗時期 一次賜給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萬計,
魏忠賢占地萬頃以上
明崇禎時期 云南沐氏占地萬頃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材料一: 富者動連阡陌,貧者地鮮立錐。饑寒切身,亂之生也。
——《明清史料》甲編
土地兼并嚴重
材料二:舊征未完,新餉已催,額內難緩,額外復急。
村無吠犬,尚敲催追之門;樹有啼鵲,盡灑鞭撲之血。
黃埃赤地,鄉鄉幾斷人煙;白骨青磷,夜夜常聞鬼哭。
——《豫變紀略》
周臣《流民圖》(江南地區)
賦稅沉重,官吏苛剝百姓
階級矛盾尖銳
政治腐敗對社會有何影響?
張居正改革
張居正改革
張居正
改革
經濟
政治
軍事
一條鞭法
整頓吏治
鞏固邊防
閱讀課本,歸納張居正改革的措施、作用
“一條鞭法”:
(1)內容:萬歷初年,內閣首輔張居正在清丈田畝的基礎上,將田賦、徭役及其他雜稅合并,計入田畝,用銀兩收稅,稱為“一條鞭法”。
(2)一條鞭法簡化了稅收手續,減少了地方官吏漁利百姓的行為, 政府稅收增加,取得了積極成效。
張居正還整頓吏治、鞏固邊防,政治局面為之一新。張居正去世后,明朝的改革舉措大多廢止。
貳·官逼民反 順勢而為
—李自成起義推翻明朝
楊東明《饑民圖說—全家縊死》
下面是史書記載的1628年陜西北部遭旱災的情形:
民爭采山間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盡矣,則剝樹皮而食……殆年終而樹皮又盡矣,則又掘山中石塊而食。
——《陜西通志》
閱讀以下材料,說說明后期農民在受災后處與什么樣的狀況?
李自成,陜西米脂人,出身于農民家庭,童年給地主放羊,長大后當過兵。
陜西爆發農民起義,他投奔起義軍,因英勇善戰被稱為“闖將”,后成為起義隊伍領袖。他承襲闖王名號,人稱“李闖王”。
人物簡介
“不貪財利,不好酒、色,脫粟粗糲,生活簡樸,與其下共甘苦。很能禮賢下士,納人善言。” ——《明史》
李自成起義
閱讀教材并結合以下地圖,補充完整李自成起義的經過
陜西起義
率軍進入中原,
提出 口號
1644年,在 建立政權,國號 。
1644.4,攻克 , 崇禎帝自縊。明朝 。
均田免賦
西安
大順
北京
滅亡
“均田”就是平均土地;
“免稅”就是減免沉重的賦稅
李自成起義
①提出“均田免賦”的口號,深得民心。
②規定了嚴明的軍紀;
③還向貧苦民眾發放錢糧。
“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
“朝求生,暮求合,迎來貧漢難存活。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小都歡悅。”
——明末歌謠
結合教材99頁,思考廣大民眾對李自成起義軍的態度如何?為什么?
原因:
①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糧”的口號;
②軍紀嚴明、作戰英勇
③明朝政府腐敗,不得民心。
態度:支持擁護。
李自成起義軍(想象圖)
李自成起義
思考:觀察表格,思考歷代農民起義在原因和結局上有什么共同點?
朝代 起義 領導人 原因 結局
秦 陳勝吳廣起義 陳勝吳廣 秦之暴政、戍守誤期 陳、吳先后犧牲。
秦末農民戰爭 項羽劉邦等 秦之暴政 亡秦,劉邦建西漢。
西漢 綠林 王匡王鳳 社會危機 殺莽。后并入赤眉軍
赤眉 樊崇 社會危機 被劉秀剿滅,劉秀建東漢
東漢 黃巾起義 張角 階級矛盾 被鎮壓
隋 瓦崗軍 翟讓李密 暴政 李密襲擊翟讓,降唐
唐 黃巢起義 黃巢 階級矛盾 被朱溫、李克用等鎮壓
宋 宋江方臘起義 宋江方臘 壓迫剝削 被鎮壓
元 元末農民起義 朱元璋 陳友諒等 民族矛盾、 暴政、壓迫 朱元璋取勝建明
明 明末農民起義 李自成等 暴政 階級矛盾 被鎮壓
叁·螳螂捕蟬 黃雀在后
—滿洲興起和清兵入關
閱讀教材P86,簡述滿洲興起的過程
1616
1635
1636
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權,國號大金,史稱后金
皇太極改族名為滿洲
皇太極改國號為清
滿洲興起
清朝滿八旗圖
清朝滿八旗圖盔甲復原圖
八旗制度
吳三桂
1612—1678
明遼東總兵,鎮守山海關,明亡后搖擺不定。
天下第一關——山海關
  1644年,鎮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因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部下所虜,開關迎接清軍,與清軍聯合夾擊李自成軍隊。李自成最后失敗。
隨后,清軍入關,順治帝遷都北京,建立起對全國的統治。
清兵入關
順治帝
(1638—1661)
康熙帝
(1654—1722)
雍正帝
(1678—1735)
乾隆
(1711—1799)
清軍入關后,經過100多年努力,逐步建立和穩固了對全國的統治。
清朝對全國的統治
材料一:面尊明太祖,封建其后(分封他的后人),以減少漢族的反感。圣祖(康熙)南巡,每過南京,必向明太祖陵致祭……
——呂思勉《中國通史》
材料二:滿族統治者進入北京后,立即“遣官祭先師孔子”;接著又以孔子的后人“仍襲封衍圣公”;一六四五年為孔子加上“大成至圣文宣先師”的頭銜,多爾袞并親自“謁先師孔子廟行禮”。 ——稻葉君山《清朝全史》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沿襲中原歷代王朝的做法,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維護政治上的大一統
推崇儒家學說,繼承歷代文化傳統
作用:清朝在政治和思想上鞏固了自身的的統治。
閱讀材料,說一說清朝統治者是如何鞏固統治的?有何作用?
清朝對全國的統治
隨堂練習
1. 有學者指出:“明朝中后期,皇帝疏于政務,只尋歡作樂,對國家政務漠不關心,君臣之間處于隔絕狀態,在位君主和廷臣見面交接甚少。”這種現象說明( )
A.明朝政治腐敗 B.相權日益增強 C.外戚勢力專權 D.倭寇入侵嚴重
2. 明朝末年,皇親、國戚、達官、貴僚或以暴力,或以各種名義,大肆搜刮地產。“近來田地有力之家,非鄉紳,則富民”,然而“若夫窮民,本無立錐之地”。據此可知,明末( )
A.朝廷賦稅沉重 B.官僚機構臃腫 C.自然災害頻繁 D.土地兼并嚴重
3. “進北京后,李自成就住進了皇宮,平日里朝夕相處的戰友輕易見不到他了。全軍彌漫著盲目樂觀、輕敵、懈怠等消極情緒。”這段文字分析的是( )
A.皇宮建筑群的龐大 B.明朝軍隊的不堪一擊 C.農民軍失敗的原因 D.清軍大舉入關的影響
5. 1616年,女真族首領努爾哈赤建立政權,國號大金。1626年,皇太極繼位。1635年,皇太極改族名為滿洲。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女真族改變自己族名和國號的目的是( )
A.盡快滅亡明朝 B.鎮壓李自成起義軍 C.盡快創建“八旗制度” D.更好地創建統一多民族國家
A
D
D
C
明朝的滅亡
根本原因
政治腐敗
社會動蕩
直接原因
李自成農民起義
外部原因
滿洲興起
清軍入關
思考:通過明朝的滅亡,我們可以得到怎樣的啟示?
①要以民為本,關注民生,愛惜民力;
②要勤儉治國,打擊貪污腐敗
本課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阳县| 沙雅县| 平舆县| 贺兰县| 山阳县| 翁牛特旗| 且末县| 运城市| 沛县| 青神县| 江油市| 永清县| 绍兴市| 太仓市| 中阳县| 普兰县| 和林格尔县| 绍兴县| 施秉县| 鸡泽县| 胶州市| 洱源县| 邯郸市| 五寨县| 聊城市| 许昌县| 确山县| 宁城县| 台湾省| 札达县| 景泰县| 庆安县| 阿荣旗| 左贡县| 河南省| 聂拉木县| 临海市| 洛宁县| 蓬溪县| 措美县| 新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