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從江縣斗里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4月質量監測九年級 道德與法治試卷(時間:60分鐘 滿分:7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第1~8小題每小題2分,第9~12小題每小題3分,共28分。下面各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是正確或符合題意的答案。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下列對“世界舞臺上的中國”自畫像描繪錯誤的是( )A.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B.勇于擔當的負責任大國C.國際合作各領域的領導者 D.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推動者2.中國正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此舉( )A.源于各國相互依賴的程度減輕 B.順應了越來越強勁的時代潮流C.表明我國把對外開放放在首位 D.是鞏固國際經濟新秩序的需要3.近年來,關注我國兩會的外國媒體和外國記者的數量越來越多,用漢語提問的外國記者越來越多,外國記者可以采訪的對象越來越多。這些“多”充分說明( )A.中華文明得到世界各國的一致認同B.中國的國際影響力逐漸提升C.中國的發展面臨各種風險與挑戰D.中國日益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與穩定器4.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生產總值的比重由改革開放之初的1.74%上升到18.5%,對世界經濟增長年均貢獻率超過30%。這說明( )A.我國已躋身于世界發達國家的行列B.我國已成為影響世界格局的決定性力量C.我國的人均收入已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D.我國日益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與穩定器5.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指出,我們要致力于推進合作共贏的共同開放;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上的講話指出,我們要堅定不移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指出,建設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習近平的這些講話,向世界傳遞出中國( )A.對外開放的決心堅定不移 B.只積極謀求自身的發展C.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貢獻 D.是維護國際秩序的決定力量6.當地時間11月1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書面演講中指出:“近年來,針對全球迫切需要,我又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中方愿同亞太各方一道,推進落實這些倡議,共同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對此,下列理解不正確的是( )A.中國永遠做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B.中國與世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共享發展成果C.中國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已得到穩妥處理與解決D.中國擔當向世界展現了大國風范,顯示了中國智慧7.在浩繁的漢字中,“和”字是一個結構簡單、人人共識的字,但是它卻又是一個內涵豐富、意境深遠的字,滲透著中國人幾千年來待人接物的原則與智慧。“和”是和諧,“和”是平等,“和”是包容。“和”體現出我國對待人類文明的態度是( )A.兼收并蓄,交流互鑒 B.排斥漠視,唯我獨尊C.交流互鑒,全盤吸收 D.加強溝通,消除差異8.截至10月,我國已與28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21份自貿協定,自貿伙伴覆蓋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歐洲和非洲。我國與自貿伙伴貿易額占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達到了35%左右。這說明( )A.我國人民在對外貿易中受益B.我國與世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共享發展成果C.合作共贏的理念已成為世界共識D.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貿易大國9.我們要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逢山開道、遇水架橋,勇于戰勝一切風險挑戰!在未來,我國仍然會面臨的風險與挑戰有( )①市場空間廣闊 ②國際上局部地區持續動蕩 ③“中國制造”需要轉型升級 ④國際上恐怖主義持續蔓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多年來,“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中國特有技術,先后被列為中國援助斐濟、盧旺達、萊索托等國的項目,給當地帶來了顯著的經濟、社會、環境效益。這種由習近平總書記“代言”的“中國草”,被當地稱為“幸福草”“致富草”。這說明,中國( )①為全球減貧事業提供中國樣本 ②主動學習借鑒他國的一切文化成果 ③積極主動地承擔相應的國際責任 ④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中國對外關系》中認為,未來,中國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的作用將更加突出。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和改革,具體表現在( )①維護區域穩定與安全 ②對外經濟援助 ③全球環境保護 ④完善社會保障體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致力于成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下列做法能體現中國擔當的有( )①中國積極倡導以和平方式政治解決爭端,派出5萬多人次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 ②中國率先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帶頭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對世界減貧貢獻超過70% ③中國推動達成氣候變化《巴黎協定》 ④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兩國務實合作的雅萬高鐵正式開通運營,全線采用中國技術、中國標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二、非連續性文本:第13小題,本題6分。根據圖表,回答問題。13.請仔細閱讀圖表內容,按要求回答問題。(1)請結合圖表,分析我國在哪些領域具備了更好的發展條件。(2分)(2)我國應該如何抓住機遇謀求自身發展 (4分)三、閱讀與思考:第14小題,本題8分。閱讀材料,簡明扼要回答問題。14.材料 2024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1周年。提出這一倡議的初心,是借鑒古絲綢之路,以互聯互通為主線,同各國加強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為全球發展開辟新空間,為國際經濟合作打造新平臺。10年來,我們堅守初心、攜手同行,推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從無到有,蓬勃發展,取得豐碩成果。“一帶一路”合作從亞歐大陸延伸到非洲和拉美,截至2023年6月底,我國與152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余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舉辦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立了20多個專業領域多邊合作平臺。奔行在鐵路上的列車,馳騁在公路上的汽車,聯通各國的空中航班,劈波斬浪的貨輪,快捷方便的數字電商,成為新時代國際貿易的駝鈴、帆影。一座座水電站、風電站、光伏電站,一條條輸油、輸氣管道,越來越智能通達的輸電網絡,讓能源短缺不再是發展的瓶頸,讓發展中國家綠色低碳發展的夢想得以點亮,成為新時代可持續發展的綠洲、燈塔。現代化的機場和碼頭,通暢的道路,拔地而起的經貿產業合作園區,催生新的經濟走廊,激發新的增長動力,成為新時代的商貿大道、驛站。精彩紛呈的文化年、藝術節、博覽會、展覽會,獨具特色的魯班工坊、“絲路一家親”“光明行”等人文交流項目,不斷深化的民間組織、智庫、媒體、青年交流,奏響新時代的絲路樂章。 閱讀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思考回答:(1)“一帶一路”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體現了中國怎樣的國際影響力 (4分)(2)請闡述中國是如何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4分)四、判斷與分析:第15小題,本題8分。聯系材料,判斷分析。15.[同行天下大道 共創光明未來]站在國際局勢深刻演變的歷史關口,面對世界何去何從的時代命題,各國在關注,更在期待:闊步行走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的中國,將為這個世界帶來哪些發展機遇、增添幾多前行力量。新時代中國,在黨的領導下,堅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辦好自己的事,與各國同行天下之大道,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建設繁榮美好世界帶來希望與力量。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簽署生效,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和《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推動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鼓勵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發展……中國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區域整體開放,以自身高質量發展推動共同發展,竭盡全力。聯系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判斷分析: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竭盡全力擔當責任。(8分)五、實踐與探究:第16小題,本題20分。按要求完成任務。16.某校召開“中國航天日”活動,主題是“格物致知,叩問蒼穹”,請你閱讀老師提供的材料,聯系所學知識完成以下探究任務。材料一 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10月26日發射升空,搭載3名航天員飛往中國空間站。10月31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現場醫監醫保人員確認航天員身體健康狀況良好,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外媒紛紛稱贊,認為這些展現出中國的太空雄心與迅速發展的航天實力。在10月25日召開的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向全世界發出邀請,歡迎所有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國家及地區與中國開展合作,一起參與中國空間站飛行任務。材料二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一只乒乓球放入水中會很自然地浮起來。如果同學們會游泳,跳入泳池也能明顯感覺到水給我們身體的浮力。如果在太空把乒乓球放在水中,球會像一個蛋黃一樣安靜地呆在水里,完全不會飄起來。原來,處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來源是上下表面的壓力差。液體深度越大,壓力就越大,它的根本原因是液體受到重力作用,下部的液體需要給上部液體提供支持力,才能平衡上部液體的重力,這就是浮力。既然浮力產生的原因就是因為有重力,那么在太空中,處于失重狀態的液體自然就沒有浮力。(1)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說明了什么 (6分)(2)中國被外媒稱贊和向全世界發出邀請,體現了中國怎樣的大國外交 (8分)(3)讓我們像科學家一樣思考,“格物致知,叩問蒼穹”。請你閱讀材料二中的現象,提出一個科學問題,然后做出假設,最后論證觀點。(6分)提出問題: 你的答案: 尋找證據: 答案:1.(C)2.(B)3.(B)4.(D)5.(A)6.(C)7.(A)8.(B)9.(D)10.(C)11.(A)12.(D)13.(1)答:中國在資金、技術領域具備良好的積累。(2分)(2)答:①促進發展,要把提升發展質量放在首位。②促進發展,要積極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③促進發展,要以更加開放的態度積極參與全球規則制定。④促進發展,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4分)14. (1)答:①中國文化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②中國正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日益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與穩定器。③中國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發展理念、務實的行動推動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進程。④中國秉持“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使世界向著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發展。(4分)(2)答:①中國堅持胸懷天下,始終以世界眼光關注人類前途命運,從人類發展大潮流、世界變化大格局、中國發展大歷史正確認識和處理同外部世界的關系。②中國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一直堅持合作共贏的理念,主張在全球發展中要集思廣益、各施所長、各盡所能,讓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個國家。③中國重視與相關國家和地區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設一個繁榮的世界。④中國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把我國同沿線國家發展結合起來,充分考慮相關合作國家和地區的實際和利益,開展跨國互聯互通,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⑤中國支持廣大發展中國家提高自主發展能力,推動解決全球發展失衡、數字鴻溝等問題,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⑥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更充足的資本、更豐富的產品、更寶貴的合作契機。(答出四點即可,4分)15.答:觀點錯誤。理由:(1)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同時,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威脅。(3分)(2)①中國著眼于時代發展大勢,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為全球治理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②中國廣泛參與國際事務,在承擔責任中不斷積累經驗,提升能力,增長智慧。③中國在解決人類面臨的各種問題的過程中積極探索、有效行動,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促進人類社會共同發展。④中國在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更好維護我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的同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情,不斷增強我們在國際上說話辦事的實力。(4分)(3)所以,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積極參與全球治理,主動承擔國際責任,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1分)16.(1)答:①我國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效顯著。②我國的航天科技走在世界前列,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綜合國力不斷增強。(或: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③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6分)(2)答:①中國積極開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引領人類進步潮流。②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和改革,在有關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各個領域,積極采取行動。③中國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一直堅持合作共贏的理念,主張在全球發展中要集思廣益、各施所長、各盡所能,讓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個國家。④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贏得了廣泛國際贊譽,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和塑造力顯著提升。(8分)(3)答:(示例)提出問題:乒乓球為何逃不出“水心” 你的答案:太空里的液體沒有浮力。尋找證據:浮力產生的原因就是因為有重力。(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答案.docx 貴州省黔東南州從江縣斗里中學2024-2025學年度九年級下學期4月質量監測道德與法治試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