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新課標·新中考·復習測試卷5【核心概念】物質的運動與相互作用【內容要求】聲音與光的傳播 了解波的簡單知識及其在信息傳播中的作用。 知道光的直線傳播,了解相關現象(如針孔成像等)。 通過實驗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折射現象及其特點,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通過實驗了解凸透鏡成像特點,能解釋相關問題,如近視眼、遠視眼的成因,形成保護視力和用眼衛生的意識。 通過實驗了解白光的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現象。 知道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都是電磁波。 知道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了解人耳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知道響度、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關系,知道防治噪聲的方法。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45分)1.2024年4月25日,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隨后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進入預定軌道。4月26日,神舟十八號與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對接形成組合體。在空間站,航天員和地面聯系靠的是( )A.電磁波 B.超聲波 C.次聲波 D.紅外線2.手機利用電磁波傳遞信息。下列關于電磁波說法不正確的是( )A.電磁波是一種物質 B.電磁波具有能量C.電磁波不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D.電磁波的傳播速度為3×108m/s3.關于人耳聽到聲音的過程,下列排序正確的是( ?。?br/>A.鼓膜振動→聽覺神經→聽小骨→大腦 B.聽小骨→鼓膜振動→聽覺神經→大腦C.鼓膜振動→聽小骨→聽覺神經→大腦 D.聽覺神經→鼓膜振動→聽小骨→大腦4.任何光都可以用紅、綠、藍這三種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這就是三原色原理的核心思想。下面是色光的混合,混合后的顏色正確的是( )A.紅色和綠色混合,得到靛色 B.藍色和紅色混合,得到黃色C.綠色和藍色混合,得到青色 D.黑色、綠色和藍色混合,得到白色5.美麗的彩虹常能勾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彩虹的“七色光”屬于( )A.水波 B.超聲波 C.次聲波 D.電磁波6.如圖所示,為保障藏羚羊順利遷徙,在三江源國家自然保護區某路段設有“禁止鳴笛”的警示牌?!敖锅Q笛”是通過什么途徑控制噪聲的( ?。?br/>A.防止噪聲進入耳朵 B.阻斷噪聲傳播 C.防止噪聲產生 D.以上都不符合7.“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我們能看見水中的魚,是因為( ?。?br/>A.光的直線傳播 B.光的反射 C.平面鏡成像 D.光的折射8.小敏想利用一塊平面鏡使射向井口的太陽光豎直射入井中,如圖所示,圖中的數字符號表示的是確定平面鏡位置時作圖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圖過程正確的是( )9.標有甲、乙兩點的筷子放在空碗中如圖1所示,向碗中加水至虛線處,觀察到如圖2所示場景,此時看到筷子上的甲點或乙點,光的傳播路徑正確的是( )10.如圖是晚上汽車在干燥的瀝青路面和潮濕的瀝青路面上行駛時大燈部分光路簡圖,在晚上開車時( )A.潮濕的路面更容易發生光的漫反射 B.干燥的路面發生光的折射C.對面無車時,駕駛員看潮濕的路面更暗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1.如圖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規律”實驗的裝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多次改變EO與法線的夾角,可以得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B.入射角為0°時,看不到反射光線,說明此時不存在反射現象C.觀察每次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位置,可說明它們分居法線兩側D.改變板AB與平面鏡的夾角,可研究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是否共面12.有一圓柱形敞口容器,從其左側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產生一個光斑O,如圖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動的是( )A.保持水面高度不變使激光筆向右平移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變使水面上升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變使水面下降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點不變使激光入射角增大13.一點光源S經平面鏡M成像于S′,人眼于P點可以觀察到S′,如圖所示,今在S、M間放一不太大的遮光板N,則( )A.S不能在M中成像 B.S仍能在M中成像C.人眼觀察到S′的亮度將變小 D.人眼觀察到S′的亮度將不變14.如圖,將一支點燃的蠟燭置于盛有水的燒瓶左側,水平左右移動燒瓶,改變蠟燭和燒瓶之間的距離,則在燒瓶右側的墻壁出現不同的像。其中不可能出現的像是( )A.正立的像 B.放大的像 C.倒立的像 D.縮小的像15.小敏用自制的水凸透鏡做凸透鏡成像實驗,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圖所示。他繼續向水凸透鏡內注水,使水凸透鏡的焦距變小,如果不改變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A.光屏應向右移動,成放大的像B.光屏應向左移動,成縮小的像C.光屏應向左移動,成放大的像D.光屏應向右移動,成縮小的像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40分)16.制作一組長度不同的PVC管,用膠板拍擊管口就能演奏簡單的音樂。PVC管發出的聲音是由空氣 產生的。拍擊不同長度的PVC管,發出聲音的 不同。由于和其他樂器的材料、結構不同,PVC管發出聲音的 不同。17.沒有三棱鏡,可用下圖所示的裝置來進行太陽光的色散實驗。(1)在深盤中盛一些水,盤邊斜放一個平面鏡,使太陽光照射在平面鏡上,并反射到白紙上,則_______(填字母);A.在白紙上看到的不是彩色的光帶,而是一片白色B.在白紙上看到紅、橙、黃、綠、藍、靛、紫的彩色光帶(2)此現象說明白光是 (選填“單色光”或“復色光”)。(3)做這個實驗,平面鏡要斜放,是為了讓鏡前那部分水形成一個 鏡。18.在“制作小孔成像觀察儀”的活動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圓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圖所示,圓筒的 (選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紙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觀察儀觀察靜物時,光屏上的像是 (選填“倒立”、“正立”);移動圓筒位置,增大光屏與小孔之間的距離,則光屏上的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9.如圖所示是一種反射式路燈,燈發出的光不是直接照射到路面,而是經過燈上方粗糙的反射板的反射后照亮路面。(1)光在反射板表面發生了 (填“鏡面反射”或“漫反射”)現象。(2)如果把反射板換成平面鏡,當黑夜燈亮時,地面上會有燈罩的影子,因為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沿 傳播。20.如圖,保持礦泉水瓶與白紙的位置不變,當向空瓶中倒入水后,可觀察到“黑白顛倒”的現象,這是由于倒入水后的礦泉水瓶相當于形成了一塊鏡。此時,若要將“黑白顛倒”的現象重新顛倒回來,白紙應 礦泉水瓶(選填“靠近”或“遠離”)。21.小敏站在豎直的平面鏡前1.5m處時,她與鏡中像的距離是 m。若小明身高170cm,當她以0.1m/s的速度緩慢向平面鏡走近時,她在鏡中像的高度將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0cm,所成的像是 (選填“虛”或“實”)像。22.科學家對人眼球進行了解剖后,繪出了眼球結構示意圖(如圖甲所示),并根據眼球結構特點,進行了模擬成像的實驗(如圖乙所示)。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模擬成像實驗中的白紙板相當于眼球的[ ] 。 (2)模擬實驗中,調節并固定蠟燭、透鏡、白紙板的位置后,此時可在白紙板上看見一清晰的燭焰的倒像,可以說明:物體在視網膜上成的像是 (選填“虛像”或“實像”)。 (3)眼睛是通過調節 來看清遠近不同的物體的。(4)長時間近距離看書寫字,會使晶狀體過度變凸且不能恢復原狀,甚至使眼球的前后徑過長,看不清遠處的物體,這種眼睛可以配戴 加以矯正。三、實驗與探究題(每空2分,共40分)23.在“聲現象”一章的學習中,李老師在課堂上和大家一塊完成了以下幾個實驗:①如圖甲:把正在發聲的音叉靠近懸掛的靜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反復彈起;②如圖乙:把正在響鈴的電鈴放在玻璃鐘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空氣發現鈴聲明顯減?。?br/>③如圖丙:撥動同一把鋼尺,在保證其振幅相同情況下,改變其伸出桌邊的長度,觀察鋼尺振動的快慢。(1)圖甲實驗說明聲音是由物體 產生的。該實驗運用的研究方法是 (填序號)。 A.控制變量法 B.轉換法 C.實驗推理法(2)利用圖乙實驗結論,超聲波在太空中 傳播(選填“能”或“不能”)。(3)圖丙是在探究聲音的音調跟 的關系。24.如圖所示,在暗室中做“光的色散”的實驗。(1)實驗中觀察到白屏上出現彩色光帶,其中A端是色光。(2)在三棱鏡與白屏之間插一塊玻璃,發現白屏上的各種色光分布沒有任何變化,則該玻璃的顏色是 色的。換一塊紅色玻璃放在三棱鏡與白屏之間,則白屏上將會呈現 色光。拿掉紅色玻璃,將白屏換成藍色屏,則白屏上將會呈現 色光。25.如圖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裝置,在平面鏡上放置一塊硬紙板,紙板由可以繞ON轉折的E、F兩部分組成。(1)要使反射光和其入射光的徑跡同時在紙板上出現,你認為紙板與平面鏡的位置關系是______(選填“垂直”或“不垂直”)。實驗時,從紙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徑跡,這是因為光在紙板上發生了______反射。(2)小敏讓一束光沿AO貼著紙板E射向平面鏡上,在紙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OB的徑跡,三次改變入射角的大小,實驗所得數據如上表所示,她根據表中數據得出結論與其他同學得出的結論并不一致,請你分析小明測量實驗數據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可能是。(3)接下來老師進行了如下演示,先用加濕器使整個教室充滿霧氣,將平面鏡放在一能轉動的水平圓臺上,在柱M上固定一紅色激光筆,使其發出的光垂直射向平面鏡上的O點,其作用是為了顯示法線的位置,然后打開固定在柱N上的綠色激光筆,使綠色激光射向O點,出現了如圖丁所示的情景,為了證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接下來老師緩慢轉動圓臺,當我們觀察到 (填寫支持該結論的現象)會得出結論。26.圖甲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圖。(1)實驗室提供了平面鏡和厚薄不同的兩塊玻璃板,你應選擇 (選填“平面鏡”“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進行實驗。(2)此實驗中選擇兩支相同的蠟燭是為了 。(3)小敏學面鏡成像后,回家觀察到他家里的餐桌桌面上有一塊水平的圓形玻璃轉盤,距轉盤1.8 m高處有一盞燈,該燈通過轉盤成像如圖乙所示。若用手撥動轉盤使其水平旋轉,則會觀察到燈的像的位置 (選填“改變”或“不變”)。 (4)細心的小敏還發現家里汽車(如圖丙所示)的擋風玻璃是傾斜的,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夜間開車時使車內物體通過擋風玻璃所成的像在車窗的 (選填“上方”或“下方”),不至于影響司機觀察路況。27.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圖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鏡,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畫出)。(1)圖乙中燭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畫出),則該像是倒立、 的實像。(2)若在圖乙中將凸透鏡移到55 cm刻度線處,則將光屏移動到 cm刻度線處,可以再次看到清晰的像。(3)若在圖乙中燭焰和凸透鏡之間放一近視眼鏡的鏡片,則將光屏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4)若在圖乙中用塑料吸管對準A點沿垂直于紙面方向持續用力吹氣,發現光屏上“燭焰尖部”變模糊,則將光屏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燭焰尖部”又會成清晰的像。四、綜合題(共35分)28.某科學興趣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像距與物距關系時的實驗步驟如下:①在水平桌面上鋪上白紙,將玻璃板豎立在白紙中間位置,記下玻璃板的位置;次數 物距/cm 像距/cm1 5.0 5.02 8.0 8.03 12.0 12.0②將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未點燃的蠟燭豎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玻璃板前面那支蠟燭的像完全重合,用筆記下兩支蠟燭的位置;③移動點燃的蠟燭到另一個位置,重復上述實驗;④用直線連接每次實驗中的蠟燭和它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測量出每次的物距和像距,記錄數據如表。(1)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中,因實驗本身的限制,要用與實驗對象具有相似或共同特征的對象來替代的方法。本實驗中用到的等效替代法具體體現在________。(2)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3)實驗中,有同學用一張白紙擋在玻璃板和像之間,你認為該同學還能觀察到蠟燭的像嗎?并說出你的理由。________29.小敏進行“視力矯正”的探究活動。如圖所示(甲)所示它將自己戴的近視眼鏡放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在光屏上得到了一個縮小倒立的清晰實像。(1)如圖(乙)所示的四幅小圖中,正確表示近視眼成像情況的是________圖,其中矯正做法正確的是________圖。(選填“A”、“B”、“C”、“D”)(2)若在圖中(甲)實驗中“取下”近視眼鏡。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燭焰和透鏡位置不變的條件下,應將光屏 。A.保持在原來的位置 B.靠鏡透鏡C.遠離透鏡 D.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30.小敏分別探究了光從空氣射入水中和從水射入空氣中的折射規律,并記錄了表一、表二兩組數據。表一 表二序號 1 2 3 4 序號 1 2 3入射角(°) 60 40 20 0 入射角(°) 15 29 40折射角(°) 40 29 15 ? 折射角(°) 20 ? 60(1)表一中“?”處的數據是________。根據表一所給的數據分析可知,實驗時光線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選填“從空氣射入水中”或“從水中射入空氣中”)。(2)表二中“?”處的數據模糊不清,請綜合分析兩個表格中的數據,判斷出這個數據應該是__________,依據是______________。31.芯片是電子設備的心臟和大腦,光刻機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裝備。某種光刻機的原理如圖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先在硅片表面涂一層光刻膠,再用光源光束透過事先設計好集成電路圖的鏤空掩膜,經過凸透鏡照射下面的硅片,被光線照射到的光刻膠發生反應,硅片上就會出現相應的電路圖案。(1)光束中的紫外線屬于 (選填“可見光”或“不可見光”)。(2)人看到硅片上的電路圖案,視覺的形成部位在 。(3)某款光刻機選用凸透鏡的焦距為f,會使硅片上最終出現清晰縮小的電路圖案,則鏤空掩膜和凸透鏡間的距離u與f的關系需滿足 。32.智能手表(如圖甲所示)具有通話、定位、計步、測量心跳血壓等多種功能。某天上午小敏攜帶智能手表步行上學,7點整從家里出發,7點20到達學校。手表計步器在出發時清零,到達時步數如圖乙所示。(1)行走時,以地面為參照物,手表是 的。(2)智能運動手環可以通過 (選填“超聲波”、“次聲波”或“電磁波”)向手機發送運動的統計數據;運動手環的核心元件為空心塑料管,管外纏有金屬線圈,管內置有一塊小磁鐵,戴著手環走路時磁鐵會在管內反復運動,線圈會產生電流,此過程應用的是 (填“磁生電”或“電生磁”)原理,系統就會記錄下運動步數,通過液晶屏顯示出來。(3)在行走過程中,使小敏前進的力是 。(4)若小敏的步幅(走一步的距離)為50cm,求小敏的步行速度。(結果精確到0.1)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科學中考復習測試卷5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5 ACCCD 6-10CDBDC 11-15CBBAB二、填空題16.振動 音調 音色17.(1)B (2)復色光 (3)三棱18.A 倒立 變大19.(1)漫反射 (2)直線20.凸透 靠近21.3 等于 虛22.(1)4視網膜 (2)實像 (3)晶狀體的曲度 (4)凹透鏡三、實驗與探究題23.(1)振動 B (2)不能 (3)振動頻率24.(1)紫 (2)無 紅 藍25.(1)垂直;漫;(2)反射角測量錯誤,測的是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3) 紅、綠光重合26.(1)薄玻璃板(2)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3)不變 (4)上方27.(1)放大 (2)75 (3)右 左四、綜合題28.(1)用未點燃的蠟燭替代像 (2)像距等于物距 (3)能,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所成的虛像29.(1)A C (2)B30.(1)0 從空氣射入水中 (2)40 光路是可逆的31.(1)不可見光 (2)視覺中樞 (3)u>2f32.(1)運動(2)電磁波 磁生電 (3)摩擦力 (4)1.5m/s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科學中考復習測試卷5答題卷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3分,共45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題號 11 12 13 14 15答案二、填空題(本題共7小題,每空2分,共40分)16. ; 。17. (1) ; (2) (3) 。18. ; 。19.(1) ; (2) ;20. ; 。21. ; 。22.(1) (2) (3) (4) 。三、實驗與探究題(本題共5小題,每空2分,共40分)23.(1) ;(2) ;(3) 。24.(1) ;(2) ; ; 。25.(1) ;(2) ;(3) 。26.(1) ; (2) ;(3) (4) 。27.(1) ;(2) ; (3) ; (4) 。四、綜合題(本題共5小題,共35分)28.(1) ;(2) (3) 。29.(1) (2) 。30.(1) ;(2) 。31.(1) ;(2) (3) 。32.(1) ;(2) (3) 。(4)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教版科學中考復習測試卷5 參考答案.docx 浙教版科學中考復習測試卷5 答題卷.docx 浙教版科學中考復習測試卷5--聲和光.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