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 酸、堿、鹽(專題訓練)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總分 累分人得分 注意事項:1.共六大題,20小題,滿分70分,化學與物理的考試時間共150分鐘。2.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O-16 Mg-24 Cl-35.5試卷好題分析 最新科技T1、T15中考押題點分析 化學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T3、T4、T5、T11~T14、T20,新題型新考法T19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截至2024年5月,我國神舟載人飛船共執行任務18次。在飛船太空艙中,常用鐵酸鎳[Ni(FeO2)2]作為催化劑將航天員呼出的CO2轉化為O2。Ni(FeO2)2的物質類別為 ( )A.氧化物B.酸C.堿D.鹽2.酸堿指示劑的發明對化學的發展意義重大。下列物質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的是 ( )A.KOHB.O2C.NaClD.CO23.游泳池中池水的pH偏低,會刺激人的皮膚和眼睛。下列物質中能對池水的pH進行調節的是 ( )A.NaClB.Na2CO3C.HClD.CO24.人體攝入過量的鎘會引發疾病。研究發現,土壤的pH越小,水稻對鎘的吸收率越高。以下物質可用于降低水稻對鎘吸收的是 ( )A.熟石灰B.燒堿C.氯化鈉D.稀鹽酸5.鋼鐵生銹會降低其強度和韌性,縮短鋼鐵制品的使用壽命。下列物質中,可用來除鐵銹的是 ( )A.氫氧化鈉B.稀鹽酸C.食鹽水D.蒸餾水6.邏輯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化學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B.堿溶液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的一定是堿溶液C.同種元素的質子數相同,具有相同質子數的原子一定是同種元素D.碳酸鹽能與酸反應生成氣體,能與酸反應生成氣體的一定是碳酸鹽7.小明按下圖配方在家中自制蘇打冰紅茶,把全部原料加入塑料瓶中,擰緊瓶蓋、搖勻、靜置即可制成。以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維生素C是有機物B.配制過程中水是反應物C.小蘇打的化學式是Na2CO3D.檸檬酸在水中解離出OH-8.實驗室中有兩瓶失去標簽的無色溶液,分別為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下列選用的物質不能將它們鑒別出來的是 ( )A.紫色石蕊溶液B.鎂條C.氧化銅D.硫酸鈉溶液9.向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進行下列實驗,能證明二者恰好完全反應的是 ( )A.滴入幾滴無色酚酞溶液,溶液變為紅色B.滴入適量CuCl2溶液,無沉淀生成C.滴入幾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D.滴入適量BaCl2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10.為測定某氫氧化鈉固體是否變質,興趣小組同學取一定量樣品配制成溶液,再逐滴滴加稀鹽酸至過量,并用傳感器測定CO2的含量(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氫氧化鈉固體已變質B.0~50 s時段有中和反應發生C.100 s時溶液的pH>7D.200 s時溶液中的溶質只有一種二、工程、技術應用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化學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化學與工程】化學工業上常說的“三酸兩堿”是指硫酸、鹽酸、硝酸和燒堿、純堿。酸、堿、鹽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請分析圖文信息,回答11~14題的相關問題。11.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原因是酸溶液中都含有 (填符號)。用酸來除鐵銹時需要注意的是 。12.家用潔廁靈中含有 ,潔廁靈不能用于清洗大理石臺面的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13.燒堿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使用時要特別小心,因為其具有 性。請舉出燒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用途: 。14.碳酸鈉俗稱純堿,是因為其水溶液呈 性。侯德榜是“侯氏制堿法”的創始人,部分反應原理為NaCl+CO2+NH3+H2ONaHCO3↓+X,X的化學式為 ,在農業生產中,物質X是一種 。【化學與技術】15.中國科學院研制出一種全分散微球材料,可從含有機材料的廢水中吸收染料,再利用有機溶劑溶解微球中的染料,使染料從微球脫附。以下是利用該材料處理污水的部分過程,結合圖文信息,分析思考,解決問題:(1)吸收池1中攪拌的目的是 。(2)吸收池2中將微球與有機溶劑分離的操作是 。(3)分離池中通過蒸餾實現染料與有機溶劑的分離,原理是 。(4)成品池里獲得的染料中含有的鋅白粉(主要含ZnO)常用鹽酸除去,用化學方程式解釋其原因: 。(5)寫出該流程的一個優點: 。三、科普閱讀題(本大題共1個小題。化學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7分。)16.閱讀分析,解決問題:靚麗的顏料玫瑰紅、鈷藍、檸檬黃……這些漂亮的顏色深受人們喜愛。人類獲取顏料主要有三個途徑。天然礦物是早期顏料的主要來源,大多數顏料來自特殊地區出產的礦物,如北宋《千里江山圖》便是用朱砂(主要成分為HgS)、赭石(主要成分為Fe2O3)、石青[主要成分為Cu2(OH)2CO3]等繪制的,時隔千年,畫卷中的顏色依然層次分明、色彩濃麗。動植物中,比如從雌胭脂蟲體內提取的胭脂蟲紅,從藍草、桑、紫草中提取的色素,廣泛用于食品、化妝品、紡織品等。據記載,早在公元4世紀,人類就掌握了合成顏料鉛白的加工方法。將鉛條堆放在醋和發酵物上,置于密閉空間,利用發酵產生的熱量,鉛與氧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最終只生成鉛白一種物質。隨著科技的發展,還會有更多靚麗的顏色點綴我們的生活。(1)天然礦物的顏料有 (答一種)。(2)《千里江山圖》歷經千年,畫卷中的顏色依然分明,說明 。(3)赭石遇到酸性物質會變成 色,用化學方程式解釋其原因: 。(4)鉛白由 種元素組成,制取鉛白的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四、物質性質及應用題(本大題共1個小題。化學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17.利用對比的方法研究物質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小華同學對兩種常見物質的相關內容以結構圖的形式進行了如下梳理。請回答下列問題:(1)氯化鈉和氯化氫都能與 反應,原因是它們都含有 (填離子符號)。(2)從構成物質微觀粒子的角度分析,氯化鈉由 構成,氯化氫由分子構成。(3)氯化鈉在生活中的一種用途是 。(4)氯化氫轉化為氯化鈉,發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五、定量分析題(本大題共1個小題。(1)1分,(2)5分,共6分。)18.某氯化鈉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鎂,學習小組為測定其中氯化鎂的質量分數,取50.0 g該溶液,向其中加入50.0 g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生成沉淀的質量為2.9 g。請計算:(1)反應后溶液的質量為 g。(2)該氯化鈉溶液中氯化鎂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六、科學探究題(本大題共2個小題。化學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19.波爾多液是一種殺菌劑,由石灰乳與硫酸銅溶液配制而成。為驗證氫氧化鈣與硫酸銅的反應,并認識其反應的原理,同學們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請根據提示,補全實驗內容。【實驗方案】(1)實驗方法:將適量的硫酸銅溶液加入氫氧化鈣溶液中,振蕩。(2)實驗原理: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3)實驗現象: 。(4)實驗結論: 。【問題與交流】(1)硫酸銅與氫氧化鈣發生反應的微觀實質是 。(2)盛放波爾多液時需要注意的是 。20.生活中經常采用果蔬洗滌鹽清洗蔬菜和水果。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此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并對果蔬洗滌鹽的成分、作用、含量等展開項目化學習之旅。任務一:認識并使用果蔬洗滌鹽【調查咨詢】通過超市、電商等渠道,了解到常用的果蔬洗滌鹽有檸檬酸型和碳酸氫鈉型兩種。【查閱資料】使用波爾多液作殺蟲劑的果蔬,其殘留的農藥以堿性物質為主。含有機磷成分的殺蟲劑,有機磷在堿性環境中可以迅速分解。【交流討論】對于使用波爾多液作殺蟲劑的果蔬,選用 型果蔬洗滌鹽浸泡效果更佳。任務二:探究果蔬洗滌鹽成分同學們在超市中買到某品牌的碳酸氫鈉型果蔬洗滌鹽,該產品配料表顯示其中含有NaCl、Na2CO3和NaHCO3。【進行實驗1】為探究該果蔬洗滌鹽的成分,小組同學設計如下實驗方案。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①取少量果蔬洗滌鹽于燒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 - -②取①中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加幾滴稀鹽酸 含有Na2CO3③取①中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幾滴 含有NaCl【反思評價】(1)步驟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小明同學對步驟②結論提出疑問,認為該方案不能證明該果蔬洗滌鹽中含有Na2CO3,理由是 。任務三:測定各成分質量分數【信息檢索】①碳酸氫鈉固體常溫下性質穩定,在約50 ℃時開始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②在干燥空氣中無變化,在潮濕空氣中緩慢分解。【進行實驗2】同學們精確稱取該果蔬洗滌鹽樣品5.00 g,在老師的指導下,經過一系列的實驗,測出其中含有2.30 g NaHCO3和1.61 g Na2CO3。【小組交流】該碳酸氫鈉型果蔬洗滌鹽中NaCl的質量分數是 。任務四:自制碳酸氫鈉型果蔬洗滌鹽【成果展示】同學們自制了300 g碳酸氫鈉型果蔬洗滌鹽,并制作了該果蔬洗滌鹽的使用說明。請你將其補充完整。參考答案1.D 2.A 3.B 4.A 5.B 6.C 7.A 8.D 9.C10.D 【解析】A.由圖示可知,隨著反應的進行,二氧化碳的質量逐漸增加,說明氫氧化鈉固體已變質,選項說法正確;B.0~50 s時段,發生的是氫氧化鈉和稀鹽酸的反應,是中和反應,選項說法正確;C.100 s后還繼續產生二氧化碳氣體,說明100 s時碳酸鈉有剩余,溶液顯堿性,pH>7,選項說法正確;D.200 s時,稀鹽酸過量,溶液中的溶質有氯化鈉、氯化氫兩種,選項說法錯誤。11.H+ 不能長時間浸泡12.鹽酸 CaCO3+2HClCaCl2+H2O+CO2↑13.腐蝕 去除油污(合理即可)14.堿 NH4Cl 氮肥15.(1)使微球與廢水充分接觸,更好地吸收染料(2)過濾(3)染料與有機溶劑的沸點不同(4)ZnO+2HClZnCl2+H2O(5)微球可循環利用(合理即可)【解析】(1)吸收池1中攪拌能使微球與廢水充分接觸,更好地吸收染料。(2)微球不溶于有機溶劑,染料能被有機溶劑溶解,因此可通過過濾的方法,將它們分離。(3)蒸餾是將沸點不同的物質進行物質分離的一種方法。(4)氧化鋅屬于金屬氧化物,金屬氧化物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5)該流程中,微球經處理后可以循環使用。16.(1)赭石(或朱砂,或石青)(2)所用礦石顏料化學性質穩定(3)黃 Fe2O3+6HCl2FeCl3+3H2O(合理即可)(4)四(或4) 化合反應17.(1)硝酸銀溶液 Cl-(2)離子(3)作調味品(4)NaOH+HClNaCl+H2O(合理即可)18.(1)97.1(1分)(2)解:設參加反應的氯化鎂的質量為x。2NaOH+MgCl2Mg(OH)2↓+2NaCl(1分) 95 58 x 2.9 g(1分)=(1分)x=4.75 g(1分)該氯化鈉溶液中氯化鎂的質量分數為×100%=9.5%(1分)答:該氯化鈉溶液中氯化鎂的質量分數為9.5%。19.【實驗方案】(2)CuSO4+Ca(OH)2Cu(OH)2↓+CaSO4(3)產生藍色沉淀(4)反應物均可溶,生成物中有沉淀,符合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問題與交流】(1)銅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氫氧化銅沉淀(2)不能用鐵制容器盛放20.任務一:【交流討論】檸檬酸任務二:【進行實驗1】有氣泡產生 硝酸銀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反思評價】(1)Na2CO3+2HCl2NaCl+H2O+CO2↑(2)NaHCO3也會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泡任務三:【小組交流】21.8%任務四:【成果展示】陰涼干燥處密封保存【解析】任務一:使用波爾多液作殺蟲劑,其殘留的農藥以堿性物質為主。使用酸性物質可將其反應除去。任務二:探究果蔬洗滌鹽中是否含有NaCl、Na2CO3、NaHCO3。取少量含果蔬洗滌鹽的溶液,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和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據現象分析,可得出溶液中含有氯化鈉,不能確定溶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鈉,因為碳酸氫鈉也能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任務三:已知5.00 g果蔬洗滌鹽中含有2.30 g NaHCO3和1.61 g Na2CO3,則含有氯化鈉的質量是5.0 g-2.30 g-1.61 g=1.09 g,5 g果蔬洗滌鹽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100%=21.8%。任務四: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在潮濕的空氣中緩慢分解,因此需要放在陰涼干燥處密封保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