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 空氣和氧氣題號 一 二 總分 累分人得分 注意事項:1.總分6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O-16試卷好題分析 碳行動T1,科學家精神T6,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T11中考押題點分析 新題型、新考法T12、T16,跨學科實踐T17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1.“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的遠景目標之一。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理念的是 ( )A.積極開發新能源 B.限制燃放煙花 C.倡導綠色出行 D.發展燃煤火力發電2.下列關于空氣及其成分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氧氣可以支持燃燒 B.氮氣化學性質穩定,可以作食品保護氣C.二氧化碳含量過多會引起酸雨 D.稀有氣體可制作霓虹燈3.圖1為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及驗證氧氣性質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確的是 ( )圖14.下列化學用語與所表達的意義對應正確的是 ( )A.K2MnO4——高錳酸鉀 B.2O——兩個氧元素C.2O2——兩個氧分子 D.——氧原子的結構示意圖5.氧氣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能和許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下列是一些物質與氧氣反應時的現象,其中描述不正確的是 ( )A.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放出熱量B.鎂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生成一種黑色固體C.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一種黑色固體D.銅在空氣中加熱時,紅色固體表面呈黑色6.下列科學家中首次用實驗的方法驗證了空氣中含有氧氣的是 ( )A.門捷列夫 B.拉瓦錫 C.道爾頓 D.張青蓮圖27.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有關操作如圖2所示,其中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導管口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開始收集氧氣B.收集氧氣前集氣瓶應裝滿水C.收集滿氧氣后應在水面下蓋上玻璃片,取出集氣瓶正放在實驗臺上D.實驗結束時,應先熄滅酒精燈,然后將導管移出水面8.邏輯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化學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單質中一定只含一種元素,則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B.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則含有氧元素的純凈物一定是氧化物C.同種元素一定具有相同的質子數,則具有相同質子數的原子一定屬于同種元素D.離子是帶電的微觀粒子,則帶電的微觀粒子一定是離子9.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案A分離氯化鉀和二氧化錳加水溶解,過濾,蒸發,洗滌烘干B除去錳酸鉀中的少量高錳酸鉀加熱混合物C鑒別氮氣和氧氣分別向兩個集氣瓶中伸入燃著的木條D除去氧氣中的少量水蒸氣將氣體通入濃硫酸中10.圖3中的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圖3A.①: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B.②:在密閉容器中加熱金屬銅C.③:加熱一定質量的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D.④:將等質量、等濃度的兩份過氧化氫溶液在有、無催化劑的條件下分別制取氧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共40分)11.(4分)小明周末參加家庭實踐活動,感受到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1)小明在做飯時發現燃氣灶火焰發黃,鍋底出現黑色物質,于是他 (選填“調大”或“調小”)了通風口,其目的是 。(2)小明為父母做了他的拿手好菜,香氣四溢,能聞到濃濃的香味的微觀原因是 。(3)小明在刷洗炒菜鍋一段時間后,發現鍋底出現紅褐色斑點,其原因是鐵與 共同作用而生銹。12.(3分)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圖4是工業上利用空氣制取氧氣的流程圖。請回答:圖4(1)利用上述流程分離得到氮氣和氧氣的過程是利用了兩種氣體的 不同,保存在藍色鋼瓶中的液體屬于 (選填“純凈物”或“混合物”)。(2)將空氣加壓轉化為液態空氣,從微觀角度解釋其原因: 。13.(6分)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在驗證氧氣化學性質時做了圖5所示實驗:圖5(1)進行此對比實驗時,集氣瓶底部預留一層水的目的是 ,若將水換成氫氧化鈉溶液是否可行 (選填“是”或“否”),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2)同學們在此實驗中觀察到硫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 ,其比在空氣中燃燒更劇烈的原因是 。(3)由大量的實驗證明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不僅可以參與劇烈燃燒,還能參與緩慢氧化,如 (舉一例即可)。14.(5分)根據圖6所示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圖6(1)實驗中熱水的作用是 。(2)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3)若冷卻至室溫后發現,活塞停留在4和5之間,可能的原因是 。(4)用該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具有的優點是 (寫一條即可)。15.(5分)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航天飛行器座艙的空氣更新過程如圖7所示:圖7請回答下列問題:(1)“座艙”內空氣更新的過程中, (選填“碳”“氫”或“氧”)元素沒有參與循環利用。(2)裝置Ⅱ是讓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裝置Ⅲ中發生的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4)“座艙”內O2的質量等于 (選填“H2O中的氧元素質量”“CO2中的氧元素質量”或“H2O中的氧元素質量與CO2中的氧元素質量之和”)。(5)有人提出上述系統中CO2用過氧化鈉(Na2O2)來吸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O2+2CO22Na2CO3+O2。這種方法 (選填“能”或“不能”)最終維持航天座艙內氧元素的正常循環。16.(5分)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根據圖8所示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圖8(1)寫出標號儀器②的名稱: 。(2)選擇裝置A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不足之處是 。(3)實驗室通過將無水醋酸鈉和氫氧化鈉固體混合加熱反應制得甲烷氣體,甲烷的密度比空氣的小,且難溶于水,若要制取并收集較純凈的甲烷,應選擇的發生與收集裝置的組合是 (填字母),收集滿的現象是 ;若選擇D裝置收集,導管需伸到集氣瓶的底部,其原因是 。17.(7分)某學習小組開展了“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的實踐活動。 圖9 圖10 圖11活動一:二氧化錳為黑色粉末,過碳酸鈉(2Na2CO3·3H2O2)加水溶解會分解生成Na2CO3和H2O2。用圖9所示制氧器制氧時,在反應倉中加入適量水,再依次加入過碳酸鈉和二氧化錳,反應倉內的現象為黑色粉末翻騰,溶液變渾濁,倉壁變溫熱,過濾倉底部導氣管口有氣泡冒出。(1)過濾倉中剛開始出現的氣泡 (選填“是”或“不是”)純凈的氧氣;過濾倉中的水除了有過濾雜質提純氧氣的作用外,還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填字母)。A.可以通過觀察氣泡判斷氧氣生成的速率B.降低氧氣溫度C.加快氧氣的生成(2)驗證過濾倉導出的氣體是氧氣的方法是 。(3)若將圖9裝置中產生的氧氣收集到圖10裝置中,應將a管口與 (選填“c”或“d”)導管口相連。活動二:制作簡易的家用制氧器(4)同學們在充分思考交流的基礎上,利用家庭中常見材料,設計并制作了簡易家用制氧器(如圖11),其中C瓶的作用相當于圖9中的 倉。(5)氧氣能從圖11的C瓶中逸出,是因為氧氣 。(6)同學們在實驗時發現該簡易制氧器雖具有操作安全、材料易得等優點,但使用時仍然存在不足之處,其中較明顯的缺點是 。18.(5分)實驗室有一瓶失去標簽的過氧化氫溶液,興趣小組為測定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完成了圖12所示實驗,反應過程中生成氧氣的質量隨時間的關系如圖13所示: 圖12 圖13請回答下列問題:(1)a= 。(2)請計算該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參考答案1.D 2.C 3.A 4.C 5.B 6.B 7.D8.C 【解析】A.含有一種元素的純凈物屬于單質,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也可能是混合物,不一定是單質;B.含有兩種元素,且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含有氧元素的純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C.具有相同質子數的原子屬于同種元素,所以同種元素中一定含有相同的質子數;D.離子是帶電的微觀粒子,但帶電的微觀粒子不一定是離子,比如質子、電子等。9.B 【解析】A.氯化鉀易溶于水,二氧化錳難溶于水,所以加水溶解后,過濾能得到氯化鉀溶液和二氧化錳,蒸發結晶得到氯化鉀固體,洗滌烘干得到純凈的二氧化錳,能達到分離的目的,故不符合題意;B.加熱錳酸鉀和高錳酸鉀的混合物,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固體錳酸鉀、二氧化錳,引入新的雜質,達不到實驗目的,故符合題意;C.氮氣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氧氣具有助燃性,向兩個集氣瓶中伸入燃著的木條,木條熄滅的為氮氣,木條燃燒更旺的是氧氣,能達到實驗目的,故不符合題意;D.濃硫酸具有較強的吸水性,且不和氧氣反應,因此將氣體通入濃硫酸中能除去少量的水蒸氣,能達到實驗目的,故不符合題意。10.B 【解析】A.加熱高錳酸鉀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其中錳酸鉀和二氧化錳是固體,所以反應結束后試管內仍有固體,故不符合題意;B.在密閉容器中加熱金屬銅,銅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使生成的氧化銅的質量大于銅的質量,所以容器中固體的質量從一定量開始上升到反應結束不變,故符合題意;C.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制氧氣的催化劑,反應前后質量不變,故不符合題意;D.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的速率,所以有催化劑的反應快,沒有的反應慢,等質量、等濃度的兩份過氧化氫溶液反應結束生成的氧氣質量最終是相等的,故不符合題意。11.(4分)(1)調大 增大氧氣的濃度(2)分子在不斷地運動(3)氧氣、水12.(3分)(1)沸點 混合物(2)粒子之間的間隔變小13.(6分)(1)吸收二氧化硫,防止其污染空氣 是 SO2+2NaOHNa2SO3+H2O(2)劇烈燃燒,產生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氧氣濃度越高,燃燒越劇烈(3)動植物的呼吸(合理即可)14.(5分)(1)提高溫度,達到白磷的著火點(2)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活塞先向右移動再向左移動 4P+5O22P2O5(3)裝置漏氣(或白磷的量不足,合理即可)(4)更環保,操作簡單(合理即可)15.(5分)(1)碳(2)CO2+2H2C+2H2O(3)分解反應(4)H2O中的氧元素質量與CO2中的氧元素質量之和(5)不能16.(5分)(1)試管(2)試管口未塞一團棉花(3)AE 集氣瓶口有氣泡冒出 有利于空氣的排出,使收集的氣體更為純凈17.(7分)(1)不是 AB(2)用集氣瓶將導出的氣體收集,再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木條復燃,則為氧氣(3)d(4)過濾(5)不能與水反應,且不易溶于水(6)該裝置不能控制反應的速率(合理即可)18.(5分)(1)2(1分)(2)解:設過氧化氫的質量為x。2H2O22H2O+O2↑(1分) 68 32 x 1.6 g=(1分)x=3.4 g(1分)該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0%=10%(1分)答:該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