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城東初中 2024 學年第二學期 3 月階段測試七年級科學試題卷出卷: 審核:一、選擇題(每小題 2 分,共 40 分)1.生活在葉上的蚜蟲一般都分布在葉脈處,其口器刺入葉脈中的結構是( ▲ )A.機械組織 B.分生組織 C.保護組織 D.輸導組織2.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以下關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發育的觀點,你不贊同的是( ▲ )A.青春期大腦興奮性強,自我控制能力較弱B.青春期性器官逐漸發育成熟,開始出現第二性征C.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晚 1~2年左右D.青春期男孩出現遺精是不正常的生理現象3.有經驗的農民在南瓜的開花季節,要為南瓜花“對頭”(將兩個花朵相對),這樣做的目的是( ▲ )A.輔助授粉,提高結實率 B.保護花瓣,以免被風吹落C.保護花蕊,以免被蟲咬 D.保護花粉,防止花粉散落4.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危機,我國從 2016年 1 月 1日起全面實施“二孩”生育政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嬰兒在母體內已經開始了呼吸運動B.女性輸卵管結扎后將不再產生月經C.高齡婦女若再孕困難可借助試管嬰兒技術,這屬無性生殖方式D.早期胚胎的形成位置是輸卵管5.某市實行“環境興人”的政策以來,對環境的整治成效顯著,城市綠化覆蓋率高。在城市綠化中,有種由灌木圍成的綠籬,綠化工人會定期對灌木進行修剪,其目的是( ▲ )A.促進側芽生長 B.促進頂芽生長 C.促進向光生長 D.促進開花結果6.如圖是某些生物結構或部分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①的細胞中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營寄生生活,都對人類有害B.②是單細胞真菌,細胞結構與動物細胞相同C.③具有細胞結構,分裂繁殖D.①②④是由細胞直接構成生物體17.馬鈴薯一般用塊莖來進行繁殖,選擇適宜品種的馬鈴薯,將其催芽(如圖甲),分割成帶有芽點的小塊(如圖乙),拌種之后種植到土壤里面,很快就出苗生長,這種繁殖方式叫( ▲ )A.營養生殖 B.分裂生殖C.出芽生殖 D.有性生殖8.下圖表示某昆蟲的發育過程。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此昆蟲的幼蟲和成蟲差別不明顯B. 圖示昆蟲的發育過程和果蠅相同C. 此昆蟲的發育過程比蝗蟲多了蛹期D. 若此昆蟲是一種害蟲,則幼蟲期對農作物的危害最大9.觀察桃花(甲)和桃(乙)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圖中⑧是桃花的雌蕊,其中②的結構是花絲B.甲圖中⑦是桃花雄蕊中的花藥,內含有卵細胞C.乙圖中 a 是桃的果皮,由圖甲中⑤子房壁發育而來D.乙圖中 b是桃的種子,其內的胚由④胚珠發育而來10.嫦 娥 五 號 返 回 器 攜 帶 月 球 土 壤 樣 品 成 功 返 回地球,月球土壤中含有較豐富的氦— 3,而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氦— 4 的形式存在。如圖是氦—3 和 氦 — 4 的 原子 結 構示 意 圖, 圖 中 “ ” 代 表( ▲ )A. 質子 B.中子 C.電子 D.原子核11.如右圖表示各種概念之間的大小和包含關系,則左下表選項中與圖示相符的是( ▲ )選項 1 2 3A 胚芽 胚 種子B 酵母菌 原核生物 微生物C 卵生 卵胎生 有性生殖D 精子 受精卵 生殖細胞A.A B.B C.C D.D212.下列關于動物生殖發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昆蟲、兩棲動物和鳥類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B.兩棲類的“抱對”行為有利于提高其體外受精的成功率C.爬行類體內受精有利于其生殖過程擺脫對水環境的依賴D.所有鳥類都有的繁殖行為是交配、產卵和育雛13.在一個夏日炎炎的日子,某校的生物興趣小組成員相約去公園玩。公園里,空氣消新、草色青翠、綠柳垂簾,眼眸中倒映著碧空里燕子的翩翩舞姿。最惹眼的是一大片桃樹林,桃花粉紅,請選出分別符合細胞、組織、器官、個體的一組是( ▲ )A.肌肉細胞、果肉、一朵桃花、一棵桃樹 B.種子、血液、一個桃子、一只黃鸝鳥C.綠柳、一個種子、一只黃鸝、一朵桃花 D.葉肉細胞、葉的表皮、葉片、一朵桃花14.如圖是電解水反應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水分子是由氫分子和氧分子構成的B.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可以再分C.化學變化的本質是分子重新組合的過程D.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15.圖甲是菜豆種子的萌發過程示意圖,圖乙是菜豆種子萌發過程中的質量變化示意圖,其中 X為鮮重變化曲線,Y為有機物質量變化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圖甲中,種子吸水萌發,其中 H是由子葉發育而來的B. 圖乙中,X曲線的 ab段,質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種子萌發大量吸水C. 圖甲中,種子萌發時,胚乳中的營養物質逐漸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D. 圖乙中,Y曲線的 ae段,質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大量散失16.如圖所示為青少年身體不同部位(或器官)生長速度的曲線圖,其中能代表生殖器官的曲線是( ▲ )A. A B. B C. C D.都不是317.草履蟲是僅有一個細胞的“袖珍”生物,但也能進行獨立的生活。下列有關草履蟲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這體現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B.草履蟲通過細胞分裂產生新的個體C.草履蟲可以自己制造有機物維持生存 D.草履蟲能趨利避害,具有應激性18.湯姆生最早發現了原子中存在一種帶負電荷的粒子,證明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湯姆生發現的這一粒子是( ▲ )A.質子 B.中子 C.電子 D.原子核19.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詩詞里蘊含生物學現象。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刀切枝條斜貼木,膜纏傷口固培津”,嫁接時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層要緊密結合B.“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人類胚胎發育的主要場所是母體子宮C.“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種子是由子房壁發育而來的D.“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水稻和蛙的生殖方式都屬于有性生殖20.水電解的過程可用圖示表示,微粒運動變化的先后順序是( ▲ )A.①⑥③②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二、填空題(每小題 1 分,共 27 分)21.為檢測是否感染新冠病毒,可進行居家抗原檢測(檢測部位如圖中①)、集中核酸檢測(檢測部位如圖中②),抗原檢測是檢測人體是否帶有新冠病毒的 ▲ ,核酸檢測是檢測人體是否帶有新冠病毒的 ▲ 。(均填字母代號)A.細胞壁 B.蛋白質 C.細胞膜 D.遺傳物質 E.細胞核422.來自國內和多個國家的選手云集某地共享馬拉松盛會。請仔細觀察圖一、圖二,回答有關問題:(1)圖二中的各位運動員從一個受精卵發育成嬰兒,再發育到成年,主要是由于圖一中的 [A] ▲ 和 [B] ▲ 過程,在該過程中遺傳物質 ▲ (填“變”或“不變”)。(2)馬拉松運動員跑步時強大的爆發力主要與圖一中的 [1] ▲ 組織有關。(3)馬拉松運動員通過肺呼吸,肺屬于生物體結構層次中的 ▲ 層次。(第 22題圖)23.如圖是綠色植物植株、花、種子的示意圖,據圖回答。(1)圖甲中的①是由圖乙中 ▲ (選填序號)發育來的。(2)植物開花后,花粉散落到圖丙中①上的過程叫做 ▲ 。在這之后,經過一系列的發育形成圖乙,圖乙中會發育成新植株幼體的結構有 ▲ (填序號)。(3)在丁中,我們所食用的部分是由圖丙中的 ▲ (填名稱)發育而來。(4)在實際生活中,相比于用種子進行培育,花農和果農多采用如圖戊的方式進行繁育,請說出這樣做的好處有 ▲ 。24.茭白古代稱 “菰草 ”,如圖甲所示.資料表明,菰草在生長過程中感染了黑粉菌,它能分泌生長素,導致菰草既不開花也不結果,形成了肥大的紡錘形肉質莖,這就是 “茭白 ”。( 1)黑粉菌是一種真菌,它和幽門螺旋桿菌在細 胞 結 構 上 最 本 質 的 差 異 是▲ ;( 2)茭農常采用分根方法進行繁殖,來擴大種植面積,這種繁殖方式屬于 ▲ ;( 3)過晚收割的茭白,其內部因有大量的黑粉菌菌絲而出現黑點,如圖乙,這些黑點可能是( ▲ )A.種子 B.孢子(囊) C.花粉 D.菌落525.已知在一密閉容器中某兩種物質在光照條件下能發生化學反應,其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 圖示中共有 4種原子A. 圖示中共有 3種原子D. 圖示中共有 4種分子C. 圖示中共有 3種分子(2)該化學反應中,不發生變化的是 ▲ 。A. 原子種類 B.分子個數 C. 分子種類 D . 原子個數26.目前有的國家允許以醫學手段培育“三親試管嬰兒”,其過程如下圖所示。受精卵經體外培養,在試管中進行早期胚胎發育,后將胚胎移植入母體內,經分娩產出嬰兒。結合材料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三親試管嬰兒”這種繁殖方式,屬于 ▲ 生殖(填“無性”或“有性”);(2)早期胚胎著床后,胎兒通過 ▲ 和 ▲ 從母體獲得營養;(3)精子由男性生殖器官 ▲ 產生;(4)“三親試管嬰兒”的一部分遺傳物質來自 ▲ (選填“捐獻者卵母細胞”或“母親卵母細胞”)。27.如圖為“富氫水杯”,宜稱水中富含氫氣對人體有益,據圖回答問題。(1)“富氫水杯”的工作原理是電解水,其結構如圖所示,產生氫氣的電極與電源的▲ 相連。(2)查閱資料可知,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在 20℃時,1 升水中可以溶解的氫氣體積為 0.001 毫升,因此常溫下水中不可能富含氫氣,那么可以增強氫氣溶解性的方法有▲ 。(填“升溫”或“降溫”)(3)理論上產生的氧氣與氫氣的體積比為 1:2,由于在相同條件下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 ▲ 氫氣,則實驗能收集的氧氣與氫氣的體積比 ▲ 1:2(均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該實驗可證明水是由 ▲ 組成。6三、實驗探究題(除特殊標注外,每空 2 分,共 29 分)28.斑馬魚因其基因與人類基因的相似度達到 87%,且早期胚胎透明、發育速度快、便于體外觀察,成為生物學的模式生物之一、為了解酒精對人類胚胎發育的影響,研究人員利用斑馬魚開展了相關研究:步驟 1:用同一對斑馬魚的受精卵,發育 24小時,選取 50枚發育正常的胚胎。步驟 2:使用斑馬魚胚胎培養用水稀釋無水酒精,獲得酒精濃度為 0.01%、0.1%、1%、10%的溶液。步驟 3:將斑馬魚胚胎各 10枚,放入斑馬魚胚胎培養用水中并加入不同酒精濃度的溶液。在胚胎發育 72小時后,觀察胚胎存活情況和循環系統發育情況記錄如下,實驗序號 ① ② ③ ④ ⑤酒精濃度(%) 0 0.01 0.1 1 10死亡率(%) 0 0 0 9.4 100循環系統畸形率(%) 0 0 9.4 88 ﹣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材料的選取直接關系到實驗成敗。利用斑馬魚進行人類胚胎發育相關研究的原因是 ▲ 。(2)在不同酒精濃度的溶液中放入斑馬魚胚胎 10枚而不是 1枚,目的是 ▲ 。(3)由以上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 ▲ 。(4)懷孕期間孕婦飲入酒精會通過胎盤、臍帶從母體進入胎兒,對胎兒發育造成影響。用如圖模型可表示母體與胚胎進行的物質交換,ABCD代表交換的各物質,其中正確的是 ▲ 。A.氧氣 B.母乳 C.營養物質 D.二氧化碳29.為探究原子結構,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發現現象如圖甲。根據α粒子散射實驗,統計不同偏轉角度的α粒子數量,并繪制成圖像如圖乙。現象 1:大多數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運動方向;現象 2:少部分α粒子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現象 3:極少數α粒子被彈了回來。(1)圖乙中能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數據是▲ 點(用字母表示)。(該空 1 分)(2)請分析現象 3的原因▲ 。(3)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可以推測出原子結構為如圖丙所示中的 ▲ 。(該空 1 分)30.如圖是小柯為探究種子萌發環境條件所設計的實驗裝置,每個燒杯均放有等量的干燥種子(10粒),并提供相應的環境條件。(1)C裝置水較多且水面上有油層,其作用是▲ 。(2)若要探究種子的萌發是否需要光照,請你結合上述實驗裝置,補充設計方案▲ 。731.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分子的性質”,請回答下列問題:(氨氣溶于水生成氨水,氨水能使無色酚酞變紅色)(1)【進行實驗】圖Ⅰ是課本中某個探究實驗,幾分鐘后該實驗中可以看到的現象是 ▲ ;其中燒杯乙的作用是 ▲ (該空 1 分); 通過該實驗可以得出 ▲ 。【實驗改進】老師對圖Ⅰ所示的裝置進行了改進(如圖Ⅱ所示),并進行了以下操作:①取一長條形濾紙,等距離滴加無色酚酞試液;②將滴加了無色酚酞試液的長條形濾紙放入一潔凈的試管中,并在試管口塞一團棉花;③向脫脂棉上滴加幾滴濃氨水。(2)【分析討論】按照改進后的實驗,幾分鐘后觀察到的現象是 ▲ 。【拓展延伸】同學們經過討論后認為,圖Ⅰ、圖Ⅱ所示裝置雖能證明分子的性質,但不能證明影響分子性質的因素,于是又設計了如圖Ⅲ所示的裝置。在 U形管的兩個管口分別放入卷成筒狀的棉紗布,并用橡皮塞塞緊。用注射器吸取 2mL酚酞試液從橡皮塞慢慢注入棉紗布上,使其潤濕,從另一管口插入吸取了 2mL濃氨水的注射器。按此方法再組裝好另一套相同的裝置,將其中一套裝置的下端放入熱水中,并同時向兩支 U形管中注入濃氨水。(3)按照圖Ⅲ所示的裝置進行操作,幾分鐘后看到的現象是 ▲ ,該現象說明了 ▲ 。(4)圖Ⅲ所示的實驗方法相對于圖Ⅰ所示的實驗方法,具有哪些優點: ▲ 。四、簡答題(共 4 分)32.普陀鵝耳櫪(如圖甲)生長在舟山普陀島,是我國特有瀕危植物。發現時還有多株,由于人為砍伐,且其在自然環境中難以繁衍,現全球僅剩一株自然生長的植株。查閱資料發現:資料一:每年 4月中旬,舟山多降雨天氣。資料二:普陀鵝耳櫪的花分雄花和雌花,雌花數量較少,且著生位置一般較高,而雄花呈下垂狀態,著生位置相對較低(如圖乙)。資料三:普陀鵝耳櫪可通過風和昆蟲傳粉,傳粉時間僅在 4月中旬,其持續時間與其他植物的對比如下表。植物種類 普陀鵝耳櫪 桃樹 櫻花 紫薇花傳粉持續時間 約 6天 約 30天 約 15天 約 100天資料四:普陀鵝耳櫪每年產生的種子數量少,種皮厚且堅硬。雄蕊 雌蕊普陀鵝耳櫪的枝條雄花 雌花結合上述資料,說明普陀鵝耳櫪在自然環境中難以繁衍的原因。81-5:DDADA6-10:DAACB11-15:ADABB16-20:CCCCCB、D(1)細胞分裂、細胞分化、不變;(2)肌肉;(3)器官(1)①;(2)傳粉、①②③④;(3)子房壁;(4)繁殖速度快或保持親本優良性狀(1)黑粉菌具有成形細胞核/是否具有成形細胞核;(2)營養繁殖/無性繁殖;(3)B(1)AD;(2)AD(1)無性;(2)胎盤,臍帶;(3)睪丸;(4)母親卵細胞(1)負極;(2)降溫;(3)大于、小于 ;(4)氫(元素)和氧(元素)【答案】(1)斑馬魚的基因與人類基因的相似,且早期胚胎透明、發育速度快、便于體外觀察(2)避免實驗的偶然性 (3)酒精會導致胚胎存活率下降,循環系統畸形率上升。(4)A;C;D故答案為:(1)C;(2)原子核很小,且質量很大;(3)C;(1)隔絕空氣(2)另取一個燒杯,編號為D,在里面放入與B中相同的10粒種子;在D中加入與B中等量的水分;對D燒杯進行遮光處理,并將其置于25攝氏度的環境中;最后統計B、D兩個燒杯中種子萌發的數量,得出結論。解:(1)氨水具有揮發性,氨分子運動到甲燒杯中,使甲燒杯中溶液顯堿性,酚酞試液變為紅色;乙燒杯溶液不變紅,此處燒杯乙的作用是與甲燒杯對照。由此實驗可知,分子在不停地運動。故答案為:甲燒杯中溶液變為紅色,乙燒杯中溶液不變紅;與甲燒杯對照;分子在不停地運動;(2)右端酚酞試液最靠近濃氨水,最先變紅,故會觀察到酚酞試液由左向右依次變紅,故答案為:酚酞試液由左向右依次變紅;(3)右邊裝置中的溫度高于左邊裝置,分子的運動速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加快,故D出比B處先變紅;該實驗能說明分子的運動速率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的運動速率越快。故答案為:D出比B處先變紅;分子的運動速率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的運動速率越快;圖Ⅲ所示的實驗方法相對于圖Ⅰ所示的實驗方法的優點是在密閉裝置中進行實驗可防止氨氣污染空氣、能驗證溫度對分子運動的影響。故答案為:在密閉裝置中進行實驗可防止氨氣污染空氣、能驗證溫度對分子運動的影響。【答案】答題要素:答到1個要素得1分,共4分。傳粉成功率低:①傳粉持續時間短②傳粉時間多降水,昆蟲傳粉受到影響。③傳粉時間多降水,花粉潮濕后下落。④雌蕊在上方,雄蕊在下方,通過風力傳粉的成功率低。種子萌發率低:⑤種子數量少,種皮厚、堅硬,難以萌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城東初中 2024學年第二學期3月階段測試七年級科學試題卷(2).pdf 城東初中 2024學年第二學期3月階段測試七年級科學試題卷——答案(1).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