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4課 遼宋夏金元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課件(共35張PPT+視頻)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4課 遼宋夏金元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課件(共35張PPT+視頻)

資源簡介

(共35張PPT)
2024年統編版新教材中國歷史 七年級 下冊 中國歷史
單元課程標準:
認識北宋面臨的新形勢,了解遼、宋、西夏的并立與北宋強化中央集權和重文輕武的政策;通過了解宋金之戰、南宋偏安和南方地區的經濟繁榮,知道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進一步南移;通過了解蒙古興起和元朝統一,設立行省、宣政院等制度,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納入中國版圖,理解元朝統一對中華民族進一步交融的重要意義;通過了解這一時期的城市和商業發展、科技創新、文學藝術成就和對外交流,認識宋元時期繁榮的經濟、文化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通過岳飛、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跡,體會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通過印刷術、指南針、火藥的應用和外傳,認識中國古代的重要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
通過了解這一時期的科技創新、文學藝術成就,認識宋元時期文化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通過印刷術、指南針、火藥的應用和外傳,認識中國古代的重要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
雕版
印刷術
(泥)活字
印刷術
木活字
轉輪
排字法
錫活字
隋唐時期
1048年
(北宋)
元朝
元朝中期
(一)閱讀教材,結合所學知識,請介紹印刷術的發展歷程?
一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
宋太祖時由官方主持刻印的《大藏經》,耗時十二年、雕版十三萬塊,錯一字就要毀板重雕。印完后堆積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場。
雕版印刷刻板費時費工,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種書籍。費工費時,浪費材料
(二)閱讀教材,指出雕版印刷技術的不足?如何解決?
(三)閱讀教材,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活字印刷的優點和不足?
優點:變“死”字為“活”字,變“死”版為“活”版;
省工省時,可重復使用,利用率高,降低成本。
但撿“字”不夠方便
還可以這樣改進
傳播路徑:
影響:
①向東:13世紀時,傳入朝鮮,后傳入日本及東南亞地區
②向西:經絲綢之路傳到波斯,經過蒙古人西征到達歐洲
便利了書籍的印刷,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傳播,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四)閱讀教材,結合材料,指出活字印刷的傳播及影響?
二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
戰國時期
北宋時期
北宋末年
指南針用于航海
利用天然磁鐵做成司南
利用人造磁鐵安置在刻有度數的盤中,就制成了羅盤。
(一)閱讀教材,結合材料,
梳理指南針的演變歷程?
(二)閱讀教材,結合材料,闡述指南針的傳播及影響?
歐洲
中國
阿拉伯國家
傳入
傳入
影響:
①促進了遠洋航海技術的發展。
②推動了世界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
③為歐洲航海家開辟新航路和實現環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條件。
傳播:
發明火銃
發明竹管火槍、突火槍
廣泛應用于軍事領域
發明火藥
唐末開始運用于戰爭
唐朝
宋元
南宋
元朝
火藥
歐洲
阿拉伯地區
傳播:
13世紀
14世紀
(三)閱讀教材,結合材料,梳理火藥產生與發展歷程?
(四)閱讀教材,結合材料,闡述火藥的傳播及影響?
火藥
歐洲
阿拉伯地區
傳播:
13世紀
14世紀
①促進了歐洲火器制造;
②改變了作戰方式;
③推動歐洲社會變革。
影響:
材料1:如果沒有從中國引進印刷術,歐洲可能要長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狀況,書面文獻不可能如此廣泛流傳。 ——美國著名學者 羅伯特
材料2:竹管突火槍是槍炮的始祖,從此揭開了世界軍事史上熱兵器時代的序幕。火藥槍成為歐洲殖民者,鎮壓舊社會的主要武器。
材料3:如果歐洲人不借用中國人的指南針和船尾的舵,歐洲人就不可能實現在文化上和經濟上席卷世界大部分的夢想。
材料4:“這三種東西曾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狀況。第一種在文學上,第二種在戰爭中,第三種在航海上。”——英國哲學家培根
為光輝燦爛的中華民族文化而自豪(文化自信)。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發展的重大貢獻。
(五)閱讀教材,結合材料,闡述四大發明對世界的影響?
(一)閱讀教材,結合所學知識,請介紹沈括及其成就?
三、天文學的發展
1.時期:
北宋
2.身份:
科學家
3.成就:
①十二氣歷
以立春為元旦,按節氣定月份,大月31天,小月30天。
②著作:《夢溪筆談》
綜合前人科技成就,在我國和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科學創見:
(二)閱讀教材,結合所學知識,請介紹蘇頌及其成就?
1.時期:
北宋
2.身份:
科學家
3.成就:
創制水運儀象臺
集觀測、演示、報時于一身;
比歐洲早數百年。
(三)閱讀教材,結合材料,請介紹郭守敬及其成就?
1.時期:
北宋
2.身份:
科學家
3.成就:
①研制簡儀
②著作:《授時歷》
“敬授民時”指導農業生產;
測定一年為365天;比現行公歷
早300年。
理學以“理”(或“天理”)為核心,既貫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運,又繼承孔孟正宗,并能維護封建統治的新儒學。
道、佛
儒(根本)
(目的)
理學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學。
(一)閱讀教材,結合所學知識,闡述理學概念?
四、理學
北宋——二程(程顥、程頤)
南宋——朱熹——理學集大成者
1.代表人物(北宋):
宇宙觀
人生觀
認識論
“理”是自然界和社會的根本原則,即“天理”
“存天理、滅人欲”,通過道德修養克服過度的欲望,最終實現對“天理”的充分體驗,達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格物致知”只有深刻探究萬物,達到對普遍天理的認識。
2.主張:
(二)閱讀教材,指出理學代表人物及其觀點?
程朱理學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明·于謙
茍利國家生死以
豈因禍福避趨之
——清·林則徐
粉身碎骨尋常事
但愿犧牲報國家
——清·秋瑾
1.憂患意識——強調人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激勵士人胸懷天下,奮發進取。
2.崇尚道德——注重氣節道德,充分意識到道德對社會和人生的重要性。
3.和諧意識——人與自然、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國家。
4.強調力行——力行意識及其所體現的務實傾向和自強精神。
5.消極——用三綱五常維系封建專制,壓制扼殺人的自然欲望。
積極: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學受到官方尊崇;豐富了中華文化的思想內涵。
(三)閱讀教材,指出理學影響?
翻開歷史一查……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
   ──魯迅
貞潔牌坊的背后是血淚
消極:用三綱五常維系封建專制制度,壓抑、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
三從四德
“三從”: 在家從父、
出嫁從夫、
夫死從子
“四德:
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一)閱讀教材,結合所學知識,溫故知新?
五、宋詞和元曲
詩經(春秋)
楚辭(戰國)
漢樂府(漢)
詩(唐)
詞(宋)
曲(元)
中國古代文學發展脈絡
1.概況:
詞是一種新體詩歌,句子有長有短,也稱長短句,便于歌唱。唐已出現,成為宋代主要的文學形式之一。
2.代表:
蘇軾(詞風豪邁、飄逸);
李清照(詞風委婉、細膩、清秀);
辛棄疾(詞風豪放,有報國情懷)
豪放派
婉約派
豪放派
(二)閱讀教材,結合所學知識,闡述宋詞概況?
蘇軾一生處于北宋新黨與舊黨之爭傾軋激烈的時期
李清照生活在兩宋之際。北宋滅亡前,她的詞主要表達的是夫妻間的愛情純真甜美,北宋滅亡以及由此帶來的個人與家庭的不幸后的哀怨情感。
辛棄疾年輕時聚眾起義,抗擊金人,屢創奇功。人南宋后,他一生以抗金報國為已任,時刻不忘收復失地,一統河山。
陸游的一生,是在南宋時代度過的。當時北方人民生活在金人的統治之下,而南宋安江南,統治者過著屈辱又驕奢淫逸的生活。
(三)閱讀教材,結合所學知識,闡述元曲概況?
1.概況:
元曲包括散曲、雜劇和南戲等。雜劇把音樂、歌舞、動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為一種綜合性藝術。
2.代表:
①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
②關漢卿:代表作《竇娥冤》
關漢卿像
參考答案:
《竇娥冤》流傳久、影響大的原因在于,這個劇本
①不僅是竇娥本身的冤案;
②而且蘊含有更深刻的呼吁改造社會、改造吏治的思想。
三、司馬光和《資治通鑒》
目的:
為皇帝提供治理國家的經驗和教訓。
(一)閱讀教材,結合材料,指出《資治通鑒》的目的?
1.時期:
北宋
2.作者:
司馬光
3.體例:
編年體通史
4.內容:
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歷史。
(二)閱讀教材,結合所學知識,概述《資治通鑒》?
書名 作者 成書時間 體例 內容 影響
《史記》 司馬遷 西漢 紀傳體 從皇帝到漢武帝的歷史 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資治通鑒》 司馬光 北宋 編年體 從戰國到五代的歷史 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三)閱讀教材,結合所學知識,比較《史記》《資治通鑒》?
“史學兩司馬”
活字印刷術的出現,降低了印書成本,有利于圖書普及和文化傳播;
火器的使用,尤其是運用到軍事領域,改變了冷兵器時期的作戰方式,加速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
指南針發明尤其是運用于航海,促進了世界遠洋航海技術的發展,為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提供了重要條件。
1.北宋沈括創制的“十二氣歷”,以立春為元旦,按節氣來定月份;元朝郭守敬編訂的《授時歷》的取名自“敬授民時”,指歷法付與百姓,使之知時令變化。這表明中國古代歷法的制定目的在于( )
理論創新 B.服務生產
C.鞏固統治 D.方便祭祀
2.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A. 社會發展規律 B. 倫理道德規范
C.天體運行法則 D.封建迷信思想
隨堂練習
B
B
3.司馬遷作紀傳體通史《史記》,為的是“述往事,思來者”;司馬光作編年體進史《資治通鑒》,希望統治者能夠“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下列表述符合上述史書編纂案旨的是( )
A.固守陳規,謹遵歷史傳統 B.重塑歷史,推動歷史變革
C.以史為鑒,促進社會發展 D.拋開過去,面向未來發展
4.唐詩通常會把時空背景轉換成秦漢,如王昌齡的“秦時明月漢時關”;宋詞經常提及不為兩宋控制卻有強烈文化符號意味的中國西北地區,如辛棄疾的“要挽銀仙浪,西北洗胡沙”。這主要表明( )
A.唐詩宋詞風格多樣名家輩出 B.科舉制度推動了文學的繁榮
C.家國情懷是超越時空的情感 D.秦朝漢朝邊境貿易較為興旺
C
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都| 祁阳县| 交口县| 镇安县| 富裕县| 封丘县| 辽宁省| 临沂市| 句容市| 阿克陶县| 凌云县| 长海县| 垫江县| 牡丹江市| 富民县| 南平市| 岳池县| 桑日县| 曲沃县| 泊头市| 昂仁县| 甘孜县| 宣恩县| 东阿县| 博爱县| 巢湖市| 沧源| 定西市| 彭州市| 突泉县| 哈巴河县| 衡东县| 和林格尔县| 安宁市| 宝山区| 昌乐县| 金堂县| 济源市| 保靖县| 缙云县| 永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