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盡管人類及其祖先已在地球上生存了二百多萬年。但是真正的世界歷史應從1500年開始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5世紀歐洲人所繪世界地圖16世紀歐洲人所繪世界地圖近代的西方人正在通過海洋這個“寬闊的跳板”而征服了整個世界……將整個世界都置于西方文化的影響下。AsiaEuropeAfrica全球航路的開辟America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克里斯托弗·哥倫布覲見伊莎貝拉一世。……他恭敬地對伊莎貝拉一世說:“我只希望陛下能給我派幾個水手并提供幾艘遠航船。我估計向西航行兩千英里到三千英里就會到達印度,進而開辟出通往印度的新航線。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會發現迄今為止不為大家所知的富裕強大的國家。作為回報,我希望陛下任命我為新大陸的總督,同時分得我航行所獲財富的十分之一。”……在侍臣眼中,他無非是個默默無聞、身無分文、無依無靠的船長,是個還得靠女王資助才有可能進行遠航冒險的家伙。——摘編自[美]約翰·S.C.阿伯特著,周琴譯《哥倫布、大航海時代與地理大發現》▲[西]伊莎貝拉一世▲[意]哥倫布歷史情境模擬:假如你是哥倫布,你將如何說服西班牙王室?(提示:結合時代背景,從可行性和必要性兩個方面說服王室)初高中教材提供了大量史料。請同學們從史料中提取歷史信息,找出說服西班牙王室的理由。九年級上冊第71頁九年級上冊第71頁運用初高中教材的史料 從史料中提取的信息 結合所學,得出說服王室的理由托勒密《地理學指南》14世紀的星盤明朝的羅盤 15-16世紀葡萄牙寬身帆船《馬可·波羅行紀》史料史實史論地圓學說產生和流行星盤用于確定方位羅盤用于測定方位西歐寬身帆船高大、寬闊,具備遠航能力東方富裕路線上向西可以到達東方具備遠洋航行的技術條件,不會輕易在海上丟失方向中央集權的西班牙王室有能力可以提供寬身帆船,滿足航行需要到達東方可以獲取大量財富以滿足王室需要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15—16 世紀的奧斯曼帝國史料:地圖《15—16 世紀的奧斯曼帝國》史實:奧斯曼帝國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控制了連接亞歐的商路史論:由于奧斯曼帝國對過往商品征收重稅,東西方貿易受到一定影響,影響了西班牙的經濟發展。仿照以上示例,你還能找到哪些史料以找到說服王室的理由?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仿照以上示例,你還能找到哪些史料以找到說服王室的理由?▲新航路的開辟示意圖史料:地圖《新航路的開辟示意圖》史實:葡萄牙在西班牙之前已經開辟了到達非洲東海岸的新航路。史論:新航路促進了葡萄牙的發展,給葡萄牙帶去巨額利潤。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仿照以上示例,你還能找到哪些史料以找到說服王室的理由?▲阿拉伯人商業活動示意圖史料:地圖《阿拉伯人商業活動示意圖》史實:歷史上,伊比利亞半島曾是阿拉伯帝國的殖民地。(12世紀,葡萄牙王國獨立;15世紀,西班牙實現了統一)史論:阿拉伯帝國的統治為伊比利亞半島留下了豐富的航海技術和經驗。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可行性必要性地理知識造船技術航海技術經濟需求精神需求地圓學說;季風、洋流知識造船技術不斷提高羅盤、星盤等技術的使用伊比利亞半島的經濟傳統;商品經濟發展對市場與財富的巨大需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阻礙了傳統商路傳播基督教的需要;人文主義鼓勵冒險精神政府支持西班牙和葡萄牙中央集權政府提供物力和財力保障歷史大勢 難以阻擋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問題探究:為什么最先是葡萄牙、西班牙兩個國家?材料1:15世紀初,葡萄牙迎來了雄心萬丈的國王若昂一世,他是第一位將海上擴張確立為國家政策的國王。15世紀末西班牙終于完成了統一。15世紀晚期葡萄牙、西班牙成為中央集權的封建王國,同時熱衷于傳播天主教,國內很早就積累了豐富的遠洋能力,加上兩國有利的地理位置,都在大西洋沿岸。航海發現是首先在葡萄牙作為國家計劃的,是一個全國計劃,是一個由一個王子主持的計劃。這使得葡萄牙的航海大發現不像那些商人為貿易所進行的孤立探險,而是一個兩百年來有規劃、有系統組織的任務和策略信奉天主教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反抗穆斯林(摩爾人)統治和壓迫的斗爭(“收復失地運動”718-1492),產生了強烈的民族情緒和宗教情緒,當他們在向海外擴張時也把傳播基督教作為自己的精神動當時,葡萄牙國內的政治條件和社會條件也都有利于它采取擴張主義。該王朝(阿維什王朝)對其國內那批人數雖少但處于發展中的商業中產階級的抱負基本上表示認同,并認識到從葡萄牙對海外擴張的勢力中所獲得的經濟上的利益。中央集權制 政府支持 積極擴張 經濟利益 民族情緒 宗教情緒 地理位置二、新航路的開辟連成一體全球貿易海洋為主 工業文明思想解放 現代世界相對孤立區域貿易大陸為主 農耕文明傳統思想 區域世界VS滄溟遠涉 · 錯位人生歷史人物在特定歷史時空下受到經濟政治文化宗教民族地域等多方因素的影響,而非歷史人物本身所能左右;撇開人物本身的行為動機與行為效果而言,他們都是那個時代里的勇者英雄。他們有專門技術,有經濟實力,有豐富的思想,還有相對抗的君主國之間的競爭,他們的追求必定成功……總之,西方社會已達到起飛點,即將起飛;而它一旦起飛,必將掃清海路,不可阻擋地向全球擴張。——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勇者征程二、新航路的開辟時間 航海家 支持國家 成就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1487年1497年-1498年1492年1519年-1522年葡萄牙葡萄牙西班牙西班牙繞過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到達非洲東岸發現從歐洲繞過非洲到達東方的航線開辟了從歐洲到美洲的新航路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閱讀教材35-36頁,填寫下面這個表格新航路開辟的主要標志二、新航路的開辟印度洋海上航線南大西洋海上航線三、其他航路的開辟人物 時間 支持國家 成就卡伯特父子卡蒂埃巴倫支哈德遜俄羅斯德雷克塔斯曼16世紀17世紀初1578年1642-1643年16世紀英國法國荷蘭俄羅斯英國荷蘭荷蘭發現“新發現的大陸”紐芬蘭島到達拉布拉多半島探索經北冰洋通往亞洲的航路開辟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路到達美洲南端合恩角到達新西蘭、塔斯馬尼亞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區,留下詳細的航行記錄和準確的航海圖1497年閱讀教材37頁,填寫下面這個表格在北大西洋高緯度地區尋找通往亞洲的航路探索南半球的新世界進一步豐富了人類的地理知識在主要航線之外,開辟了眾多重要的新航線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陸之間,通過海上航線建立了直接聯系南太平洋海上航線北太平洋海上航線印度洋海上航線南大西洋海上航線北大西洋海上航線全球海路大通,人類對地球的認識有了新的飛躍鄭和船隊每到一地,都要先向當地的國王、酋長宣讀明朝皇帝的詔書,贈送珍貴的禮品,然后用所帶的瓷器、絲綢、麝香、鐵器和金屬貨幣,交換各國的珍珠、寶石、香料及珍禽異獸,還同當地人分享中國的歷法、圖書、冠服、樂器、度量衡器、種植技術等。陛下應該下決心讓他們成為基督徒,我相信只要開始做,就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為西班牙贏得大批主的皈依者、廣大的領土和巨大的財富以及他們所有的人,毫無疑問,在這些土地上蘊藏著大量黃金,……這里還有寶石,有名貴的珍珠,取之不盡的香料……——哥倫布《航海日志》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辟有何區別如何評價哥倫布?比較項 鄭和下西洋 全球航路的開辟經濟背景目的性質影響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辟有何區別宣揚國威,以朝貢貿易推動中外交流獲取東方商品,掠奪黃金,傳播宗教政治行為(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活動)經濟行為(資本主義的海外殖民)財政負擔加重,后續航海業衰落;與亞非國家友好往來促進資本主義發展,殖民潮對亞非美地區人民造成嚴重傷害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擴張的商品經濟(1)最重要的一點,即國家方針政策的制定務求實用實效,充分權衡利弊,最大限度地爭取通過最小的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國家利益。(2)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繼續向深廣方向發展,這要求我們應當更加開放,走向世界,通過對世界各種資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實現國家經濟的繁榮與健康發展。(3)中國是一個擁有傳統農耕文明的國家,作為現代中國人,我們應該積極培養本民族的開拓創新精神,必須擁有開發海洋、向海洋進軍的偉大勇氣與頑強毅力。(4)謀求國家政治地位的提升與穩固。一國在區域間甚至在世界中的強國地位,必須以強大的經濟力量與軍事力量為支撐。我們在積極倡導開展和平友好外交的前提下,必須同時運用經濟手段與軍事手段提升并確保自身的大國地位。總結思考: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辟結果差異對當今中國發展之啟示 一座城、一片海,城海相融,每一座城市風貌獨具的海洋文化內涵與氣質生發于因海而生、向海而興的發展機遇與現實創造。放眼全球,海上中國云奔潮涌;理想沸騰,新的時代奮進追夢。走向藍海的《藍海中國》所構筑的海洋精神,是海洋城市的蓬勃朝氣與青春活力,更是海洋強國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光明日報2022-02-11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向海則興、背海則衰。建設海洋強國,我一直有這樣一個信念。—習近平于2020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上的講話本課小結全球航路的開辟動因(為什么要)條件(為什么能)主觀條件客觀條件經濟根源社會根源直接原因思想根源精神動力背景進程主要航路其他航路本課主旨內容概述馬克思說:“世界史不是過去一直存在的;作為世界史的歷史是結果。”人類文明經歷了從點狀到區域分布的漫長歷程。然而環視瀛寰,人類對地球的認知還相對殘缺,多元文明區域還相對孤立。由于生產方式的進步,知識技術的發展,冒險精神的激發,追逐利潤的貪欲,開啟了一段波瀾壯闊的大航海和大發現時代。隨之,人口、物種、商品、文化沿著海路在全球流動,一個完整的世界呈躍然眼底。但是,接踵而至的早期殖民,在加速西方世界原始資本積累的同時,也給東方世界蒙上了心酸的歷史陰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