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二單元 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第11課 元朝的建立與統一思考:中國封建社會有幾次結束大分裂之后的大一統局面?蒙古是我國北方一個古老的民族,蒙古人善于騎射,逐水草而居,過著游牧的生活。一、元朝的建立材料中的描述反映了蒙古草原上的什么局面?12世紀時,蒙古草原上許多部落相互間戰爭頻繁。面對無休止的戰爭,此時人們最期待什么?盼望草原的統一,結束戰爭。1206年,鐵木真完成蒙古草原的統一,建立蒙古政權,被尊稱為成吉思汗。(1)蒙古草原結束了長期混戰的局面(2)為后來元朝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一、元朝的建立成吉思汗是蒙古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最突出的歷史功績是完成蒙古的統一,建立蒙古政權。結束了蒙古草原長期混戰的局面,為后來元朝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總之,成吉思汗的功績推動了中國歷史的發展。(一)蒙古草原的統一:2.統一蒙古的意義:評價成吉思汗1.統一的時間及人物:1227年,蒙古軍隊滅西夏。1234年,蒙古滅金。此后與南宋形成了長達40多年的對峙局面。(二)蒙古滅西夏、滅金:南宋蒙古1.蒙古滅西夏:2.蒙古滅金:3.影響:(三)元朝的建立: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1260年,他繼承了汗位。1.忽必烈繼承汗位:2.忽必烈推行的漢化措施:(1)接受漢人儒臣提出的“行仁政”“行漢法”“不嗜殺”的建議(2)施行治國安民方略,廣開言路,整頓吏治,注重農桑3.忽必烈推行漢化措施的作用:(1)有利于取得漢族地主階級的支持(2)有利于穩定社會秩序,促進經濟恢復和發展(3)有利于促進民族交融(4)為完成統一奠定了堅實基礎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大元,次年定都于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4.元朝建立:解讀“元大都”1.從布局上看,元大都由宮城、皇城和外城三部分組成,建筑規整。2.社稷壇、孔廟、太廟和國子監等建筑,說明了元朝行漢法,注重農桑,吸收了漢族文化。3.設有中書省、樞密院等中央機構,加強了中央集權。4.元大都交通便利,供水系統發達。5.元大都商業繁榮。6.元大都是元朝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二、元朝的統一1276年,元軍攻入南宋都城臨安,南宋滅亡。南宋大臣陸秀夫、文天祥等人擁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員,繼續展開抗元斗爭。1.南宋滅亡:2.抗元英雄:3.元朝統一全國的時間及標志:4.元朝統一的意義:1279年,元朝攻滅南宋殘部,完成了全國的統一。(1)結束了我國歷史上長時期多個政權并立的局面。(2)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忽必烈的主要貢獻:1.建立元朝2.滅南宋,統一全國與北宋對峙的政權有:遼、西夏、金與南宋對峙的政權有:西夏、金、蒙古、元根據課本61頁內容,結合元朝1330年形勢圖說出元朝疆域的四至。陰山流沙遼左海表(元朝的疆域)“北逾陰山,西及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漢唐極盛之際不及焉”。—— 《元史· 地理志》元朝庫頁島南海諸島新疆中亞二、元朝的統一1.元朝疆域范圍:問題思考:對比漢唐元疆域,你得出什么結論?西漢形勢圖元朝形勢圖唐朝形勢圖元朝的疆域超越漢朝和唐朝,與漢唐疆域相比,今天的西北、西南、東北廣大地區和臺灣及南海諸島,都在元朝的統治范圍內。2.地位: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版圖最大的朝代合作探究(課后活動1題)1.從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的角度,說一說元朝統一的意義?課本63頁1.結束了我國歷史上長時期多個政權并立局面。2.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1206年 1227年 1234年 1260年 1271年 1276年 1279年統一蒙古蒙古滅西夏蒙古滅金建立元朝忽必烈為汗南宋滅亡元統一全國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課堂小結:課堂檢測:1.成吉思汗的功績主要是( )A.滅亡西夏 B.統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2.正式建立起元朝政權的君主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文天祥 D .蒙哥3.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全國性統一的封建政權是(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隋朝4.毛澤東在《沁園春·雪》中寫道:“一代天驕,成吉思 汗,只識彎弓射大雕?!背杉己沟臍v史貢獻( )A.統一全國 B.建立元朝 C.統一蒙古 D.起兵抗元5.下列關于我國結束分裂割據,實現大統一的封建王朝的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一組為 ( )A.隋--西晉--秦--元 B.西晉--隋--元--秦C.秦--隋--西晉--元 D.秦--西晉--隋--元BBCCD好煩惱啊!這么大塊地盤,如何治理呢?忽必烈參照中原歷代王朝的統治方式,逐步確立了___________制度,加強對邊疆地區的直接管轄。中央集權三、元朝的統治1.在中央(1)設中書?。?掌管全國的行政事務,下設六部,掌管各項政務。(2)設樞密院: 負責全國的軍政事務,調度全國的軍隊。(3)設御史臺: 負責監察事務。(4)設宣政院: 管理全國宗教和西藏地區軍政事務。秦朝中央機構唐朝中央機構元朝中央機構三、元朝的統治(一)元朝中央集權制度:知識拓展:元朝與秦朝和唐朝中央行政機構的比較體現了什么特點?體現了我國古代制度的繼承性和創新性2.在地方:設行省制度嶺北行省甘肅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湖廣行省江西行省遼陽行省陜西行省河南行省江浙行省在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行省是中書省臨時派出處理地方事務的機構,后轉變為常設的地方最高行政機構。除今山東、山西和河北等地直屬中書省管轄外(腹里),全國共設10個行省。(1)行省制度的特點:管轄范圍大(轄區廣闊),權力大(軍政大權集中),但受中央管制。(2)行省制度的影響(意義):1)行省制度的創立,是我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成為我國省制的開端。2)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有效管轄,維護了國家的統一。3)加強了中央集權,促進了民族交融。元朝中央集權制度皇帝(行政事務)中書省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今山東、山西、河北(腹里)行省路府州縣樞密院(軍政事務)御史臺(監察事務)中央機構地方機構宣政院(宗教、西藏軍政)合作探究:通過比較分封制、郡縣制、行省制的異同,說說中國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變化反映出什么趨勢?分封制 郡縣制 行省制確立朝代與中央 的關系共同點 西周秦朝元朝諸侯國具有較大的獨立性,諸侯的權力和地位可以世襲。郡、縣是中央政府下屬的地方行政機構,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是中書省的派出機構,行政長官直接對中書省負責。都是中國地方行政制度;都是為了鞏固統治而實行;都維護了國家的統一;都在一定時期產生過積極作用。趨勢:中央權力不斷加強,地方權力不斷削弱合作探究(課后活動2題)想一想:今天中國的省,從建制到名稱上與元朝的行省制度有什么關系?關系:今天中國的省,其建制和名稱都來源于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行省制度是我國省制的開端。元朝與隋朝、秦朝的共同之處?1.都結束了分裂,實現了統一。2.都開創了對后世影響深遠的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三、元朝的統治(二)元朝對邊疆地區的管轄:因地制宜1.方式:2.管轄地區:(1)東南地區(臺灣):(2)西北地區(西域):(3)對西藏地區:3.共同作用:措施:在澎湖設置巡檢司,加強對臺灣的管理。意義:這是歷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設置北庭都元帥府等機構,管理西域的軍政事務。措施:設立宣慰使司都元帥府,屯駐軍隊(由宣政院直接統轄)。意義:從此,中央政府對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轄權。(1)加強了中央對邊疆地區的有效管轄(2)促進了民族交融(3)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臺灣:(臺灣省)1.三國時,孫權派衛溫率萬人船隊首達夷洲(今臺灣)。2.隋朝時,隋煬帝三次派人前往流求(今臺灣)。3.元朝時,在澎湖設置巡檢司,加強對臺灣的管理。分別用史實說明臺灣、新疆、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西漢時,公元前60年,西漢朝廷設西域都護府對西域地區進行有效管轄。2.東漢時,設西域長史府管轄西域。3.唐朝時,先后設置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管轄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區。4.元朝時,設置北庭都元帥府管理西域的軍政事物。西藏:(西藏自治區)1.唐朝:唐太宗時,文成公主入藏;唐中宗時,金城公主入藏;唐穆宗時,唐蕃會盟。2.元朝時,設立宣慰使司都元帥府,屯駐軍隊。由宣政院直接統轄。分別用史實說明臺灣、新疆、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啟示:我們要堅決反對分裂,維護國家統一。四、元朝的民族交融1.表現:2.影響:元朝民族交融還表現在哪些方面?民族交融的影響又是什么?(1)朝廷調集大批軍民遷移到邊疆地區,興修水利,鼓勵農桑,開墾農田,進行屯種。(2)邊疆各族大量遷入中原和江南,同漢人等雜居相。(3)原先進入黃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基本漢化。(4)形成新的民族--回回。它是我國回族的前身。(1)促進了各族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2)加強了各族間的了解與聯系。(3)進一步促進了民族交融。單擊此處添加標題元朝在中國歷史上有怎樣的貢獻 社會經濟重視發展農業,使北方農業得到恢復和發展。制度創新開創行省制度,對后世影響深遠。政治格局結束了分裂局面,統一全國,奠定了中國疆域的規模。民族交融出現民族交融的高潮,形成一個新民族---回回。010302邊疆管理設立宣慰使司都元帥府和澎湖巡檢司,加強對西藏和臺灣的管轄。0405元朝四等人制 民族歧視政策目 的原南宋統治區的居民南 人第四等主要指北方的漢人,也包括入居中原的契丹人、女真人等漢 人第三等包括黨項人、畏兀兒人和回回人等色目人第二等蒙古族蒙古人第一等實 質民 族名 稱等 級按征服的先后排等級元朝統治者為維護自己的統治利益是民族形式劃分下的階級壓迫相關史事元朝(1271年—1368年),歷時98年。 影響:階級矛盾日益嚴重,引發社會動蕩,最終導致元朝滅亡。1.元朝時上承天子,下總百司,掌管全國的行政事務的中樞機構是( )A.中書省 B.行省 C.澎湖巡檢司 D.宣政院2.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朝代,下列哪一項不屬于其進步性的表現( )A.實現了國家的統一 B.加強了民族交融 C.推行行省制度 D.實行民族分化政策3.元朝專門負責管理全國宗教事務,同時也負責管理西藏軍政事務的機構是( )A.中書省 B.行中書省 C.宣政院 D.澎湖巡檢司4.臺灣島南北縱長約395千米,東西寬度大約145千米,是我國第一大島,中央政府首次在這里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是( )A.樞密院 B.澎湖巡檢司 C.御史臺 D.西域都護5.元朝時,把黃河以北,太行山以東及以西的這片地區叫做“腹里”,由朝廷的中書省直接管理,這片地區包括( )①山東 ②山西 ③河北 ④河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隨堂檢測ADCBA6.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它正式成為中央直接管轄下的地方行政區域是在( )A.西漢 B.唐朝 C.北宋 D.元朝7.“其版圖‘有漢唐之地而加大’,其人民‘有漢唐之民而加多’。包括西藏的藏族在內的所有民族就都統一在一個中央政權之內了。”這個王朝是( )A.遼 B.北宋 C.金 D.元朝8.元朝時,來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漢、蒙、畏兀兒等族長期雜居相處,互通婚姻,逐漸交融,開始形成一個新的民族( )A.蒙古族 B.藏族 C.回回 D.白族9.《元史》記載:“宣政院……掌釋教(佛教)僧徒及吐蕃之境”。這表明( )A.中央政府對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轄 B.元朝設置機構管理西域的軍政事務C.宣政院掌管全國的行政和宗教事務 D.元朝設立統一的邊疆地區管理機構隨堂檢測DDC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