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物理中考復習 專題五 創新題型專題 模塊二 專題復習 核心知識點 01 創新題型從較高的尺度上對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判斷推理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進行訓練,以提高學生的綜合探索創新能力。解答此類考題一般不能直接使用某個公式或原理求解,而要從多層面、多方位探索與題目有關的知識以獲得答案。 考點攻堅 02 【例】在日常生活中,同學們可能經歷過這樣的現象,百米賽跑時,奔跑得越快,我們感到風的阻力越大。于是小明猜想:物體所受的空氣阻力大小與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有關。于是在一個無風的周末,小 明和老師進行了如下實驗。 小明將如圖所示的裝置固定在汽車車頂,老師駕駛汽車依次以不同速度勻速在水平面上行駛一段距離,小明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記錄在表格中。 (1)根據 知識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大小近似等于小車及擋板受到的空氣阻力。 (2)實驗裝置中用小車而不用木塊,并將其放在表面平滑的車頂,目的是為了減小 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3)分析表中的實驗數據可知,物體運動速度越大,所受空氣阻力越 。若小車運動的速度為10m/s,則小車的功率為 W。 答案:(1)二力平衡;(2)摩擦力;(3)大;5 (4)實驗完畢后,小明又進行了新的思考:空中下落的物體速度會增大。那么從足夠高的高空下落的雨滴速度會不會一直增大,其所受的空氣阻力會不會也一直增大?在老師的指導下,小明知道了:若雨滴下落時,所受空氣阻力小于重力,則雨滴下落速度繼續增大;若雨滴下落時,所受空氣阻力大于重力,則雨滴下落速度減小。 請你根據老師的上述指導和本實驗結論并結合所學物理知識分析:一滴質量為5g的雨滴從高空下落時(假設在無風天氣,雨滴下落高度足夠大),所受到最大阻力????= N,此后雨滴做 。 (5)你認為運動物體受到的空氣阻力大小還與 有關。 ? 答案:(4)0.05;勻速直線運動;(5)物體的形狀 靶向突破 03 1.(2022·駐馬店)在水果中平行插入兩片由不同金屬制成的極板,就組成了一個水果電池,如圖所示。某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課外實踐活動中探究影響水果電池電壓大小的因素,他們的部分實驗猜想如下: 猜想1:水果電池的電壓可能與水果的種類有關 猜想2:水果電池的電壓可能與極板的材料有關 (1)為驗證猜想1和猜想2,他們在不同水果中插入由不同金屬制成的極板,并保持兩塊極板間的距離、插入水果的深度不變,分別測出電壓并記錄如下表所示。 ①為驗證猜想1,保持 不變,改變水果種類,多次實驗后,發現猜想1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 ②分析數據可知,水果電池電壓與極板材料有關,表中效果最好的兩極板材料是 。 ③與電壓表標有 “3”字樣的接線柱相連的極板是水果電池的 極,若要使電壓表指針偏轉角度更大,可將多個水果電池 聯。 (2)增加兩極板插入水果的深度,發現電壓表示數發生了變化,由此可以提出一個可探究的科學問題是 。 。 極板的材料 正確 銅—鋅 正 串 水果電池電壓可能與兩極板插入水果的深度有關 (3)興趣小組的同學將兩極板都換成銅片,發現兩銅極板間無電壓,于是提出一個新的探究問題:水果的電阻是多大? 為此,他們利用一個電源 (電壓未知)、已知阻值的定值電阻????0、導線、三個開關及原有的電壓表進行電路設計,測出此時水果的電阻,請在虛線框內畫出可行的電路圖。 (水果的電阻用 “ ”表示) ? 如圖所示: 2.(2023·惠州)實驗小組在實驗時,不慎將燈泡L2的玻璃外殼碰碎。他們驚奇地發現L2幾乎不發光,與其串聯的燈泡L1不僅沒有熄滅,反而更亮。開關斷開后的電路如圖甲,L1和L2都標有“2.5V 0.3A”字樣。針對上述現象,探究下列問題:玻璃破碎后,L2的燈絲電阻發生了什么變化?玻璃外殼究竟起什么作用? (1)玻璃外殼破碎前L2的電壓和電流分別為1.20V和0.20A;玻璃外殼破碎后,兩端的電壓變為0.40V,通過的電流變為如圖乙所示,則電流為 A。初步分析可知:玻璃破碎后,L2電阻 (選填“變大”或“變小”)。 (2)為進一步探究玻璃外殼破碎后L2電阻變化特點,對L1、L2的電流和電壓進行測量,實驗數據記錄如表。分析發現,L1的電阻 (選填“大于”或“小于”)玻璃外殼破碎后L2的電阻。 0.22 變小 大于 (3)實驗中,對著L2吹氣,發現L2兩端電壓突然變小、電流突然變大,說明吹氣加快L2燈絲表面空氣流速,加快其散熱速度,從而使燈絲電阻變小。由此推斷,燈絲的電阻大小與 有關,玻璃外殼可能起到 的作用。 (4)細心的同學在實驗過程中發現,燈絲呈螺旋狀,于是提出新的問題:為什么將燈絲設計成螺旋狀?你認為這樣設計的目的是 ① ; ② 。 溫度 隔熱保溫 減少散熱 增大導體的長度 課堂實戰 04 1.(1)小雨同學平時注意觀察,發現爸爸晚上開車時,打開汽車頭燈,空中會出現一道直的光柱。于是,他得出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的結論,并進行了其他相關實驗: ①能在空氣中看到直線光柱,可能是空氣中懸浮的塵埃將光 (選填“反射”或“折射”)到我們眼中所致。 ②若想探究光在水中是否沿直線傳播,可在水中添加幾滴 或撒些粉筆灰作為輔助器材,再用激光筆對著玻璃杯中的水射去,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光在水中的直線傳播路徑。 反射 牛奶 能 (2)小雨同學回憶有一次夏天下午坐爸爸的車時,發現前方地面在“晃”動;咨詢老師才知道是因為空氣受熱不均勻造成光在不均勻空氣中不是沿直線傳播。為了驗證這種分析是否正確,回到家后,小雨利用一支激光筆、一個裝有酒精的淺盤及火柴,進行了如下的探究。 ①如圖所示,將激光筆固定在小桌上沿水平方向照射,用噴壺向激光筆的前方噴水,看到激光筆發出的一束紅光射向墻面,墻面上有一個紅色光點保持不動。 ②如果要讓這束紅光穿過不均勻的空氣,接下來小雨的做法應該是: 。 ③如果小雨的分析是正確的,他觀察到的現象應該是 。 ④無論是固體、液體還是氣體,光在 中都是沿直線傳播的。 將裝有酒精的淺盤放在激光筆前方的下側,用火柴點燃酒精 墻上紅色的光點在晃動 同種均勻介質 2.熱敏電阻的阻值會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小明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來探究熱敏電阻????T的阻值與溫度的關系。已知????為控溫器,電源電壓恒為12V,????為電阻箱(一種可以改變并讀出阻值的變阻器)。 ? (1)在控溫器中應該加入的液體是( ) A.自來水 B.煤油 C.食鹽溶液 (2)當控溫器中液體溫度為80℃,電阻箱阻值為100Ω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1A,則該溫度下熱敏電阻的阻值為 Ω。 ? B 20 (3)依次改變控溫器中的液體溫度,同時改變電阻箱的阻值,使電流表的示數始終保持在0.1A。通過計算得到相關數據記錄如下表所示,當溫度為50℃時,電阻箱阻值為 Ω,從表中可以得出結論,在一定溫度范圍內, 。 ? 85 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的增加而減小 (4)在科技創新活動中,小明用該熱敏電阻和電壓表制成了一支指針式溫度計(電路圖如圖乙所示)。它可以直接在電壓表刻度盤上讀出相應溫度。閉合開關后,小華發現電流表有示數,將電壓表依次并在各接線柱之間發現????????間無示數,接????????、????????間有示數,此時電路中的故障是 。小華重新正確連接電路后,若想要電壓表的讀數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則應在原理圖乙中的 (選填)兩端接入電壓表。 A.????、???? B.????、???? C.????、???? ? 定值電阻被短路 A 3.(2024·深圳)生活中處處有物理,利用一瓶礦泉水,我們可以探究很多物理問題。(????水=1.0×103kg/m3,g 取10N/kg) ? (1)如圖 (????)所示,沒有啟封的礦泉水所裝水的重力為 N。 (2)如圖 (b)所示,用食指捏一下瓶蓋上方把手,出現一個缺口,可以將礦泉水掛起來,松手后會自動閉合,則被壓彎的塑料把手具有彈性勢能。小明將礦泉水A、B如 圖(c)放置,用手推A的上部,瓶會傾倒,而推A的下部,瓶會滑動,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有關.分別沿箭頭方向吹A和B,發現B很容易被吹動,這說明在相同條件下 。 (3)如圖(????)所示,小明用力捏礦泉水瓶,瓶身變癟了,這說明力能使 物體發生 。 ? 5.5 作用點 滾動摩擦比 滑動摩擦小 形變 (4)小明用20N的力豎直握住一瓶重為6????的礦泉靜止不動,如圖(e)所示,則礦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為 N,當他喝掉一半后豎直握著不動,瓶子受到的摩擦力 (選填“變大”“變小”或 “不變”)。 ? (5)小明想測出一個瓶身平滑但沒有標簽的礦泉水瓶的容積。他用刻度尺測量瓶的高為L,瓶底的直徑為????,往瓶中倒入一部分水,測出水面高度L1;堵住瓶口,將瓶倒置后測出水面與瓶底的距離L2,如圖(f)所示,由此他得出瓶的容積V約為 。 ? 6 變小 C 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