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 常見的酸、堿、鹽題號 一 二 三 四 總分 累分人得分 注意事項:1.四個大題,25個小題,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2.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Fe:56 Cu:64 Zn:65 Ag:108試卷好題分析 勞動教育T10,化學與安全T2、T3,優秀傳統文化T19中考押題點分析 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T7、T8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4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下圖是物質X溶于水中發生解離的微觀示意圖,其中能說明X是一種酸的是 ( )2.山藥中含有堿性的皂角素,若將其沾在皮膚上,會使人感到發癢,涂抹下列家中常見物質后能明顯緩解發癢癥狀的是 ( )A.食醋 B.花生油 C.牙膏 D.肥皂水3.下列關于硫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濃硫酸具有強烈的腐蝕性B.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劑C.稀硫酸可用來除鐵銹D.稀釋濃硫酸時,應將水注入濃硫酸中,并用玻璃棒攪拌4.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和無色酚酞溶液均變色的是 ( )A.pH=1的鹽酸 B.pH=3的硫酸C.pH=7的氯化鈉溶液 D.pH=13的氫氧化鉀溶液5.實驗室中有兩瓶失去標簽的無色溶液,分別為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下列物質中不能將它們鑒別出來的是 ( )A.硫酸鈉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 C.鎂條 D.氧化銅6.下列物質的俗稱、化學式、分類完全正確的是 ( )A.蘇打、NaHCO3、鹽 B.消石灰、Ca(OH)2、堿C.干冰、H2O、氧化物 D.水銀、Ag、單質7.下列有關鹽的用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氯化鈉可用作調味品 B.可用亞硝酸鈉代替食鹽腌制食品C.用硫酸銅配制波爾多液 D.碳酸鈣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8.下列沒有應用中和反應原理的是 ( )A.服用含氫氧化鎂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癥 B.用生石灰作干燥劑C.蚊蟲叮咬處涂上肥皂水,可減輕痛癢癥狀 D.用氫氧化鈉溶液洗滌石油中殘留的硫酸9.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 )A.熟石灰能夠改良酸性土壤——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B.品紅在熱水中比在冷水中擴散得快——溫度越高,分子運動得越快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變紅——二氧化碳分子使紫色石蕊變紅D.氫氧化鈉溶液和氫氧化鈣溶液都能與氯化鎂溶液反應——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溶液中都含有氫氧根離子10.熱愛勞動從我做起。下列勞動項目中所涉及的化學知識不對應的是 ( )選項 勞動項目 化學知識A 用石灰漿粉刷墻面 石灰漿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B 用75%的乙醇溶液擦拭桌椅消毒 乙醇能破壞細菌和病毒的蛋白質結構C 炒菜時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 隔絕氧氣D 用食醋除去熱水瓶內壁的水垢 食醋的pH>7,能與水垢發生反應11.如圖所示,用稀酸M探究6種物質的性質。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②處有氣泡產生,③處無明顯現象,則可判斷鋅、銅的金屬活動性強弱B.①②④⑤處有明顯現象,則M可能為稀鹽酸C.⑤處固體明顯減少,則M可能為稀硫酸D.⑥處反應放熱,則N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12.下列四位同學對復分解反應的認識正確的是 ( )A.小顧同學認為:復分解反應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不發生變化B.小輝同學認為:復分解反應中,一定有水或氣體生成C.小敏同學認為:復分解反應中,一定有沉淀、水或二氧化碳生成D.小慶同學認為:復分解反應中,反應前后溶液質量一定減小13.下列鑒別物質所用的試劑正確的是 ( )A.用紫色石蕊溶液區分稀硫酸和稀鹽酸 B.用水區分生石灰和硝酸銨固體C.用無色酚酞溶液區分稀硫酸和硫酸鈉溶液 D.用稀鹽酸區分硝酸鉀和硫酸鉀溶液14.下列圖像分別與選項中的操作相對應,其中合理的是 ( )A.向一定質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水B.向一定質量的飽和氫氧化鈣溶液中加入氧化鈣C.向一定質量的鹽酸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D.向一定質量的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鈉溶液二、填空題(本題包括6個小題,每空1分,共16分)15.在“氯化鈉、純堿、小蘇打、碳酸鈣”中,選用相應的化學式填空:(1)常用于建筑業上的是 。(2)其稀溶液能補充體液的是 。(3)用在玻璃、造紙等工業生產上的是 。(4)焙制糕點所用的發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16.黃瓜中的營養成分在酸性環境中穩定,為了使黃瓜中的營養成分不被破壞,腌制黃瓜時可以加入適量 (選填“食鹽”“糖”或“食醋”);黃瓜宜生吃,不宜煮,這是因為黃瓜中的營養成分具有 的性質。17.中和反應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內容。(1)上圖是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該反應的式子可寫為 。(2)反應前后沒有發生變化的離子有 。18.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1)甲、乙溶解度相同的溫度是 ℃。(2)t1 ℃時,將甲、乙的飽和溶液恒溫蒸發等質量的水,析出固體的質量關系為 。(3)t2 ℃時,將65 g甲的飽和溶液稀釋為20%,需加水的質量為 g。19.古有《齊民要術》記載“粟米曲作酢”,“酢”即醋酸。今有我國科研人員研究出制取醋酸(CH3COOH)的新方法。新方法的反應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1)制醋酸的新方法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兩種反應物共含有18 g碳元素,當生成醋酸質量最多時,消耗的CO2的質量是 g。20.A、B、C、D均含有同一種金屬元素,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表示反應能一步實現,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已略去)。已知A是一種單質;B屬于氧化物,其中金屬元素的質量分數為70%。(1)這種金屬元素屬于人體必需的 (選填“常量”或“微量”)元素。(2)寫出“B→A”過程中固體顏色的變化情況: 。(3)物質A與氧氣、水可發生化合反應生成D,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三、簡答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10分)21.(2分)請用化學知識解釋下列問題。(1)博物館把貴重的書畫保存在充滿N2的圓桶中,使用N2的原因是 。(2)從微觀角度解釋,變癟的乒乓球放在熱水中又鼓起來的原因是 。22.(2分)根據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1)實驗室用B、C裝置制取CO2,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若用C裝置收集氫氣,請將裝置中導管補畫完整。23.(3分)某化學小組的同學在進行稀鹽酸與氫氧化鈣溶液的中和反應實驗時,發現忘了滴加無色酚酞溶液,無法判斷反應進行的程度,同學們決定對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成分進行探究。(1)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若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蒸發,得到的固體中只含有一種物質,能否得出“稀鹽酸與氫氧化鈣溶液恰好完全反應”的結論,為什么 (3)若向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滴加碳酸鈉溶液,觀察到先產生氣泡,后產生沉淀,則反應后所得溶液中含有什么溶質 24.(3分)向一定量的硝酸銀、硝酸鎂和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溶液質量與加入鋅粉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1)寫出c點對應的溶液中的金屬離子。(2)b~c段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往d點對應的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有什么現象 四、綜合應用題(共10分)25.酸、堿、鹽都是重要的化合物,請回答下列問題。(1)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時溶液pH變化的示意圖如圖所示。①根據圖示判斷,該實驗是將 (選填“氫氧化鈉溶液”或“稀鹽酸”)滴加到另一種溶液中。②滴入溶液體積為V2 mL時,溶液中的溶質為 (填化學式)。③小明在做該實驗時,使用的是敞口放置了很久的氫氧化鈉溶液,在實驗過程中,他發現有氣泡生成,小紅說該氫氧化鈉一定變質了。請解釋變質的原因: (用化學方程式解釋)。(2)某粗鹽樣品中含有少量MgSO4和CaCl2,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欲除去其中的雜質,得到純凈的NaCl晶體,設計了下圖所示的實驗方案。請回答下列問題:①寫出X溶液與Ba(OH)2溶液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濾液Ⅰ中溶質是 。③該實驗中最后加入過量稀鹽酸的目的是 。蒸發操作中用玻璃棒攪拌的目的是 。(3)某造紙廠排放含NaOH的廢水200 t,恰好需要含溶質4.9 t的硫酸溶液中和處理,求該廢水中NaOH的質量分數。參考答案1.C 2.A 3.D 4.D 5.A 6.B 7.B 8.B 9.C 10.D 11.C 12.A 13.B 14.D15.(1)CaCO3(2)NaCl(3)Na2CO3(4)NaHCO316.食醋 受熱易分解(或高溫下不穩定)17.(1)H++OH-H2O(2)Na+、Cl-(或鈉離子、氯離子)18.(1)t1(2)甲=乙(3)1019.(1)CO2+CH4CH3COOH(2)3320.(1)微量(2)由紅棕色逐漸變為黑色(3)4Fe+3O2+6H2O4Fe(OH)3【解析】(1)由分析可知,這種金屬元素是鐵元素,鐵元素屬于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2)B→A過程是氧化鐵轉化成鐵,該反應可以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固體顏色的變化是由紅棕色逐漸變為黑色。(3)A是鐵,D是氫氧化鐵,鐵與氧氣、水發生化合反應生成氫氧化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Fe+3O2+6H2O4Fe(OH)3。21.(2分)(1)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2)溫度升高,分子間的間隔變大22.(2分)(1)CaCO3+2HClCaCl2+H2O+CO2↑(2)23.(3分)(1)Ca(OH)2+2HClCaCl2+2H2O(2)不能,如果稀鹽酸過量,溶液中溶質為氯化鈣和氯化氫,溶液蒸發時,氯化氫會揮發,得到的固體中只含有一種物質(3)HCl、CaCl224.(3分)(1)鎂離子、鋅離子(或Mg2+、Zn2+)(2)Zn+Cu(NO3)2Zn(NO3)2+Cu(3)有氣泡產生25.(1)①稀鹽酸(1分)②NaCl和HCl(1分)③CO2+2NaOHNa2CO3+H2O(1分)(2)①MgSO4+Ba(OH)2BaSO4↓+Mg(OH)2↓(1分)②NaCl、Ba(OH)2和CaCl2(1分)③除去過量的碳酸鈉和生成的氫氧化鈉(1分) 攪拌,使液體受熱均勻,防止液體飛濺(1分)(3)解:設該廢水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x。H2SO4+2NaOHNa2SO4+2H2O(1分) 98 804.9 t 200 t×x=(1分)x=2%(1分)答:廢水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