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 燃料與二氧化碳題號 一 二 三 四 總分 累分人得分 注意事項:1.四個大題,25個小題,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2.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Cl:35.5 Ca:40試卷好題分析 化學與安全T2,化學與環境T7、T14、T21中考押題點分析 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T1、T16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4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下列物質性質和用途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 )A.石墨有導電性,可用作潤滑劑B.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作除味劑C.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作保護氣D.氫氣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2.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確的是 ( )A.在加油站內不吸煙、不打電話 B.冬天用煤火取暖時注意室內通風C.用燃著的木條檢查天然氣是否泄漏 D.燃放煙花爆竹時,遠離人群和可燃物3.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中,不正確的是 ( )A.冶煉金屬 B.用作氣體肥料C.固體可作制冷劑 D.生產碳酸飲料4.下列有關碳和碳的氧化物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用碳素墨水填寫檔案,是因為碳單質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B.CO和CO2都有毒,都是大氣污染物C.二氧化碳能滅火是因為二氧化碳不燃燒,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D.金剛石、石墨物理性質差異很大是因為它們的結構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5.通常情況下,幾種物質的著火點如下表。根據所給信息和所學相關知識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物質 白磷 紅磷 鐵粉 砂糖著火點/℃ 40 240 315~320 350A.白磷、紅磷、鐵粉、砂糖都是可燃物B.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可以達到滅火的目的C.相同條件下,鐵粉比砂糖更易點燃D.通常情況下,紅磷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240℃及以上6.下列有關二氧化碳的制備、檢驗、收集和性質驗證的操作正確的是 ( )A.制備 B.檢驗 C.收集 D.性質檢驗7.第55個世界地球日的活動主題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 )A.提倡綠色出行,踐行“低碳”理念B.為了方便,多開私家車出行C.改進汽車發動機的燃燒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燒D.洗菜的水用來澆花8.“低能耗”“低廢水”“低廢棄物”是“低碳”理念的重要內涵。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 )A.推廣無紙化辦公 B.循環使用生活用水C.夏天將空調溫度調得很低 D.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9.推理是常用的學習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化合物含不同種元素,所以含不同種元素的物質都是化合物B.木炭、活性炭可用于凈化空氣,所以碳單質都能凈化空氣C.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總數不變,所以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總數也不變D.點燃可燃性氣體前要驗純,所以點燃甲烷前一定要驗純10.下列與碳和碳的氧化物有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可用氫氧化鈉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COB.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說明CO2顯酸性C.CO和CO2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構成不同D.用墨繪制的古畫經久不變色,說明碳不與任何物質反應11.鑒別空氣、氧氣、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四瓶無色氣體最簡便的方法是 ( )A.把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四瓶氣體中 B.通過實驗分別測定四瓶氣體的密度C.將少量澄清石灰水分別倒入四瓶氣體中 D.將帶火星的木條分別伸入四瓶氣體中12.右圖是我國西漢彩繪雁魚青銅钅工燈及其示意圖。燈油燃燒時,煙氣通過魚身和雁頸導入雁體內水中,減少對室內空氣的污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燈使用的青銅是一種合成材料B.看到大量黑煙產生時應減小進風口C.轉動燈罩隔絕空氣,可使燈火熄滅D.水能吸收煙塵,還能吸收一氧化碳1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有關操作:①加入石灰石、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③收集二氧化碳、④從長頸漏斗注入稀鹽酸至浸沒漏斗下端。其中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②④①③ B.②①③④ C.④①②③ D.②①④③14.隨著現代工業的高速發展,三大化石燃料的燃燒,導致空氣中CO2含量增大,導致“溫室效應”加劇,全球變暖,使海平面上升、陸地面積減少等。為了減少大氣中的CO2含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停止使用化石燃料B.用石灰水吸收空氣中的CO2C.限制汽車工業發展,減少汽車數量D.優化能源結構,發展太陽能、核能、水能以代替礦物燃料二、填空題(本題包括6個小題,每空1分,共16分)15.從a.氮氣、b.金剛石、c.石墨、d.氫氣、e.甲烷、f.一氧化碳、g.干冰七種物質中,選擇與下列敘述相對應的物質的字母,填寫在空白處。(1)可作電極的非金屬單質 。(2)用作人工降雨劑的是 。(3)可用作保護氣的是 。16.用炭黑墨汁繪的字畫經久不變色是由于 ,但隨著反應條件的變化,碳的活動性可能會逐漸增強,如在高溫下具有還原性,寫出碳還原氧化銅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7.請根據下圖回答問題:(1)若用裝置C收集氧氣,氣體應從 (選填“a”或“b”)端通入,原因是 。(2)若選用裝置A、B和C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則裝置C中應盛放的液體試劑為 。18.下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請回答:(1)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反應前后化合價發生改變的元素是 。19.丙烷(C3H8)是家用燃料灌裝液化石油氣的主要成分之一,丙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 。在氧氣不足的情況下丙烷不充分燃燒會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若88 g的丙烷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質量比為22∶7,生成水的質量為 g,反應共消耗氧氣的質量為 g。20.A、B、C、D、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不同類別的物質,其中A、B、C中含有相同元素且A為單質,B是導致“溫室效應”的一種氣體,E是人體中胃酸的主要成分。圖中“-”表示相連的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根據目前所學過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物質D可以是 (填化學式);它的一種用途是 。(2)寫出圖中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E: 。三、簡答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10分)21.(2分)我國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請回答下列問題:(1)“碳循環”與“碳中和”中的“碳”含義是否相同 并說明理由。(2)將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轉化成甲醇(CH3OH)和水可以減少“碳排放”。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2.(3分)下圖是實驗室制取氧氣并驗證其性質的實驗。(1)寫出用圖甲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存在的不足。(2)簡述圖乙中A實驗的反應現象。(3)B實驗中集氣瓶底部放置少量水的作用。23.(2分)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右圖所示的裝置在實驗室模擬煉鐵。(1)寫出裝置A中發生的化學反應的現象。(2)裝置B的作用是什么 24.(3分)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1)采用銀絲做精密電子元件中的導線,利用了銀的哪些物理性質 (2)向一定質量的硝酸鋁、硝酸銅和硝酸銀的混合溶液中逐漸加入一定量的鋅粉,使之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固體和濾液。①如果濾液呈現藍色,請寫出一定發生反應的反應方程式。②如果向固體中加入稀鹽酸,沒有氣體產生,則濾液中一定存在什么金屬離子 (寫出離子符號)四、綜合應用題(共10分)25.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欲利用下列裝置進行相關氣體制取的探究,請你分析并填空。(1)寫出圖中儀器a、b的名稱:a ,b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是 。(3)實驗室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應選擇的發生裝置是 (填字母),原因是 。若用盛滿水的F裝置收集氧氣,應從導管 (選填“①”或“②”)通入。(4)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難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用加熱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的固體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則實驗室制取并收集甲烷應選擇的裝置組合是 (寫出一種)。(5)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其他成分不與水、鹽酸反應)。為了測定雞蛋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進行如下實驗:將25 g雞蛋殼樣品加入160 g稀鹽酸中,恰好完全反應,測得剩余混合物的質量為176.2 g。請計算該雞蛋殼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參考答案1.A 2.C 3.A 4.B 5.B 6.D 7.B 8.C 9.D 10.C 11.A 12.C 13.D 14.D15.(1)c (2)g (3)a16.在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穩定 C+2CuO2Cu+CO2↑17.(1)a 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大(2)濃硫酸18.(1)4NH3+3O22N2+6H2O(2)氮元素和氧元素19.C3H8+5O23CO2+4H2O 144 28820.(1)Ca(OH)2(或NaOH,合理即可) 改良酸性土壤(或作肥皂,與上一空對應)(2)2HCl+Na2CO32NaCl+H2O+CO2↑(合理即可)21.(2分)(1)不相同;前者指碳元素,后者指二氧化碳(2)CO2+3H2CH3OH+H2O22.(3分)(1)試管口未塞一團棉花(2)細鐵絲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熱,生成黑色固體(3)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氣體,避免污染空氣23.(2分)(1)紅棕色固體變為黑色固體(2)檢驗生成的二氧化碳,并收集一氧化碳24.(3分)(1)導電性、延展性(2)①Zn+2AgNO3Zn(NO3)2+2Ag?、贏l3+、Zn2+25.(1)試管(1分) 集氣瓶(1分)(2)CaCO3+2HClCaCl2+H2O+CO2↑(1分)(3)A(1分) 該反應屬于固體加熱型(1分)?、?1分)(4)AC(或AE,或AF)(1分)(5)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5 g+160 g-176.2 g=8.8 g設該雞蛋殼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25 g×x 8.8 g(1分)=(1分)x=80%(1分)答:該雞蛋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8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