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 維持生命的物質——氧氣、水題號 一 二 三 四 總分 累分人得分 注意事項:1.四個大題,25個小題,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2.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試卷好題分析 化學史實T1,最新科技T2,化學與環境T7中考押題點分析 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T16、T21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4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通過實驗測定了空氣組成的科學家是 ( )A.盧瑟福 B.拉瓦錫 C.門捷列夫 D.道爾頓2.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的月球土壤樣品需在氮氣環境中存儲,主要是因為氮氣 ( )A.化學性質不活潑 B.沸點較低C.無色、無臭 D.空氣中含量多3.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其宗旨是喚起公眾的節水意識,加強水資源保護。下圖中為國家節水標志的是( )4.“”和“”表示兩種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5.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化學中最常見的物質之一,以下有關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水是最常見的溶劑,所以任何溶液中的溶劑都是水B.電解水實驗中正、負極生成氣體的質量比為8∶1C.硫和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中,水的作用相同D.露水在太陽出來后逐漸消失是因為水分子分解了6.“奮斗者號”使用的鋰電池正極材料為磷酸亞鐵鋰(LiFePO4),其中鋰元素的化合價為+1,則磷酸亞鐵鋰中磷元素的化合價為 ( )A.-3 B.+3 C.+5 D.+77.下列舉措不能改善空氣質量的是 ( )A.開發利用新能源 B.推進低碳交通運輸C.提高森林覆蓋率 D.加高煉鐵廠的煙囪8.下列有關物質燃燒現象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B.硫粉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C.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種黑色固體D.甲烷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藍色火焰,生成水和二氧化碳9.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裝置如圖所示,下列操作或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實驗需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B.加熱時先來回移動酒精燈,使試管受熱均勻C.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時立即收集氧氣D.反應結束后,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10.實驗室制取氧氣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a.將高錳酸鉀裝入試管,用帶導管的橡膠塞塞緊試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鐵架臺上;b.檢查裝置的氣密性;c.點燃酒精燈給試管加熱;d.用排水法收集氧氣;e.熄滅酒精燈;f.將導氣管從水中取出。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bacdef B.abcdef C.bacdfe D.abcdfe11.已知標準狀況下,空氣的密度是1.293 g·L-1,氫氣的密度是0.089 g·L-1,氫氣難溶于水。現有下列收集氣體的方法:①向上排空氣法;②向下排空氣法;③排水法。收集氫氣可用 ( )A.① B.② C.①③ D.②③12.區分二氧化碳、氧氣和空氣三種氣體,應采用的方法是 ( )A.將氣體分別通入水中 B.將燃燒的木條分別伸入集氣瓶中C.將氣體分別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D.分別觀察顏色13.下列根據某些性質區分一些常見物質的方法不正確的是 ( )A.實驗室中的食鹽和白糖:嘗味道 B.食醋和白酒:聞氣味C.空氣和氧氣:帶火星的木條 D.高錳酸鉀和二氧化錳:觀察顏色14.過氧化氫溶液在常溫下能緩慢分解成水和氧氣。一定質量的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完全分解生成水和氧氣的過程中,下列有關量隨反應時間變化的示意圖正確的是二、填空題(本題包括6個小題,每空1分,共16分)15.地殼中含量居前兩位的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是 ;最理想的清潔燃料是 。16.登山人員欲登頂珠穆朗瑪峰,為解決呼吸困難的問題,應攜帶的物質是 ,檢驗該物質的方法是 。17.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示意圖如圖所示。實驗前要將鐵絲打磨光亮,其目的是 ;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為 ;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8.下圖為初中化學常見的實驗,根據要求回答問題。(1)圖甲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圖乙B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 中觀察到蠟燭由低到高依次熄滅,該實驗說明 。19.A~F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六種物質,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表示反應可一步實現,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已略去)。已知:A、C是組成元素相同的無色液體,E是黑色固體,F可用作氣體肥料。(1)C的名稱是 。(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 。(3)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20.一定條件下,一定質量的CH4與O2恰好完全反應,生成5.4 g H2O、2.2 g CO2和x g CO。則x=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三、簡答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10分)21.(2分)醫療上常用體積分數為75%的酒精溶液作為消毒劑,請從分子的角度解釋下列現象。(1)用750 mL酒精與250 mL蒸餾水混合配制消毒酒精,所得溶液的體積小于1 000 mL。(2)注射疫苗前用蘸有消毒酒精的棉簽給皮膚消毒時,會聞到酒精的氣味。22.(2分)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裝置圖如圖所示。(1)請指出該圖中發生裝置中的任意一處錯誤。(2)若選擇該裝置作為其他氣體發生裝置,應該滿足什么條件 23.(3分)在探究堿的性質時,用到了氫氧化鈉,小明在整理實驗臺時發現盛有氫氧化鈉固體的試劑瓶沒有蓋上瓶蓋。他認為瓶中氫氧化鈉已有部分變質,他推理的依據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要證明氫氧化鈉部分變質,請寫出實驗步驟和可能的現象: ,相關推理結論: 。24.(3分)粗鹽中含有 CaCl2、MgCl2、Na2SO4等雜質,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同學為除去粗鹽水中的可溶性雜質制取精鹽,制取流程如圖所示:(1)不能用Ba(NO3)2代替BaCl2的原因是什么 (2)通過操作a所得固體中含有碳酸根離子的物質有哪些 (用化學式表示)(3)寫出制取流程中生成一種難溶性堿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四、綜合應用題(共10分)25.請結合圖示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室用A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收集氧氣可以選用 (選填“C”“D”或“E”)裝置。(2)實驗室使用B裝置制取二氧化碳的顯著優點是 。(3)實驗室用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其反應原理為 。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對此反應后的溶液產生興趣,他們取一定量反應后的液體,過濾,向所得濾液中逐滴滴入碳酸鈉溶液(碳酸鈉溶液顯堿性),并用pH傳感器連續監測,得到右圖曲線圖(橫坐標為時間,縱坐標為pH)。①請分析圖像,寫出AB段內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你認為圖中CD段上升的原因是 。(4)實驗室用鋅和稀硫酸反應可以制取氫氣,但氫氣中往往混有少量的水蒸氣。欲使用F、G裝置除去少量的水蒸氣并收集氫氣,則裝置的連接順序應為發生裝置接 (用端口字母表示,下同), 連接 , 與外界連通。(5)CO2和NH3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尿素[CO(NH2)2]和水,該方法既可以生產尿素,又可以減少CO2的排放,減緩溫室效應。請計算若用該方法生產90 t尿素,理論上可減少排放CO2的質量。參考答案1.B 2.A 3.C 4.D 5.B 6.C 7.D 8.B 9.C 10.C 11.D 12.B 13.A 14.A15.SiO2 H216.氧氣(或O2)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該氣體中,若木條復燃,則證明是氧氣17.除去鐵絲表面的鐵銹 鐵絲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 3Fe+2O2Fe3O418.(1)引流(2)CO2+Ca(OH)2CaCO3↓+H2O(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19.(1)水(2)2H2O22H2O+O2↑(3)C+O2CO2 化合反應20.2.8 3CH4+5O2CO2+6H2O+2CO21.(2分)(1)分子之間有間隔(2)分子在不斷地運動22.(2分)(1)試管口向上傾斜(合理即可)(2)反應物是固體,反應條件是加熱23.(3分)CO2+2NaOHNa2CO3+H2O 取適量樣品溶于水中,加入足量氯化鈣溶液,靜置,滴加無色酚酞溶液;實驗現象:產生白色沉淀,溶液變紅 氫氧化鈉部分變質24.(3分)(1)會引入新雜質硝酸鈉(2)CaCO3和BaCO3(3)MgCl2+2NaOHMg(OH)2↓+2NaCl25.(1)2KMnO4K2MnO4+MnO2+O2↑(1分) D(或E)(1分)(2)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1分)(3)CaCO3+2HClCaCl2+H2O+CO2↑(1分)①2HCl+Na2CO32NaCl+H2O+CO2↑(1分)②C點后Na2CO3過量,Na2CO3溶液顯堿性(1分)(4)abdc(1分)(5)解:設理論上可減少排放CO2的質量是x。=(1分)x=66 t(1分)答:理論上可減少排放CO2的質量是66 t。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