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 空氣、物質的構成與組成題號 一 二 三 四 總分 累分人得分 注意事項:1.四個大題,25個小題,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2.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Mg:24 Al:27 Ca:40 Fe:56 Zn:65試卷好題分析 科學家精神T3,化學與安全T12中考押題點分析 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T6、T18、T19、T21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4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空氣是寶貴的自然資源,我們要保護好空氣。下列氣體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SO2) B.氧氣(O2) C.氮氣(N2) D.水蒸氣(H2O)2.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能夠通過先進的科學儀器直接觀察分子和原子。下列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 )A.HCl、NaCl B.O2、C60 C.K2SO4、CuSO4 D.Zn、Na3.20世紀以來,我國化學基礎研究取得了長足發展,其中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作出了卓越貢獻的科學家是 ( )A.張青蓮 B.屠呦呦 C.侯德榜 D.袁隆平4.下列有關原子、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C.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最小粒子 D.分子的大小及質量都比原子大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氯化氫是由氫氣和氯氣混合而成的B.氯化氫是由一個氫原子和一個氯原子構成的C.氯化氫是由氫、氯兩種元素組成的D.一個氯化氫分子是由兩個氫元素和一個氯元素組成的6.下圖是化學試卷答題卡中的條形碼(樣碼),條形碼有黏性,其黏性主要成分來源于膠黏劑——丙烯酸。丙烯酸的化學式為C3H4O2,下列關于丙烯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丙烯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72 gB.丙烯酸由3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和1個氧分子構成C.丙烯酸分子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3∶2D.丙烯酸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7.硒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n的值為6B.Se位于第四周期C.Se是一種金屬元素D.Se的質子數是348.空氣成分示意圖(按體積計算)如圖所示,其中“甲”代表的是 ( )A.氮氣B.氧氣C.稀有氣體D.二氧化碳9.用相關知識解釋下列現象,其中不正確的是 ( )A.品紅在靜置的水中擴散——分子在不斷運動B.氫氣球在高空膨脹——分子體積變大C.1體積的酒精與1體積的水混合后體積小于2體積——分子之間有間隔D.干冰升華變成二氧化碳氣體——分子間的間隔變大10.下列有關空氣中各成分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液氮可用作制冷劑B.稀有氣體可用于制造多種用途的電光源C.CO2屬于空氣污染物D.空氣中的O2主要來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11.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圖中甲是純凈物B.圖中乙、丙均屬于單質C.圖中甲、乙、丙三種物質均是由分子構成的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gO2Hg+O2↑12.下列有關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油鍋著火后立即用鍋蓋蓋滅 B.煤氣泄漏立即關閉閥門并開窗通風C.面粉加工廠等場所嚴禁煙火 D.進入煤礦井作業時先進行燈火試驗13.硫酸、氫氧化鈉、X和Y四種物質之間發生復分解反應的關系圖如圖所示,其中“—”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反應,“→”表示物質通過一步反應能轉化為另一種物質。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X可能是氫氧化鋇B.Y不可能是碳酸鈉C.X與Y反應能生成氫氧化鈉D.X、Y分別與硫酸反應都能生成水14.某金屬混合粉末由Mg、Al、Zn、Fe四種金屬中的兩種組成。6 g該金屬混合粉末與足量的鹽酸充分反應,得到0.3 g氫氣,則該金屬混合粉末的組成不可能是 ( )A.Al和Fe B.Mg和ZnC.Mg和Fe D.Fe和Zn二、填空題(本題包括6個小題,每空1分,共16分)15.請寫出正確的化學符號或化學符號所表示的意義:(1)氮元素: 。(2)2個鈉離子: 。(3)3Cl-: 。16.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右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該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28.08”表示 。17.現有下列物質:①冰水共存物、②液氧、③清新的空氣、④五氧化二磷、⑤礦泉水、⑥加熱高錳酸鉀后的剩余物、⑦二氧化碳、⑧人體呼出的氣體、⑨鐵。其中屬于混合物的有 (填序號,下同),屬于單質的有 ,屬于氧化物的有 。18.北京冬奧會運用的5G通信技術是一大科技亮點,5G通信芯片是用氮化鎵材料制成的。右圖是鎵(Ga)原子的結構示意圖,鎵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 (選填“失去”或“得到”)電子,形成的鎵離子的符號為 。19.乙醇常用作燃料,乙醇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氣不足的情況下燃燒,得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總質量是16.8 g,水的質量是10.8 g,則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質量分別為 g、 g。20.已知A~F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A與B的組成元素相同,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反應②能放出大量的熱。它們之間的轉換關系如圖所示,“-”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發生反應,“→”表示兩種物質間的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及反應條件已省略)(1)物質A的化學式為 。(2)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 。(3)寫出物質C在生產、生活中的一種用途: 。三、簡答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10分)21.(2分)請從分子的角度解釋下列生活中的現象。(1)一壺水燒開后,壺蓋會被頂開。(2)濕衣服在太陽下晾曬比在陰涼處干得更快。22.(2分)小明用右圖裝置進行實驗,向瓶中依次加入Na2CO3溶液和稀硫酸,塞緊橡膠塞。(1)瓶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小明觀察到干燥紫色石蕊紙花不變色,濕潤紫色石蕊紙花變紅。濕潤紫色石蕊紙花變紅的原因是 。23.(2分)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請回答下列問題:(1)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時,為什么不能用硫和木炭代替紅磷 (2)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中,沒有觀察到明顯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24.(4分)如圖所示,該實驗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組裝好儀器后首先應進行的操作是 ;紅磷燃燒的現象是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實驗后發現測得的氧氣體積分數小于,可能的原因是 。四、綜合應用題(共10分)25.化學與生活、生產和科學實驗息息相關。(1)用鐵制成的鐵鍋可用于烹調食物,這利用了鐵的延展性和 。(2)①鐵制品容易生銹,為什么鋁的活動性比鐵強,但鋁制品卻很耐腐蝕 ②寫出用鹽酸除鐵銹(主要成分為Fe2O3)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下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①寫出用裝置A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②與裝置B相比,裝置C的優點是什么 ③若用NH4Cl和Ca(OH)2的固體混合物在加熱條件下制取NH3(NH3極易溶于水)并收集,應選用的裝置組合是 (填字母)。(4)某學習小組同學為測定某品牌鈣片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向盛有10 g鈣片的燒杯中加入過量稀鹽酸,充分反應后,測得燒杯內混合物的總質量比反應前稀鹽酸與鈣片的總質量少3.3 g。請計算:(鈣片中其他成分不與稀鹽酸反應放出氣體)①反應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是 g。②該品牌鈣片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參考答案1.A 2.B 3.A 4.A 5.C 6.D 7.C 8.A 9.B 10.C 11.C 12.D 13.B 14.D15.(1)N(2)2Na+(3)3個氯離子16.14 相對原子質量17.③⑤⑥⑧ ②⑨ ①④⑦18.失去 Ga3+19.C2H5OH+3O22CO2+3H2O 1.4 15.420.(1)H2O2(2)CaO+H2OCa(OH)2(3)改良酸性土壤(或作建筑材料,或用于配制農藥等)21.(2分)(1)水汽化時,水分子間的間隔變大,壺內氣體體積膨脹(2)分子在不斷地運動,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22.(2分)(1)Na2CO3+H2SO4Na2SO4+H2O+CO2↑(2)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變紅23.(2分)(1)硫和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氣體,化學反應前后實驗裝置內壓強變化不大(2)鐵絲太粗(或鐵絲表面有一層鐵銹,或氧氣濃度低)24.(4分)檢查裝置氣密性 產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 4P+5O22P2O5 紅磷的量不足(或沒有等裝置冷卻就打開止水夾)25.(1)導熱性(1分)(2)①鋁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氧化(1分)②Fe2O3+6HCl2FeCl3+3H2O(1分)(3)①2KMnO4K2MnO4+MnO2+O2↑(1分)②能夠隨時控制反應的發生與停止(1分)③AE(1分)(4)①3.3(1分)②解:設參加反應的碳酸鈣的質量為x。CaCO3+2HClCaCl2+H2O+CO2↑(1分)100 44x 3.3 g=(1分)x=7.5 g該品牌鈣片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100%=75%(1分)答:該品牌鈣片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7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