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級下冊 3.1 質量和密度 同步訓練一、選擇題1.(密度及其特性+++容易 40)人們常說“鐵比木頭重”,這句話實際上是指( )A.鐵塊的重力比木塊的重力大 B.鐵塊的質量比木塊的質量大C.鐵塊的密度比木塊的密度大 D.鐵塊的體積比木塊的體積大2.(密度及其特性+++容易 40)將一木板截成長短不同的兩段,則下列關于兩段木板的物理量的大小相同的是( )A.質量 B.體積 C.重力 D.密度3.若先在地球上后在月球上分別用天平和彈簧測力計稱量同一個物體,則會發現 ( )A.天平示數變大,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大B.天平示數變小,彈簧測力計示數不變C.天平示數不變,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大D.天平示數不變,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小4.有一體積為20cm3的均勻固體,用天平測得它的質量為160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天平測它的質量時,砝碼應放在天平左盤B.此固體的密度為8×103kg/m3C.把此固體帶到月球上,質量變為原來的D.把此固體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為4×103kg/m35.(2024七下·義烏開學考)質量為70kg的運動員進行跳傘練習,傘的重量是10kg。那在下落階段,運動員的質量( )A.等于0kg B.等于80kg C.等于70kg D.等于60kg6.(3.3重力)飛船在進入預定軌道并關閉發動機后在太空運行,甲航天員在飛船中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另一乙航天員站在月球表面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結果是( )A.甲乙測量結果和在地球上測得的質量一樣B.甲乙都無法測出物體的質量C.甲測量結果比在地球上測得的大,乙的結果比在地球上測得的小D.甲測不出物體的質量,乙測得的質量和地球上一樣7.(密度及其特性+++容易 40)關于密度、質量和體積的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密度與質量成正比 B.密度與體積成反比C.某種物質,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D.不同物質,質量與密度成反比8.(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南苑中學2024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科學獨立作業檢測(一)(第1章和第3章))地球上質量為60kg的航天員,在空間站內可以輕松“飄”來“飄”去,在空間站中該航天員的質量( )A.大于 60kg B.等于60kg C.小于60Kg D.變為零9.(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南苑中學2024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科學獨立作業檢測(一)(第1章和第3章))密度公式因能被寫成如圖所示的樣式 而被稱為“物理最美公式”,下列關于密度、質量、體積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由公式可知ρ與m成正比,m越大ρ越大B.鐵比鋁“重”,“重”指的是鐵的質量比鋁的質量大C.一塊磚切成體積相等的兩塊后,磚的密度變為原來的一半D.同種物質組成的不同物體,其質量m與體積V的比值為定值10.(+ 密度的大小比較)如圖所示,由不同物質制成的甲、乙兩種實心球的體積相等,此時天平平衡.則制成甲、乙兩種球的物質密度之比為( )A.3:4 B.4:3 C.1:2 D.2:111.(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圖是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關系。現用甲、乙兩種物質分別制成均勻實心正方體A、B,當它們平放在水平地面上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等時,則兩正方體A、B的質量之比為( )A.1:64 B.1:16 C.1:8 D.1:412.(2024七下·義烏開學考)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種物質的m-V圖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乙質量相同時,乙的體積為甲的2倍B.體積相同時,乙物質的密度與質量成正比C.甲物質的密度比乙小D.體積為30cm3的甲物質的質量為15g13.(2024七下·義烏開學考)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層厚度均勻的積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個下凹的腳印,如圖所示。腳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擠壓可近似看成冰層,利用冰的密度要估測出積雪的密度,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 )A.積雪的厚度和腳印的深度 B.積雪的厚度和腳印的面積C.冰層的厚度和腳印的面積 D.腳印的深度和腳印的面積14.(2024七下·義烏開學考)醫院里有一只氧氣瓶,它的容積是,里面裝有密度為的氧氣,某次搶救病人用去了5g氧氣,則瓶內剩余氧氣的密度為( )A. B. C. D.15.(2024七下·義烏開學考)醋是我國傳統的一種調味品,全國很多地方都出產醋這種特產。各地出產的醋的密度有什么不同呢?小明為測量醋的密度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①用天平測出空量筒的質量 ②向量筒中倒入適量醋,測出醋的體積③用天平測出量筒和醋的總質量。下面是對上述實驗步驟所持的觀點,你認為最合理的是( )A.所測出醋的體積一定不準確,不可取B.能測出醋的密度且步驟合理C.測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D.易使量筒從天平上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16.(2021七下·長興開學考)某興趣小組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液體的密度,他們根據實驗數據繪出如圖圖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液體甲的密度小于液體乙的密度B.液體乙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C.當體積為60厘米時,液體甲的質量為80克D.當質量相同時,液體甲與液體乙的體積比是4:5二、填空題17.(2024七下·義烏開學考)將一根鐵絲剪斷后,剩余部分的密度 ;將密封鋼瓶中的氣體抽出一半后,剩余氣體的密度 ;液態蠟變為固態后,中間會凹陷下去,則蠟由液態變為固態時,它的體積將 ,密度 (后四空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三、實驗探究題18.(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南苑中學2024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科學獨立作業檢測(一)(第1章和第3章))小陳通過實驗探究“同種液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器材】200毫升燒杯、100毫升量筒、膠頭滴管。【實驗步驟】①在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稱量其總質量;②將燒杯中的部分水轉移至量筒中,稱量燒杯和剩余水的總質量;③重復步驟②,獲得多組數據,記錄在表格中。【實驗數據記錄】稱量次數 1 2 3 4 5 向量筒轉移水的總體積(毫升) 0 20 40 60 80 燒杯和水的總質量(克) 202 182 162 142 122 (1)本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2)第2次稱量時,燒杯中倒出水的質量為 克。(3)為了使結論更具普遍性,興趣小組還應如何繼續實驗: (請寫出實驗思路,不需寫具體步驟)。(4)實驗改進后,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19.(2024七下·吳興期末)科學課上同學們利用下列器材開展“液體密度計設計”項目化學習活動。器材:量程為0~2.5牛的彈測力計、1個小桶、量筒、水等。【原理】根據 ,所以液體密度的刻度和液體重力刻度存在著對應關系。【設計與制作】用一定體積的已知密度的液體進行標度,在彈測力計面板右側標出相應的液體密度值,單位由“N”改為“g/cm3”①標定“0”刻度的方法: 。②加入50mL水,示數穩定后,將此時對應的彈測力計指針處的刻度標記為 g/cm3③標定剩余的刻度。 【測試】小明向小桶中加入50毫升某待測液體,將小桶掛在密度計上,示數如圖所示,該液體的密度為上克/厘米3。【改進】若想提高該密度計的精確度,請提出一條建議: 。20. 某同學用天平和量筒測量物體的質量和體積。(1)如圖甲所示為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過程中的幾個情境,合理的順序是 (填字母)。(2)由圖乙可知,物體的質量是 g。(3)將物體放入盛有40 mL水的量筒中,靜止時液面情況如圖丙所示,物體的體積是 mL(4)乙、丙實驗中,如果先做實驗丙,再做實驗乙,那么測得物體的質量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體的實際質量。21.(液體密度的測量+++++++++32)如圖所示,小麗利用天平、玻璃杯、體積為20cm3的金屬塊、細線等器材測量蜂蜜的密度.(1)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將游碼放到標尺左端的 刻度線上,調節橫梁平衡.(2)在玻璃杯中倒入適量的蜂蜜如圖甲所示,用天平稱出蜂蜜和玻璃杯的總質量m0,其示數如圖乙所示,m0= g.(3)將金屬塊浸沒在蜂蜜中,金屬塊不接觸玻璃杯并保持靜止,且蜂蜜無溢出,如圖丙所示.天平平衡后,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游碼在標尺上對應的刻度值為m=150.4g,則蜂蜜密度ρ= g/cm3;(4)小明用天平測出同種蜂蜜和玻璃杯的總質量后,將濃稠粘滯的蜂蜜沿量筒壁緩緩倒入量筒內測量體積,再用天平測出剩余蜂蜜和玻璃杯總質量.對比小麗的測量方法,小明所測得的密度值 (選填“偏大”或“偏小”).四、綜合題22.(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南苑中學2024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科學獨立作業檢測(一)(第1章和第3章))小紅用一只杯子盛某種液體直至倒滿,測得液體體積V和液體與杯子的總質量m的關系如圖所示,根據圖求:(1)該杯子的質量 。(2)計算該液體的密度是多少 (3)當該杯子裝滿酒精時,杯子和液體的總質量是多少 23.(2024七下·浦江期中)如圖所示,一個容積V0=500cm3、質量m0=0.5kg的瓶子里裝有水。烏鴉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銜了很多小石塊填到瓶子里,讓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內有質量m水=0.4kg的水(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石塊的密度ρ石=2.6×103kg/m3),求:(1)瓶中水的體積V1;(2)烏鴉投入瓶子中的石塊的體積V2;(3)烏鴉投入石塊后,瓶子、石塊和水的總質量m。24.(2022七下·長興開學考)2022年亞運會在杭州舉行,亞運場館正在有序的施工建設。為節能減排,建筑上普遍采用空心磚替代實心磚。如圖所示,質量為3.6千克的某空心磚,規格如圖所示,磚的實心部分占總體積的3/5。求:(1)該磚塊實心部分體積。(2)該磚塊材料的密度。(3)生產每塊空心磚比同規格的實心磚可節省材料多少千克?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密度及其特性【解析】【分析】鐵比木頭重是指:相同體積的鐵比木頭重,也就是說鐵的密度比木頭的大.【解答】解:生活中人們習慣說“鐵比木頭重”,本意是相同體積的鐵和木頭,鐵的質量大,所以這句話的正確說法應該是鐵的密度大于木頭的密度.故選C.2.【答案】D【知識點】密度及其特性【解析】【分析】密度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它不會隨質量和體積的變化而變化.【解答】解:將一根長木板截成長短不同的兩段,因長短不同,則質量和體積都不同,但密度與質量和體積沒有關系,所以這兩段木板的密度不變,仍然相等.故選D.3.【答案】D【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重力的大小【解析】【分析】 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物體質量不隨物體的位置、狀態、形狀的變化而變化。月球上受到的引力是重力的,據此分析判斷。【解答】 物體在地球和在月球時,位置改變,物體的質量不變,用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天平的示數不變。月球對物體的引力是重力的,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小。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4.【答案】B【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質量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與密度相關的物理現象【解析】【分析】(1)用天平測質量時,應坐盤放物體,右盤放砝碼;(2)根據密度公式求出此固體的密度;(3)質量是指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與物體的形狀、狀態、空間位置無關;(4)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與物體的種類和狀態有關,與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無關.【解答】A、用天平測質量時,固體應放在天平的左盤,故A錯誤;B、此固體的密度ρ===8g/cm3,故B正確;C、物體的質量與物體的形狀、狀態、空間位置無關,故C錯誤.D、物質的密度與物體質量的多少無關,把此固體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不變,故D錯誤.故選B.5.【答案】C【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解析】【分析】質量是物質本身的一種屬性,不隨物體形狀、狀態、位置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據此分析判斷。【解答】 質量為70kg的運動員進行跳傘練習,那在下落階段,雖然它的位置改變,但是運動員的質量保持不變,還是70kg,故C正確,而A、B、D錯誤。故選C。6.【答案】D【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重力的大小【解析】【分析】根據質量的測量原理分析判斷。【解答】一般情況下,我們使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原理就是:天平為等臂杠桿,當天平平衡時,左右兩個托盤上物體的重力相等。根據G=mg可知,托盤上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在飛船中時,物體處于失重狀態,則不能測出物體質量。在月球表面,物體有重力,可以測量物體質量。由于物體質量不隨位置的變化而變化,因此測量結果與地球上一致,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7.【答案】C【知識點】密度及其特性【解析】【分析】根據密度公式的變形公式所反映出的質量、體積和密度的關系進行解答.【解答】解:(1)根據密度的性質可知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隨物質的質量、體積改變而改變,故AB錯誤;(2)由ρ= 可知,當密度一定時,質量與體積成正比,故C正確;(3)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由m=ρV可知,質量一定時,物質密度越大,質量越大,質量與密度成正比,故D錯誤.故選:C.8.【答案】B【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解析】【分析】 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基本屬性,與物體的狀態、形狀、溫度、所處的空間位置的變化無關。【解答】 地球上質量為60kg的航天員,在空間站內可以輕松“飄”來“飄”去,但是在空間站中該航天員的質量仍然等于60kg,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9.【答案】D【知識點】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同種物質,在一定狀態下密度是定值,當質量增大為原來的幾倍時,其體積也增大為原來的幾倍,而比值ρ不變,同種物質的質量m跟它的體積V成正比。【解答】 A.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同種物質,在一定狀態下,密度是一個定值,即其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是定值,即物質的密度大小與物質的種類、狀態、溫度有關,與其質量和體積無關,故A錯誤;B.鐵比鋁“重”,“重”指的是鐵的密度比鋁的密度大,故B錯誤;C.將一塊磚切成體積相等的兩塊后,磚的質量變為原來的一半,因密度是物質的特性,物質不變,狀態不變,故密度不變,故C錯誤;D.同種物質的質量m跟它的體積V成正比,若其體積增加一倍,質量也增加一倍,即物質的質量m與物質的體積V的比值是定值,故D正確。故選D。10.【答案】D【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根據天平左右質量相等,利用密度的公式列出等式,再進行整理,即可得出兩種球的密度關系.【解答】解:天平左右兩側的質量相等,根據公式m=ρV可得,2ρ甲V+ρ乙V=ρ甲V+3ρ乙V,整理得ρ甲:ρ乙=2:1.故選D.11.【答案】A【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根據圖象求出甲、乙兩物質的密度之比,根據可求出A、B兩正方體的高度之比,從而求出體積之比,利用密度的變形公式m=ρV可推導出其質量關系。【解答】 由圖象可知,當甲的體積為1cm3時,質量為8g,所以甲的密度為:;當乙的體積為4cm3時,質量為4g,所以乙的密度為:;所以ρ甲:ρ乙=8:1;現用甲、乙兩種物質分別制成均勻實心正方體A、B,當它們平放在水平地面上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等時,由p=ρgh可知,兩正方體的邊長之比:;,兩正方體的體積之比:;則兩正方體的質量之比:。故選A。12.【答案】A【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A.根據圖片確定二者的體積之比;B.根據密度的性質判斷;C.根據公式分別計算出二者密度大小即可;D.根據m=ρV計算甲的質量。【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當甲和以的質量都是10g時,甲的體積為10cm3,乙的體積為20cm3,則乙的體積是甲的體積的2倍,故A正確;B.密度是物質的性質,與質量和體積無關,故B錯誤;C.甲的密度為,乙的密度為:,即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大,故C錯誤;D.體積為30cm3的甲的質量為:m甲=ρ甲V甲=1g/cm3×30cm3=30g,故D錯誤。故選A。13.【答案】A【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固體密度的測量【解析】【分析】 “腳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擠壓可近似看成冰層”,注意腳下的積雪被擠壓變成冰層質量相等,根據密度的變形公式m=ρV=ρSh列出關系式求解出積雪的密度,據此進行解答。【解答】 設腳印的面積為S,積雪的厚度為h,腳印的深度為h1,冰的密度為ρ冰,則由ρ=可得,腳印下積雪的質量:m雪=ρ雪V雪=ρ雪Sh,被擠壓變為冰后的質量:m冰=ρ冰V冰=ρ冰S(h-h1),根據m雪=m冰得:ρ雪Sh=ρ冰S(h-h1),則ρ雪= h-h1hρ冰可見,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積雪的厚度h、腳印的深度h1。故答案為:A。14.【答案】B【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利用密度公式先計算氧氣瓶里的總質量,然后再求剩余氧氣的密度。【解答】由密度公式得m=pV=10×10-3m3×2.5kg/m3=25g; 所以,剩余氧氣質量m2=25g-5g=20g所以剩余氧氣的密度=m2/V=2kg/m3。故答案為:B。15.【答案】D【知識點】液體密度的測量【解析】【分析】 量筒是測量液體體積的工具,形狀細而長,放在天平上在調節的過程中很容易傾斜而摔碎,盛放液體一般用小燒杯或玻璃瓶。【解答】 測量液體的密度常用的步驟是:①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1;②向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液體,記下體積V;③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液體的質量m2;④量筒中液體的質量m=m1-m2;⑤計算液體的密度。步驟中把量筒放在天平上測質量是不合適的。故答案為:D。16.【答案】D【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運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觀察實驗數據圖比較甲乙的質量、密度、體積即可。【解答】A、由圖中數據可知,在甲、乙兩種液體體積相等時,液體甲的質量大,所以液體甲的密度大于液體乙的密度,A不符合題意;B、當體積為0時,質量是20g,這是量杯的質量。當體積為100cm3時,液體乙的質量為:100-20=80g,所以液體乙的密度:,B不符合題意;C、當體積為0時,質量為20g,這是量杯的質量。當體積為30cm3時,液體甲的質量為:80-20=60g,C不符合題意;D、由數據可知:液體甲的密度為:1×103kg/m3,液體乙的密度為:0.8×103kg/m3,當甲、乙質量相同時,液體甲與液體乙的體積比是,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7.【答案】不變;變小;變小;變大【知識點】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密度的性質分析;(2)根據分析剩余氣體的密度變化;(3)分析蠟的體積變化,根據分析密度變化。【解答】(1) 將一根鐵絲剪斷后,鐵絲的物質種類不變,則剩余部分的密度不變;(2) 將密封鋼瓶中的氣體抽出一半后,氣體的質量減小而體積不變,根據可知,剩余氣體的密度變小;(3)液態蠟變為固態后,中間會凹陷下去,則蠟由液態變為固態時,它的質量不變,而它的體積將變小,根據可知,密度變大。18.【答案】(1)天平(2)20(3)換用不同種類的液體進行實驗(4)同種液體的質量和體積成正比。【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1)根據實驗目的“同種液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質量和體積,據此解答;(2)第2次稱量時,燒杯中倒出水的質量等于燒杯和水的總質量減去燒杯和剩余水的總質量;(3)在科學探究中,往往需要換用不同材料多次進行實驗,收集多組數據,這樣得出的結論更加客觀具有普遍意義;(4)根據表格數據分析水的質量與體積的數量關系。【解答】 (1)根據實驗目的“同種液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質量和體積,其中體積可由量筒直接讀出,而質量則需要用天平測量;(2)第2次稱量時,燒杯中倒出水的質量等于燒杯和水的總質量減去燒杯和剩余水的總質量,即 m=202g-182g=20g;(3)為了使結論更具普遍性,應換用不同種類的液體進行實驗;(4)實驗改進后,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同種液體,質量與體積成正比。19.【答案】相同體積的不同種液體,密度越大,質量越大,所受重力越大,則彈簧測力計示數越大(用公式呈現也可)。;將空桶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待示數穩定后,指針所指的位置標為零刻度;1.0;0.8;增大加入的待測液的體積【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密度公式的應用;重力的大小【解析】【分析】【原理】根據重力公式和密度公式分析推導即可;【設計與制作】①當桶內沒有液體時所對的刻度就是0刻度的位置;②加入合適體積的水后對應的刻度就是水的密度;【測試】根據圖片確定密度計的分度值,根據指針位置讀出液體的密度。【改進】根據密度計的工作原理分數解答。【解答】【原理】根據題意可知,液體和小桶的總重力G總=G桶+G液體=G桶+ρ液體Vg,那么得到:當液體體積相同時,液體和小桶的總重力與液體的密度為一次函數關系;【設計與制作】①標定“0”刻度的方法: 將空桶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待示數穩定后,指針所指的位置標為零刻度;②加入50mL水,示數穩定后,將此時對應的彈測力計指針處的刻度標記為1g/cm3;【測試】根據右邊刻度可知,密度計的分度值為0.2g/cm3,則此時液體的密度為0.8g/cm3;【改進】根據G總=G桶+G液體=G桶+ρ液體Vg可知,只要增大液體的體積,那么總重力會增大,因此刻度的變化量增大,從而提高密度計的測量精度。20.【答案】(1)(a)(c)(b)(2)52. 4(3)20(4)大于【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質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固體密度的測量【解析】【分析】 密度是對特定體積內的質量的度量,密度等于物體的質量除以體積,可以用符號ρ(讀作[r ])表示,國際單位制和中國法定計量單位中,密度的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符號是kg/m3 ;【解答】(1) 如圖甲所示為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過程中的幾個情境,合理的順序是 (a)(c)(b) ,先稱量前把天平調平衡,在稱量時把天平調平衡;(2) 由圖乙可知,物體的質量為砝碼的質量+游碼的質量,為 52. 4 g;(3) 將物體放入盛有40 mL水的量筒中,靜止時液面情況如圖丙所示,物體的體積是20 mL(4)乙、丙實驗中,如果先做實驗丙,再做實驗乙,那么測得物體的質量將大于物體的實際質量,因為會帶出水分。故答案為:(1) (a)(c)(b) (2) 52. 4 (3)20(4) 大于21.【答案】(1)0(2)122.4(3)1.4(4)偏大【知識點】液體密度的測量【解析】【分析】(1)調節天平平衡時,應先調節游碼,再調節平衡螺母;(2)左盤中物體質量等于右盤中物體質量與游碼讀數之和;(3)根據丙圖示數,求出增加的質量;增加的質量與金屬塊排開的液體的質量相等,從而求出金屬塊受到的浮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蜂蜜的密度;(4)根據質量和體積的變化分析.【解答】解:(1)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將游碼放到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上,調節橫梁使天平平衡;(2)由圖乙知,標尺的分度值為0.2g,燒杯與防凍液的總質量m總=100g+20g+2.4g=122.4g,(3)金屬塊排開的蜂蜜的質量為:m=150.4g﹣122.4g=28g=0.028kg;排開的蜂蜜的重力即金屬塊受到的浮力為:F浮=G=mg=0.028g×10N/kg=0.28N;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蜂蜜的密度為:ρ水= = =1.4×103kg/m3=1.4g/cm3;(4)測出同種蜂蜜和玻璃杯的總質量后,將濃稠粘滯的蜂蜜沿量筒壁緩緩倒入量筒內測量體積,此時會有一部分蜂蜜粘在量筒的內壁上,使得測量的體積偏小,根據密度公式可知,密度會偏大.故答案為:(1)0;(2)122.4;(3)1.4;(4)偏大.22.【答案】(1)解:根據圖片可知,當液體體積為0時,即沒有液體時,質量m=40g,即量杯子的質量。(2)解:根據圖片可知,當體積為20cm3時,液體質量為60g-40g=20g,則液體的密度:。(3)解:由圖象可知,杯子的容積為V1=60cm3時,杯子裝滿酒精時,酒精的體積為V1=60cm3,則酒精的質量:m1=ρV1=0.8g/cm3×60cm3=48g;杯子裝滿酒精時,整個杯子的質量為m總=m+m1=40g+48g=88g。【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1)杯子的質量就是當液體體積為零時,縱軸上的示數;(2)利用公式可求出液體的密度,注意要減去杯子的質量;(3)根據酒精密度大小,已知體積,可利用公式求出酒精的質量大小,然后求出杯子和酒精的總質量。23.【答案】(1)由公式可知,瓶內水的體積為(2)投入瓶子中的石塊的體積為(3)石塊的質量為投入石塊后,瓶子、石塊和水的總質量為答:(1)瓶中水的體積為400cm3;(2)烏鴉投入瓶子中的石塊的體積為100cm3;(3)烏鴉投入石塊后,瓶子、石塊和水的總質量為1160g。【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瓶中水的質量,利用公式求出瓶中水的體積;(2)當水面上升到瓶口時,石塊的總體積等于瓶子的容積減去水的體積,利用求這些石塊的質量,進一步計算烏鴉投入石塊后,瓶子、石塊和水的總質量;(3)根據密度公式計算2kg水的體積,據此表示桶中冰熔化為水的體積,冰熔化為水后,質量不變,根據m=ρV列方程可得桶的容積。24.【答案】(1)解:V實=3/5Vg=3/5× (0.2m×0.15m×0.1m)=0.0018m3(2)解:磚塊材料的體積V材料=V實=0.0018m3磚塊材料的密度:ρ= =2×103 kg/m3(3)解:空心部分的體積V空=(1-3/5)V總=2/5×(0。2m×0.15m×0.1m)=0.0012m3 ;可以節省的材料質量為:m空=ρV空=2×103 kg/m3 ×0.0012m3=2.4kg。【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首先根據長方體的體積公式V=abc計算出空心磚的總體積,再乘以計算出實心部分的體積;(2)根據密度公式 計算即可;(3)首先根據V空=(1-3/5)V總 計算出空心部分的體積,再根據m空=ρV空 計算出可用節省的材料。1 / 1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級下冊 3.1 質量和密度 同步訓練一、選擇題1.(密度及其特性+++容易 40)人們常說“鐵比木頭重”,這句話實際上是指( )A.鐵塊的重力比木塊的重力大 B.鐵塊的質量比木塊的質量大C.鐵塊的密度比木塊的密度大 D.鐵塊的體積比木塊的體積大【答案】C【知識點】密度及其特性【解析】【分析】鐵比木頭重是指:相同體積的鐵比木頭重,也就是說鐵的密度比木頭的大.【解答】解:生活中人們習慣說“鐵比木頭重”,本意是相同體積的鐵和木頭,鐵的質量大,所以這句話的正確說法應該是鐵的密度大于木頭的密度.故選C.2.(密度及其特性+++容易 40)將一木板截成長短不同的兩段,則下列關于兩段木板的物理量的大小相同的是( )A.質量 B.體積 C.重力 D.密度【答案】D【知識點】密度及其特性【解析】【分析】密度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它不會隨質量和體積的變化而變化.【解答】解:將一根長木板截成長短不同的兩段,因長短不同,則質量和體積都不同,但密度與質量和體積沒有關系,所以這兩段木板的密度不變,仍然相等.故選D.3.若先在地球上后在月球上分別用天平和彈簧測力計稱量同一個物體,則會發現 ( )A.天平示數變大,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大B.天平示數變小,彈簧測力計示數不變C.天平示數不變,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大D.天平示數不變,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小【答案】D【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重力的大小【解析】【分析】 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物體質量不隨物體的位置、狀態、形狀的變化而變化。月球上受到的引力是重力的,據此分析判斷。【解答】 物體在地球和在月球時,位置改變,物體的質量不變,用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天平的示數不變。月球對物體的引力是重力的,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小。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4.有一體積為20cm3的均勻固體,用天平測得它的質量為160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天平測它的質量時,砝碼應放在天平左盤B.此固體的密度為8×103kg/m3C.把此固體帶到月球上,質量變為原來的D.把此固體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為4×103kg/m3【答案】B【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質量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與密度相關的物理現象【解析】【分析】(1)用天平測質量時,應坐盤放物體,右盤放砝碼;(2)根據密度公式求出此固體的密度;(3)質量是指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與物體的形狀、狀態、空間位置無關;(4)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與物體的種類和狀態有關,與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無關.【解答】A、用天平測質量時,固體應放在天平的左盤,故A錯誤;B、此固體的密度ρ===8g/cm3,故B正確;C、物體的質量與物體的形狀、狀態、空間位置無關,故C錯誤.D、物質的密度與物體質量的多少無關,把此固體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不變,故D錯誤.故選B.5.(2024七下·義烏開學考)質量為70kg的運動員進行跳傘練習,傘的重量是10kg。那在下落階段,運動員的質量( )A.等于0kg B.等于80kg C.等于70kg D.等于60kg【答案】C【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解析】【分析】質量是物質本身的一種屬性,不隨物體形狀、狀態、位置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據此分析判斷。【解答】 質量為70kg的運動員進行跳傘練習,那在下落階段,雖然它的位置改變,但是運動員的質量保持不變,還是70kg,故C正確,而A、B、D錯誤。故選C。6.(3.3重力)飛船在進入預定軌道并關閉發動機后在太空運行,甲航天員在飛船中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另一乙航天員站在月球表面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結果是( )A.甲乙測量結果和在地球上測得的質量一樣B.甲乙都無法測出物體的質量C.甲測量結果比在地球上測得的大,乙的結果比在地球上測得的小D.甲測不出物體的質量,乙測得的質量和地球上一樣【答案】D【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重力的大小【解析】【分析】根據質量的測量原理分析判斷。【解答】一般情況下,我們使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原理就是:天平為等臂杠桿,當天平平衡時,左右兩個托盤上物體的重力相等。根據G=mg可知,托盤上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在飛船中時,物體處于失重狀態,則不能測出物體質量。在月球表面,物體有重力,可以測量物體質量。由于物體質量不隨位置的變化而變化,因此測量結果與地球上一致,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7.(密度及其特性+++容易 40)關于密度、質量和體積的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密度與質量成正比 B.密度與體積成反比C.某種物質,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D.不同物質,質量與密度成反比【答案】C【知識點】密度及其特性【解析】【分析】根據密度公式的變形公式所反映出的質量、體積和密度的關系進行解答.【解答】解:(1)根據密度的性質可知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隨物質的質量、體積改變而改變,故AB錯誤;(2)由ρ= 可知,當密度一定時,質量與體積成正比,故C正確;(3)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由m=ρV可知,質量一定時,物質密度越大,質量越大,質量與密度成正比,故D錯誤.故選:C.8.(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南苑中學2024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科學獨立作業檢測(一)(第1章和第3章))地球上質量為60kg的航天員,在空間站內可以輕松“飄”來“飄”去,在空間站中該航天員的質量( )A.大于 60kg B.等于60kg C.小于60Kg D.變為零【答案】B【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解析】【分析】 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基本屬性,與物體的狀態、形狀、溫度、所處的空間位置的變化無關。【解答】 地球上質量為60kg的航天員,在空間站內可以輕松“飄”來“飄”去,但是在空間站中該航天員的質量仍然等于60kg,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9.(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南苑中學2024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科學獨立作業檢測(一)(第1章和第3章))密度公式因能被寫成如圖所示的樣式 而被稱為“物理最美公式”,下列關于密度、質量、體積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由公式可知ρ與m成正比,m越大ρ越大B.鐵比鋁“重”,“重”指的是鐵的質量比鋁的質量大C.一塊磚切成體積相等的兩塊后,磚的密度變為原來的一半D.同種物質組成的不同物體,其質量m與體積V的比值為定值【答案】D【知識點】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同種物質,在一定狀態下密度是定值,當質量增大為原來的幾倍時,其體積也增大為原來的幾倍,而比值ρ不變,同種物質的質量m跟它的體積V成正比。【解答】 A.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同種物質,在一定狀態下,密度是一個定值,即其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是定值,即物質的密度大小與物質的種類、狀態、溫度有關,與其質量和體積無關,故A錯誤;B.鐵比鋁“重”,“重”指的是鐵的密度比鋁的密度大,故B錯誤;C.將一塊磚切成體積相等的兩塊后,磚的質量變為原來的一半,因密度是物質的特性,物質不變,狀態不變,故密度不變,故C錯誤;D.同種物質的質量m跟它的體積V成正比,若其體積增加一倍,質量也增加一倍,即物質的質量m與物質的體積V的比值是定值,故D正確。故選D。10.(+ 密度的大小比較)如圖所示,由不同物質制成的甲、乙兩種實心球的體積相等,此時天平平衡.則制成甲、乙兩種球的物質密度之比為( )A.3:4 B.4:3 C.1:2 D.2:1【答案】D【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根據天平左右質量相等,利用密度的公式列出等式,再進行整理,即可得出兩種球的密度關系.【解答】解:天平左右兩側的質量相等,根據公式m=ρV可得,2ρ甲V+ρ乙V=ρ甲V+3ρ乙V,整理得ρ甲:ρ乙=2:1.故選D.11.(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圖是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關系。現用甲、乙兩種物質分別制成均勻實心正方體A、B,當它們平放在水平地面上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等時,則兩正方體A、B的質量之比為( )A.1:64 B.1:16 C.1:8 D.1:4【答案】A【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根據圖象求出甲、乙兩物質的密度之比,根據可求出A、B兩正方體的高度之比,從而求出體積之比,利用密度的變形公式m=ρV可推導出其質量關系。【解答】 由圖象可知,當甲的體積為1cm3時,質量為8g,所以甲的密度為:;當乙的體積為4cm3時,質量為4g,所以乙的密度為:;所以ρ甲:ρ乙=8:1;現用甲、乙兩種物質分別制成均勻實心正方體A、B,當它們平放在水平地面上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等時,由p=ρgh可知,兩正方體的邊長之比:;,兩正方體的體積之比:;則兩正方體的質量之比:。故選A。12.(2024七下·義烏開學考)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種物質的m-V圖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乙質量相同時,乙的體積為甲的2倍B.體積相同時,乙物質的密度與質量成正比C.甲物質的密度比乙小D.體積為30cm3的甲物質的質量為15g【答案】A【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A.根據圖片確定二者的體積之比;B.根據密度的性質判斷;C.根據公式分別計算出二者密度大小即可;D.根據m=ρV計算甲的質量。【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當甲和以的質量都是10g時,甲的體積為10cm3,乙的體積為20cm3,則乙的體積是甲的體積的2倍,故A正確;B.密度是物質的性質,與質量和體積無關,故B錯誤;C.甲的密度為,乙的密度為:,即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大,故C錯誤;D.體積為30cm3的甲的質量為:m甲=ρ甲V甲=1g/cm3×30cm3=30g,故D錯誤。故選A。13.(2024七下·義烏開學考)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層厚度均勻的積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個下凹的腳印,如圖所示。腳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擠壓可近似看成冰層,利用冰的密度要估測出積雪的密度,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 )A.積雪的厚度和腳印的深度 B.積雪的厚度和腳印的面積C.冰層的厚度和腳印的面積 D.腳印的深度和腳印的面積【答案】A【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固體密度的測量【解析】【分析】 “腳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擠壓可近似看成冰層”,注意腳下的積雪被擠壓變成冰層質量相等,根據密度的變形公式m=ρV=ρSh列出關系式求解出積雪的密度,據此進行解答。【解答】 設腳印的面積為S,積雪的厚度為h,腳印的深度為h1,冰的密度為ρ冰,則由ρ=可得,腳印下積雪的質量:m雪=ρ雪V雪=ρ雪Sh,被擠壓變為冰后的質量:m冰=ρ冰V冰=ρ冰S(h-h1),根據m雪=m冰得:ρ雪Sh=ρ冰S(h-h1),則ρ雪= h-h1hρ冰可見,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積雪的厚度h、腳印的深度h1。故答案為:A。14.(2024七下·義烏開學考)醫院里有一只氧氣瓶,它的容積是,里面裝有密度為的氧氣,某次搶救病人用去了5g氧氣,則瓶內剩余氧氣的密度為( )A. B. C. D.【答案】B【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利用密度公式先計算氧氣瓶里的總質量,然后再求剩余氧氣的密度。【解答】由密度公式得m=pV=10×10-3m3×2.5kg/m3=25g; 所以,剩余氧氣質量m2=25g-5g=20g所以剩余氧氣的密度=m2/V=2kg/m3。故答案為:B。15.(2024七下·義烏開學考)醋是我國傳統的一種調味品,全國很多地方都出產醋這種特產。各地出產的醋的密度有什么不同呢?小明為測量醋的密度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①用天平測出空量筒的質量 ②向量筒中倒入適量醋,測出醋的體積③用天平測出量筒和醋的總質量。下面是對上述實驗步驟所持的觀點,你認為最合理的是( )A.所測出醋的體積一定不準確,不可取B.能測出醋的密度且步驟合理C.測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D.易使量筒從天平上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答案】D【知識點】液體密度的測量【解析】【分析】 量筒是測量液體體積的工具,形狀細而長,放在天平上在調節的過程中很容易傾斜而摔碎,盛放液體一般用小燒杯或玻璃瓶。【解答】 測量液體的密度常用的步驟是:①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1;②向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液體,記下體積V;③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液體的質量m2;④量筒中液體的質量m=m1-m2;⑤計算液體的密度。步驟中把量筒放在天平上測質量是不合適的。故答案為:D。16.(2021七下·長興開學考)某興趣小組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液體的密度,他們根據實驗數據繪出如圖圖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液體甲的密度小于液體乙的密度B.液體乙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C.當體積為60厘米時,液體甲的質量為80克D.當質量相同時,液體甲與液體乙的體積比是4:5【答案】D【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運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觀察實驗數據圖比較甲乙的質量、密度、體積即可。【解答】A、由圖中數據可知,在甲、乙兩種液體體積相等時,液體甲的質量大,所以液體甲的密度大于液體乙的密度,A不符合題意;B、當體積為0時,質量是20g,這是量杯的質量。當體積為100cm3時,液體乙的質量為:100-20=80g,所以液體乙的密度:,B不符合題意;C、當體積為0時,質量為20g,這是量杯的質量。當體積為30cm3時,液體甲的質量為:80-20=60g,C不符合題意;D、由數據可知:液體甲的密度為:1×103kg/m3,液體乙的密度為:0.8×103kg/m3,當甲、乙質量相同時,液體甲與液體乙的體積比是,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二、填空題17.(2024七下·義烏開學考)將一根鐵絲剪斷后,剩余部分的密度 ;將密封鋼瓶中的氣體抽出一半后,剩余氣體的密度 ;液態蠟變為固態后,中間會凹陷下去,則蠟由液態變為固態時,它的體積將 ,密度 (后四空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答案】不變;變小;變小;變大【知識點】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密度的性質分析;(2)根據分析剩余氣體的密度變化;(3)分析蠟的體積變化,根據分析密度變化。【解答】(1) 將一根鐵絲剪斷后,鐵絲的物質種類不變,則剩余部分的密度不變;(2) 將密封鋼瓶中的氣體抽出一半后,氣體的質量減小而體積不變,根據可知,剩余氣體的密度變小;(3)液態蠟變為固態后,中間會凹陷下去,則蠟由液態變為固態時,它的質量不變,而它的體積將變小,根據可知,密度變大。三、實驗探究題18.(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南苑中學2024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科學獨立作業檢測(一)(第1章和第3章))小陳通過實驗探究“同種液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器材】200毫升燒杯、100毫升量筒、膠頭滴管。【實驗步驟】①在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稱量其總質量;②將燒杯中的部分水轉移至量筒中,稱量燒杯和剩余水的總質量;③重復步驟②,獲得多組數據,記錄在表格中。【實驗數據記錄】稱量次數 1 2 3 4 5 向量筒轉移水的總體積(毫升) 0 20 40 60 80 燒杯和水的總質量(克) 202 182 162 142 122 (1)本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2)第2次稱量時,燒杯中倒出水的質量為 克。(3)為了使結論更具普遍性,興趣小組還應如何繼續實驗: (請寫出實驗思路,不需寫具體步驟)。(4)實驗改進后,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答案】(1)天平(2)20(3)換用不同種類的液體進行實驗(4)同種液體的質量和體積成正比。【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1)根據實驗目的“同種液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質量和體積,據此解答;(2)第2次稱量時,燒杯中倒出水的質量等于燒杯和水的總質量減去燒杯和剩余水的總質量;(3)在科學探究中,往往需要換用不同材料多次進行實驗,收集多組數據,這樣得出的結論更加客觀具有普遍意義;(4)根據表格數據分析水的質量與體積的數量關系。【解答】 (1)根據實驗目的“同種液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質量和體積,其中體積可由量筒直接讀出,而質量則需要用天平測量;(2)第2次稱量時,燒杯中倒出水的質量等于燒杯和水的總質量減去燒杯和剩余水的總質量,即 m=202g-182g=20g;(3)為了使結論更具普遍性,應換用不同種類的液體進行實驗;(4)實驗改進后,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同種液體,質量與體積成正比。19.(2024七下·吳興期末)科學課上同學們利用下列器材開展“液體密度計設計”項目化學習活動。器材:量程為0~2.5牛的彈測力計、1個小桶、量筒、水等。【原理】根據 ,所以液體密度的刻度和液體重力刻度存在著對應關系。【設計與制作】用一定體積的已知密度的液體進行標度,在彈測力計面板右側標出相應的液體密度值,單位由“N”改為“g/cm3”①標定“0”刻度的方法: 。②加入50mL水,示數穩定后,將此時對應的彈測力計指針處的刻度標記為 g/cm3③標定剩余的刻度。 【測試】小明向小桶中加入50毫升某待測液體,將小桶掛在密度計上,示數如圖所示,該液體的密度為上克/厘米3。【改進】若想提高該密度計的精確度,請提出一條建議: 。【答案】相同體積的不同種液體,密度越大,質量越大,所受重力越大,則彈簧測力計示數越大(用公式呈現也可)。;將空桶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待示數穩定后,指針所指的位置標為零刻度;1.0;0.8;增大加入的待測液的體積【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密度公式的應用;重力的大小【解析】【分析】【原理】根據重力公式和密度公式分析推導即可;【設計與制作】①當桶內沒有液體時所對的刻度就是0刻度的位置;②加入合適體積的水后對應的刻度就是水的密度;【測試】根據圖片確定密度計的分度值,根據指針位置讀出液體的密度。【改進】根據密度計的工作原理分數解答。【解答】【原理】根據題意可知,液體和小桶的總重力G總=G桶+G液體=G桶+ρ液體Vg,那么得到:當液體體積相同時,液體和小桶的總重力與液體的密度為一次函數關系;【設計與制作】①標定“0”刻度的方法: 將空桶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待示數穩定后,指針所指的位置標為零刻度;②加入50mL水,示數穩定后,將此時對應的彈測力計指針處的刻度標記為1g/cm3;【測試】根據右邊刻度可知,密度計的分度值為0.2g/cm3,則此時液體的密度為0.8g/cm3;【改進】根據G總=G桶+G液體=G桶+ρ液體Vg可知,只要增大液體的體積,那么總重力會增大,因此刻度的變化量增大,從而提高密度計的測量精度。20. 某同學用天平和量筒測量物體的質量和體積。(1)如圖甲所示為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過程中的幾個情境,合理的順序是 (填字母)。(2)由圖乙可知,物體的質量是 g。(3)將物體放入盛有40 mL水的量筒中,靜止時液面情況如圖丙所示,物體的體積是 mL(4)乙、丙實驗中,如果先做實驗丙,再做實驗乙,那么測得物體的質量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體的實際質量。【答案】(1)(a)(c)(b)(2)52. 4(3)20(4)大于【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質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固體密度的測量【解析】【分析】 密度是對特定體積內的質量的度量,密度等于物體的質量除以體積,可以用符號ρ(讀作[r ])表示,國際單位制和中國法定計量單位中,密度的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符號是kg/m3 ;【解答】(1) 如圖甲所示為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過程中的幾個情境,合理的順序是 (a)(c)(b) ,先稱量前把天平調平衡,在稱量時把天平調平衡;(2) 由圖乙可知,物體的質量為砝碼的質量+游碼的質量,為 52. 4 g;(3) 將物體放入盛有40 mL水的量筒中,靜止時液面情況如圖丙所示,物體的體積是20 mL(4)乙、丙實驗中,如果先做實驗丙,再做實驗乙,那么測得物體的質量將大于物體的實際質量,因為會帶出水分。故答案為:(1) (a)(c)(b) (2) 52. 4 (3)20(4) 大于21.(液體密度的測量+++++++++32)如圖所示,小麗利用天平、玻璃杯、體積為20cm3的金屬塊、細線等器材測量蜂蜜的密度.(1)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將游碼放到標尺左端的 刻度線上,調節橫梁平衡.(2)在玻璃杯中倒入適量的蜂蜜如圖甲所示,用天平稱出蜂蜜和玻璃杯的總質量m0,其示數如圖乙所示,m0= g.(3)將金屬塊浸沒在蜂蜜中,金屬塊不接觸玻璃杯并保持靜止,且蜂蜜無溢出,如圖丙所示.天平平衡后,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游碼在標尺上對應的刻度值為m=150.4g,則蜂蜜密度ρ= g/cm3;(4)小明用天平測出同種蜂蜜和玻璃杯的總質量后,將濃稠粘滯的蜂蜜沿量筒壁緩緩倒入量筒內測量體積,再用天平測出剩余蜂蜜和玻璃杯總質量.對比小麗的測量方法,小明所測得的密度值 (選填“偏大”或“偏小”).【答案】(1)0(2)122.4(3)1.4(4)偏大【知識點】液體密度的測量【解析】【分析】(1)調節天平平衡時,應先調節游碼,再調節平衡螺母;(2)左盤中物體質量等于右盤中物體質量與游碼讀數之和;(3)根據丙圖示數,求出增加的質量;增加的質量與金屬塊排開的液體的質量相等,從而求出金屬塊受到的浮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蜂蜜的密度;(4)根據質量和體積的變化分析.【解答】解:(1)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將游碼放到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上,調節橫梁使天平平衡;(2)由圖乙知,標尺的分度值為0.2g,燒杯與防凍液的總質量m總=100g+20g+2.4g=122.4g,(3)金屬塊排開的蜂蜜的質量為:m=150.4g﹣122.4g=28g=0.028kg;排開的蜂蜜的重力即金屬塊受到的浮力為:F浮=G=mg=0.028g×10N/kg=0.28N;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蜂蜜的密度為:ρ水= = =1.4×103kg/m3=1.4g/cm3;(4)測出同種蜂蜜和玻璃杯的總質量后,將濃稠粘滯的蜂蜜沿量筒壁緩緩倒入量筒內測量體積,此時會有一部分蜂蜜粘在量筒的內壁上,使得測量的體積偏小,根據密度公式可知,密度會偏大.故答案為:(1)0;(2)122.4;(3)1.4;(4)偏大.四、綜合題22.(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南苑中學2024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科學獨立作業檢測(一)(第1章和第3章))小紅用一只杯子盛某種液體直至倒滿,測得液體體積V和液體與杯子的總質量m的關系如圖所示,根據圖求:(1)該杯子的質量 。(2)計算該液體的密度是多少 (3)當該杯子裝滿酒精時,杯子和液體的總質量是多少 【答案】(1)解:根據圖片可知,當液體體積為0時,即沒有液體時,質量m=40g,即量杯子的質量。(2)解:根據圖片可知,當體積為20cm3時,液體質量為60g-40g=20g,則液體的密度:。(3)解:由圖象可知,杯子的容積為V1=60cm3時,杯子裝滿酒精時,酒精的體積為V1=60cm3,則酒精的質量:m1=ρV1=0.8g/cm3×60cm3=48g;杯子裝滿酒精時,整個杯子的質量為m總=m+m1=40g+48g=88g。【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1)杯子的質量就是當液體體積為零時,縱軸上的示數;(2)利用公式可求出液體的密度,注意要減去杯子的質量;(3)根據酒精密度大小,已知體積,可利用公式求出酒精的質量大小,然后求出杯子和酒精的總質量。23.(2024七下·浦江期中)如圖所示,一個容積V0=500cm3、質量m0=0.5kg的瓶子里裝有水。烏鴉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銜了很多小石塊填到瓶子里,讓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內有質量m水=0.4kg的水(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石塊的密度ρ石=2.6×103kg/m3),求:(1)瓶中水的體積V1;(2)烏鴉投入瓶子中的石塊的體積V2;(3)烏鴉投入石塊后,瓶子、石塊和水的總質量m。【答案】(1)由公式可知,瓶內水的體積為(2)投入瓶子中的石塊的體積為(3)石塊的質量為投入石塊后,瓶子、石塊和水的總質量為答:(1)瓶中水的體積為400cm3;(2)烏鴉投入瓶子中的石塊的體積為100cm3;(3)烏鴉投入石塊后,瓶子、石塊和水的總質量為1160g。【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瓶中水的質量,利用公式求出瓶中水的體積;(2)當水面上升到瓶口時,石塊的總體積等于瓶子的容積減去水的體積,利用求這些石塊的質量,進一步計算烏鴉投入石塊后,瓶子、石塊和水的總質量;(3)根據密度公式計算2kg水的體積,據此表示桶中冰熔化為水的體積,冰熔化為水后,質量不變,根據m=ρV列方程可得桶的容積。24.(2022七下·長興開學考)2022年亞運會在杭州舉行,亞運場館正在有序的施工建設。為節能減排,建筑上普遍采用空心磚替代實心磚。如圖所示,質量為3.6千克的某空心磚,規格如圖所示,磚的實心部分占總體積的3/5。求:(1)該磚塊實心部分體積。(2)該磚塊材料的密度。(3)生產每塊空心磚比同規格的實心磚可節省材料多少千克?【答案】(1)解:V實=3/5Vg=3/5× (0.2m×0.15m×0.1m)=0.0018m3(2)解:磚塊材料的體積V材料=V實=0.0018m3磚塊材料的密度:ρ= =2×103 kg/m3(3)解:空心部分的體積V空=(1-3/5)V總=2/5×(0。2m×0.15m×0.1m)=0.0012m3 ;可以節省的材料質量為:m空=ρV空=2×103 kg/m3 ×0.0012m3=2.4kg。【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首先根據長方體的體積公式V=abc計算出空心磚的總體積,再乘以計算出實心部分的體積;(2)根據密度公式 計算即可;(3)首先根據V空=(1-3/5)V總 計算出空心部分的體積,再根據m空=ρV空 計算出可用節省的材料。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級下冊 3.1 質量和密度 同步訓練(學生版).docx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級下冊 3.1 質量和密度 同步訓練(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