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藝術 唱游·音樂 年級 一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第五單元 勞動最光榮 小小歌唱家 打麥號子教學目標1.欣賞以勞動為主題的音樂作品片段,聽辨樂器音色,聯想勞動場景,隨音樂模仿勞動動作。 2.能用合適的力度、速度演唱《打麥號子》,感受勞動號子一領眾和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3.通過學唱歌曲、欣賞音樂,感受勞動的快樂,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良好品德。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能夠用合適的力度和速度演唱《打麥號子》,并感受一領眾和的特點,培養學生合作意識。 教學難點 能根據音樂的節奏特點做相應的勞動動作。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主要師生活動故事導入 設計并講述“秋收麥芒的故事”,揭示課題。新知探究——聽賞以“勞動”為主題的音樂作品片段 1.學唱歌曲 (1)第一關:收割小能手 教師出示《打麥號子》前8小節的節奏譜。 師生合作,學生腳打均拍,讀節奏。 師生合作,師“領”生“和”。 學生邊讀節奏邊模仿打麥動作。 (2)第二關:麒麒尋寶 教師創設“讀出節奏,獲得打麥工具”情境。 學生先讀出麒麒錦囊中的節奏密碼,找出變化重復樂句,再帶著節奏讀歌詞。 節奏一: 節奏二: 節奏三: 節奏四: (3)第三關:旋律工坊 ①聆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 ②學唱歌譜。 ③師生合作演唱歌譜,師“領”生“和”。 ④腳打均拍,填詞演唱歌曲。 ⑤學生分組合作,加入動作,用一領眾和的方式演唱歌曲。 2.創設“運送糧食”情境,為此情境選配合適的音樂。 學生聆聽幾首音樂作品片段,說一說聯想到哪些勞動場景。 提示一:從音樂的速度、情緒和演奏樂器中聽辨勞動場景并模仿。 提示二:找到適合“運送糧食”情境的音樂。 3.音樂游戲“致敬勞動者”——勞動模仿小能手 教師出示不同從業者的勞動圖片,以及節奏卡,學生五人一組,接龍模仿勞動場景中的節奏、聲音或動作。 要求:后一位學生重復前一位學生的動作,不能語言交流,依次傳遞,直到最后一位學生猜出模仿的勞動職業,猜對者獲勝。課堂小結 在今天的課堂上,同學們不僅體驗到了勞動帶來的快樂,還深刻理解了勞動的意義。勞動不僅是財富創造的源泉,更是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進步的關鍵途徑。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們更應倡導勞動精神,尊重每一位勞動者的辛勤工作,用我們的雙手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