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音樂 年級 一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第七單元 動畫城 音樂萬花筒 動畫音樂會教學目標1.通過觀看經典動畫片段,初步感知音樂在動畫中的作用。 2.能通過聽辨、模仿等活動,體會音樂與畫面的關系,并嘗試為畫面配樂。 3.激發對動畫音樂的興趣,感受音樂與畫面結合的美妙。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欣賞動畫片段,知道音樂在動畫中的營造氛圍、表達情感、推動情節的作用。 教學難點 能為動畫片《三個和尚》的不同場景選配合適的音樂。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主要師生活動導入,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引導語:今天我們要化身音樂小偵探,幫助鳳鳴山谷的居民解決音樂上的難題。 學生挑選小蝌蚪、狐貍、將軍的面具或頭飾,模仿角色動作走進教室,并根據面具或頭飾分組坐好:小蝌蚪找媽媽組、狐貍打獵人組、驕傲的將軍組。探究環節 1.小蝌蚪找媽媽組——用音樂表達情感 引導語:小蝌蚪找到媽媽啦。你們能用身邊的樂器表達出小蝌蚪快樂的心情嗎?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物品或樂器為《小蝌蚪找媽媽》配樂。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畫面的內容用玻璃杯、沙槌、蛙鳴器等表現小蝌蚪見到媽媽時的快樂心情。 要求:注意力度和速度的變化。 小組討論展示。 (2)配樂小劇場 教師播放《小蝌蚪找媽媽——找到媽媽了》動畫原聲,并提問:動畫音樂的創作者是如何表現小蝌蚪見到媽媽時的快樂心情的? (3)學生投票選出“最喜歡的配樂組”。 2.狐貍打獵人組——用音樂營造氛圍 引導語:聽說山林里有一個可怕的傳說,頂天山上的一只狐貍居然敢去打獵人。這個故事的氛圍是緊張的還是輕松的?適合用什么樣的配樂? (1)聆聽片段A:狐貍從遠處走來了…… 學生跟著音樂速度的變化跺腳,感受緊張的氣氛,手隨音樂有節奏地揮舞,表現故事怪誕的氣質。 (2)聆聽片段B:狐貍說有主意啦……聽一聽旋律有無明顯的變化? 教師引導學生用指尖來模仿彈奏琶音,表現狐貍正在思考中。 (3)聆聽片段C:狐貍敲門后…… 提問:節奏與旋律音區有什么變化? 學生隨音樂律動,表現獵人顫抖的身體,并隨著旋律音區的變化轉換身體的姿勢。 (4)配樂小劇場 引導語:在我國的敦煌壁畫中,有一個動人的傳說。相傳,凡目睹九色鹿真容之人,都將沐浴吉祥之光,好運降臨。 ①為動畫片《九色鹿》片段創作一段神秘的配樂。 ②準備好鐘琴、琵琶、二胡等樂器,當九色鹿出現時,為其選擇合適的樂器或音色。 ③教師根據學生選擇的樂器演奏《九色鹿》主題旋律,引導學生討論“哪件樂器更適合表現九色鹿?” 3.《驕傲的將軍》——用音樂推動情節 引導語:從前,有個將軍得勝歸來…… (1)情緒過山車 ①表現驕傲的將軍得勝歸來 學生用準備好的小镲或者節奏棒,根據以下節奏譜,在教師指揮下,表現將軍驕傲的步伐。 ②聆聽音樂,在教師指揮下,用動作表現戰敗被俘的將軍。 (2)學生討論:音樂如何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3)配樂小劇場 教師播放《老人與海》場景音樂(無畫面),學生畫出老人與海的變化,并選派代表講解畫作。考查環節 學生為《三個和尚》的不同場景選擇合適的音樂。 場景一《三個和尚沒水喝》 音樂一 場景二《著火了》 音樂二 場景三《兩個和尚抬水喝》 音樂三 場景四《一個和尚挑水喝》 音樂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游覽了動畫音樂世界,知道了音樂不僅能夠營造氛圍,還能推動劇情發展,使角色的情感更加生動。此外,音樂在動畫片中還能起到連接不同片段的作用。希望你們繼續探索,發現更多更好的動畫音樂作品!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