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二單元 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fā)展和社會變化第 14 課 遼宋夏金元時期的科技與文化新課導入左側所示印刷品是目前我國現存最早的泥活字印刷品。活字印刷術是誰發(fā)明的?活字印刷佛經的殘頁 一、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 學習任務一 了解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及其傳播的歷史意義。新課學習 活動 1 閱讀教材第一子目第二段,并結合材料,回答:活字印刷術是誰發(fā)明的?與雕版印刷術相比,活字印刷術具有哪些進步之處? 新課學習 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若止(只)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 ——《夢溪筆談》卷十八畢昇(約 970 ①—1051)塑像【注釋】①另一說生于 990 年。 畢昇。活字印刷術的進步之處:省工省時,可重復使用,利用率高,降低成本。轉輪排字盤(模型) 活動 2 繼續(xù)閱讀教材第一子目第二段,活字印刷術發(fā)明之后,能工巧匠在印刷術方面又有了哪些新的突破和發(fā)展? 新課學習新課學習 活動 3 閱讀教材第一子目第三段,說一說印刷術發(fā)明與傳播的歷史意義。 有利于文化傳播,推動世界文明進步,對人類文明的發(fā)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二、指南針、火藥的應用 學習任務二 了解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及其對世界的影響。新課學習 活動 1 閱讀教材第二子目第一段,我國古人很早就認識到磁石指南的特性。你知道北宋之前指南工具是什么嗎?新課學習司南(復原模型) 活動 2 閱讀教材第二子目,在宋代,指南針用于航海有什么意義? 指南針的發(fā)明和使用,對世界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fā)展起了巨大推動作用。同時它也為歐洲航海家開辟新航路和實現環(huán)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條件。新課學習宋代持羅盤的立人陶俑 活動 3 閱讀教材第二子目第四段和《相關史事》,以列表的形式梳理火藥及火器的發(fā)展歷程。新課學習時期 火藥及火器的發(fā)展成就唐唐末北宋南宋后期西夏元已經發(fā)明火藥運用到軍事領域火箭突火槍銅火炮火銃新課學習 舉世皆知的印刷術、火藥和磁石,人類的世界因為這三種發(fā)明而為之改觀。首先是在學術上,其次在戰(zhàn)爭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計其數的變化。由此,人類的文明也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 ——[英]培根《新工具》根據培根的評述,說一說:我國古代的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等重大發(fā)明在哪些領域對世界文明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活動 4 閱讀《課后活動》1 的材料,回答問題。新課學習古代重大發(fā)明 對世界文明的發(fā)展作出的重要貢獻印刷術火藥指南針降低了印書成本,有利于圖書普及和文化傳播火器的使用,尤其是運用到軍事領域,改變了冷兵器時期的作戰(zhàn)方式,加速了世界歷史的發(fā)展進程尤其是運用于航海,促進了世界遠洋航海技術的發(fā)展,為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提供了重要條件 三、天文學的發(fā)展 學習任務三 了解遼宋夏金元時期,我國天文學進一步發(fā)展的概況。 活動 1 閱讀教材第三子目,梳理教材并補充表格。新課學習時期 科學家 成果 影響北宋元“十二氣歷”《夢溪筆談》水運儀象臺簡儀《授時歷》沈括蘇頌郭守敬有利于農事安排在我國和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比歐洲同類天文儀器早了數百年元朝時期世界上先進的天文觀測儀器對指導農業(yè)生產有很大幫助,與現行公歷的取值幾乎相同,比現行公歷的確立早約 300 年新課學習 活動 2 探究遼宋夏金元時期科技成就領先世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從政治、經濟、民族關系、對外交往和歷史傳承五個方面歸納概括。) ①政治:北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元朝實現了全國統(tǒng)一,社會政治局面相對安定。 ②經濟:遼宋夏金元時期的經濟持續(xù)發(fā)展,經濟的高度發(fā)展是科技文化發(fā)展的物質基礎。新課學習 ③民族關系:各族之間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各族人民互相學習,促使中華文化不斷發(fā)展。 ④對外交往:這一時期對外交往有了重大發(fā)展,在同亞非歐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中,一方面,我國的先進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我國也吸收了外來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 ⑤歷史傳承:這一時期的文化在隋唐文化高峰的基礎上繼續(xù)發(fā)展,各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新課學習 四、理學 學習任務四 了解宋代理學的發(fā)展概況。 活動 閱讀教材第四子目,宋代理學哪些人物的成就最為突出?他們的思想內涵有什么樣的影響和局限性?新課學習朱熹(1130—1200)新課學習 北宋的程顥、程頤和南宋的朱熹,成就最為突出,因此理學也被稱為“程朱理學”。 理學豐富了中華文化的思想內涵,但它強調封建禮教,束縛了人們的精神追求。 五、宋詞和元曲 學習任務五 了解宋詞和元曲的發(fā)展概況。 活動 1 你知道哪些宋元時期杰出的文學家?他們分別有哪些代表作品?新課學習蘇軾(1037—1101)李清照(1084—約 1155)辛棄疾(1140—1207)塑像關漢卿(約 1230—約 1300)新課學習 活動 2 閱讀教材第五子目第一段,概括宋詞興盛的主要原因。 宋代時,商業(yè)發(fā)展,城市繁榮,市民數量不斷增加,能夠歌唱的詞更適應市井生活需要,受到市民的歡迎。 六、司馬光和《資治通鑒》 學習任務六 了解司馬光和《資治通鑒》。新課學習 活動 閱讀教材第六子目,司馬光的《資治通鑒》與司馬遷的《史記》,并列為史學的不朽巨著,列表并進行對比。新課學習著作 作者 成書時期 史書體例 敘史范圍《史記》 司馬遷 西漢 紀傳體通史 黃帝至漢武帝統(tǒng)治時期《資治通鑒》 司馬光 北宋 編年體通史 戰(zhàn)國至五代時期課堂小結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指南針、火藥的應用天文學的發(fā)展理學宋詞和元曲司馬光和《資治通鑒》科技文化遼宋夏金元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拓展作業(yè)(二選一) 1. 做手工,體會畢昇智慧 要求:閱讀材料,嘗試模擬畢昇的活字印刷,完成后談談你的體會。課后任務 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臘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镕,即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 ——《夢溪筆談》卷十八 2. 讀詩詞,領悟時代背景課后任務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如夢令》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示兒》要求:閱讀詩詞,結合所學,說說這些作者所處時代背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