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科技發展 造福人類檢測題一、填空題1.人們對世界的認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16 世紀之前,歐洲人認為( )是宇宙的中心,而太陽、月球及其他星球都圍繞地球旋轉。一批有識之士( )( ),( )、( ),甚至不惜犧牲生命。2.波蘭科學家( )是一個勇敢且意志堅強的人。他根據前人的天文觀察和推算,提出了“( )”。“日心說”的發表沖破了“地心說”的束縛,改變了( ),在科學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3.意大利科學家( )制作了一臺( ),觀測到許多肉眼看不到的奇異景觀,證明了新天文學說。伽利略遭到教會的譴責和審判。教會要他放棄學說,但他仍堅持新天文學說,因此遭到終身監禁。4.世紀初期和末期,世界曾經歷了兩次偉大航行——( )和( )。之后,其他一些航海家也積極開辟新的航線。( )加強了各個大陸之間的聯系,開闊了人們的( ),促進了人類文明的( )。5.1405—1433 年,鄭和率船隊( )次下西洋。鄭和的船隊采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遠洋航海技術,能夠準確地測定航區、航線和船位,有效利用季風、洋流進行航行。6.1519—1522 年,( )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結束了地平、地方與地圓的爭論,證實了地球是一個球體。7.19 世紀中葉,( )提出 “進化論”,改變了人類對自然界和人類自身的看法。8.( )發現和技術發明推動了( )的進步,不斷地改變著人類的生產與生活方式。9.200 多年前,( )的改進,結束了人們只能使用人力、畜力、風力和水力的歷史。蒸汽機提供的新動力,極大地促進了生產、生活的發展。人類社會由此進入機器大工業時代。10.100 多年前,( )逐步取代( ),成為機器大生產的主要動力。人類社會由以( )為標志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跨入以( )為標志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時代。11.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后,人類在( )、( )、( )和生物工程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極大提高了( )、利用自然的能力和社會生產力水平。12.人類的( )與( )著社會的文明和進步。13.當前,( )的發展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學習和( ),( )為我們創造了發布信息、( )、娛樂、交流的新平臺。14.我國大力實施( )戰略,加快推進( ),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 )、( )、超級計算機、( )、( )、核電技術、新能源技術、大飛機制造、生物醫藥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15.大飛機人發揚長期奮斗、長期攻關、長期吃苦、長期奉獻的優良作風,以實際行動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我國自主研發的( )大型客機已投入使用。16.我國的( )是世界上口徑最大的球面射電望遠鏡。17.( )的發展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人們在享受科學技術成果的同時,也遇到許多新的煩惱。18.( )在除草滅蟲的同時,也會對土壤、水、農作物造成污染。19.( )在給我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污染環境的電子垃圾。20.如何減少科技應用帶來的煩惱,讓( )更好地為人類服務,不僅需要人類的( ),還需要通過( )、共同約定、( )等辦法對科技應用進行規范。21.( )需要更多的公眾參與。( )可以通過網絡調查參與科技政策的研制。22.《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第一百零七條(節選)禁止危害( )、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危害人體健康、違背科研誠信和科技倫理的科學技術研究開發和應用活動。( )的發展改變了( )。人們要善用科技,讓科技更好地為( )。選擇題。1. 提出“日心說”的科學家是( )。A. 哥白尼 B. 哥倫布 C. 麥哲倫2. ( )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證實了地球是一個球體。A. 哥倫布 B. 麥哲倫 C. 鄭和3. 15世紀初期和末期,世界曾經歷了兩次享譽史冊的偉大航行。其中的一次就是中國的( )。A. 七下西洋的壯舉 B. 環繞地球一周之旅 C. 發現新大陸之旅4. 19世紀,( )提出了“進化論”,改變了人類對自然界和人類自身的看法。A. 愛迪生 B. 伽利略 C. 達爾文5. ( )的改進推動了人類社會進入機器大工業時代。A. 電力 B. 蒸汽機 C. 原子能6. 我國的( )是世界上口徑最大的球面射電望遠鏡。A. 天目 B. 天眼 C. 天問7. 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 )。A. “嫦娥一號” B. “長征一號” C. “東方紅一號”8. 下列不屬于互聯網技術對我們生活的影響的是( )。A. 手機攝影 B. 移動支付 C. 遠程教育9. 新航路的開辟的作用是( )。①開闊了人們的眼界 ②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傳播 ③加強了各個大陸之間的聯系 ④改變人類對世界的看法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10. 如何減少科技應用帶來的煩惱,讓科技更好地為人類服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道德自律、公眾監督 ②控制科技發展速度 ③法律約束、共同約定 ④不使用高科技產品①② B. ②③ C. ①③簡答題哥白尼和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表現出了怎樣的精神 (2)著名科學家哥白尼和伽利略對科學的主要貢獻是什么 從他們的身上,你懂得了什么 (3)說說 15 世紀新航路的開辟有什么意義 近年來,我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有哪些 為什么我國能夠取得這些重大科技成果 如何減少科技帶來的煩惱,讓科技更好地為人類服務?答案1. 地球;不盲從權威;不迷信教條;追求真理;堅持真理2. 哥白尼;日心說;人類對宇宙的認識3. 伽利略;天文望遠鏡4. 中國的鄭和下西洋;歐洲的哥倫布航海;新航路的開辟;眼界;傳播5. 七6. 麥哲倫7. 達爾文8. 科學;人類社會9. 蒸汽機10. 電力;蒸汽動力;蒸汽;電力11. 原子能;計算機;航天技術;認識自然12. 科學發明;創造標志13. 信息技術;工作方式;互聯網技術;閱讀新聞報道14. 創新驅動發展;科技自立自強;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衛星導航;量子信息15. C91916. 天眼17. 科學技術18. 農藥19. 電子產品20. 科技;道德自律;法律約束;公眾監督21. 科學;公眾22. 國家安全23. 科技;世界;人類造福二、選擇題 A2. B3. A4. C5. B6. B7. C8. A9. A10. C三、簡答題(1)哥白尼和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表現出了不盲從權威、不迷信教條,勇敢且意志堅定地追求真理、堅持真理,甚至不惜面對艱難險阻的精神。(2)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沖破“地心說”束縛,改變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伽利略制作天文望遠鏡,觀測奇異景觀,證明新天文學說。從他們身上懂得要敢于質疑傳統、追求真理,不畏懼權威與困難。(3)新航路的開辟加強了各個大陸之間的聯系,開闊了人們的眼界,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傳播。(4)近年來我國取得的豐碩成果有: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計算機、衛星導航、量子信息、核電技術、新能源技術、大飛機制造、生物醫藥等。(5)我國能夠取得這些重大科技成果的原因: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科技工作者發揚長期奮斗、攻關、吃苦、奉獻的精神;堅持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等戰略,重視科技與人才培養。(6)減少科技帶來的煩惱,需人類道德自律,同時通過法律約束、共同約定、公眾監督等辦法規范科技應用,讓人們善用科技,更好地為人類造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