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核心素養】4.3 土壤與植物生長(第3課時)分層練習(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核心素養】4.3 土壤與植物生長(第3課時)分層練習(含解析)

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
4.3 土壤與植物生長(第3課時) 分層練習
科學觀念:區分直立莖、攀援莖、匍匐莖、纏繞莖;知道木質莖的基本結構及其功能;知道導管與篩管的功能;知道水分和無機鹽、有機物的運輸過程。
科學思維:掌握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方法來分析與學習生物知識;理解水和無機鹽、有機物的運輸,并將課內知識運用到課外。
探究實踐: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實驗觀察能力、小組合作能力。
態度責任:養成認真觀察并仔細分析的科學態度,學會傾聽他人觀點并勇于提出質疑的科學精神;培養學生愛護環境與環境和諧相處的情感。
1.【答案】D
【分析】無性生殖的關鍵在于沒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壓條、克隆、組織培養等。
【解答】解:草莓的莖是匍匐莖,匍匐莖是草莓新莖的腋芽下萌發形成的一種特殊的地上莖,又叫走莖或蔓。草莓用莖繁殖,屬于無性繁殖。
故選:D。
【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有性生殖、無性生殖的特點。
2.【答案】C
【分析】木質莖的結構由外向內依次為樹皮(包括表皮和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和髓。
【解答】解:如圖:
表皮起保護作用。韌皮部包括篩管(運輸有機物)和韌皮纖維(有韌性)。木質部包括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和木纖維(堅硬)。形成層的細胞能不斷地進行分裂,向外形成韌皮部,向內形成木質部,使莖逐年加粗。單子葉植物莖不能逐年加粗,是因為沒有形成層。故木本植物位于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的結構是形成層。
故選:C。
【點評】關鍵點:雙子葉木本植物的莖有形成層能逐年加粗。
3.【答案】B
【分析】植物的組織主要有保護組織、分生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等,它們各有不同的特點和功能。據此答題。
【解答】解:A、是保護組織,細胞排列緊密,一般由植物根、莖、葉表面的表皮細胞構成,具有保護內部柔嫩部分的功能。不符合題意。
B、是導管的結構圖,能運輸水和無機鹽等無機物,屬于輸導組織。符合題意。
C、圖中的細胞小,細胞壁薄細胞核大,細胞質濃,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形成其它組織,屬于分生組織,不符合題意。
D、圖中細胞的細胞壁薄,液泡大,有儲存營養物質的功能,屬于營養組織,不符合題意。
故選:B。
【點評】植物的主要組織以及功能是考試的重點,要注意掌握,平時識記時注意圖文結合,效果會很好。
4.【答案】D
【分析】植物體內主要有兩條運輸管道﹣﹣導管和篩管.
1、導管是植物體內把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由下而上輸送到植株身體各處的管狀結構.導管是為一串管狀死細胞所組成,只有細胞壁的細胞構成的,而且上下兩個細胞是貫通的;當根毛細胞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通過一定方式進入根部的導管,然后植物就通過根、莖、葉中的導管把水分和無機鹽運輸到植物體的全身.
2、而篩管是植物體中由上而下輸導有機物的管道.篩管是植物韌皮部內輸導有機養料的管道.由許多管狀活細胞上下連接而成.相鄰兩細胞的橫壁上有許多小孔,稱為“篩孔”.兩細胞的原生質體通過篩孔彼此相通.篩管沒有細胞核,但篩管是活細胞.
【解答】解:導管是由一種死亡了的,只有細胞壁的細胞構成的,而且上下兩個細胞是貫通的.它位于維管束的木質部內,它的功能是把從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輸送到全身各器官,運輸方向自下而上.
故選:D。
【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導管的位置和功能.
5.【答案】B
【分析】篩管位于維管束的韌皮部,運輸有機物,方向從上往下;導管位于維管束的木質部,運輸水和無機鹽,方向自下而上。
【解答】解:植物運輸有機物的篩管在樹皮內側的韌皮部,如果樹皮被環剝,篩管被割斷,樹根得不到葉進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會導致樹木死亡;而空心只是髓和一部分木質部空了,靠近樹皮的木質部仍在,運輸水和無機鹽的導管仍在。根吸收的水和無機鹽仍能運輸到枝葉。因此,樹皮受損時對樹的生命活動產生的直接影響是影響莖對有機物的運輸。
故選:B。
【點評】分清兩種管道﹣﹣導管與篩管,在植物體內的分布及功能與生活應用。
6.【答案】B
【分析】嫁接是指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據此答題.
【解答】解:嫁接時,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是在果樹栽培中的一個重要措施,它不但繁殖速度快,而且能保持其優良性狀,使果樹高產優質。為提高嫁接成活率,使嫁接成功,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層緊密結合是關鍵。由于兩者形成層結合,形成層屬于分生組織,能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砧木和接穗接口很快愈合在一起,生長發育成一個新個體。
故選:B。
【點評】了解嫁接的知識,理解形成層的特點,即可作出正確的答案.
7.【答案】C
【分析】木質莖的結構由外向內依次為樹皮(包括表皮和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和髓。
【解答】解:木質莖結構如圖:
木質莖的結構由外向內依次為樹皮(包括表皮和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和髓。其中維管束由韌皮部、形成層和木質部組成,形成層是位于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的一種分生組織,形成層細胞能不斷地側向分裂增生,其中,大部分細胞向內形成木質部,少量細胞向外形成韌皮部,從而使樹干不斷地生長加粗。
故選:C。
【點評】解題的關鍵是知道木本植物莖的結構。
8.【答案】B
【分析】木本植物莖包括樹皮、木質部和髓,其中維管束由韌皮部、形成層和木質部組成,其中維管束由韌皮部、形成層和木質部組成,形成層是位于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的一種分生組織.能不斷的進行細胞分裂,可以不斷向內產生新的木質部與向外產生新的韌皮部,使植物的莖不斷長粗.
【解答】解:木質部有大量的木纖維組成,堅硬,有很大的支持作用。故在暴風雨中,大樹有時會連根撥起,而樹干卻折不斷。
故選:B。
【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知道木質部的特點.
9.【答案】C
【分析】木本植物莖的結構從外到內依次是:樹皮、形成層、木質部和髓,體內主要有兩條運輸管道﹣﹣導管和篩管。
【解答】解:A、樹皮,具有保護作用,A錯誤;
B、植物韌皮部(樹皮內側)內有輸導有機養料的篩管,自上而下運輸有機物,B錯誤;
C、木質部內有木纖維和導管。導管可以運輸水分和無機鹽,木纖維起支持作用,因此“掛吊瓶”的針頭應插入到較大綠化樹莖(樹干)的木質部中,C正確;
D、形成層細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內產生木質部,向外產生韌皮部,使莖不斷的加粗,D錯誤。
故選:C。
【點評】分清兩種管道﹣﹣導管與篩管,在植物體內的分布及功能與生活應用。
10.【答案】C
【分析】木本植物莖的結構從外到內依次是:樹皮、形成層、木質部和髓。樹干的變粗和形成層有關,竹的莖中沒有形成層,長成之后不再加粗。
【解答】解:在木本植物的莖中樹皮以內有一層分生組織,叫形成層。形成層的細胞不斷地側向分裂增生,其中,大部分細胞向內形成木質部,少量細胞向外形成韌皮部,從而使得樹干不斷地加粗。由于竹屬于草本植物,莖的結構中沒有形成層。所以,竹筍初鉆出土面就有了與長成后差不多粗細。
故選:C。
【點評】關于莖的結構,可結合莖的結構示意圖熟記其結構和功能。
11.【答案】C
【分析】葉是由幾種組織構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營養器官,葉片的結構包括:葉肉、葉脈、表皮三部分。
【解答】解:葉脈中有輸導水分和無機鹽的導管和輸導有機物的篩管,因此有輸導作用。當將芹菜葉柄插入滴有紅墨水的清水中,發現葉片的葉脈變紅,說明水分可以通過輸導組織中的導管運輸到葉片。
故選:C。
【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釋實際問題。
12.【答案】D
【分析】木質莖的結構由外向內依次為樹皮(包括表皮和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和髓。表皮起保護作用。韌皮部包括篩管(運輸有機物)和韌皮纖維(有韌性)。木質部包括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和木纖維(堅硬)。形成層的細胞能不斷地進行分裂,向外形成韌皮部,向內形成木質部,使莖逐年加粗。
【解答】解:植物是通過導管自下而上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自上而下運輸有機物。導管和篩管分別位于樹表層的木質部和韌皮部,沒有樹心的樹只是失去了髓和部分木質部,而剩余的木質部中的導管仍然可以自下而上運輸水和無機鹽,同時韌皮部中的篩管完好可以自上而下運輸有機物,所以沒有樹心的樹,仍然可以獲得養料,還能繼續活下去。但是一旦樹木沒有了樹皮(或韌皮部),也就割斷了向下運輸有機物的篩管,時間長了樹木的根系無法獲取營養而死亡,進而樹木會死亡。所以樹心已經朽爛,變成空心洞。可是,這樣的古樹還是照樣枝繁葉茂,朽爛掉的樹心主要是古樹的部分木質部。
故選:D。
【點評】分清兩種管道﹣﹣導管與篩管,在植物體內的分布及功能是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
13.【答案】B
【分析】植物體內主要有兩條運輸管道﹣﹣導管和篩管.導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運輸有機物質.
【解答】解:由材料可知:1、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碳的二氧化碳,由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合成了含放射性標記碳的葡萄糖,一段時間后,在樹皮中發現了含此標記碳的葡萄糖。可得篩管位于植物韌皮部(樹皮)
2、“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碳的二氧化碳,由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合成了含放射性標記碳的葡萄糖,一段時間后,先后在莖的樹皮和根的樹皮中發現了含此標記碳的葡萄糖。”說明葡萄糖運輸的方向:葉片→莖→根,也說明有機物是由上向下運輸的。
故選:B。
【點評】分清兩種管道﹣﹣導管與篩管,在植物體內的分布及功能.
14.【答案】C
【分析】篩管是植物韌皮部(樹皮內側)內輸導有機養料的管道。由許多管狀活細胞上下連接而成。相鄰兩細胞的橫壁上有許多小孔,稱為“篩孔”。兩細胞的原生質體通過篩孔彼此相通。篩管沒有細胞核,但篩管是活細胞。剝掉樹木主干的一圈樹皮,樹皮被剝,有機物的運輸通道篩管被割斷,葉制造的有機物不能由篩管向下運輸到根;根得不到有機物,根不能進行呼吸作用獲得能量,時間長了就會導致樹木死亡。
【解答】解:A、切口上部膨脹起來與有機養料的積累有關,A錯誤;
B、樹瘤主要形成于環剝處的上方,B錯誤;
C、有機養料運輸的方向是由葉到莖、根,C正確;
D、有機養料是通過樹皮內的篩管運輸的,D錯誤。
故選:C。
【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記篩管的位置和功能。
15.【答案】C
【分析】莖和葉脈中都含有輸導組織﹣﹣導管和篩管篩管位于維管束的韌皮部,運輸有機物,方向從上往下;導管位于維管束的木質部,運輸水和無機鹽,方向自下而上.
【解答】解:A、蒸騰作用是植物運輸水和無機鹽的動力,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因此實驗材料是帶葉的枝條,A正確;
B、導管位于木質部,因此實驗1小時后,莖的木質部被染紅,B正確;
C、葉片上導管位于葉脈,因此葉片上被染成紅色的部分是葉脈,不是表皮細胞,C錯誤;
D、實驗證明木質部有起運輸作用的結構導管,D正確。
故選:C。
【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導管的分布和功能.
16.【答案】B
【分析】木質莖的結構由外向內依次為樹皮(包括表皮和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和髓。表皮起保護作用。韌皮部包括篩管(運輸有機物)和韌皮纖維(有韌性)。木質部包括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和木纖維(堅硬)。圖中:①韌皮部、②形成層、③木質部、④髓。
【解答】解:A、運輸水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③木質部中的導管,錯誤;
B、②形成層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向內分裂形成木質部,向外分裂形成韌皮部,使莖不斷的加粗;正確;
C、篩管位于①韌皮部內,③木質部中較大型的細胞是導管,錯誤;
D、④是有貯藏營養物質功能的髓,錯誤。
故選:B。
【點評】木質莖的結構包括韌皮部、木質部、形成層和髓,木質莖的形成層的作用是考試的重點,應特別記牢。
17.【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本題考查木本植物莖的特點,可以結合莖的結構示意圖進行解答.
【解答】解:木本植物莖的結構從外到內依次是:樹皮、形成層、木質部和髓.樹皮有周皮和韌皮部組成,周皮其保護作用,韌皮部內有篩管和韌皮纖維,篩管可以運輸有機物;再往里是形成層,形成層細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內產生木質部,向外產生韌皮部,使莖不斷的加粗;木質部內有木纖維和導管.導管可以運輸水分和無機鹽,木纖維起支持作用;最里面是髓,儲存營養物質.
(1)靠近樹皮的外側,具有保護作用,內層為韌皮部,里面有篩管可以運輸有機物.
(2)3木質部,內有導管可以運輸水分和無機鹽,里面有木纖維,對莖有很強的支持作用.
(3)4髓 由薄壁細胞組成,具有儲存營養的作用.
(4)2形成層 細胞具有分裂能力,向外分裂產生韌皮部,向內分裂產生木質部.
故答案為:
(1)韌皮部,有機物.
(2)3木質部,支持,導管
(3)4髓
(4)形成層,加粗
【點評】木本植物的莖的結構和草本植物莖的結構的區別在于有無形成層.
18.【答案】(1)A
(2)黏土類土壤
【分析】1、木質莖的結構由外向內依次為樹皮(包括表皮和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和髓.表皮起保護作用。韌皮部包括篩管(運輸有機物)和韌皮纖維(有韌性).木質部包括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和木纖維(堅硬)。形成層的細胞能不斷地進行分裂,向外形成韌皮部,向內形成木質部,使莖逐年加粗。
2、土壤根據礦物質顆粒、空氣、水和有機質等的組成比例不同,可以分為砂土類、黏土類、壤土類三種土壤類型。沙粒含量特別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別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解答】解:(1)桑葚樹是一種喬木或灌木,其莖通常是直立的,支撐植物體向上生長,桑葚的莖屬于直立莖,因此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2)桑葚需要良好的通氣和透水條件,黏土類土壤的顆粒細小,通氣性和透水性較差,容易積水和板結,不利于桑葚根系的呼吸和水分、養分的吸收,不適合桑葚生長,因此不是桑葚最適宜的土壤類型。
故答案為:(1)A
(2)黏土類土壤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土壤的成分、類型和作用相關知識。
19.【答案】(1)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運輸有機物
(2)
(3)B
【分析】植物體內主要有導管和篩管,導管是植物體內把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由下而上輸送到植株身體各處的管狀結構,篩管是植物樹皮韌皮部內輸導有機養料的管道。
【解答】解:(1)根據導管和篩管的特點導管上下兩個細胞是貫通的(相連的部分細胞壁消失),而篩管相鄰兩細胞的橫壁上有許多小孔,稱為“篩孔”。因此甲圖表示導管,其功能是運輸水和無機鹽;乙圖表示篩管,其功能是運輸有機物。
(2)左圖表示水分的運輸方向自下而上;右圖表示有機物的運輸方向自上而下,即
(3)篩管的結構特點是上、下相連的細胞壁有很多小孔,形成了篩孔,細胞壁沒有完全消失,上、下相連的細胞有界線,上、下相連的細胞質部分融合。
故答案為:
(1)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運輸有機物
(2)
(3)B
【點評】分清導管與篩管在植物體內的分布及功能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20.【答案】C
【分析】植物體內主要有兩條運輸管道﹣﹣導管和篩管.篩管位于韌皮部,運輸有機物,方向從上往下;導管位于木質部,運輸水和無機鹽,方向自下而上.
【解答】解:篩管是植物韌皮部內輸導有機養料的管道。由許多管狀活細胞上下連接而成。相鄰兩細胞的橫壁上有許多小孔,稱為“篩孔”。兩細胞的原生質體通過篩孔彼此相通。篩管沒有細胞核,但篩管是活細胞。果農常常給果樹的莖做環狀剝皮,有機物向下的運輸通道篩管被割斷,減少了有機物向根部運輸,能使有機物集中運輸到果實,增加坐果量,提高產量。
故選:C。
【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產中的某些現象.
21.【答案】B
【分析】(1)導管是植物體內把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由下而上輸送到植株身體各處的管狀結構。
(2)篩管是植物體中由上而下輸導有機物的管道。篩管是植物韌皮部內輸導有機養料的管道。由許多管狀活細胞上下連接而成。
【解答】解:剝掉樹木主干的一圈樹皮,樹皮被剝,有機物的運輸通道篩管被割斷,葉制造的有機物不能由篩管向下運輸到根;根得不到有機物,根不能進行呼吸作用獲得能量,時間長了就會導致樹木死亡。
故選:B。
【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記篩管的位置和功能。
22.【答案】B
【分析】木本植物的莖包括樹皮、形成層、木質部和髓,其中維管束由韌皮部、形成層和木質部組成,形成層是位于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的一種分生組織。篩管位于維管束的韌皮部,運輸有機物,方向從上往下;導管位于維管束的木質部,運輸水和無機鹽,方向自下而上。
【解答】解:A、古樹樹干中空,只是傷了髓和部分木質部,樹干中的輸導組織沒有完全被破壞,A正確;
B、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不能吸收有機物,B錯誤;
C、葉片合成的有機物仍可以通過篩管運輸到根,C正確;
D、根吸收的水分仍可以通過導管運輸到葉片,D正確。
故選:B。
【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知道木本植物的莖的結構和功能。
23.【答案】C
【分析】本題考查篩管的位置和對有機物的運輸的有關知識.損傷了部分樹皮這和環剝的作用是一個原理,阻止了有機物的向下運輸.
【解答】解:“收獲時果實反而又大又好吃”說明果實中儲存了更多的有機物,也說明了樹葉制造的營養物質更多供給了果實。再從“損傷了部分樹皮”來看,由于向下運輸營養物質的篩管在樹皮的韌皮部中也同時被割斷,這樣就是樹葉制造的營養物質向下運輸受阻而供給了果實。
故選:C。
【點評】植物都有導管和篩管,導管位于木質部,作用是把土壤中的水分和無機鹽向上輸送,篩管位于韌皮部,作用是把葉子光合作用產生的養分向根部輸送.
24.【答案】C
【分析】圖乙中①韌皮部、②形成層、③木質部、④髓,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打孔的深度應恰好達到圖中③木質部,因為木質部中有導管,能運輸藥液,A錯誤;
B、導管運輸無機物,因此藥液是通過本質部的導管向上運輸的,B錯誤;
C、適宜的光照下,蒸騰作用加強,會促進藥液向上運輸到樹冠,C正確;
D、篩管運輸有機物,因此楊樹制造的有機物是通過①中的篩管向下運輸的,D錯誤。
故選:C。
【點評】解題的關鍵是掌握莖的結構和功能。
25.【答案】C
【分析】分清兩種管道﹣﹣導管與篩管,在植物體內的分布及功能.
【解答】解:我們知道篩管是植物韌皮部內輸導有機養料的管道。由許多管狀活細胞上下連接而成。如果對樹皮進行環割就相當于切斷了向下運輸有機物的篩管。有圖可以看出A周圍有葉子,葉制造的有機物能不斷送到A果實,可以得到豐富的營養物質,故可以繼續發育;B在其上下都進行了環割,使葉制造的有機物不能送到B果實,B得不到營養物質將停止發育而凋落。如果對莖進行環割,這樣營養物質就積存在節口上端,使節口上端出的形成層得到豐富的營養物質,細胞就會在短時間內迅速分裂而形成瘤狀物,我們發現枝條上的1處會出現明顯腫脹。因為有機物通過篩管向下運輸,枝條上端的葉制造的有機物向下運輸到1處時受阻。而2~3之間沒有綠葉,基本不會制造有機物,所以3處不會明顯腫脹。4處雖然有綠葉但有機物通過篩管向下運輸,4處不會有有機物積存,所以4處也不會明顯腫脹。我們還可知道導管是植物體內木質部中主要輸導把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輸送到植株身體各處的管狀結構,而圖中的處理并沒有傷及木質部,所以植物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管道還在。枝條上部的葉片會得到水分和無機鹽不會因樹皮環剝而萎蔫,故C錯誤。
故選:C。
【點評】分清兩種管道﹣﹣導管與篩管,在植物體內的分布及功能.
26.【答案】C
【分析】植物莖中與運輸有關的兩種輸導組織是導管和篩管,二者運輸的物質、方向等均不同。導管存在于木質部,向上輸導水和無機鹽;篩管存在于韌皮部,向下輸導有機物。
【解答】解:A、從莖的縱切面上看,染成藍色的是導管,導管位于木質部中具有向上運輸水和無機鹽的功能,因此木質部會變藍,A錯誤。
B、在染料過程中是不需要添加葡萄糖的,B錯誤。
C、白玫瑰快到花期時,開始用染料澆灌花卉,讓花像吸水一樣,將色劑吸入開出藍色花朵。在莖的木質部中,導管是上下相通的:根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是通過木質部的導管自下向上運輸的。因此縱向剖開染色后的莖,發現木質部自下而上藍色逐漸變淺,C正確。
D、澆灌時使用染料的濃度并不是越高越好,染料的濃度過高,就會導致細胞失水,植株也會出現“燒苗”現象,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植物的營養運輸方式。
27.【答案】B
【分析】本題考查光與溫度對植物莖生長的影響,要通過分析表格,得出結論。
【解答】解:A、影響植物生長的因素有光、溫度、水、土壤等,由表格可知,紅光條件下,莖的長度為60.2cm,遠紅光條件下,莖的長度為98.1cm,由此可見,莖的伸長生長與光質有關;不論夜溫還是日溫,不同的溫度,莖的伸長生長的長度不同,因此,莖的伸長生長還與溫度有關,A正確;
B、日溫在30℃,23℃,7℃,夜溫7℃時,莖長度分別是75cm,60cm,43cm,可見莖的生長與夜溫和日溫都有關,B錯誤;
C、在日溫30℃、夜溫17℃處理比日溫23℃、夜溫26℃處理有機物積累多,這是因為日溫30℃比日溫23℃時光合作用要強,制造的有機物多,而夜溫17℃比夜溫26℃時分解的有機物要少,故日溫30℃、夜溫17℃處理比日溫23℃、夜溫26℃處理有機物積累多,C正確;
D、在紅光條件下,日溫30℃、夜溫7℃的環境最有利于促進莖的伸長生長,莖的伸長長度最大(75cm),D正確。
故選:B。
【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認真分析表格的各種數據,結合影響植物生長的因素進行答題。
28.【答案】(1)⑤;導管
(2)上方
【分析】莖中輸導組織根據其構造和功能的不同,分為導管和篩管,導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運輸有機物質。
圖中①表皮、②韌皮部、③樹皮、④形成層、⑤木質部、⑥髓。
【解答】解:(1)莖中輸導組織根據其構造和功能的不同,分為導管和篩管。導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運輸有機物。導管位于木質部中,是自下而上輸送水分和無機鹽的管道。所以植物莖插入紅墨水中放在陽光下曬,葉脈都變紅了,此時將莖橫切和縱切,可以看到染成紅色的部分是⑤木質部。
(2)篩管位于莖的②韌皮部,作用是由上向下運輸有機物。把生長健壯的樹枝,剝去一圈樹皮,樹皮中有韌皮部,因此莖的韌皮部被割斷,有機物到達環割處的上方后無法再向下運輸,就會在切口的上方會形成節瘤。
故答案為:(1)⑤;導管
(2)上方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莖對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相關知識。
29.【答案】(1)導管。
(2)有機物。
(3)形成層。
【分析】(1)植物體內運輸物質的管道有兩種:導管和篩管,導管的功能是運輸水和溶解于水中的無機鹽,運輸方向是由下到上;篩管的功能是運輸有機物,運輸方向是由上到下。
(2)木質莖的結構由外向內依次為樹皮(包括表皮和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和髓。
【解答】解:(1)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是由根吸收的,并通過植物體內的導管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部位。
(2)葉制造的有機物通過篩管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部位。
(3)在木本植物莖的結構中,形成層是由幾層細胞構成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向外分裂產生新的b韌皮部,向內分裂產生新的木質部,莖才能逐年加粗。
故答案為:(1)導管。
(2)有機物。
(3)形成層。
【點評】該題考查的是對植物體內的運輸管道的知識,要注意理清:導管和篩管運輸的物質和運輸的方向。
30.【答案】(1)木質部; 運輸水和無機鹽;
(2)顏色逐漸變淺;水分和無機鹽通過導管自下而上輸送;
(3)根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是通過木質部的導管自下向上運輸的
【分析】本題為探究莖對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的探究實驗。莖是主要的輸導器官,其中含有輸導組織﹣﹣導管和篩管。導管位于木質部,具有運輸水分與無機鹽的作用;據此解答。
【解答】解:(1)將一根枝條插入滴有紅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陽下(促進蒸騰作用),過一段時間,將枝條縱切開來,可以看到染成紅色的部分是木質部,因為木質部中有導管。導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運輸水和無機鹽。
(2)正是因為木質部中含有導管是自下而上輸送水分和無機鹽的管道,用放大鏡觀察莖的縱切面,紅色的部位是木質部從基部到頂部的變化是逐漸變紅,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是水分和無機鹽通過導管自下而上輸送。
(3)通過實驗發現,無論是枝條的橫切口還是枝條的縱切面都是只有木質部被染成紅色。在莖的木質部中,導管是上下相通的:這個實驗說明根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是通過木質部的導管自下向上運輸的。
故答案為:(1)木質部; 運輸水和無機鹽;
(2)顏色逐漸變淺;水分和無機鹽通過導管自下而上輸送;
(3)根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是通過木質部的導管自下向上運輸的
31.【答案】(1)木質部;
(2)木質部;水分和無機鹽;
(3)C;
(4)增加;水分;無機鹽。
【分析】1.莖中的輸導組織有木質部中的導管和韌皮部中的篩管,木質部中的導管是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韌皮部中的篩管是運輸有機物的。
蒸2.騰作用的強弱受光照強度、環境溫度、空氣濕度、空氣流動情況等因素的影響。
【解答】解:(1)莖中的輸導組織有木質部中的導管和韌皮部中的篩管,木質部中的導管是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故被染紅的應該是木質部。
(2)莖中的輸導組織有木質部中的導管和韌皮部中的篩管,木質部中的導管是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韌皮部中的篩管是運輸有機物的。
(3)導管是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方向是從下往上運輸的,所以越往上就越淺。
(4)實驗中把枝端削成平整的斜面,是為了增加導管切口截面積,有利于水分、無機鹽的運輸。
故答案為:(1)木質部;
(2)木質部;水分和無機鹽;
(3)C;
(4)增加;水分;無機鹽。
32.【答案】(1)粗細大小相似、葉片數相同(合理即可);
(2)除去木質部和髓的帶葉枝條(或除去木質部的帶葉枝條);
(3)水分是通過木質部的導管由下向上運輸的;
(4)溫度較高;氣流速度較快(合理即可)。
【分析】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解答】解:(1)三種樹枝應體現控制變量法故選同種、粗細大小相似、葉片數相同的樹枝。
(2)從表中可知 C未被染色,故C應是除去木質部和髓的帶葉枝條(或除去木質部的帶葉枝條)。
(3)若將B枝條縱切,用放大鏡觀察縱切的染色部位,染色部位越靠近枝條的頂端,顏色越來越淺,則說明水分是通過木質部的導管由下向上運輸的。
(4)若想要盡快地觀察到實驗現象,可以將圖中所示燒杯放在有一定光照,溫度較高,氣流速度較快的環境中,這樣使蒸騰作用增強,加快水分自下而上的運輸,就盡快地觀察到實驗現象了。
故答案為:(1)粗細大小相似、葉片數相同(合理即可);
(2)除去木質部和髓的帶葉枝條(或除去木質部的帶葉枝條);
(3)水分是通過木質部的導管由下向上運輸的;
(4)溫度較高;氣流速度較快(合理即可)。
【點評】熟練掌握對照試驗設計原則、植物木質部和韌皮部的特點是答題關鍵。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
4.3 土壤與植物生長(第3課時) 分層練習
科學觀念:區分直立莖、攀援莖、匍匐莖、纏繞莖;知道木質莖的基本結構及其功能;知道導管與篩管的功能;知道水分和無機鹽、有機物的運輸過程。
科學思維:掌握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方法來分析與學習生物知識;理解水和無機鹽、有機物的運輸,并將課內知識運用到課外。
探究實踐: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實驗觀察能力、小組合作能力。
態度責任:養成認真觀察并仔細分析的科學態度,學會傾聽他人觀點并勇于提出質疑的科學精神;培養學生愛護環境與環境和諧相處的情感。
1.隨著農業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美味的草莓。據圖可知,草莓繁殖靠它的(  )
A.直立莖 B.纏繞莖 C.攀緣莖 D.匍匐莖
2.在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有很薄的幾層細胞這是(  )
A.導管 B.篩管 C.形成層 D.髓
3.植物的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后,由如圖哪種組織把水運輸到葉片(  )
A. B. C. D.
4.如圖所示,在樹木養育或古樹保護中,常常會看到園藝師給樹木“掛吊瓶”。當吊瓶中的各種物質隨水進入莖內后,將其中的水和無機鹽送到各個部位的結構是(  )
A.髓 B.皮層
C.篩管 D.導管
5.杜仲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樹皮可入藥,但剝樹皮時不能切口太深,否則會影響樹的生長,其原因是與樹莖部哪個結構被破壞有關(  )
A.木質部 B.韌皮部 C.外樹皮 D.形成層
6.在嫁接植物時,一定要注意將(  )
A.木質部接上 B.形成層接緊
C.韌皮部接緊 D.樹皮接在一起
7.柳樹是生活中常見的木本植物,其莖從外到內的結構依次是(  )
A.樹皮→形成層→髓→木質部 B.樹皮→木質部→形成層→髓
C.樹皮→形成層→木質部→髓 D.樹皮→木質部→髓
8.暴風雨中,大樹有時會連根拔起,而樹干卻不被折斷,這主要是因為(  )
A.樹皮較厚 B.木質部發達
C.韌皮部發達 D.形成層發達
9.有時候,園林工人在移栽較大的綠化樹木時,會給綠化樹“掛吊瓶”,補充水和無機鹽,以提高成活率,“掛吊瓶”的針頭應插入到較大綠化樹樹干(莖)的(  )
A.樹皮 B.韌皮部 C.木質 D.形成層
10.“筍有多大,竹有多粗。”竹子長成后的莖與剛鉆出地面時的竹筍一樣粗,這說明竹子的莖中沒有(  )
A.表皮 B.韌皮部 C.形成層 D.木質部
11.小明為了探究葉片中的輸導組織功能,把芹菜葉片浸在紅墨水溶液中30分鐘后,用眼睛仔細觀察,發現呈紅色部分的是(  )
A.只有葉的邊緣 B.整片葉片
C.葉脈 D.只有葉尖
12.樹洞畫女孩王月繪樹洞畫轟動全國,央視稱其“感動冬天”,三臺郪江是春秋戰國時期郪王國的都城,那里有很多千年古樹,有的樹心已經朽爛,變成空心洞。可是,這樣的古樹還是照樣枝繁葉茂。由此推斷,朽爛掉的“樹心”主要是古樹的(  )
A.全部韌皮部 B.部分韌皮部
C.全部木質部 D.部分木質部
13.科學家為了檢測有機物運輸的部位及方向,做了如下實驗:他們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碳的二氧化碳,由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合成了含放射性標記碳的葡萄糖.一段時間后,先后在莖的樹皮和根的樹皮中發現了含此標記碳的葡萄糖.此實驗證明運輸有機物的部位及方向是(  )
A.韌皮部的導管、由上向下 B.韌皮部的篩管、由上向下
C.木質部的導管、由下向上 D.木質部的篩管、由下向上
14.如圖是“環剝枝條與樹瘤形成”的示意圖,如果樹木枝條的樹皮被環剝一圈,會形成樹瘤,下列對樹瘤的形成及形成原因描述正確的是(  )
A.樹瘤的形成與無機鹽的積累有關
B.樹瘤位于環剝處的下方
C.有機物的運輸方向是葉→莖→根
D.有機物是通過導管運輸的
15.下列對“觀察紅墨水在莖和葉中的運輸”實驗的描述中,錯誤的一項是(  )
A.實驗材料是帶葉的枝條 B.實驗1小時后,莖的木質部被染紅
C.葉片上被染成紅色的部分是表皮細胞 D.實驗證明木質部有起運輸作用的結構
16.如圖為木本植物莖的結構模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①
B.木質莖能加粗生長的主要原因是有結構②
C.③中較大型的細胞是篩管
D.④是有貯藏營養物質功能的木質部
17.如圖是木本雙子葉植物莖的橫切面,請回答:
(1)圖中[1]樹皮的內側部分是    ,其中的篩管具有運輸
    的功能.
(2)人們用的木材主要是利用圖中的[   ]   ,它有很強的    能力,里面有起輸導作用的    .
(3)圖中貯藏營養物質的結構是[   ]   .
(4)圖中的[2]叫做     ,它能夠使木本植物的莖    .
18.2021年4月24日,義亭鎮張家村首屆桑葚節在暮春的陽光中拉開帷幕,桑葚因具有多種功效被醫學界譽為“二十一世紀的最佳保健果品”。
(1)桑葚的莖屬于     (選填字母)。
A.直立莖 B.攀緣莖 C.匍匐莖 D.纏繞莖
(2)桑葚適合生活在通氣、透水的土壤中,因此最不適宜種植的土壤類型為     (選填“砂土類土壤”、“黏土類土壤”或“壤土類土壤”)。
19.觀察圖片,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表示    ,其功能是    。圖乙表示    ,其功能是    。
(2)在各圖的旁邊用箭頭表示水分或有機物的運輸方向。
(3)篩管的結構特點是     。
A.上、下兩端的細胞壁消失,形成篩孔
B.上、下相連的細胞壁有很多小孔,形成了 篩孔
C.上、下相連的細胞沒有界線
D.上、下相連的細胞質完全融合
20.俗話說:“梨樹砍三刀,果枝壓彎腰”,在初夏梨樹的“坐果”期,有經驗的果農會給梨樹的莖做半環狀剝皮,這樣做的目的是(  )
A.促進水分更多的輸送給果實 B.促進無機鹽更多的輸送給果實
C.促進有機物更多的輸送給果實 D.阻止形成層的分裂,促進果實的發育
21.彭老師家里后院種了一棵棗樹,多年來結果率低,棗也不甜。請教有經驗的果農后得知,可以在開花較多枝條上進行環切樹皮。彭老師實驗后發現環切樹皮后該枝條上結得棗確實比較甜。所以她一高興,把她們家棗樹的樹干進行環切樹皮,結果沒兩年她們家棗樹就死了。請問彭老師家棗樹死亡的原因(  )
A.樹干環切樹皮后水分無法向上運輸給葉子,導致棗樹死亡
B.樹干環切樹皮后有機物無法向下運輸給根,導致棗樹死亡
C.樹干環切樹皮后破壞形成層,導致棗樹死亡
D.樹干環切樹皮后無法進行呼吸作用,導致棗樹死亡
22.北京地區的一些古樹樹干幾乎中空,但仍然枝繁葉茂,展現出生命之頑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樹干中的輸導組織沒有完全被破壞
B.根吸收的有機物仍可以運輸到葉片
C.葉片合成的有機物仍可以運輸到根
D.根吸收的水分仍可以運輸到葉片
23.某同學家中的一棵蘋果樹,在蘋果成熟前由于某種原因損傷了部分樹皮,收獲時果實反而又大又好吃,對這一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
A.木質部輸送給果實更多的水分
B.沒有受傷的樹皮的運輸能力更強了
C.樹葉制造的營養物質向下運輸受阻而供給了果實
D.木質部運輸有機物,損傷樹皮不影響果實的發育
24.為積極推進“美麗杭州”創建,杭州西溪濕地今年首次大范圍采用注射花芽抑制劑的方式控制“楊柳飛絮”。園林工人在雌楊樹樹干上打孔,將藥瓶插入孔內,藥液會慢慢被樹體吸收,隨著蒸騰作用擴散到樹冠各個部分。當年注射,次年生效,注射后的雌樹減少飛絮量能達到90%。如圖是楊樹樹干的橫切面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打孔的深度應恰好達到圖中①所示位置
B.藥液是通過本質部的篩管向上運輸的
C.適宜的光照有利于加快藥液向上運輸到樹冠
D.楊樹制造的有機物是通過①中的導管向下運輸的
25.如圖是果樹的一段枝條,長有大小相同的兩個果實.已對枝條的兩個部位的樹皮進行了環剝.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
A.果實B 不能繼續長大,原因是切斷了運輸有機物的篩管
B.果實A 能繼續長大,因為運輸有機物給A 的通道未被切斷
C.枝條上1﹣4 四處中,會出現明顯腫脹的部位是2處
D.枝條上部的葉片不會萎蔫,因為運輸水的通道未被切斷
26.如圖所示的“藍色妖姬”是人工染色形成的。等白玫瑰快到花期時,開始用染料澆灌花卉,讓花像吸水一樣,將色劑吸入開出藍色花朵。下列關于“藍色妖姬”的制作過程說法正確的是(  )
A.橫向剖開染色后的莖,發現其韌皮部變藍,本質部不變藍
B.在染料中添加適量葡萄糖以確保營養,可以使花朵嬌艷欲滴
C.縱向剖開染色后的莖,發現木質部自下而上藍色逐漸變淺
D.澆灌時使用染料的濃度越高越好,根本不用擔心植株“燒苗”
27.下表為光與溫度對某植物莖生長的實驗結果,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生長性狀 日溫28℃ 夜溫12℃
紅光 遠紅光
莖長度 60.2cm 98.1cm
莖節數 20.5節 21節
莖長度 夜溫15小時
7℃ 17℃ 26℃
日溫 9小時 30℃ 75cm 52cm 29cm
23℃ 60cm 50cm 35cm
7℃ 43cm 38cm 35cm
A.莖的伸長與光質及溫度有關
B.莖的生長與夜溫有關,與日溫無關
C.日溫30℃夜溫17℃處理比日溫23℃夜溫26℃處理有機物積累多
D.遠紅光條件下,日溫30℃夜溫7℃的環境有利于促進莖的伸長生長
28.同學們學習了“植物的莖與物質的運輸”一節內容后,進行如下實驗活動。
(1)將一根楊樹的枝條插入稀釋的紅墨水中(圖一),放在陽光下。觀察到葉脈發紅時,將枝條的莖進行橫切和縱切,能看到被染紅的是圖二中的     (填數字序號),此部位中的     屬于輸導組織,具有向上運輸水和無機鹽的功能。
(2)將楊樹的枝條環割去一圈樹皮(圖三),一段時間后,會在環割處的     形成枝瘤(選填“上方”或“下方”)。
29.老師在課堂上展示了一幅漫畫,請同學們用所學知識解釋漫畫中的主角的觀點。
(1)莖“罷工”使葉干渴、萎蔫,這是其木質部中的   停止工作引起的。
(2)莖“罷工”使根饑餓難耐,說明莖有輸導     的功能。
(3)莖“復工”后仍正常生長并逐年加粗,是因為莖中具有
    的結構。
30.為了探究莖輸送水和無機鹽的部位,小明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步驟如下:①把一段帶葉的植物枝條,用刀削成平整的斜面。②插入裝有紅墨水的燒杯中,置于陽光下照射。③待枝條基部顏色有變化后,取出枝條洗凈。④在枝條上方橫切和縱切植物枝條。觀察。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莖橫切面上變成了紅色的部位是    ,該部位的主要功能是    。
(2)用放大鏡觀察莖的縱切面,紅色的部位從基部到頂部的變化是    ,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是    。
(3)本實驗證明    。
31.某同學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十幾個小時后,植物的莖變紅的部位是     。
(2)從實驗中可知,植物體負責運輸功能的是根、莖、葉中的導管。導管位于     ,負責運輸     。
(3)縱切枝條,觀察發現紅色越往上越淺是因為     。
A.上面水太多了,把紅色沖淡 B.下面的紅色隨水分蒸騰了
C.水分是從下往上運輸的,越往上就越淺 D.這是枝條自身的一個特點,不是水分引起的
(4)實驗中把枝端削成平整的斜面,是為了     導管切口面積,有利于     和     的運輸。
32.小樂在研究植物對水分的運輸,驗證“莖運輸水的部位在木質部”時,完成了如下實驗:
①實驗步驟:取     的木本植物枝條3根,分別標記為A、B、C。將每根枝條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積相似的斜面,按表所示方式處理(其中C組待填)。將處理好的枝條插入盛有稀釋紅墨水的燒杯中(如圖所示),置于實驗室內35分鐘后取出枝條,用刀片橫切各枝條的中上部,用放大鏡觀察橫切面的染色部位,并記錄在表中。
②實驗結果
組別 處理方法 橫切枝條中上部的現象
A 帶葉枝條(不做處理) 木質部變紅色
B 剝去下半部樹皮的帶葉枝條 木質部變紅色
C _____________ 未被染色
回答下列問題:
(1)請將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寫出2點)。
(2)表格中C枝條的處理方法是     。
(3)若將B枝條縱切,用放大鏡觀察縱切的染色部位,觀察到越靠近枝條的頂端,顏色變得越來越淺,可以進一步證明     。
(4)若想要盡快地觀察到實驗現象,可以將圖中所示燒杯放在 的環境中(寫出2點)。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感市| 浮梁县| 民勤县| 长沙市| 新郑市| 顺昌县| 大同市| 舒城县| 定远县| 德清县| 商城县| 新津县| 南安市| 西吉县| 新竹县| 宜章县| 黑龙江省| 西贡区| 沅陵县| 沽源县| 江津市| 化隆| 天台县| 泸溪县| 清新县| 龙岩市| 大余县| 黎川县| 莱西市| 抚宁县| 武山县| 枝江市| 上林县| 凤城市| 敦煌市| 巢湖市| 蕲春县| 湟中县| 宁波市| 黄石市| 田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