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4.2 土壤的結構和質地(第2課時) 分層練習科學觀念:區分砂土類土壤、鉆土類土壤、壤土類土壤的土壤質地、性狀特征;了 解壤土類土壤各種成分的比例;能說出壤土類土壤最適于植物生長的主要理由。科學思維:運用類比和列表比較的方法,區分三種不同的土壤顆粒和三種不同的土壤。探究實踐:通過動手與動腦,歸納實驗結論,區分各種類型的土壤;培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事物之間的聯系。態度責任懂得保護水土資源的重要性,親身體驗實踐的樂趣。1.【答案】D【分析】土壤結構是成土過程或利用過程中由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多種因素綜合作用而形成,按形狀可分為塊狀、片狀和柱狀三大類型;按其大小、發育程度和穩定性等,再分為團粒、團塊、塊狀、棱塊狀、棱柱狀、柱狀和片狀等結構。【解答】解:土壤團粒結構中由若干土壤單粒粘結在一起形成為團聚體的一種土壤結構。團粒結構體是符合農業生產要求的良好的土壤結構體。團粒結構體包括團粒和微團粒。團粒結構是指在腐殖質等多種因素作用下形成近似球形較疏松多孔的小土團,直徑在0.25~10mm之間,直徑<0.25mm的稱為微團粒。團粒結構數量多少和質量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肥力的水平。土壤團粒結構能形成小孔隙和大孔隙,所以與單粒結構相比較,其總孔隙度較大。小孔隙能保持水分,大孔隙則保持通氣,團粒結構土壤能保證植物根的良好生長,適于作物栽培。故選:D。【點評】掌握土壤的成分、類型和結構是解題的關鍵。2.【答案】C【分析】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呼吸作用的反應式:有機物(儲存能量)+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解答】解:土壤疏松根可以吸收到更多的氧氣,從而促進根的呼吸,根的生理活動旺盛,有利于跟對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黏土的黏著力太強,不利于充足空氣的進入,摻入適量的砂石能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故選:C。【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呼吸作用的特點以及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對某些生產生活現象做出科學的解釋。3.【答案】B【分析】有機質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解答】解:礦物質顆粒、各種生物、空氣、水分都是影響土壤結構的因素,但各種生物是影響土壤結構的最重要的因素。故選:B。【點評】對于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可結合著具體的實例掌握。4.【答案】D【分析】土壤質地是根據土壤的顆粒組成劃分的土壤類型,土壤質地一般分為砂土、壤土和黏土三類。【解答】解:壤土,指土壤顆粒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適中的土壤。質地介于黏土和砂土之間,兼有黏土和砂土的優點,通氣透水、保水保溫性能都較好,是較理想的農業土壤??梢奃正確。故選:D。【點評】植物壤土類土壤的土壤質地是解題的關鍵。5.【答案】D【分析】土壤根據礦物質顆粒、空氣、水和有機質等的組成比例不同,可以分為砂土類、黏土類、壤土類三種土壤類型。【解答】解:通氣性、透水性最好的土壤是:砂土;保水性最好、通氣性最差的土壤是:黏土類土壤;最適合植物生長的土壤是:壤土,通氣性能好,保水性能好。故選:D。【點評】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各種不同土壤的特點。6.【答案】A【分析】當土壤中含有害物質 過多,超過土壤的自凈能力時,就會引起土壤的組成、結構和功能方式變化,微生物活動受到抑制,有害物質或其分解產物在土壤中逐漸積累,間接被人體吸收,達到危害人體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解答】解:壤土類土壤中水和空氣各占 25%,即各自所占所示圓形圖的四分之一;礦物質顆粒和有機物占50%,其中有機質占固體部分的 1%~5%,與土壤保水、保肥、通氣、透水能力有關的主要因素是土壤中三種顆粒的比率。故選:A。【點評】關鍵掌握土壤污染的概念。7.【答案】C【分析】土壤根據礦物質顆粒、空氣、水和有機質等的組成比例不同,可以分為砂土類、黏土類、壤土類三種土壤類型。【解答】解:比較ABCD四種土壤,其中C砂粒10%、粉砂粒30%、黏粒60%的土壤砂粒最少,黏粒最多。所以C加點水,用手一搓,最容易搓成條狀體。故選:C。【點評】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各種不同土壤的特點。8.【答案】B【分析】(1)合理施肥是實現高產、穩產、低成本,環保的一個重要措施,有機肥料養分全,肥效慢,化肥肥分濃,見效快。(2)塑料泡沫等土壤中不容易降解,破壞土壤結構,造成環境污染。據此解答。【解答】解:A、化肥使用不當會對水源土壤產生極大的污染,多施農家肥,少用化肥可以減少對水源、土壤的污染。A正確。B、塑料、泡沫在土壤中不容易被降解,把塑料、泡沫等廢棄物埋入土壤中,會造成白色污染,B錯誤。C、植物可以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流失等,植被越茂密的地方含沙量越少,植被越稀疏的地方含沙量越大,所以植樹種草是減少水土流失的主要方法,C正確。D、實行農田輪作,有利于耕地資源的休養生息,農業可持續發展,D正確。故選:B。【點評】掌握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分析解答。9.【答案】D【分析】不需要礦物質,題目中可知礦物質本來就有,空氣是必須的,月球上沒有空氣,植物需要空氣,水也是必須的,腐殖質有利于植物的根系固定,將月壤吸附起來,成為土壤。【解答】解:A、月球表面都覆蓋著一層由巖石碎屑、粉末、角礫、撞擊熔融玻璃等成分極為復雜的物質組成的結構松散的混合物即月壤。月壤中絕大部分物質是就地及鄰近地區物質提供的。由于月球幾乎沒有大氣層,月球表面長期受到微隕石的沖擊及太陽風粒子的注入,太陽風粒子的注入使月壤富含稀有氣體組分。A正確;B、月球上沒有大氣,沒有水分這基本是公認的結果。B正確;C、腐殖質有利于植物的根系固定,將月壤吸附起來,成為土壤,C正確;D、不需要礦物質,題目中可知礦物質本來就有。D不正確。故選:D。【點評】解本題時要懂得一些關于月球的地理知識,知道月球有哪些組成成分,是解決本題的關鍵10.【答案】A【分析】當土壤中含有害物質 過多,超過土壤的自凈能力時,就會引起土壤的組成、結構和功能方式變化,微生物活動受到抑制,有害物質或其分解產物在土壤中逐漸積累,間接被人體吸收,達到危害人體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解答】解:壤土類土壤中水和空氣各占 25%,即各自所占所示圓形圖的四分之一;礦物質顆粒和有機物占50%,其中有機質占固體部分的 1%~5%,結合模型可知A符合要求。故選:A。【點評】關鍵掌握土壤污染的概念。11.【答案】B【分析】土壤質地是根據土壤的顆粒組成劃分的土壤類型,土壤質地一般分為砂土、壤土和黏土三類。壤土指土壤顆粒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適中的土壤,沙土是指含沙量占80%,黏土占20%左右的土壤,沙壤土就是介于壤土與沙土之間的土壤。據此解答。【解答】解:在砂土類土壤、黏土類土壤、壤土類土壤三中土壤中,壤土類土壤具有保水,保肥,通氣,透光的特性,適合種植糧食和植物,砂土類土壤稍微帶點沙質土,有利于花生根部的生長和呼吸,不容易爛根,沙土類土壤適于花生栽種并能提高產量,所以砂土類土壤內花生生長情況最好。故選:B。【點評】植物壤土類土壤的土壤質地是解題的關鍵。12.【答案】B【分析】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氣中的氧氣,瓦盆壁上有小孔可以透氣,土壤縫隙中的空氣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進根的生長。壤質地是根據土壤的顆粒組成劃分的土壤類型,土壤質地一般分為砂土、壤土和黏土三類。壤土指土壤顆粒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適中的土壤,沙土是指含沙量占80%,黏土占20%左右的土壤,沙壤土就是介于壤土與沙土之間的土壤。據此解答。【解答】解:在砂土類土壤、黏土類土壤、壤土類土壤三中土壤中,壤土類土壤具有保水,保肥,通氣,透光的特性,適合種植糧食和植物,稍微帶點沙質土,有利于根部的生長和呼吸,不容易爛根,砂土類土壤適于栽種并能提高產量,所以砂土類土壤內植物生長情況最好。黏土類透氣性差,不適于植物生長。瓦盆的壁上有許多微小的空隙可以透氣透水,而瓷盆的壁上空隙很少透氣性較差,花的根系需要呼吸空氣中的氧氣??諝庵械难鯕饪梢暂^多的透過瓦盆的壁(通過瓷盆的壁的氧氣較少)進入盆內的土壤,有利于花卉根系細胞的呼吸作用,促進花的生長。故選:B。【點評】植物壤土類土壤的土壤質地是解題的關鍵。13.【答案】D【分析】土壤質地是根據土壤的顆粒組成劃分的土壤類型,土壤質地一般分為砂土、壤土和黏土三類。【解答】解:A、壤土類土壤兼有黏土和砂土的優點,通氣透水、保水保溫性能都較好,是最有利于多數植物生長的土壤,A正確;B、根據植物習性,配制不同土壤,植物才會長得更快,B正確;C、土壤中含有水分、空氣和無機鹽,植物生長需要這些條件,C正確;D、黏土類土壤的黏性高,很難散開,蓄水保肥能力很強,透氣性差(缺點),不利于一些農作物生長需要,而玉米喜溫暖、干燥環境,因此黏土類土壤不適合玉米生長,D錯誤。故選:D。【點評】了解植物土壤質地是解題的關鍵。14.【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氣中的氧氣,瓦盆壁上有小孔可以透氣,土壤縫隙中的空氣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進根的生長。壤質地是根據土壤的顆粒組成劃分的土壤類型,土壤質地一般分為砂土、壤土和黏土三類。壤土指土壤顆粒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適中的土壤,沙土是指含沙量占80%,黏土占20%左右的土壤,沙壤土就是介于壤土與沙土之間的土壤。據此解答。【解答】解:砂土類土壤透氣性較好,但保水性較差,容易造成植物缺水死亡;而最有可能導致霉根死亡則說明該類土壤中水含量較高,黏土類土壤是土壤中蓄水性最好的一類土壤;故答案為:C;B。【點評】植物壤土類土壤的土壤質地是解題的關鍵。15.【答案】(1)砂土類;(2)CD。【分析】砂土類土壤顆粒間孔隙大,通透性良好,西瓜根系有明顯的透氣性,適合生長在土層深厚,土壤松軟,肥沃且排水性能好砂土類土壤;西瓜是一種耐旱怕澇作物,多雨地區因過多的雨水會使得西瓜發生腐爛等情況,排水防澇至關重要。【解答】解:(1)西瓜對土壤的要求不高,它的根系有明顯的透氣性,適合生長在土層深厚,土壤松軟,肥沃且排水性能好砂土類土壤中,這樣的土壤環境下它的長勢會更好且平時的管理也會省心。(2)西瓜是一種耐旱怕澇作物,多雨地區因過多的雨水會使得西瓜藤蔓、根葉大面積腐爛,西瓜生長因此減緩甚至停止,雨水淹沒瓜田,會泡爛生長正旺的早熟西瓜,有的連根帶果全部腐爛,有的瓜即使沒腐爛,也可能出現大量裂瓜,西瓜的田間管理主要有排水、追肥、松土透氣、整枝壓蔓、人工授粉等,在多雨水地區種植該西瓜,應多加注意的田間管理是排水防澇、松土透氣。故答案為:(1)砂土類;(2)CD。【點評】此題答題的關鍵是要掌握西瓜的生長特點、砂土類土壤的特點、種植西瓜的田間管理。16.【答案】(1)礦物質;水分;(2)B;(3)壤土類土壤。【分析】1.土壤是礦物質、有機質以及水分和空氣等的混合體。按重量計,礦物質占到固相部分(土壤干重)的90~95%或更多,有機質約占1~10%,可見土壤成分以礦物質為主;土壤有機質就是土壤中以各種形態存在的有機化合物,有機質含量決定土壤肥力的高低。除此之外,還有水分、空氣等。所以土壤主要是由礦物質、有機質、水和空氣組成的。2.根據土壤中砂粒、粉砂粒和黏粒所占的比例不同,土壤可分為砂土類土壤、黏土類土壤、壤土類土壤。砂土類土壤——空隙較大,疏松,不易黏結,通氣(透氣)、透水性(滲水性)強,易干旱,有機質分解快,易流失,如沙漠土壤。黏土類土壤——質地黏重,濕時黏,干時硬(如鐵板一塊),空隙很小,保水、保肥能力強,滲水(透水)透氣性能差,有機質分解慢,如錢塘江沉積的河泥。壤土類土壤是適合大部分植物生長的土壤(最適宜植物生長的土壤),這種土壤固體部分(礦物質顆粒和腐殖質)占土壤總體積的50%,其中有機質占固體部分的1%~5%,水和空氣各占25%,這樣既通氣、透水,又保水、保肥,能為植物的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空氣和有機質。【解答】解:(1)從圖上可看出土壤由四部分組成。礦物質是成土母質風化形成的土壤顆粒,是土壤的主要成分,占比重較大,所以A是礦物質??諝馀c水分貯存于土壤的孔隙中,具有較大的流動性,兩者比例常隨外界氣候以及其他因素的變化而彼此消長,理想土壤中兩者比例應是比較均勻的,所以C是水分。有機質在土壤中含量不高,但它是土壤組成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B是有機質。(2)土壤中的有機質直接影響土壤肥力的形成與發展。有機殘體細菌分解腐爛形成腐殖質,與礦物質結合在一起經微生物分解可釋放大量氮素養分,增加土壤肥力。所以,四種組成部分中,B有機質直接影響土壤肥力的形成和發展。(3)結合分析可知,該模型是壤土類土壤,是最適宜植物生長的土壤。故答案為:(1)礦物質;水分;(2)B;(3)壤土類土壤。【點評】掌握土壤的成分和類型是解答本題的關鍵。17.【答案】B【分析】綠肥植物是一種專門用做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后,可以就地翻壓,也可以異地施用,在農業上利用綠肥植物的目的是:綠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埋入地里可以被微生物分解,從而被其他的植物利用。【解答】解:綠肥植物是一種專門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近年來在農業上得到廣泛利用。綠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可改良土壤,補充有機質,埋入地里可以被微生物分解成無機鹽,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從而被其他的植物利用。故選:B。【點評】綠肥植物是一種專門用做肥料的栽培植物,彌補了無機肥料的不足,對植物生長意義重大。18.【答案】D【分析】土壤質地是根據土壤的顆粒組成劃分的土壤類型,土壤質地一般分為砂土、壤土和黏土三類。【解答】解:黏土地和沙地同樣都濕潤,但是沙地的通氣性肯定比土地的通氣性要好很多(沙質比土質更疏松),另外河邊的沙地水分充足,濕潤性肯定也比濕潤的黏土地更好。因此河邊濕潤沙地比較適宜種植甘蔗。故選:D。【點評】我們要熟練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只有基礎扎實才能靈活答題。19.【答案】B【分析】此題考查對對照實驗的認識。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解答】解: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一個探究實驗中只能有一個實驗變量,其他因素均處于相同理想狀態,這樣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響、干擾實驗結果的可能。該實驗的實驗變量是沙子,因此,應保持除沙子外的其他條件相同,即太陽光、土壤和水三條件不變。故選:B。【點評】設置對照實驗目的在于消除無關變量對實驗對象的影響。增加可信度和說服力,探究實驗一定要設置對照組。20.【答案】B【分析】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解答】解:做土壤的滲水實驗時,必須控制的相同條件:①取用砂粒和黏粒的體積要相同、②加入的水量一定要相同、③漏斗的形狀要完全相同、④漏斗里放入的脫脂棉花要一樣多。而⑤實驗中錐形瓶是僅僅用來盛水的容器,不需要控制相同。故選:B。【點評】“對照原則”是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之一。21.【答案】C【分析】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氣中的氧氣,瓦盆壁上有小孔可以透氣,土壤縫隙中的空氣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進根的生長,據此解答。【解答】解:瓦盆的壁上有許多微小的空隙可以透氣透水,而瓷盆的壁上空隙很少透氣性較差,花的根系需要呼吸空氣中的氧氣。空氣中的氧氣可以較多的透過瓦盆的壁(通過瓷盆的壁的氧氣較少)進入盆內的土壤,有利于花卉根系細胞的呼吸作用,促進花的生長。故選:C。【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花卉根系細胞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氣。22.【答案】D【分析】此題考查呼吸作用過程中有機物的分解能量的釋放.【解答】解答;土壤板結后,土壤表面的空氣無法進入土壤,植物的根因缺少氧氣而限制了呼吸作用的進行,并進一步影響到根對土壤中無機鹽的吸收。綜上所述;A、B、C選項錯誤,只有D選項正確。故選:D。【點評】此題考查呼吸作用過程中有機物的分解能量的釋放.此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難度中等.23.【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土壤可以分為砂質土、黏質土、壤土三種類型。【解答】解:(1)砂質土的性質:含沙量多,顆粒粗糙,滲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氣性能好。黏質土的性質:含沙量少,顆粒細膩,滲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氣性能差。壤土的性質:含沙量一般,顆粒一般,滲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風性能一般。從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該土壤樣品的類型為黏質土的性質。(2)黏質土的性質是土壤通氣性能較差,透水性能較好,對植物生長有利。故答案為:(1)黏質土。(2)較差;較好;有利。【點評】了解土壤的類型和性質是解題的關鍵。24.【答案】(1)黏土。(2)砂粒。【分析】土壤根據礦物質顆粒、空氣、水和有機質等的組成比例不同,可以分為砂土類、黏土類、壤土類三種土壤類型。【解答】解:(1)砂質土的性質:含沙量多,顆粒粗糙,滲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氣性能好。黏質土的性質:含沙量少,顆粒細膩,滲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氣性能差。壤土的性質:含沙量一般,顆粒一般,滲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風性能一般。從題干提供的信息可知,該土壤樣品的類型為黏質土的性質。(2)多肉植物喜歡溫暖、干燥、光照充足的環境:它耐旱性強,適應疏松、排水透氣性能好的土壤生長。據表中數據可見:多肉植物適于生活在砂粒較多的土壤中,這種土壤透氣性能好。故答案為:(1)黏土。(2)砂粒。【點評】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各種不同土壤的特點。25.【答案】(1)好(2)砂粒(3)壤土類【分析】土壤根據礦物質顆粒、空氣、水和有機質等的組成比例不同,可以分為砂土類、黏土類、壤土類三種土壤類型。【解答】解:(1)從池塘底部清理出的淤泥,主要由非常小的(<2 m)硅酸鋁鹽顆粒組成,是含沙粒很少、黏粒含量多,具有可塑性和黏性的土壤。保水性較好。(2)“桃蛋”是一種多肉植物,它喜歡溫暖、干燥、光照充足的環境:它耐旱性強,適應疏松、排水透氣性能好的土壤生長。據表中數據可見:“桃蛋”適于生活在砂粒較多的土壤中,這種土壤透氣性能好。(3)土壤的結構不同,它們的保水、通氣等能力也是不同的,這與構成物質的顆粒大小有關,壤土的構成顆粒較小,沙土的構成顆粒較大,所以沙土漏水明顯,黏土類土壤黏性很強,表示土壤空隙較小,保水性能好,但通氣性能較差。不利于植物生長。所以為了保水和保肥能力都比較強應選用的是壤土類土壤。故答案為:(1)好(2)砂粒(3)壤土類【點評】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各種不同土壤的特點。26.【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解答】解:(1)選用三株大小相近的同一種植物的目的是控制植物種類相同,避免因植物種類不同引起生長的差異性,使實驗結果更準確。(2)實驗中設置“生長旺盛,并能照到陽光”的目的是有利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避免植物因得不到陽光而生長緩慢,其好處在于使植物能正常生長。(3)黏性較差的土壤,土壤中的空隙較大,比較疏松,水易滲入或流出,通氣性能較好,但保水和保肥性能較差;黏性較強的土壤,土壤的空隙較小,保水性能好,但通氣性能較差;最有利于植物生長的土壤應當是黏性適度,通氣,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強的土壤。壤土類土壤粘性適度,通氣、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強,所以種植在壤土類土壤中的植物生長情況最好。(4)該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壤土類適合植物的生長。故答案為:(1)控制植物種類相同,避免因植物種類不同引起生長的差異性。(2)避免植物因得不到陽光而生長緩慢。(3)壤土類;粘性適度,通氣、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強。(4)壤土類適合植物的生長。【點評】“對照原則”是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之一。27.【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解答】解:土壤的保水性能越好,相同情況下,流失的水分就少。(1)除了要研究的土壤的種類相同以外,其它會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如土壤的質量、體積、干濕度等都要控制相同。(2)土壤的保水性能好,流失的水分就少,錐形瓶中收集到的水就少,所以如果觀察到甲瓶中滲出水量少于乙瓶,就可以得出壤土的保水性能好的結論。(3)不同小組之間在澆水量的多少、土壤的質量、體積、干濕度等因素不一定相同,所以這種方法不可行。故答案為:少;(1)土壤的質量、體積、干濕度等;(2)甲瓶中滲出水量少于乙瓶;(3)否【點評】關鍵是熟記掌握科學探究各個環節的過程以及作用。28.【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植物的生長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本題從土壤種類、澆水量、光照時間長短等方面進行了探究實驗的設計,設計實驗方案時對變量的控制,是實驗成功的關鍵。【解答】解:(1)分析1號2號花盆,土壤種類和澆水量相同,光照時間不同。(2)分析1號和3號花盆,澆水量和光照時間相同,不同的是1號是壤土,3號是沙土,所以想探究的問題是土壤種類對植物生長的影響。(3)通過與1號盆的比較來確定澆水量多少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所以設計實驗時只要澆水量不同,其他變量相同均可,所以本題答案為:壤土,++++,+++。(4)土壤的結構不同,因此它們的保水、通氣等能力也是不同的,這與構成物質的顆粒大小有關,壤土的構成顆粒較小,沙土的構成顆粒較大,所以沙土漏水明顯。故答案為:(1)光照時間長短。(2)不同土壤對植物生長的影響。(3)壤土,++++,+++。(4)3。【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實驗方案的設計,在進行實驗時,為保證實驗結果的客觀準確性,必須注意變量的控制。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4.2 土壤的結構和質地(第2課時) 分層練習科學觀念:區分砂土類土壤、鉆土類土壤、壤土類土壤的土壤質地、性狀特征;了 解壤土類土壤各種成分的比例;能說出壤土類土壤最適于植物生長的主要理由。科學思維:運用類比和列表比較的方法,區分三種不同的土壤顆粒和三種不同的土壤。探究實踐:通過動手與動腦,歸納實驗結論,區分各種類型的土壤;培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事物之間的聯系。態度責任:懂得保護水土資源的重要性,親身體驗實踐的樂趣。1.以下土壤結構中,對農業生產有良好作用的是( )A.塊狀結構 B.柱狀結構 C.片狀結構 D.團粒結構2.某村民承包了一個魚塘,清理魚塘時深挖出很多黏土,并想要用這些黏土整理成一塊菜地,要使蔬菜生長良好,他首先應該采取的措施是( ?。?br/>A.多澆水 B.少澆水C.摻入適量的砂石 D.施化肥3.在土壤的組成成分中,影響土壤結構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br/>A.礦物質顆粒 B.各種生物C.空氣 D.水分4.壤土類土壤的土壤質地是( )A.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顆粒較粗B.黏粒、粉砂多,土壤顆粒較細C.砂粒少,黏粒少,土壤顆粒較粗D.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質地較均勻5.最適合作物生長的土壤( ?。?br/>A.通氣性能好,保水性能差 B.通氣性能差,保水性能好C.通氣性能差,保水性能差 D.通氣性能好,保水性能好6.與土壤保水、保肥、通氣、透水能力有關的主要因素是( ?。?br/>A.土壤中三種顆粒的比率 B.土壤中三種顆粒的溫度C.土壤中砂粒的硬度 D.土壤中黏粒的黏性7.在按下列百分比配制的土壤中加點水,用手一搓,最容易搓成條狀體的是( ?。?br/>A.砂粒20% 粉砂粒40% 黏粒40% B.砂粒10% 粉砂粒40% 黏粒50%C.砂粒10% 粉砂粒30% 黏粒60% D.砂粒20% 粉砂粒50% 黏粒30%8.下列活動中會破壞土壤結構的是( )A.多施農家肥,少施化肥 B.把塑料、泡沫等廢棄物埋入土中C.植樹種草,減少水土流失 D.農田進行輪作9.月球表面有月壤。月壤主要由月球巖石碎屑、粉末、角礫、撞擊熔融玻璃物質組成,其中絕大部分顆粒在30微米到1毫米之間,摸上去和面粉一樣細膩,但不適合植物生長。科學家設想:人類移民月球的時候,把月壤改造成類似地球上的土壤來栽培植物。改造過程中,不需要提供的是( ?。?br/>A.空氣 B.水 C.腐殖質 D.礦物質10.種植西瓜理想的土壤是通氣,透水,同時能保水保肥,水和空氣的體積比接近。下列按體積分數構建的土壤組成模型中,符合上述土壤要求的是( ?。?br/>A. B. C. D.11.花生俗稱“落花生”,是因為它開花受精后子房柄會迅速伸長并鉆入土中,然后子房在土中發育成莢果。因此,適于花生栽種并能提高產量的土壤類型應是( ?。?br/>A.黏土類土壤 B.砂土類土壤C.壤土類土壤 D.以上三種都可以12.曉晨同學很喜歡種植多肉植物,多肉植物適宜在比較干燥、透氣性又好的土壤中生長,水分比例過大的土壤將會導致多肉植物的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爛;瓦盆透氣性好,瓷盆美觀透氣性不好。在下列土壤和花盆中最不適合種植多肉植物的是( )A.壤土類土壤 瓦盆 B.黏土類土壤 瓷盆C.砂土類土壤 瓦盆 D.壤土類土壤 瓷盆13.下列關于植物的生長與土壤的關系敘述不正確的是( ?。?br/>A.最有利于多數植物生長的土壤是壤土類土壤B.人們根據植物生長要求配制不同類型的土壤C.植物生長需要土壤提供水分、空氣和無機鹽D.玉米喜溫暖、干燥環境,應選擇黏土類土壤14.旱地作物玉米等適宜在較干燥的旱地上生長,如果種植在濕潤的土壤中,因水分比例過大,植物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爛,易導致“霉根”。在下列土壤中種植玉米,最有可能因缺水干旱枯死的是 ,最有可能導致“霉根”而死亡的是 。(填字母)A.壤土類土壤 B.黏土類土壤 C.砂土類土壤15.從新疆引進的某品種西瓜在砂粒比例較多的土壤中產量最高,則(1)適宜該西瓜生長的土壤類型是 土壤。(填“壤土類”、“砂土類”、“黏土類”)(2)在多雨水地區種植該西瓜,應多加注意的田間管理是 。A.澆水 B.施肥 C.松土通氣 D.排水防澇16.讀“理想土壤成分體積比例”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字母代表的土壤組成部分是A ,C 。(2)四種組成部分中, (填字母)直接影響土壤肥力的形成和發展。(3)該模型是哪種土壤類型? 。17.綠肥植物是一種專門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以后,可以就地翻壓,也可以異地施用,利用綠肥植物的目的是( ?。?br/>A.提高土壤中的水分 B.增加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C.給植物提供食物 D.增加土壤中鉀肥的含量18.甘蔗在水分充足、通氣性能好的土壤中比較適合生長,你認為下列區域比較適宜種植甘蔗的是( ?。?br/>A.山坡較干的沙地 B.濕潤的黏地C.比較干旱的黏土地 D.河邊濕潤沙地19.一位同學猜想:綠色植物需要沙子才能更健康地生長。為了證明她的猜想,她準備了兩盆植物,其中一盆所處的環境和條件如圖所示,則另一盆所處環境和條件應該是( ?。?br/>A. B. C. D.20.做土壤的滲水實驗時,必須控制條件相同的是( ?。?br/>①取用砂粒和黏粒的體積要相同 ②加入的水量一定要相同③漏斗的形狀要完全相同 ④漏斗里放入的脫脂棉花要一樣多⑤錐形瓶的大小應完全相同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21.如圖所示,種花用的瓦盆是用紅黏土燒制的,比一般塑料花盆和瓷花盆更有利于植物生長。這是因為( )A.瓦盆沙粒含量較少B.瓦盆保水性較好C.瓦盆具有很好的透氣性D.塑料花盆和瓷花盆中的土壤不適合植物生長22.“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廣為人知的詩句,“鋤禾”就是給農田松土,農民這么辛苦在田間為農田松土的最主要的意義是( ?。?br/>A.破壞土壤中螻蛄等害蟲的生活環境B.減輕土壤板結對農作物根系向下生長的限制,以便植物吸取地下水C.改善土壤中蚯蚓等有益動物的生活環境D.增加土壤透氣性,從而有利于農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和對無機鹽的吸收23.為了測定土壤中不同顆粒所占的比例,小明同學在校園中采集了土壤的樣品。經測定,其土壤成分的比例如下:空氣 水 粉砂粒 砂粒 黏粒 有機物25% 25% 15% 17% 16% 2%(1)該土壤樣品的類型為 。(2)該地的土壤通氣性能 (填“較好”或“較差”),透水性能 (填“較好”或“較差”),對植物生長 (填“有利”或“不利”)。24.經測量,某地土壤中砂粒的含量約20%、粉砂粒的含量約20%,黏粒的含量約60%。(1)據圖判斷,該土壤的類型為 類土壤。(2)多肉植物往往耐旱性強,適應疏松、排水透氣性能好的土壤。種植多肉的土壤應含有較多的 (選填“砂粒”、“粉砂粒”或“黏?!保?。25.根據表中土壤顆粒的分類情況,回答問題:名稱 直徑(mm)砂粒 2.0~0.02粉砂粒 0.02~0.002黏粒 <0.002(1)從池塘底部清理出的淤泥,黏粒含量多,保水性 (選填“好”或“差”)。(2)如圖所示,“桃蛋”是一種多肉植物,它喜歡溫暖、干燥、光照充足的環境,耐旱性強,適應疏松、排水透氣性能好的土壤生長,則種植“桃蛋”的土壤中應含有較多的 ( 選填“砂?!薄胺凵傲!被颉梆ち!保?。(3)土壤根據礦物質顆粒、空氣、水和有機質等的組成比例不同,可以分為砂土類、黏土類、壤土類三種土壤類型。其中適合大部分植物生長的土壤類型是 。26.某科學興趣小組為了了解土壤性狀與植物生長的關系,開展了以下實驗活動:①取足量的砂粒、粉砂粒和黏粒,分別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砂土類土壤、黏土類土壤和壤土類土壤。②將上述三種土壤分裝在三個同樣大小的花盆內,分別栽培一株大小相近、生長旺盛的同一種植物,相同時間間隔澆等量的水。將花盆放在窗臺上,使其照到陽光,但不被雨水淋到,每天觀察植物的情況并做好觀察記錄?;卮鹣铝袉栴}:(1)實驗中為什么要分別栽培三株大小相近的同一種植物?目的是 。(2)實驗中設置“生長旺盛,并能照到陽光”的條件的目的是 。(3)實驗結果是種植在 土壤中的植物生長情況最好,這是因為該土壤 。(4)你認為該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27.在《植物的養護》拓展課上,某同學發現,給種植在不同土壤上的植物澆水,滲出的水量是不同的。同學們通過分析后,決定開展不同種類土壤保水能力強弱的探究活動,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并進行了如下研究:【原理】土壤的保水性能越好,相同情況下,流失的水分就越 。【器材】錐形瓶、漏斗、紗布、壤土、砂土、量筒等。【方案】(1)實驗中,在兩個漏斗中應放入不同種類的土壤,除了澆水量相同外,還要控制相同的量是 。(2)若通過實驗得出壤土的保水性能好的結論,那么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3)實驗時,有同學認為通過比較不同小組錐形瓶中水體積的多少,也能判斷不同小組間所選用土壤的保水能力,你認為這種方法是否一定可行? (選填“是”或“否”)。28.課外活動課上,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植物的生長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要求大家分組進行探究。某小組討論后認為可能有三個因素會影響植物生長。并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方案(說明:所用的花盆和植物相同。+號的數量表示澆水量的多步或光照時間長短。(1)在科學實驗中。當實驗結果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時。必須控制好變量。1、2號花盆的其它因素都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因素是 。(2)仔細分析1號與3號花盆的實驗設計。你認為他們所要探究的問題是 。(3)為了通過與1號盆的比較來確定澆水量多少對植物生長的影響,請你參照上表的方法對4號盆的土壤種類、澆水量、光照時間作出設計。(4)由于土壤的結構不同,因此它們的保水、通氣等能力也是不同的。如果我們向2、3號花盆中同時澆一定量的水,則從盆底流出水分較多的是 號花盆。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核心素養】4.2 土壤的結構和質地(第2課時)分層練習(原卷版).docx 【核心素養】4.2 土壤的結構和質地(第2課時)分層練習(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