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微專題4 醛的相關計算1.一元醛發生銀鏡反應或與新制Cu(OH)2懸濁液反應時,R—CHO+2[Ag(NH3)2]OHRCOONH4+3NH3+2Ag↓+H2OR—CHO+2Cu(OH)2+NaOHRCOONa+Cu2O↓+3H2O根據化學方程式得出醛基(—CHO)與反應物、產物物質的量的關系如下:1 mol ~2 mol [Ag(NH3)2]+~2 mol Ag1 mol~2 mol Cu(OH)2~1 mol Cu2O2.甲醛分子可以看成含兩個醛基,如圖:甲醛發生氧化反應時,可理解為(H2CO3)因而甲醛分子中相當于有2個—CHO,當與足量的銀氨溶液或新制Cu(OH)2懸濁液作用時,可存在物質的量的關系如下:1 mol HCHO~4 mol [Ag(NH3)2]+~4 mol Ag1 mol HCHO~4 mol Cu(OH)2~2 mol Cu2O3.醛均能發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1 mol醛基(—CHO)可與1 mol H2發生加成反應。1.1 mol有機物分別與足量的氫氣和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消耗的氫氣與氫氧化銅的物質的量分別是( )A.1 mol 2 mol B.3 mol 4 molC.3 mol 2 mol D.1 mol 4 mol2.一定量的某飽和一元醛發生銀鏡反應可得21.6 g銀,將等量的該醛完全燃燒,生成5.4 g水。此醛可能是 ( )A.甲醛 B.乙醛C.丙醛 D.丁醛3.3 g某一元醛和足量的銀氨溶液反應,結果析出43.2 g Ag,則該醛為( )A.甲醛 B.乙醛C.丙醛 D.丁醛4.有機物甲能發生銀鏡反應,甲催化加氫還原成有機物乙,0.1 mol乙跟足量的金屬鈉反應可得到氫氣2.24 L(標準狀況),據此推斷甲不可能是( )A.HOCH2CH2CHOB.C.D.5.某飽和一元醇和一元醛的混合物共3 g,和足量銀氨溶液反應后得到16.2 g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一元醇能與銀氨溶液反應生成銀B.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甲醛C.混合物中醇與醛的物質的量之比為5∶3D.混合物中的一元醛是乙醛答案精析跟蹤訓練1.B [由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知,1 mol該有機物中含2 mol —CHO和1 mol ,故消耗3 mol H2,因—CHO~2Cu(OH)2,故2 mol —CHO消耗4 mol Cu(OH)2,故選B項。]2.C3.A [1 mol醛基發生銀鏡反應會產生2 mol Ag單質。n(Ag)==0.4 mol,則在3 g醛中含有0.2 mol醛基。一個甲醛()分子中相當于含有2個醛基,甲醛的相對分子質量是30,3 g甲醛的物質的量為0.1 mol,含有0.2 mol醛基,A項符合題意。]4.D [根據0.1 mol乙與足量的鈉反應得到0.1 mol H2,表明1個乙分子中含有2個—OH。因有機物甲能發生銀鏡反應,這表明其分子中必含有—CHO,因醛基和酮羰基在加氫后均能生成—OH,據此可推知甲分子中至少含1個—CHO,另一個官能團可以是—OH或—CHO或。]5.B [n(Ag)==0.15 mol,由1 mol —CHO~2 mol Ag的關系式可知n(—CHO)=0.075 mol,混合物中一元醛的質量小于3 g,所以一元醛一定是甲醛。由于1 mol HCHO~4 mol Ag,故n(HCHO)=0.037 5 mol,m(甲醛)=1.125 g,m(醇)=1.875 g,=,由于飽和一元醇與甲醛的相對分子質量不相等,因此≠。](共13張PPT)醛的相關計算微專題4第2章 第3節<<<1.一元醛發生銀鏡反應或與新制Cu(OH)2懸濁液反應時,R—CHO+2[Ag(NH3)2]OH RCOONH4+3NH3+2Ag↓+H2OR—CHO+2Cu(OH)2+NaOH RCOONa+Cu2O↓+3H2O根據化學方程式得出醛基(—CHO)與反應物、產物物質的量的關系如下:1 mol ~2 mol [Ag(NH3)2]+~2 mol Ag1 mol ~2 mol Cu(OH)2~1 mol Cu2O2.甲醛分子可以看成含兩個醛基,如圖:甲醛發生氧化反應時,可理解為(H2CO3)因而甲醛分子中相當于有2個—CHO,當與足量的銀氨溶液或新制Cu(OH)2懸濁液作用時,可存在物質的量的關系如下:1 mol HCHO~4 mol [Ag(NH3)2]+~4 mol Ag1 mol HCHO~4 mol Cu(OH)2~2 mol Cu2O3.醛均能發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1 mol醛基(—CHO)可與1 mol H2發生加成反應。跟蹤訓練1.1 mol有機物 分別與足量的氫氣和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消耗的氫氣與氫氧化銅的物質的量分別是A.1 mol 2 mol B.3 mol 4 molC.3 mol 2 mol D.1 mol 4 mol√跟蹤訓練由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知,1 mol該有機物中含2 mol —CHO和1 mol,故消耗3 mol H2,因—CHO~2Cu(OH)2,故2 mol —CHO消耗4 mol Cu(OH)2,故選B項。跟蹤訓練2.一定量的某飽和一元醛發生銀鏡反應可得21.6 g銀,將等量的該醛完全燃燒,生成5.4 g水。此醛可能是A.甲醛 B.乙醛C.丙醛 D.丁醛√跟蹤訓練3.3 g某一元醛和足量的銀氨溶液反應,結果析出43.2 g Ag,則該醛為A.甲醛 B.乙醛C.丙醛 D.丁醛√跟蹤訓練1 mol醛基發生銀鏡反應會產生2 mol Ag單質。n(Ag)==0.4 mol,則在3 g醛中含有0.2 mol醛基。一個甲醛( )分子中相當于含有2個醛基,甲醛的相對分子質量是30,3 g甲醛的物質的量為0.1 mol,含有0.2 mol醛基,A項符合題意。跟蹤訓練4.有機物甲能發生銀鏡反應,甲催化加氫還原成有機物乙,0.1 mol乙跟足量的金屬鈉反應可得到氫氣2.24 L(標準狀況),據此推斷甲不可能是A.HOCH2CH2CHO B.C. D.√跟蹤訓練根據0.1 mol乙與足量的鈉反應得到0.1 mol H2,表明1個乙分子中含有2個—OH。因有機物甲能發生銀鏡反應,這表明其分子中必含有—CHO,因醛基和酮羰基在加氫后均能生成—OH,據此可推知甲分子中至少含1個—CHO,另一個官能團可以是—OH或—CHO或 。跟蹤訓練5.某飽和一元醇和一元醛的混合物共3 g,和足量銀氨溶液反應后得到16.2 g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一元醇能與銀氨溶液反應生成銀B.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甲醛C.混合物中醇與醛的物質的量之比為5∶3D.混合物中的一元醛是乙醛√跟蹤訓練n(Ag)==0.15 mol,由1 mol —CHO~2 mol Ag的關系式可知n(—CHO)=0.075 mol,混合物中一元醛的質量小于3 g,所以一元醛一定是甲醛。由于1 mol HCHO~4 mol Ag,故n(HCHO)=0.037 5 mol,m(甲醛)=1.125 g,m(醇)=1.875 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2章 第3節 微專題4 醛的相關計算.docx 第2章 第3節 微專題4 醛的相關計算.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