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河北省畢業生學業水平測試韓莊中學道德與法治模擬檢測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4頁。總分60分,考試時間60分鐘。仔細審題,公正作答,保持卷面整潔。考生完成試卷后,請認真檢查。題號 選擇題 非選擇題13 14 15得分選擇題答題框 涂卡注意事項:1.使用考試專用2B涂卡筆填涂。 修改時用橡皮擦干凈后,重新填涂。 保持答題卡卷面清潔。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3 [A] [B] [C] [D] 8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5 [A] [B] [C] [D] 10 [A] [B] [C] [D]一、選擇題。(本題12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2025年3月,緬甸發生7.9級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地震發生后,中國政府第一時間派遣專業救援隊伍抵達災區,與緬甸救援力量攜手開展搜救工作。緬甸民眾對中國救援隊的高效行動表示感謝,國際社會也對中國的人道主義援助給予高度評價。這體現了()①中國政府的人道主義精神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②中國展現國際責任感,幫助受災國恢復重建③中國政府踐行和平發展道路,通過實際行動維護世界和平。④展現大國擔當,促進共同發展。①②①③②③③④2.近日,杭州某校學生的作文在網絡爆火,展現出青春的活力、學習的熱忱、獨特的風采和自信的魅力。這啟示我們()A.只有網絡爆火才能展現青春風采B.學習是青春的唯一主題C.自信能讓我們克服一切困難D.要珍惜青春,努力奮斗,展現自己的風采和自信3.2024年,我國首顆人工智能衛星“智星一號”成功發射,標志著我國在衛星智能化領域進入世界前列。該衛星融合了AI圖像識別、自主導航等先進技術,可廣泛應用于自然資源監測、防災減災等領域。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是()①我國科技創新水平已有質量性進步②人工智能是推動社會發展的第一生產力③科技自立自強是民族振興的必由之路④科技創新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2023年,中國量子計算機“九章三號”成功研制,實現特定任務上對超級計算機的百萬倍算力優勢。這一突破()A.標志著我國已建成世界科技強國B.表明我國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C.說明教育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基礎D.體現文化自信對科技發展的支撐5.全國人大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新增“網絡保護”專章,嚴禁網絡欺凌和泄露隱私。這體現了()①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②全國人大行使最高決定權③公民依法享有政治自由權利④法律建設比道德約束更重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2024年,我國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下降18%,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超過31%。這些數據說明()A.我國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B.綠色發展理念已融入經濟發展全過程C.保護環境是我國當前的中心工作D.科技創新是解決環境問題的唯一途徑7.近年來,河北雄安新區“智慧城市”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案例庫,其通過數字技術實現交通、能源高效管理。這反映出()①雄安新區已成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②區域協調發展促進共同富裕③數字化是解決城市問題的關鍵④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為全球發展注入新活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某地法院公開審理一起“網絡暴力案”,被告人因辱罵他人致其自殺被判處有期徒刑。這警示我們()A.網絡空間沒有真正的自由B.違法必究是依法治國的核心C.公民行使權利不得損害他人合法權益D.司法機關獨立行使監察權9.2025年,我國將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覆蓋率超過85%。這一舉措旨在()A.推動教育公平,促進區域均衡發展B.落實“健康中國”戰略C.提升公民的科學文化素養D.保障公民的勞動權10.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2025年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下列舉措符合這一要求的是()①推進傳統產業數字化改造②加大對5G、人工智能的投資③限制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規模④擴大低附加值產品的出口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2024年,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額突破3萬億美元,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10萬列。這說明()①我國堅持合作共贏的外交理念,引導全球經濟合作②經濟全球化遭遇嚴重挑戰,主導全球治理體系改革③中國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區域經濟發展④國際競爭的核心是貿易規模較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某社區推行“居民議事會”,居民共同商討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方案。這一做法()A.創新了基層群眾自治形式B.擴大了公民的政治權利C.保障了人民直接管理國家事務D.體現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勢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三個小題,13題12分,14題12分,15題12分,共36分)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2024年9月,北京文化論壇成功舉辦。論壇以“傳承·創新·互鑒”為主題,展示了故宮博物院通過數字技術復原《千里江山圖》的沉浸式體驗,敦煌研究院與法國團隊合作開發“數字敦煌”項目,以及“漢字溯源”國際文創展吸引全球青年參與漢字設計大賽等案例。(1)材料中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哪些特點?(2分)(2)結合材料,說明創新對文化傳承的作用。(4分)(3)從文化自信的角度,分析這些做法的意義。(4分)(4)為青少年傳承傳統文化提出兩條具體建議。(2分)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2025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7周年。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從邊陲小鎮發展為國際化大都市。2024年,深圳前海自貿區推出“數字貿易跨境服務系統”,幫助企業降低跨境交易成本30%;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9萬列,成為連接亞歐的“鋼鐵駝隊”;“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推動100多個國家參與清潔能源合作。(1)改革開放的初心和目標是什么?(2分)(2)分析深圳前海自貿區的舉措如何體現“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4分)(3)結合材料,說明中國是如何通過“一帶一路”推動全球化發展的。(4分)(4)為中學生參與改革開放事業設計一個實踐活動方案。(2分)1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2021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正式實施,對跨境數據流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等作出規范。同期,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典型案例,某企業因非法跨境傳輸數據被判罰500萬元。此外,我國提出“雙碳”目標(碳達峰、碳中和)后,全國碳排放強度下降34.4%,新能源發電量占比提升至15.8%,森林覆蓋率達24.02%。(1)數據安全法體現了法治中國的哪些原則?(2分)(2)從國家安全角度,說明維護數據安全的重要性。(4分)(3)結合材料,分析我國在綠色發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其對全球的影響。(4分)(4)為青少年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設計一條宣傳標語,并說明設計理由。(2分)參考答案1-5ADBBC6-10BCCAA11-12BA13.(1)材料中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哪些特點?(2分)歷史悠久:《千里江山圖》和敦煌研究院展示了中華文化的悠久歷史。博大精深:漢字設計大賽展示了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開放包容:與法國團隊合作開發“數字敦煌”項目,體現了中華文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2)結合材料,說明創新對文化傳承的作用。(4分)數字技術復原《千里江山圖》:通過數字技術,使古老的藝術作品得以再現,讓現代人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傳統文化。開發“數字敦煌”項目:通過國際合作,利用現代技術保護和傳播文化遺產,擴大了文化的影響力。國際文創展:通過創新的形式,吸引全球青年參與,使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3)從文化自信的角度,分析這些做法的意義。(4分)增強文化認同:通過數字技術復原和創新展示,使更多人了解和認同中華文化的魅力。提升文化影響力:國際合作和國際文創展,使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了國際影響力。促進文化傳承:創新的形式吸引了更多年輕人參與,有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4)為青少年傳承傳統文化提出兩條具體建議。(2分)參與文化活動:積極參與各種文化活動,如漢字設計大賽、參觀博物館等,親身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學習傳統文化:通過學習書法、國畫、古箏等傳統藝術,深入了解和傳承中華文化的精髓。14.(1)改革開放的初心和目標是什么?(2分)改革開放的初心: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改革開放的目標:實現國家的現代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分析深圳前海自貿區的舉措如何體現“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4分)數字貿易跨境服務系統:通過降低跨境交易成本,促進國際貿易的便利化,推動全球經濟的互聯互通。中歐班列:通過鐵路連接亞歐,促進國際貿易和物流的高效運行,加強各國之間的經濟合作。“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通過推動清潔能源合作,促進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和諧共生。這些舉措都體現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通過促進經濟合作和環境保護,推動全球的和平與發展。(3)結合材料,說明中國是如何通過“一帶一路”推動全球化發展的。(4分)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建設鐵路、港口等基礎設施,促進亞歐大陸的互聯互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貿易效率。經濟合作:通過推動100多個國家參與清潔能源合作,促進國際間的經濟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環境保護:通過“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推動清潔能源的使用,促進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人文交流:通過文化交流、教育合作等方式,增進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促進文化的交流與融合。(4)為中學生參與改革開放事業設計一個實踐活動方案。(2分)參觀改革開放歷史展覽:組織中學生參觀改革開放歷史展覽,了解改革開放的歷程和成就。采訪改革開放親歷者:組織中學生采訪改革開放的親歷者,聽他們講述改革開放的故事,感受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組織中學生參與社區志愿服務,幫助社區解決實際問題,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開展小課題研究:組織中學生開展關于改革開放的小課題研究,如“改革開放對家鄉的影響”等,通過調查研究,深化對改革開放的理解。15.(1) 數據安全法體現了法治中國的哪些原則?數據安全法的實施體現了依法治國和全民守法的原則。依法治國:通過法律手段規范數據安全,確保數據安全有法可依。全民守法:要求所有企業和個人遵守數據安全法,確保數據安全。(2) 從國家安全角度,說明維護數據安全的重要性。政治安全:防止敵對勢力干擾國家政治秩序。經濟安全:保護國家經濟數據,維護經濟穩定。軍事安全:防止軍事機密泄露,保護國家安全。文化安全:防止文化數據被篡改或破壞,維護文化傳承。社會安全:保護公民個人信息,防止數據濫用,維護社會穩定。(3) 結合材料,分析我國在綠色發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其對全球的影響。成就:碳排放強度下降34.4%。新能源發電量占比提升至15.8%。森林覆蓋率達24.02%。對全球的影響:減緩全球氣候變化。推動全球綠色轉型。提升國際形象,展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4) 為青少年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設計一條宣傳標語,并說明設計理由。宣傳標語:“綠色生活,青春行動”設計理由:簡潔明了,適合青少年理解和傳播。強調“行動”,鼓勵青少年付諸實踐。突出“青春”,強調青少年是未來的希望,他們的行動對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