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兩對基因控制的性狀遺傳中異常分離比現象一、性狀分離比9∶3∶3∶1的變式F1(AaBb)自交 后代比例 原因分析 測交后代比例9∶3∶3∶1 正常的完全顯性 1∶1∶1∶19∶7 當雙顯性基因同時出現時為一種表型,其余的基因型為另一種表型: 1∶39∶3∶4 一對等位基因中隱性基因制約另一對基因的作用: 1∶1∶29∶6∶1 雙顯、單顯、雙隱三種表型: 1∶2∶115∶1 只要有顯性基因其表型就一致,其余基因型為另一種表型: 3∶110∶6 具有單顯基因為一種表型,其余基因型為另一種表型: 2∶21∶4∶6∶4∶1 A與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顯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強:1(AABB)∶4(AaBB+AABb)∶6(AaBb+AAbb+aaBB)∶4(Aabb+aaBb)∶1(aabb) 1∶2∶113∶3 一種顯性基因抑制另一種顯性基因的作用,使后者的作用不能顯示出來: 3∶112∶3∶1 一對等位基因中顯性基因制約另一對基因的作用: 2∶1∶1方法技巧 性狀分離比9∶3∶3∶1的變式題的解題步驟(1)看F2的表型比例,若表型比例之和是16,不管以什么樣的比例呈現,都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2)將異常分離比與正常分離比9∶3∶3∶1進行對比,分析合并性狀的類型。如比例為9∶3∶4,則為9∶3∶(3+1),即4為兩種性狀合并的結果。(3)對照上述表格確定出現異常分離比的原因。(4)根據異常分離比出現的原因,推測親本的基因型或推測子代相應表型的比例。例1 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自由組合,如果F2的性狀分離比分別為9∶7、9∶6∶1和15∶1,那么F1與雙隱性個體測交,得到的性狀比分別是( )A.1∶3、1∶2∶1和3∶1B.3∶1、4∶1和1∶3C.1∶2∶1、4∶1和3∶1D.3∶1、3∶1和1∶4例2 (2024·梅州高一階段檢測)控制南瓜重量的基因有A/a、B/b兩對基因,獨立遺傳,每種顯性基因控制的重量程度相同,且具有累加效應,基因型為aabb、AaBb的南瓜重量分別是90克、110克。今有基因型AaBB和AaBb的親本雜交,則有關雜交子代果實重量的敘述,錯誤的是( )A.表型有4種B.基因型有8種C.果實最輕約100克D.果實最重的個體出現的概率是1/8二、表型比例之和小于16的特殊分離比1.致死類型歸類分析(親本基因型為AaBb,兩對基因獨立遺傳)(1)顯性純合致死①AA和BB致死②AA 或BB 致死(2)隱性純合致死①雙隱性致死②單隱性致死 aa或bb (3)配子致死:AB等配子致死。2.致死類問題解題思路第一步:先將其拆分成分離定律單獨分析。第二步:將單獨分析結果再綜合在一起,確定成活個體基因型、表型及比例。例3 果蠅的體色有黃身(A)、灰身(a),翅型有長翅(B)、殘翅(b)?,F用該兩對相對性狀的兩種純合果蠅雜交,因某種精子沒有受精能力,導致F2的4種表型比例為5∶3∶3∶1。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果蠅體色和翅型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B.親本雄果蠅的基因型不可能為AABBC.F2黃身長翅果蠅中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占D.基因型為AaBb的雄果蠅的測交后代有2種表型例4 某種鼠中,黃鼠基因A對灰鼠基因a為顯性,短尾基因B對長尾基因b為顯性。且基因A或b在純合時使胚胎致死,這兩對基因獨立遺傳?,F有兩只雙雜合的黃色短尾鼠交配,理論上所生的子代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 )A. B. C. D.1.(2024·嘉興高一期中)拉布拉多獵犬毛色分為黑色、巧克力色和米白色,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將純合黑色犬與米白色犬雜交,F1均為黑色犬。將F1黑色犬雌雄個體相互交配,F2犬毛色及比例為黑色∶巧克力色∶米白色=9∶3∶4。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A.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F2黑色犬中純合子占1/9C.F2米白色犬有3種基因型D.F2巧克力色犬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其后代不會發生性狀分離2.(2024·寧波高一期中)已知柑橘果皮色澤的遺傳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科研人員利用果皮顏色為黃色、紅色和橙色三種類型的植株進行雜交實驗,并對子代果皮顏色進行了調查和統計分析,實驗結果如下:實驗甲:黃色×黃色→黃色實驗乙:橙色×橙色→橙色∶黃色=3∶1實驗丙:紅色×黃色→紅色∶橙色∶黃色=1∶2∶1實驗?。杭t色×紅色→紅色∶橙色∶黃色=9∶6∶1請分析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根據實驗乙可以判斷出黃色是隱性性狀B.實驗乙中的親本基因型一定相同C.實驗丙中親本紅色柑橘自交后代的表型有3種D.實驗丁中子代的橙色柑橘的基因型有2種3.人體膚色的深淺受A、a和B、b兩對基因控制(A、B控制深色性狀)?;駻和B控制皮膚深淺的程度相同,基因a和b控制皮膚深淺的程度相同。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男性與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女性結婚,下列關于其子女皮膚顏色深淺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子女可產生四種表型B.膚色最淺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C.與親本AaBB表型相同的有1/4D.與親本AaBb皮膚顏色深淺一樣的有3/84.(2024·紹興高一期中)玉米是雌雄同株異花植物,雄花開在頂端,雌花開在下部,如圖所示。玉米籽粒顏色由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黃粒為A_、白粒為aa;葉色由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綠葉為BB、淺綠葉為Bb,白化葉(bb)幼苗后期死亡。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玉米籽粒顏色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葉色的顯性現象屬于共顯性C.玉米進行雜交實驗時,需要對母本植株進行去雄處理D.基因型AaBb的玉米植株自交,子代淺綠葉白粒籽的成熟植株占1/65.(2024·浙江四校高一聯考)某植物的葉色同時受E、e與F、f兩對基因控制,兩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體上。綠葉植株基因型為E_ff,紫葉植株基因型為eeF_。將某綠葉植株與紫葉植株作為親本進行雜交,所得紅葉植株自交得F2,F2的表型及比例為紅葉∶紫葉∶綠葉∶黃葉=7∶3∶1∶1,不考慮突變。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F1產生的基因型為eF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B.這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C.F2中紅葉植株的基因型有4種,且比例為3∶2∶1∶1D.取F2綠葉植株與紫葉植株進行正反交,所得子代的表型比例不同6.報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黃色(含黃色錦葵色素)由兩對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顯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為前體物質合成黃色錦葵色素的代謝過程,但當顯性基因B存在時可抑制其表達?,F選擇基因型為AABB和aabb兩個品種進行雜交,得到F1,F1自交得F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黃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B.F1的表型是白色C.F2中黃色∶白色的比例是3∶5D.F2中的白色個體的基因型有7種答案精析例1 A例2 B [控制南瓜重量的基因有A/a、B/b兩對基因,獨立遺傳,每種顯性基因控制的重量程度相同,且具有累加效應,基因型為aabb、AaBb的南瓜重量分別是90克、110克。說明每個顯性基因使南瓜增重(110-90)÷2=10(克),基因型AaBB和AaBb的親本雜交,后代顯性基因的數量最多是4個,最少是1個,所以顯性基因的數量可以是1個、2個、3個、4個,即南瓜的表型有4種,A正確;基因型有3×2=6(種),B錯誤;果實最輕的基因型為aaBb,南瓜重量為90+10=100(克),C正確;后代最重者是顯性基因的數量最多者AABB,出現的概率為1/4×1/2=1/8,D正確。]例3 D例4 C [根據題意可知,兩只雙雜合的黃色短尾鼠的基因型是AaBb,交配時會產生9種基因型的個體,即:A_B_、A_bb、aaB_、aabb,但是由于基因A或b在純合時使胚胎致死,所以只有AaBB、AaBb、aaBB、aaBb四種基因型的個體能夠生存下來,比例為2∶4∶1∶2,又因為子代中只有aaBB為純合子,其余均為雜合子,所以兩只雙雜合的黃色短尾鼠交配,理論上所生的子代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故選C。]跟蹤訓練1.D [F1黑色犬雌雄個體相互交配,F2犬毛色及比例為黑色∶巧克力色∶米白色=9∶3∶4,符合9∶3∶3∶1的變式,說明控制該性狀的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A正確;假設相關基因用A、a和B、b表示,F2黑色犬的基因型及比例為1/9AABB、2/9AaBB、2/9AABb、4/9AaBb,則F2黑色犬中純合子占1/9,B正確;F2米白色犬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共3種(或AAbb、Aabb、aabb 3種),C正確;F2巧克力色犬的基因型可表示為A_bb(或aaB_),該群體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后代會發生性狀分離,即后代中會出現巧克力色和米白色,D錯誤。]2.D3.C [由題意可知,A、B控制皮膚深淺的程度相同,即兩者效果一樣,所以膚色由顯性基因的數量決定。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男性與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女性結婚,根據自由組合定律,其后代的基因型有AABB(1/4×1/2=1/8)、AABb(1/4×1/2=1/8)、AaBB(1/2×1/2=1/4)、AaBb(1/2×1/2=1/4)、aaBB(1/4×1/2=1/8)、aaBb(1/4×1/2=1/8)。其中顯性基因的數量情況分別是4個、3個、2個、1個。由以上分析可知,子女可產生四種表型,A正確;膚色最深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膚色最淺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B正確;與親本AaBB表型相同的子女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他們出現的比例分別是1/4和1/8,所以與親本AaBB表型相同的有3/8,C錯誤;與親本AaBb皮膚顏色深淺一樣的子女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他們出現的比例分別是1/4和1/8,所以與親本AaBb皮膚顏色深淺一樣的有3/8,D正確。]4.D [玉米的兩對性狀都是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籽粒顏色的遺傳遵循分離定律,A錯誤;葉色的顯性現象屬于不完全顯性,B錯誤;玉米是同株異花植物,進行雜交實驗時,不用對母本植株進行去雄處理,C錯誤:基因型為AaBb的玉米植株進行自交,兩對性狀分開求解,白粒(aa)的概率是1/4,淺綠葉(Bb)的概率是2/3,子代淺綠葉白粒籽的植株所占的比例為1/4×2/3=1/6,D正確。]5.A6.C [分析題圖可知,基因A表達才能合成黃色錦葵色素,而基因B表達時基因A表達受抑制,花色為白色,因此白色報春花的基因型為A_B_或aa_ _,而黃色報春花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基因型為AABB和aabb兩個品種雜交,F1基因型為AaBb,花色應為白色;F1自交,F2的基因型為A_B_、aaB_、A_bb、aabb,其比例為9∶3∶3∶1,其中黃色所占比例為3/16,白色所占比例為(9+3+1)/16,因此F2中白色∶黃色的比例是13∶3;由于F2共有9種基因型,其中黃色植株的基因型只有AAbb和Aabb兩種,其余為白色個體的基因型,種類是7種。](共37張PPT)第一章 遺傳的基本規律<<<微專題二兩對基因控制的性狀遺傳中異常分離比現象F1(AaBb)自 交后代比例 原因分析 測交后代比例9∶3∶3∶1 正常的完全顯性 1∶1∶1∶19∶7 當雙顯性基因同時出現時為一種表型,其余的基因型為另一種表型: 1∶3一、性狀分離比9∶3∶3∶1的變式F1(AaBb)自 交后代比例 原因分析 測交后代比例9∶3∶4 一對等位基因中隱性基因制約另一對基因的作用: 1∶1∶29∶6∶1 雙顯、單顯、雙隱三種表型: 1∶2∶1F1(AaBb)自 交后代比例 原因分析 測交后代比例15∶1 只要有顯性基因其表型就一致,其余基因型為另一種表型: 3∶110∶6 具有單顯基因為一種表型,其余基因型為另一種表型: 2∶2F1(AaBb)自 交后代比例 原因分析 測交后代比例1∶4∶6∶4∶1 A與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顯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強:1(AABB)∶4(AaBB+AABb)∶6(AaBb+AAbb+aaBB)∶ 4(Aabb+aaBb)∶1(aabb) 1∶2∶1F1(AaBb)自 交后代比例 原因分析 測交后代比例13∶3 一種顯性基因抑制另一種顯性基因的作用,使后者的作用不能顯示出來: 3∶112∶3∶1 一對等位基因中顯性基因制約另一對基因的作用: 2∶1∶1性狀分離比9∶3∶3∶1的變式題的解題步驟方法技巧(1)看F2的表型比例,若表型比例之和是16,不管以什么樣的比例呈現,都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2)將異常分離比與正常分離比9∶3∶3∶1進行對比,分析合并性狀的類型。如比例為9∶3∶4,則為9∶3∶(3+1),即4為兩種性狀合并的結果。(3)對照上述表格確定出現異常分離比的原因。(4)根據異常分離比出現的原因,推測親本的基因型或推測子代相應表型的比例。例1 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自由組合,如果F2的性狀分離比分別為9∶7、9∶6∶1和15∶1,那么F1與雙隱性個體測交,得到的性狀比分別是A.1∶3、1∶2∶1和3∶1B.3∶1、4∶1和1∶3C.1∶2∶1、4∶1和3∶1D.3∶1、3∶1和1∶4√假設相關基因用A、a,B、b表示,F2的分離比為9∶7時,說明生物的基因型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與雙隱性個體測交,得到的性狀比是A_B_∶(A_bb+aaB_+aabb)=1∶3;F2的性狀比為9∶6∶1時,說明生物的基因型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與雙隱性個體測交,得到的性狀比是A_B_∶(A_bb+aaB_)∶aabb=1∶2∶1;F2的性狀比為15∶1時,說明生物的基因型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與雙隱性個體測交,得到的性狀比是(A_B_+A_bb+aaB_)∶aabb=3∶1。例2 (2024·梅州高一階段檢測)控制南瓜重量的基因有A/a、B/b兩對基因,獨立遺傳,每種顯性基因控制的重量程度相同,且具有累加效應,基因型為aabb、AaBb的南瓜重量分別是90克、110克。今有基因型AaBB和AaBb的親本雜交,則有關雜交子代果實重量的敘述,錯誤的是A.表型有4種B.基因型有8種C.果實最輕約100克D.果實最重的個體出現的概率是1/8√控制南瓜重量的基因有A/a、B/b兩對基因,獨立遺傳,每種顯性基因控制的重量程度相同,且具有累加效應,基因型為aabb、AaBb的南瓜重量分別是90克、110克。說明每個顯性基因使南瓜增重(110-90)÷2=10(克),基因型AaBB和AaBb的親本雜交,后代顯性基因的數量最多是4個,最少是1個,所以顯性基因的數量可以是1個、2個、3個、4個,即南瓜的表型有4種,A正確;基因型有3×2=6(種),B錯誤;果實最輕的基因型為aaBb,南瓜重量為90+10=100(克),C正確;后代最重者是顯性基因的數量最多者AABB,出現的概率為1/4×1/2=1/8,D正確。二、表型比例之和小于16的特殊分離比1.致死類型歸類分析(親本基因型為AaBb,兩對基因獨立遺傳)(1)顯性純合致死①AA和BB致死F1自交后代:AaBb∶Aabb∶aaBb∶aabb=4∶2∶2∶1,其余基因型個體致死測交后代:AaBb∶Aabb∶aaBb∶aabb=1∶1∶1∶1②AA(或BB)致死F1自交后代:6(2AaBB+4AaBb)∶3aaB_∶2Aabb∶1aabb[或6(2AABb+4AaBb)∶3A_bb∶2aaBb∶1aabb]測交后代:AaBb∶Aabb∶aaBb∶aabb=1∶1∶1∶1(2)隱性純合致死①雙隱性致死F1自交后代:A_B_∶A_bb∶aaB_=9∶3∶3②單隱性致死(aa或bb)F1自交后代:9A_B_∶3A_bb或 9A_B_∶3aaB_(3)配子致死:AB等配子致死。2.致死類問題解題思路第一步:先將其拆分成分離定律單獨分析。第二步:將單獨分析結果再綜合在一起,確定成活個體基因型、表型及比例。例3 果蠅的體色有黃身(A)、灰身(a),翅型有長翅(B)、殘翅(b)?,F用該兩對相對性狀的兩種純合果蠅雜交,因某種精子沒有受精能力,導致F2的4種表型比例為5∶3∶3∶1。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果蠅體色和翅型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B.親本雄果蠅的基因型不可能為AABBC.F2黃身長翅果蠅中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占D.基因型為AaBb的雄果蠅的測交后代有2種表型√根據題意分析,由于某種精子沒有受精能力,導致F2的4種表型比例為5∶3∶3∶1,共有12種組合,12=3×4,說明子一代產生的卵細胞是4種,能受精的精子的類型是3種,所以判斷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如果雌、雄配子都是可育的,則F2為A_B_∶A_bb∶aaB_∶aabb=9∶3∶3∶1,A_B_是9份,實際上是5份,其他沒有變化,又知某種精子沒有受精能力,說明沒有受精能力的精子的基因型是AB,則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AAbb。根據以上分析可知,果蠅體色和翅型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A正確;沒有受精能力的精子的基因型是AB,所以親本雄果蠅的基因型不可能為AABB,B正確;F2黃身長翅果蠅(A_B_)的基因型有1/5 AABb、1/5 AaBB、3/5 AaBb,C正確;基因型為AaBb的雄果蠅產生的配子基因型為Ab、aB、ab,其測交后代的基因型為Aabb、aaBb、aabb,因此后代有3種表型,D錯誤。例4 某種鼠中,黃鼠基因A對灰鼠基因a為顯性,短尾基因B對長尾基因b為顯性。且基因A或b在純合時使胚胎致死,這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現有兩只雙雜合的黃色短尾鼠交配,理論上所生的子代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根據題意可知,兩只雙雜合的黃色短尾鼠的基因型是AaBb,交配時會產生9種基因型的個體,即:A_B_、A_bb、aaB_、aabb,但是由于基因A或b在純合時使胚胎致死,所以只有AaBB、AaBb、aaBB、aaBb四種基因型的個體能夠生存下來,比例為2∶4∶1∶2,又因為子代中只有aaBB為純合子,其余均為雜合子,所以兩只雙雜合的黃色短尾鼠交配,理論上所生的子代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 ,故選C。1.(2024·嘉興高一期中)拉布拉多獵犬毛色分為黑色、巧克力色和米白色,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將純合黑色犬與米白色犬雜交,F1均為黑色犬。將F1黑色犬雌雄個體相互交配,F2犬毛色及比例為黑色∶巧克力色∶米白色=9∶3∶4。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A.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F2黑色犬中純合子占1/9C.F2米白色犬有3種基因型D.F2巧克力色犬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其后代不會發生性狀分離跟蹤訓練√123456跟蹤訓練F1黑色犬雌雄個體相互交配,F2犬毛色及比例為黑色∶巧克力色∶米白色=9∶3∶4,符合9∶3∶3∶1的變式,說明控制該性狀的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A正確;假設相關基因用A、a和B、b表示,F2黑色犬的基因型及比例為1/9AABB、2/9AaBB、2/9AABb、4/9AaBb,則F2黑色犬中純合子占1/9,B正確;F2米白色犬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共3種(或AAbb、Aabb、aabb 3種),C正確;123456跟蹤訓練F2巧克力色犬的基因型可表示為A_bb(或aaB_),該群體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后代會發生性狀分離,即后代中會出現巧克力色和米白色,D錯誤。1234562.(2024·寧波高一期中)已知柑橘果皮色澤的遺傳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科研人員利用果皮顏色為黃色、紅色和橙色三種類型的植株進行雜交實驗,并對子代果皮顏色進行了調查和統計分析,實驗結果如下:實驗甲:黃色×黃色→黃色實驗乙:橙色×橙色→橙色∶黃色=3∶1實驗丙:紅色×黃色→紅色∶橙色∶黃色=1∶2∶1實驗?。杭t色×紅色→紅色∶橙色∶黃色=9∶6∶1跟蹤訓練123456請分析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根據實驗乙可以判斷出黃色是隱性性狀B.實驗乙中的親本基因型一定相同C.實驗丙中親本紅色柑橘自交后代的表型有3種D.實驗丁中子代的橙色柑橘的基因型有2種跟蹤訓練√123456跟蹤訓練親本雜交后代出現性狀分離,新出現的性狀是隱性性狀,根據實驗乙可以判斷出黃色是隱性性狀,A正確;假設相關基因用A、a和B、b表示,根據題干信息可以確定A、B基因同時存在時表現為紅色,A、B基因都不存在時表現為黃色,其余全為橙色,而實驗乙兩個橙色雜交后代出現黃色,沒有出現紅色,說明實驗乙中兩個親本為相同的基因型,B正確;根據子代表型和比例可推測實驗丙中親本紅色柑橘基因型為AaBb,自交后代的表型有3種,C正確;123456跟蹤訓練實驗丁中子代的橙色柑橘的基因型有4種,分別是aaBb、Aabb、AAbb、aaBB,D錯誤。1234563.人體膚色的深淺受A、a和B、b兩對基因控制(A、B控制深色性狀)。基因A和B控制皮膚深淺的程度相同,基因a和b控制皮膚深淺的程度相同。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男性與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女性結婚,下列關于其子女皮膚顏色深淺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子女可產生四種表型B.膚色最淺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C.與親本AaBB表型相同的有1/4D.與親本AaBb皮膚顏色深淺一樣的有3/8跟蹤訓練√123456跟蹤訓練由題意可知,A、B控制皮膚深淺的程度相同,即兩者效果一樣,所以膚色由顯性基因的數量決定。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男性與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女性結婚,根據自由組合定律,其后代的基因型有AABB(1/4×1/2=1/8)、AABb(1/4×1/2=1/8)、AaBB(1/2×1/2=1/4)、AaBb(1/2×1/2=1/4)、aaBB(1/4×1/2=1/8)、aaBb(1/4×1/2=1/8)。其中顯性基因的數量情況分別是4個、3個、2個、1個。123456跟蹤訓練由以上分析可知,子女可產生四種表型,A正確;膚色最深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膚色最淺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B正確;與親本AaBB表型相同的子女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他們出現的比例分別是1/4和1/8,所以與親本AaBB表型相同的有3/8,C錯誤;與親本AaBb皮膚顏色深淺一樣的子女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他們出現的比例分別是1/4和1/8,所以與親本AaBb皮膚顏色深淺一樣的有3/8,D正確。1234564.(2024·紹興高一期中)玉米是雌雄同株異花植物,雄花開在頂端,雌花開在下部,如圖所示。玉米籽粒顏色由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黃粒為A_、白粒為aa;葉色由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綠葉為BB、淺綠葉為Bb,白化葉(bb)幼苗后期死亡。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玉米籽粒顏色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葉色的顯性現象屬于共顯性C.玉米進行雜交實驗時,需要對母本植株進行去雄處理D.基因型AaBb的玉米植株自交,子代淺綠葉白粒籽的成熟植株占1/6跟蹤訓練√123456跟蹤訓練玉米的兩對性狀都是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籽粒顏色的遺傳遵循分離定律,A錯誤;葉色的顯性現象屬于不完全顯性,B錯誤;玉米是同株異花植物,進行雜交實驗時,不用對母本植株進行去雄處理,C錯誤:基因型為AaBb的玉米植株進行自交,兩對性狀分開求解,白粒(aa)的概率是1/4,淺綠葉(Bb)的概率是2/3,子代淺綠葉白粒籽的植株所占的比例為1/4×2/3=1/6,D正確。1234565.(2024·浙江四校高一聯考)某植物的葉色同時受E、e與F、f兩對基因控制,兩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體上。綠葉植株基因型為E_ff,紫葉植株基因型為eeF_。將某綠葉植株與紫葉植株作為親本進行雜交,所得紅葉植株自交得F2,F2的表型及比例為紅葉∶紫葉∶綠葉∶黃葉=7∶3∶1∶1,不考慮突變。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F1產生的基因型為eF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B.這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C.F2中紅葉植株的基因型有4種,且比例為3∶2∶1∶1D.取F2綠葉植株與紫葉植株進行正反交,所得子代的表型比例不同跟蹤訓練√123456跟蹤訓練F2的表型及比例為紅葉∶紫葉∶綠葉∶黃葉=7∶3∶1∶1,說明這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7∶3∶1∶1屬于9∶3∶3∶1的變式;可推出F1紅葉植株的基因型為EeFf,E_F_表現為紅葉,eeff表現為黃葉,子二代中綠葉和紅葉個體各減少了兩份,根據棋盤法可推測是基因型為Ef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A錯誤,B正確;123456跟蹤訓練由于基因型為Ef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F2中基因型為EEFf(紅葉)、EeFf(紅葉)、Eeff(綠葉)、EEff(綠葉)的個體各死掉一份,所以F2中紅葉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為EeFf∶EeFF∶EEFf∶EEFF=3∶2∶1∶1,C正確;根據A項和C項分析可知,F2綠葉植株基因型為Eeff(產生配子為Ef∶ef=1∶1),紫葉植株基因型為eeF_(產生配子eF∶ef=2∶1),由于Ef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故F2綠葉植株與紫葉植株進行正反交,所得子代的表型比例不同,D正確。1234566.報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黃色(含黃色錦葵色素)由兩對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顯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為前體物質合成黃色錦葵色素的代謝過程,但當顯性基因B存在時可抑制其表達?,F選擇基因型為AABB和aabb兩個品種進行雜交,得到F1,F1自交得F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黃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B.F1的表型是白色C.F2中黃色∶白色的比例是3∶5D.F2中的白色個體的基因型有7種跟蹤訓練√123456跟蹤訓練分析題圖可知,基因A表達才能合成黃色錦葵色素,而基因B表達時基因A表達受抑制,花色為白色,因此白色報春花的基因型為A_B_或aa_ _,而黃色報春花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基因型為AABB和aabb兩個品種雜交,F1基因型為AaBb,花色應為白色;F1自交,F2的基因型為A_B_、aaB_、A_bb、aabb,其比例為9∶3∶3∶1,其中黃色所占比例為3/16,白色所占比例為(9+3+1)/16,因此F2中白色∶黃色的比例是13∶3;123456跟蹤訓練由于F2共有9種基因型,其中黃色植株的基因型只有AAbb和Aabb兩種,其余為白色個體的基因型,種類是7種。12345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章 微專題二 兩對基因控制的性狀遺傳中異常分離比現象.docx 第一章 微專題二 兩對基因控制的性狀遺傳中異常分離比現象.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