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河南省沁陽市中考一模道德與法治試題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共8頁。滿分7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試題卷上不要答題,請用黑色水筆直接把答案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題卷上的答案無效。一、選擇題(本題17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1.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系列部署:完善收入分配和就業制度、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增強基本公共服務均衡性和可及性……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這體現出( )A. 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解決B. 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C.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D. 我國經濟區域發展不平衡和城鄉發展不協調2. 在2024年11月12日至17日舉行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科技成果多維呈現,自主創新含量十足。我國自主研發的AEF1200發動機、嫦娥六號取回的月背月壤樣品、全球首顆靜止軌道微波氣象衛星模型……一批“高精尖”展品首發首秀,展現著我國航空航天科技的高水平自立自強。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①這說明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科技創新強國②這表明我國航空航天科技創新成果豐碩③這體現出我國航空航天領域自主創新能力的日益增強④這標志著我國突破了制約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卡點瓶頸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3. 提起未來產業,你會聯想到什么?元宇宙、腦機接口、量子科技……《河南省培育發展未來產業行動方案(2024—2030年)》提到,要聚焦6大方向布局發展14個賽道,為制勝未來取得“新籌碼”。這表明我省( )①堅持教育優先發展②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③教育質量穩步提升④不斷推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4. 一輛“直通車”,家門口就能參與立法;一個“金點子”,人民建議結出“金果子”;一張“小板凳”,有事商量著辦,事情一塊來干……一個個充滿煙火氣的民主形式,一次次接地氣、聚人氣的民主實踐,讓全過程人民民主真正看得見、摸得著。這說明( )A. 人民無法參與國家事務管理B. 全過程民主讓人人都能當家做主C. 人民當家作主沒有落實在國家政治生活中D. 全過程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5. 市場經濟的本質是法治經濟。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一批涉及餐飲、數字電視、蔬菜批發等民生領域的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典型案例,用法治更好守護市場公平。最高法的做法表明( )A. 法治要求實行良法善治B. 有法律制度等于就有法治C. 法治能守護公平但會破壞市場D. 依靠法律手段能解決市場中的所有問題6. 仔細觀察下面四幅圖片,最能反映它們內容的共同主題是( )A. 創新讓生活更美好B. 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厲行法治C. 生活在新型民主國家D. 政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7. “甲骨文的‘學’,這個字大家看,是兩個手拿著什么?”“算籌!”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走進安陽殷墟,中國文字學會會長、中國文字博物館館長黃德寬為同學們揭示了漢字的演變歷程,帶領同學們一起探秘甲骨文,觸摸中華文明的根脈。下列觀看節目后的感悟,正確的是( )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甲骨文唯一代表②中華文化歷久彌新,傳承歷史惟靠漢字③我們要寫好中國字,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④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8. “爭一爭,行不通;讓一讓,六尺巷”。在安徽桐城,當地干部群眾把歷史智慧融進基層治理,推動鄰里之間少一分“怨氣”,多一份“和氣”,共同營造安居樂業的和諧社會環境,譜寫出歷史典故的時代新篇。其中蘊含的主要歷史智慧是( )A. 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B. 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倫理規范C. 講求禮讓、以和為貴的傳統美德D.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價值追求9. 功勛榮譽表彰是黨和國家重要的制度性安排。2024年9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王永志、王小謨等15人被授予國家勛章、國家榮譽稱號。對此,下列評價正確的是( )①榮譽表彰僅為形式,對社會沒有實質影響②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凝聚價值追求③只注重表彰少數人,忽略社會大眾的貢獻④發揮榜樣引領,筑牢國家認同和政治認同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10. 邀請奧運健兒走進校園,講述為國爭光的拼搏故事;將紅色場景、奮斗歷程融入思政課堂,讓學生體悟祖國的苦難輝煌;舉行升旗儀式,以“中國紅”激揚愛國情……許多學校組織豐富多樣的主題活動,為學子們帶來一堂堂生動的“思政課”。開展這些活動( )①占用了學生必要的學習時間,沒有意義②不能直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增加了學習負擔③有利于涵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愛國情,凝聚報國志④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表現,幫助青少年成人成才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1.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年齡結構變化,我國總體上已由人口增量發展轉向減量發展階段,人口發展呈現少子化、老齡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等明顯的趨勢性特征。對于我國人口發展新形勢,必須全面認識、正確看待。對此,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A. 人口減少對經濟社會發展只有利沒有弊B. 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發展只有弊沒有利C. 要進一步適應人口發展新形勢,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D. 人口問題已不是我國面臨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12. “交水費”—居民常用的這一說法要改了。近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水利部發布《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實施辦法》,明確自2024年12月1日起全面實施水資源費改稅試點,將水資源稅推向全國31個省份。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①有利于提升節約用水意識,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②有利于水資源的高效利用,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③會造成水資源浪費,加劇我國面臨的水資源危機④會大幅度增加居民的經濟負擔,影響老百姓生活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13. 閱讀下面兩幅圖中的詩文,想象詩中的生活圖景與蘊含的共同意境。選擇下面理念與其相符的是( )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天星橋(節選) 梁蘅 這是一種多么美妙的有機的結合。你看石臨水巧妝,極盡其態,因水而靈;水繞石弄影,曲盡其媚,因石而秀;而這樹呢,抱堅石而濯清流,展青枝而吐綠云,幻化出一團濃烈的生命。這種生命的量力和美感充盈在這條不大的山谷之中,令你流連忘返,回腸蕩氣。A.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B. 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C. 自然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D. 人類可以主宰自然,凌駕于自然之上14. 為全面推進美麗河南建設,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河南,我省在《關于全面推進美麗河南建設的實施意見》中提出,要開展美麗河南建設全民行動。這要求我們( )①要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②在生活中多用一次性產品③養成物盡其用的文明習慣④外出時盡量乘私家車出行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15. 新時代以來,新發展理念引領中國經濟邁出高質量發展堅實步伐。下列對新發展理念的理解,正確的是( )序號 事例 理解① C919國產大飛機實現商業化運營,第五代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綠能瀛”號成功交付…… 共享發展② 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至2023年的66.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降至今年上半年的2.45…… 協調發展③ 2023年碳排放強度比2012年下降超過35%;積極發展新能源產業,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9年位居全球第一…… 綠色發展④ 消博會、廣交會、服貿會接連舉辦,22個自貿試驗區、海南自貿港挺立潮頭,中歐班列通達歐洲25個國家200多個城市…… 開放發展⑤ 穩定和擴大就業、著力解決看病難看病貴、補齊養老服務短板…… 創新發展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16. 當今時代是放飛夢想的時代,從國家功勛人物到時代楷模群體,從工人農民到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每一個人都是追夢人,每一個中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美好夢想,演繹自己的美麗人生。它告訴我們( )①每一個人的夢想都一定能夠實現②每一人的夢想和人生都是一樣的③生活在新時代,每一人都要勇敢追夢努力圓夢④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要做新時代的奮斗者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17.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中國制度”的優勢更加彰顯,“中國發展”的成色更加亮眼,“中國精神”的力量更加澎湃,億萬人民煥發出對“中國道路”的自信心。這啟示我們要( )①對國家有認同②對文化有底氣③對發展有信心④對問題要忽視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二、非選擇題(本題四大題,共36分)18. 材料 民權申甘林帶,擁有河南“塞罕壩”之稱。歷史上,黃河多次決口,給這里留下了數十萬畝沙荒地。20世紀50年代以來,三代民權人在“風吹黃土遮天蔽日,鹽堿遍地寸草不生”的沙荒地上風餐露宿,硬是在100多平方公里的茫茫沙丘上培育了10余萬畝人工林帶,把寸草不生的萬頃荒漠變成了造福當代、澤被后世的人工綠洲。如今,河南“塞罕壩”充分發揮林下資源豐富優勢,發展綠色產業,讓林地“生金產銀”,讓人民群眾的生態飯越吃越好、越吃越香,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閱讀上述材料,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河南‘塞罕壩’的生態飯越吃越香”進行微點評。19 在當今社會,尤其是互聯網時代,各種信息如潮水般涌來,社會生活中難免會出現一些謠言,謠言通過網絡傳播,速度快,影響面廣。在道德與法治課上,同學們圍繞謠言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曉明說:“說話權利包括說錯話的權利,對謠言的寬容本質上是對說話權利的保護。”運用所學知識,請你對曉明的說法進行辨別與分析。20. 材料 回望來路,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了中國的面貌,我國取得了“史詩般的進步”,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進入新時代,從夯基壘臺、立柱架梁到全面推進、積厚成勢,再到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以“中國之制”推進“中國之治”,進一步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激發和增強了社會活力。從歷史深處奔涌而來,向民族復興澎湃而去,全面深化改革是穩大局、應變局、開新局的重要抓手,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風正揚帆,征途如虹。“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1)閱讀上述材料,請你談談其中蘊含的道理。(2)風正揚帆,征途如虹。在中國式現代化征途中,請你就“履行好自己責任與擔當,為改革開放事業助力添彩”談談自己的做法。21. 2024年9月27日,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著力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提供強大精神文化支撐。加強對青少年的歷史文化教育,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小就植入孩子們的心靈。你所在學校計劃開展一次“民族團結共奮進,同心筑夢新時代—青少年在行動”為主題的宣傳實踐活動,作為校學生會干部,你負責本次活動的組織工作,需要設計完成一份活動方案。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____ 二、活動主體 全校學生 三、活動時間 2024年12月××日-2024年12月××日 四、活動地點 學校內及思政第二課堂校外實踐地點 五、活動內容 (一)宣傳教育階段 1.活動形式:開展民族團結主題班會 預期目標:深入理解民族團結的內涵,共同探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促進民族團結。 2活動形式:____ 預期目標:____ (二)實踐活動階段 1.活動形式:開展“手拉手”結對幫扶活動 預期目標:培養關愛他人、團結協作的精神,促進各民族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友誼。 2.活動形式:____ 預期目標:____ 六、參與活動注意事項 ____2025年河南省沁陽市中考一模道德與法治試題 參考答案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共8頁。滿分7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試題卷上不要答題,請用黑色水筆直接把答案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題卷上的答案無效。一、選擇題(本題17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1題答案】【答案】B【2題答案】【答案】C【3題答案】【答案】B【4題答案】【答案】D【5題答案】【答案】A【6題答案】【答案】D【7題答案】【答案】D【8題答案】【答案】C【9題答案】【答案】B【10題答案】【答案】D【11題答案】【答案】C【12題答案】【答案】A【13題答案】【答案】A【14題答案】【答案】C【15題答案】【答案】B【16題答案】【答案】B【17題答案】【答案】A二、非選擇題(本題四大題,共36分)【18題答案】【答案】河南“塞罕壩”積極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把沙荒地變成了人工綠洲;河南“塞罕壩”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綠色惠民,讓人民群眾的生態飯越吃越好、越吃越香;河南“塞罕壩”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發揚艱苦奮斗精神,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家鄉的面貌;河南“塞罕壩”堅持新發展理念,努力建設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的美麗家園;等等。【19題答案】【答案】曉明的說法是片面的。保護說話的權利不等于對謠言的寬容,要旗幟鮮明地反對各種形式的謠言。我國憲法規定,公民享有言論自由。但是:言論自由不是無限制的絕對自由,公民在行使言論自由時,不得超越它本身的界限。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任何人都有可能說錯話,只要不觸及法律和道德底線,我們都要有寬善之心,但這并不等同于要寬容謠言。謠言,是指沒有相應事實基礎,卻被捏造出來并通過一定手段推動傳播的言論。謠言污染社會環境,敗壞社會風氣,破壞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影響社會和諧穩定。我們要增強社會責任感和媒介素養,自覺抵制、旗幟鮮明的反對各種形式的謠言。【20題答案】【答案】(1)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我國過去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全面深化改革;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實踐發展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等等。(2)深入學習理解改革開放,認同改革開放國策,做好改革開放的宣傳員;堅定理想信念,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培養創新精神,激發創造活力,努力成為時代所需要的創新型人才;樹立全球視野和開放意識,堅定民族自信,自覺維護國家利益;提升自身素質,錘煉品德修為,增強社會責任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勇于擔當作為;等等。【21題答案】【答案】一、活動目的:增強對民族團結重要性的認識,培養維護民族團結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激發愛國情懷。五、活動內容(一)宣傳教育階段活動形式與預期目標:①舉辦民族團結主題講座,認識和了解民族團結的重要意義,增強對民族團結的認同感和責任感;②制作民族團結主題宣傳展板(或舉辦民族團結知識競賽),激發學生學習民族團結知識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民族團結意識;等等。(二)實踐活動階段活動形式與預期目標:①組織民族文化體驗活動,親身感受各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增進對各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熱愛,增強對各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②走進民族社區開展志愿服務(或組織參觀民族文化場館),深入了解各民族的生活實際和歷史、文化與風俗習慣,增進各民族之間的感情,培養社會責任感和愛國情懷;等等。六、參與活動注意事項1.要積極參與活動,激發參與熱情,做到在活動中真正有所收獲;2.活動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習俗和宗教信仰,避免因文化差異而產生誤解和沖突;3.參與校外活動,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學會應對突發事件,確保人身安全;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