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七下科學期中學習評價(一)解析及參考答案(范圍:第1-2章 時間:120分鐘,滿分16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錯選、多選均不得分。)1.“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這是人們對梅花不畏嚴寒的贊賞。梅花在植物的結構層次中屬于( )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系統【答案】C2.下列關于生物體的結構層次,說法正確的是( )A.①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④B.②由營養組織、上皮組織、輸導組織和分生組織等組成C.③由多種組織構成D.圖中表示的結構層次由大到小排列①②④③【答案】A【解答】A、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的生活依靠細胞各結構的分工合作,A正確;B、②番茄屬于果實,是由營養組織、保護組織、輸導組織和分生組織等組成的,上皮組織屬于動物體組織,B錯誤;C、葉的表皮其主要功能是保護,由保護組織構成,C錯誤;D、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圖中表示的結構層次由大到小排列①②③④,D錯誤。3.下列各圖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不能表示純凈物的是( )A. B. C. D.【答案】C【解析】C中有兩種不同的分子,是混合物。4.華南理工大學研究團隊利用動態“局域柔性”框架材料,實現了在室溫下對重水和普通水的有效分離。一個重水分子中含有的質子個數為( )A.3 B.10 C.12 D.20【答案】B【解析】一個重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一個氫原子的原子核中有1個質子,一個氧原子的原子核中有8個質子,故一個重水分子中有10個質子。5.如圖模型表示母體與胚胎進行物質交換,下列說法中不合理的是( )A.A可表示氧氣 B.B可表示母乳C.C可表示營養物質 D.D可表示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胚胎通過胎盤、臍帶從母體血液獲得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氧氣,同時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也是通過臍帶、胎盤經母體排出體外的。因此模型圖中A可以表示氧氣,B不能表示母乳,C可以表示營養物質,D可以表示二氧化碳。所以,其中不合理的是母乳。6.如圖是胎兒形成過程,對該過程描述不正確的是( )A.①表示睪丸,能分必雌性激素B.②表示卵細胞,細胞質中含有豐富營養物質C.③表示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點D.④表示發育過程,主要在子宮中完成【答案】A【解析】A、①睪丸的主要功能是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A錯誤。B、②卵細胞的細胞質中含有豐富的卵黃,它提供胚胎發育初期所需要的營養物質,B正確。C、精子與卵細胞在輸卵管內相融合形成③受精卵,標志著新生命的開始,C正確。D、④表示胚胎發育過程,在子宮中完成,D正確。7.氕、氘、氚是氫的三種同位素原子,它們的原子結構模型如甲、乙、丙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表示中子 B.圖中“”表示電子C.圖中“”表示質子 D.三種同位素原子的質量相同【答案】B【解析】由于圖中每一個原子的“”和“”數量相同,所以分別是質子和電子,B正確。8.油菜進入開花季節,田間一片金黃。油菜花競相怒放,濃郁花香令人陶醉,美麗風景讓人流連。如圖是某生物興趣小組解剖油菜花的展示圖。下列說法和步驟,錯誤的是( )A.用鑷子依次取下萼片、花瓣,放在紙上觀察B.從圖中可知,油菜花是兩性花C.用鑷子取下雄蕊,用放大鏡觀察其形態和結構D.取下雌蕊放在紙上,用解剖刀從中央剖開,用肉眼觀察里面的胚珠【答案】D。【解析】A、用鑷子依次取下花萼和花瓣,放在紙上進行觀察,A正確;B、圖中的花同時具有雄蕊和雌蕊,屬于兩性花。B正確;C、用鑷子取下雄蕊,用放大鏡觀察其形態和結構。C正確;D、取下雌蕊放在紙上,用解剖刀從中央剖開,用放大鏡觀察里面的胚珠。D錯誤。9.厚樸為《本草綱目》中記載的中藥(如圖),其樹皮、花和種子皆可入藥。厚樸屬于(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類植物 D.苔蘚植物【答案】A【解析】被子植物又叫綠色開花植物,常見的綠色開花植物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組成,其中花和果實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器官。10.晚會曾報道了一些制藥企業的藥用膠囊中重金屬“鉻”含量嚴重超標。“鉻”在人體內蓄積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誘發基因病變。這里的“鉻”是指( )A.金屬鉻 B.鉻元素 C.鉻離子 D.鉻原子【答案】B11.芯片制作的主要原料為晶體硅。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硅屬于金屬元素 B.硅原子內質子數為14C.硅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8.09克 D.表示硅的元素符號為【答案】B12.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鈉。中的化合價為,的化合價為,則的化合價為( )A. B.0 C. D.【答案】A13.在化學王國里,數字被賦予了豐富的內涵.對下列化學用語中數字“2”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O ⑤Mg2+ ⑥2OH﹣ ⑦H2O.A.表示離子個數的是⑤ B.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的是④⑤C.表示分子中原子個數的是③⑦ D.表示分子個數的是①②【答案】C【解析】①2H中的2表示氫原子的個數為2個;②2NH3的2表示氨氣分子的個數為2個;③SO2中的2表示一個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④O中的2表示氧化銅中銅元素的化合價為+2;⑤Mg2+中的2表示一個鎂離帶有2個單位的正電荷;⑥2OH﹣中的2表示氫氧根離子的個數為2個;⑦H2O中的2表示一個水分子中含有2個氫原子;14.如圖是鐵元素和氧元素常見化合價的坐標圖,試判斷b點上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A.Fe B.FeO C.Fe2O3 D.Fe3O4【答案】C【解析】b點上物質鐵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氧元素顯﹣2價,則b點上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Fe2O3。15.2019年1月,我國科研人員將棉花,擬南芥,酵母菌、果蠅等六種生物通過“嫦娥四號”帶上月球。經過九天的努力,棉花發出了第一片嫩芽。下圖A、B、C分別代表棉花葉肉細胞、酵母菌細胞、果蠅細胞,圖中陰影部分表示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則陰影部分包括下列哪些結構( )①細胞壁 ②細胞膜 ③細胞質 ④細胞核 ⑤葉綠體 ⑥液泡A.①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⑥【答案】C【解析】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等結構;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葉綠體、線粒體等結構;真菌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膜、線粒體和液泡等。因此,葉肉細胞屬于植物細胞,酵母菌細胞屬于單細胞的真菌,果蠅細胞屬于動物細胞,它們的共同點是都具有②細胞膜、③細胞質和④細胞核。二、填空題:(本大題有9小題20空,16小題每空1 分,其余每空2分,共40分)16.請用恰當的化學用語填空:(1) 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 ;標出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 。(2) 保持二氧化硫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構成氯化鈉的微粒是 。【答案】(1)Al (2)O; (3)SO2 (4)Na+、Cl﹣。17.如圖表示油菜個體發育不同時期結構層次,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該植物與動物的結構層次相比油菜沒有 這個層次。(2) 細胞從圖甲到圖乙過程中,新細胞與原細胞所含遺傳物質是 (填“相同”或“不同”)的。(3)圖丙所示的結構層次是由于細胞 的結果。圖丁中所示的結構是植物的 器官。【答案】(1)系統 (2)相同 (3)分化【解析】(1)有性生殖的生物的個體發育是從受精卵開始的。油菜由小長大,是從圖甲所示的受精卵開始的,它是個體發育的起點。油菜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可見油菜與動物體相比,油菜沒有系統這個層次。(2)在細胞的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最為明顯。在細胞分裂時,染色體會進行復制,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均分成完全相同的兩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中。也就是說,兩個新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相同,新細胞與原細胞染色體形態和數目也相同。(3)在個體發育過程中,一個或一種細胞通過分裂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差異性的變化,這個過程叫做細胞的分化。圖丙所示的結構層次是組織,這是細胞分化的結果。綠色開花植物是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組成的。圖中丁是植物的葉,屬于營養器官。18. “小數據”引發“大發現”。1892年,瑞利經多次實驗測得從空氣中分離出來的氮氣密度為克/升,與相同條件下純凈氮氣的密度比較,發現均偏大,繼續研究發現了氬氣。(1)從元素分類來說,氬屬于 。(選填“金屬元素”或“非金屬元素”)(2) 元素周期表中氬元素的信息如圖所示,則氬原子的質子數為 。(3) 瑞利認為偏大的細微差別不是誤差。下列事實能支持瑞利這一觀點的是 。A.所有的科學實驗中都是存在誤差的B.當時的實驗技術,能使誤差小于C.當時其他科學家重復該實驗,也得到相近的結果【答案】(1)非金屬元素 (2) 18 (3) BC19.紅火蟻(圖甲)是螞蟻的一種,每年的生殖期許多有翅的雄蟻和蟻后飛往空中交配,完成受精,它的發育與家蠶相似。(1)紅火蟻的這種受精方式屬于 受精(選填“體內”或“體外”)。(2)圖乙是昆蟲發育模型圖。若D表示紅火蟻的受精卵,則紅火蟻的發育過程為D→ (用字母和箭頭表示)。【答案】(1)體內(2)A→B→C20.微粒間的相互作用使物質的結構具有一定的層次,例如:(1) 構成水的水分子聚集在一起而不散開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2) 水分子中含有氧原子,氧原子中電子繞核運動而不離開原子核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水分子間存在引力(2) 原子核帶正電荷,核外電子帶負電荷,異種電荷相互吸引21.如圖,“耙耙柑”是桔橙和椪柑雜交育成的最新品種,酸甜適口,少籽或無籽,請回答:(1)若1個“耙耙柑”中出現了1粒種子,可以推斷,發育成果實之前子房中至少有1個 。(2)果農選擇較甜的粑粑柑接穗嫁接到不甜的粑粑柑植株上的方式繁殖植株,這樣做的優點是 。【答案】(1)胚珠; (2)能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解析】(1)綠色開花植物的子房外為子房壁,子房內有胚珠,其數量是一個或多個。受精后,由胚珠形成種子,子房壁發育成果皮,一個胚珠發育成一粒種子,多粒胚珠就發育成多粒種子,果實內種子的數目取決于子房中胚珠的數目,一個粑粑柑中有1粒種子,說明子房中至少有一個胚珠。胚由胚芽、胚軸、胚根、子葉組成,是新植物的幼體,由受精卵發育而來。(2)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無性生殖。如嫁接就屬于無性生殖。無性生殖能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22.請你利用所學的科學知識,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大豆種子中的 (填標號)合稱為胚,它是新植物的幼體。(2)圖乙是大豆幼苗,圖乙中A結構是由圖甲中標號 所示的結構發育而來。(3)大豆油是烹調時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來自于圖甲中的 (填標號)。【答案】(1)①②④⑤ (2)④ (3)⑤【解析】(1)種子中最重要的結構是胚,由圖甲中①胚軸、②胚芽、④胚根、⑤子葉組成。(2)在種子萌發的過程中,胚根生長最快,發育成根,胚芽發育成莖和葉,胚軸發育成連接莖和根的部分。圖乙中A所示的結構葉,由圖甲的④胚芽發育而成。(3)大豆屬于雙子葉植物,營養物質儲存在子葉中,所以大豆油是烹調時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來自于圖甲中的⑤子葉。23.下表是教材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標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數字編號①~③各表示一種元素。請回答問題。(1) ①表示的元素是______。(2) 1個鋁原子的核外電子有__個。【答案】(1) H (2)【解析】(1)①代表的是原子序數為1的元素,為。(2)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1個鋁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13。24.甲醇有“液態陽光”之稱,可用二氧化碳和氫氣制得,其原理和反應如圖所示。圖1 圖2(1) 圖1是二氧化碳合成甲醇的微觀過程。由圖1可知,甲醇中所含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_。(2) 圖2中原料B可通過電解C來獲得,物質B的化學式是________。【答案】(1) (2)【解析】(1) 甲醇化學式為,故可以得出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2) 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碳和氫氣反應生成甲醇和水,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因此圖2中物質的化學式是。三、探究題:(本大題有6小題,每空2分,共40分)25.小科為了研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進行了如下實驗:①空盒子里裝入土。②在甲、乙區域的土壤上灑上水,使其濕潤。③在甲、乙、丙、丁四個區域均勻的各撤上20粒干燥、同品種的玉米種子。④用黑紙板把乙、丁蓋上,放在20℃左右的環境中。一周后拿掉黑紙板,觀察種子的萌發情況。區域 甲 乙 丙 丁種子發芽數(粒) 19 18 1 1(1)實驗中所用到的玉米種子除不處于休眠期的同品種的活種子外,還應相同的是 。(2)小科設計甲和乙兩個實驗區域,基于的假設是 。(3)對比甲和丙的玉米種子的萌發數量,可以得出: 。(4)根據實驗結果可知:要使儲藏的種子不發芽,最簡單有效的辦法是 。【答案】(1)完整的胚(或飽滿程度) (2)種子萌發需要(不需要)光照(3)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 (4)將種子曬干【解析】(1)種子的萌發的自身條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且過了休眠期。因此實驗中所用到的玉米種子除不處于休眠期的同品種的活種子外,還應相同的是完整的胚、飽滿。(2)甲、乙實驗區域除光照不同外其他實驗條件都相同,因此甲和乙兩個實驗區域,基于的假設是:種子萌發需要(不需要)光照。(3)甲和丙除水分外,其他實驗條件都相同,因此對比甲和丙的玉米種子的萌發數量,可以得出: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4)由實驗結果可知,種子的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因此要使儲藏的種子不發芽,最簡單有效的辦法是:將種子曬干。26.有兩根相同的一端封閉的細徑玻璃管A和玻璃管B,先往A和B內注入一半的清水,再沿內管壁緩緩向A和B中注入等量加有紅墨水的酒精,使酒精的上液面距離管口5cm,標出酒精上液面的位置。如圖,用手指封住A管口,將A反復顛倒幾次,使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將B豎直靜置。(1)通過觀察玻璃管A中出現的現象,小明得出了分子間存在空隙的結論。則小明得出此結論的證據是:①管中液體變紅色;②管中的液面 。(2)4天后,玻璃管B內的液體也全部變紅。但若將管B放在60℃恒溫環境中靜置時,僅50min玻璃管B內的液體就呈現出均勻紅色。產生此現象的原因是溫度越高, 。【答案】(1)降低 (2)分子熱運動越劇烈。【解析】(1)通過觀察玻璃管A中出現的現象,小明得出此結論的證據是:①管中液體變紅色;②管中的液面降低。(2)4天后,玻璃管B內的液體也全部變紅。但若放在60℃恒溫環境中靜置時,僅50min玻璃管B內的液體就呈現出均勻紅色。原因是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劇烈。27.小東利用如圖裝置,進行電解水實驗。為了增強水的導電性,加快電解速度,常會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溶液(電解過程中硫酸本身不會減少)。實驗編號 ① ② ③ ④硫酸溶液濃度 0.5% 1.0% 1.5% 2.0%氫氣體積/毫升 5 5 5 5時間/秒 300 100 60 50(1)實驗結束后,關閉電源,打開 (選填“a”或“b”)處活塞,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玻璃管口,可觀察到木條復燃。(2)如表是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改變溶液濃度時得到的實驗數據。請結合表格內容,分析隨著實驗的進行,產生氫氣的速度變快的原因是 。(3)本實驗通過比較 來判斷水電解的快慢。(4)如圖是水的電解過程的微觀示意圖,請補充完整。【答案】(1)b。(2)硫酸溶液濃度增大,溶液導電性增強,電解速度加快。(3)產生相同體積氫氣所需的時間。(4)。【解析】(1)電解水實驗中,與電源正極相連的一端產生氧氣,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玻璃管口,可觀察到木條復燃;(2)從表格數據可以看出隨著硫酸溶液濃度的增大,產生相同體積氫氣所用的時間逐漸減少,即產生氫氣的速度變快,這是因為硫酸溶液濃度增大,溶液導電性增強,電解速度加快;(3)由于產生氫氣的體積相同,所以通過比較產生相同體積氫氣所需的時間來判斷水電解的快慢,時間越短,電解速度越快;(4)水的電解過程的微觀示意圖,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則水分子分裂成氫原子和氧原子,氫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氫氣,氧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氧氣,所以應補充的是氫原子和氧原子。28.微塑料是一種新型的環境污染物,為了探究不同類型的微塑料對小麥種子萌發的影響。某科研小組將大小相同的小麥種子分為4組每組100粒,選取3種微塑料在適宜環境條件下開展盆栽試驗,統計分析小麥種子的發芽率(實驗結果如表)。組別 第1組 第2組 第3組 第4組微塑料 不添加微塑料 高密度聚乙烯 聚丙烯 可降解塑料微經(μm) 0 1000 1000 1000濃度(g/kg) 0 0.5 0.5 ?發芽率 90.58 78.22 80.0 84.89(1)表中“?”處應填的數據是 。(2)設置第1組不添加微塑料的目的是 。(3)分析實驗結果得出,這3種微塑料對小麥種子萌發的影響最大的是 。(選填“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或“可降解塑料”)【答案】(1)0.5 (2)對照作用 (3)高密度聚乙烯【解析】(1)根據對照實驗的原則,保持單一變量,“?”處應填的數據是0.5。(2)一般的對照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因此設置第1組不添加微塑料的目的是對照作用。(3)分析實驗結果得出,這3種微塑料對小麥種子萌發的影響從大到小的順序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可降解塑料。29. 19世紀以前,人們一直認為原子是不可分的。1897年湯姆生發現了帶負電的電子,并提出類似“葡萄干面包”的原子模型。為進一步探究原子的結構,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收集證據】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只有少數α粒子發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幾乎達到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猜想與假設】α粒子遇到電子后,就像飛行的子彈碰到灰塵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生明顯改變,而結果卻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否則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釋與結論】(1)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很小的結構”指的是 。(2)能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證據是 。(3)根據盧瑟福的實驗所產生的現象,不能獲得的結論是 。A.原子核的體積很小 B.原子核的質量較大C.原子核帶正電 D.核外電子帶負電(4)1919年,盧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轟擊氮原子,結果有微粒從氮原子中被擊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將氮原子變成了氧原子。從現代觀點看,被擊出的微粒一定含有 。(提示:α粒子由2個質子和2個中子構成)【答案】(1)原子核;(2)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3)D;(4)質子。【解析】(1)盧瑟福說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中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原子核;(2)能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證據是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3)根據盧瑟福的實驗所產生的現象,電子很小,對α粒子的運動幾乎沒有影響,所以不能夠獲得的結論是核外電子帶負電,故D錯誤,ABC正確;故選:D;(4)α粒子由2個質子和2個中子構成,盧瑟福從氮原子中打出了微粒,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變成了氧原子,說明原子核內的質子數變成了8個,所以打出了一個質子。30.開封后的牛奶放置一段時間后還能喝嗎?小科查閱資料發現微生物的活動會將乳糖分解為乳酸,當牛奶中的乳酸含量在0.12%~0.18%時為正常,超過0.18%為變質,為探究開封后牛奶變質的影響因素,小科進行如下實驗:①取甲、乙兩瓶牛奶,打開。②將甲瓶牛奶放置在 20℃的恒溫箱中,將乙瓶牛奶放置在 4℃的恒溫箱中。③間隔一定時間同時從甲、乙兩瓶牛奶中取樣,并測量樣品中的乳酸含量。部分數據如下表所示:時間/小時組別 0 8 16 24 40 80甲(20℃) 0.15% 0.15% 0.15% 0.15% 0.19% 0.32%乙(4℃) 0.15% 0.15% 0.15% 0.15% 0.16% 0.22%(1)開封久置24小時后,甲瓶和乙瓶牛奶中乳酸含量存在明顯差異,主要是受 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2)開封后放置一段時間的牛奶到底能不能喝?請根據表中數據,提供合理建議。(3)根據以上實驗并結合生活經驗,下列關于牛奶的儲存和飲用習慣合理的是 。A.低溫儲存 B.密封保存 C.避免微生物污染 D.注意保質期【答案】(1)溫度(2)如果只是短時間開封放置 (如幾小時到一天左右),并且保證冷藏保存不變質的情況下,可能還可以飲用;但如果放置時間過長或者出現異味、異色等情況,就不應該再飲用了(3)ABCD【解析】(1)開封久置后,甲瓶和乙瓶牛奶中乳酸含量存在明顯差異,這是因為微生物 可以分解牛奶中的營養物質,其中包括乳糖。在常溫下 (20°C),微生物的活動較強,可以將乳糖分解為乳酸;而在低溫下(4°C),微生物的活動較弱,無法完全分解乳糖,因此乳酸含量較低。主要受溫度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2)根據表中數據可以看出,在一定時間內 (如8小時后),甲、乙兩瓶牛奶中的乳酸含量都達到了正常范圍 (0.12%~0.18%)。但是隨著時間的延長,兩瓶牛奶中的乳酸含量都開始上升,超過了正常范圍。因此,如果只是短時間開封放置(如幾小時到天左右),并且保證冷藏保存不變質的情況下,可能還可以飲用,但如果放置時間過長或者出現異味、異色等情況,就不應該再飲用了。建議大家購買新鮮的牛奶并盡快飲用完,避免開封后長時間放置而導致變質。(3)牛奶的保存和飲用要注意:①低溫保存;②密封保存;③避免微生物污染;④注意保質期。因此ABCD符合題意,故選:ABCD。四、綜合題:(本大題有5小題,31、34小題各8分,32、33小題各6分, 35小題7分,共35分)31.人類在探索物質世界和微觀世界的歷史長河中,充滿了智慧。請你回答相關問題。(1)下面的科學家中最早發現電子的是 。(填字母)A.道爾頓 B.湯姆森 C.盧瑟福 D.門捷列夫(2)原子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微粒,為了幫助人們理解原子的結構,科學家都運用了 來表達他們的理論成果。(3)碳﹣12、碳﹣13、碳﹣14都是碳元素的原子,它們的主要差別在于 。(4)人們很早就意識到物質都是由幾種亙古不變的基本成分“元素”組成的。如圖是兩個微粒的結構模型示意圖,這兩個微粒是否屬于同種元素?你的觀點及依據是 。【答案】(1)B;(2)模型;(3)中子數不同;(4)不屬于同種元素,因為這兩個微粒的質子數不同.【解析】(1)湯姆森最早發現電子;(2)原子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微粒,為了幫助人們理解原子的結構,科學家都運用了模型來表達他們的理論成果;(3)碳﹣12、碳﹣13、碳﹣14都是碳元素的原子,它們的主要差別在于中子數不同;(4)由兩個微粒的結構模型示意圖可知,這兩個微粒核內的質子數不同,所以不屬于同種元素。32.如圖為玉米種子的結構圖,請據圖回答:(1)圖乙是玉米種子的剖面圖,該剖面是用刀片沿著圖甲所示的 (選填“a”、“b”或“c”)線剖開。(2)在玉米種子的剖面上滴碘液,被染成藍色的是圖乙中的 。(選填數字)(3)一粒玉米能夠萌發成一顆玉米幼苗,從種子的結構來分析,主要是由于 。A.子葉中的營養物質充足 B.種皮對種子有保護作用C.胚根能從土壤中吸收營養 D.有完整且有生命活力的胚【答案】(1)a(2)1(3)D【解答】(1)圖乙是玉米種子的剖面圖,該剖面是用刀片沿著圖甲所示的a線剖開,能夠完整的觀察到胚的各部分結構。(2)玉米種子子葉一片,營養物質儲存在胚乳里,所以在玉米種子的剖面上滴碘液,被染成藍色的是圖乙中的1胚乳。(3)胚是種子的主要結構,是新植物體的幼體。因此,一粒玉米能夠萌發成一顆玉米幼苗,從種子的結構來分析,主要是由于具有完整且有生命活力的胚,故選D。33.如圖為大腸桿菌和大腸桿菌噬菌體的結構示意圖,請分析回答下列有關問題:(1)大腸桿菌噬菌體沒有細胞結構, 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構成。(2)與動物細胞相比,大腸桿菌的細胞結構里雖有DNA集中的區域,卻沒有成形的 。(3)病毒的繁殖方式是靠自己的遺傳物質中的 ,利用細胞內的物質,制造出新的病毒,新生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活細胞,給人和動物帶來極大危害。【答案】(1)蛋白質 (2)細胞核 (3)遺傳信息。【解答】(1)大腸桿菌噬菌體是病毒,其結構組成是內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質組成。(2)大腸桿菌屬于細菌,雖有DNA集中的區域,卻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3)根據寄主的不同,病毒可以分為植物病毒、動物病毒和細菌病毒,細菌病毒又叫噬菌體。大腸桿菌噬菌體可以寄生在大腸桿菌中,在分類上屬細菌病毒。(4)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細胞內,靠自己的遺傳物質中的遺傳信息,利用細胞內的物質制造出新病毒,新生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的活細胞。34.元素周期表中,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和稀有氣體元素常用不同顏色區分。回答下列問題:(1)D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2)在元素周期表中,氫元素與A元素所占方格顏色 (填“相同”或“不同”)。(3)上圖中,一共涉及 種元素。(4)C與E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是 。【答案】(1)三/3 (2)相同 (3)4/四 (4)AlCl335.食鹽中通常有碘酸鉀(KIO3),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碘,預防碘缺少。(1)碘酸鉀中的碘元素的化合價是 。(2)碘酸鉀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3)若一包食鹽的質量為1千克,其中含碘酸鉀的質量分數為0.5%,則一包食鹽中含碘元素多少克?(保留兩位小數)【答案】(1)+5; (2)214; (3)2.97g。【解析】(1)碘酸鉀中鉀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碘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x+(﹣2)×3=0,則x=+5價。(2)碘酸鉀的相對分子質量是39+127+16×3=214。(3)若一包食鹽的質量為1千克,其中含碘酸鉀的質量分數為0.5%,則一包食鹽中含碘元素的質量為1kg×0.5%100%≈0.00297kg=2.97g。答:一包食鹽中含碘元素為2.97g。(13)/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七下科學期中學習評價(一)(范圍:第1-2章 時間:120分鐘,滿分16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錯選、多選均不得分。)1.“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這是人們對梅花不畏嚴寒的贊賞。梅花在植物的結構層次中屬于( )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系統2.下列關于生物體的結構層次,說法正確的是( )A.①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④B.②由營養組織、上皮組織、輸導組織和分生組織等組成C.③由多種組織構成D.圖中表示的結構層次由大到小排列①②④③3.下列各圖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不能表示純凈物的是( )A. B. C. D.4.華南理工大學研究團隊利用動態“局域柔性”框架材料,實現了在室溫下對重水和普通水的有效分離。一個重水分子中含有的質子個數為( )A.3 B.10 C.12 D.205.如圖模型表示母體與胚胎進行物質交換,下列說法中不合理的是( )A.A可表示氧氣 B.B可表示母乳C.C可表示營養物質 D.D可表示二氧化碳6.如圖是胎兒形成過程,對該過程描述不正確的是( )A.①表示睪丸,能分必雌性激素B.②表示卵細胞,細胞質中含有豐富營養物質C.③表示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點D.④表示發育過程,主要在子宮中完成7.氕、氘、氚是氫的三種同位素原子,它們的原子結構模型如甲、乙、丙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表示中子 B.圖中“”表示電子C.圖中“”表示質子 D.三種同位素原子的質量相同8.油菜進入開花季節,田間一片金黃。油菜花競相怒放,濃郁花香令人陶醉,美麗風景讓人流連。如圖是某生物興趣小組解剖油菜花的展示圖。下列說法和步驟,錯誤的是( )A.用鑷子依次取下萼片、花瓣,放在紙上觀察B.從圖中可知,油菜花是兩性花C.用鑷子取下雄蕊,用放大鏡觀察其形態和結構D.取下雌蕊放在紙上,用解剖刀從中央剖開,用肉眼觀察里面的胚珠9.厚樸為《本草綱目》中記載的中藥(如圖),其樹皮、花和種子皆可入藥。厚樸屬于(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類植物 D.苔蘚植物10.晚會曾報道了一些制藥企業的藥用膠囊中重金屬“鉻”含量嚴重超標。“鉻”在人體內蓄積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誘發基因病變。這里的“鉻”是指( )A.金屬鉻 B.鉻元素 C.鉻離子 D.鉻原子11.芯片制作的主要原料為晶體硅。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硅屬于金屬元素 B.硅原子內質子數為14C.硅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8.09克 D.表示硅的元素符號為12.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鈉。中的化合價為,的化合價為,則的化合價為( )A. B.0 C. D.13.在化學王國里,數字被賦予了豐富的內涵.對下列化學用語中數字“2”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O ⑤Mg2+ ⑥2OH﹣ ⑦H2O.A.表示離子個數的是⑤ B.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的是④⑤C.表示分子中原子個數的是③⑦ D.表示分子個數的是①②14.如圖是鐵元素和氧元素常見化合價的坐標圖,試判斷b點上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A.Fe B.FeO C.Fe2O3 D.Fe3O415.2019年1月,我國科研人員將棉花,擬南芥,酵母菌、果蠅等六種生物通過“嫦娥四號”帶上月球。經過九天的努力,棉花發出了第一片嫩芽。下圖A、B、C分別代表棉花葉肉細胞、酵母菌細胞、果蠅細胞,圖中陰影部分表示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則陰影部分包括下列哪些結構( )①細胞壁 ②細胞膜 ③細胞質 ④細胞核 ⑤葉綠體 ⑥液泡A.①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⑥二、填空題:(本大題有9小題20空,16小題每空1 分,其余每空2分,共40分)16.請用恰當的化學用語填空:(1) 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 ;標出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 。(2) 保持二氧化硫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構成氯化鈉的微粒是 。17.如圖表示油菜個體發育不同時期結構層次,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該植物與動物的結構層次相比油菜沒有 這個層次。(2) 細胞從圖甲到圖乙過程中,新細胞與原細胞所含遺傳物質是 (填“相同”或“不同”)的。(3)圖丙所示的結構層次是由于細胞 的結果。圖丁中所示的結構是植物的 器官。18. “小數據”引發“大發現”。1892年,瑞利經多次實驗測得從空氣中分離出來的氮氣密度為克/升,與相同條件下純凈氮氣的密度比較,發現均偏大,繼續研究發現了氬氣。(1)從元素分類來說,氬屬于 。(選填“金屬元素”或“非金屬元素”)(2) 元素周期表中氬元素的信息如圖所示,則氬原子的質子數為 。(3) 瑞利認為偏大的細微差別不是誤差。下列事實能支持瑞利這一觀點的是 。A.所有的科學實驗中都是存在誤差的B.當時的實驗技術,能使誤差小于C.當時其他科學家重復該實驗,也得到相近的結果19.紅火蟻(圖甲)是螞蟻的一種,每年的生殖期許多有翅的雄蟻和蟻后飛往空中交配,完成受精,它的發育與家蠶相似。(1)紅火蟻的這種受精方式屬于 受精(選填“體內”或“體外”)。(2)圖乙是昆蟲發育模型圖。若D表示紅火蟻的受精卵,則紅火蟻的發育過程為D→ (用字母和箭頭表示)。20.微粒間的相互作用使物質的結構具有一定的層次,例如:(1) 構成水的水分子聚集在一起而不散開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2) 水分子中含有氧原子,氧原子中電子繞核運動而不離開原子核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21.如圖,“耙耙柑”是桔橙和椪柑雜交育成的最新品種,酸甜適口,少籽或無籽,請回答:(1)若1個“耙耙柑”中出現了1粒種子,可以推斷,發育成果實之前子房中至少有1個 。(2)果農選擇較甜的粑粑柑接穗嫁接到不甜的粑粑柑植株上的方式繁殖植株,這樣做的優點是 。22.請你利用所學的科學知識,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大豆種子中的 (填標號)合稱為胚,它是新植物的幼體。(2)圖乙是大豆幼苗,圖乙中A結構是由圖甲中標號 所示的結構發育而來。(3)大豆油是烹調時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來自于圖甲中的 (填標號)。23.下表是教材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標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數字編號①~③各表示一種元素。請回答問題。(1) ①表示的元素是______。(2) 1個鋁原子的核外電子有__個。24.甲醇有“液態陽光”之稱,可用二氧化碳和氫氣制得,其原理和反應如圖所示。圖1 圖2(1) 圖1是二氧化碳合成甲醇的微觀過程。由圖1可知,甲醇中所含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_。(2) 圖2中原料B可通過電解C來獲得,物質B的化學式是________。三、探究題:(本大題有6小題,每空2分,共40分)25.小科為了研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進行了如下實驗:①空盒子里裝入土。②在甲、乙區域的土壤上灑上水,使其濕潤。③在甲、乙、丙、丁四個區域均勻的各撤上20粒干燥、同品種的玉米種子。④用黑紙板把乙、丁蓋上,放在20℃左右的環境中。一周后拿掉黑紙板,觀察種子的萌發情況。區域 甲 乙 丙 丁種子發芽數(粒) 19 18 1 1(1)實驗中所用到的玉米種子除不處于休眠期的同品種的活種子外,還應相同的是 。(2)小科設計甲和乙兩個實驗區域,基于的假設是 。(3)對比甲和丙的玉米種子的萌發數量,可以得出: 。(4)根據實驗結果可知:要使儲藏的種子不發芽,最簡單有效的辦法是 。26.有兩根相同的一端封閉的細徑玻璃管A和玻璃管B,先往A和B內注入一半的清水,再沿內管壁緩緩向A和B中注入等量加有紅墨水的酒精,使酒精的上液面距離管口5cm,標出酒精上液面的位置。如圖,用手指封住A管口,將A反復顛倒幾次,使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將B豎直靜置。(1)通過觀察玻璃管A中出現的現象,小明得出了分子間存在空隙的結論。則小明得出此結論的證據是:①管中液體變紅色;②管中的液面 。(2)4天后,玻璃管B內的液體也全部變紅。但若將管B放在60℃恒溫環境中靜置時,僅50min玻璃管B內的液體就呈現出均勻紅色。產生此現象的原因是溫度越高, 。27.小東利用如圖裝置,進行電解水實驗。為了增強水的導電性,加快電解速度,常會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溶液(電解過程中硫酸本身不會減少)。實驗編號 ① ② ③ ④硫酸溶液濃度 0.5% 1.0% 1.5% 2.0%氫氣體積/毫升 5 5 5 5時間/秒 300 100 60 50(1)實驗結束后,關閉電源,打開 (選填“a”或“b”)處活塞,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玻璃管口,可觀察到木條復燃。(2)如表是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改變溶液濃度時得到的實驗數據。請結合表格內容,分析隨著實驗的進行,產生氫氣的速度變快的原因是 。(3)本實驗通過比較 來判斷水電解的快慢。(4)如圖是水的電解過程的微觀示意圖,請補充完整。28.微塑料是一種新型的環境污染物,為了探究不同類型的微塑料對小麥種子萌發的影響。某科研小組將大小相同的小麥種子分為4組每組100粒,選取3種微塑料在適宜環境條件下開展盆栽試驗,統計分析小麥種子的發芽率(實驗結果如表)。組別 第1組 第2組 第3組 第4組微塑料 不添加微塑料 高密度聚乙烯 聚丙烯 可降解塑料微經(μm) 0 1000 1000 1000濃度(g/kg) 0 0.5 0.5 ?發芽率 90.58 78.22 80.0 84.89(1)表中“?”處應填的數據是 。(2)設置第1組不添加微塑料的目的是 。(3)分析實驗結果得出,這3種微塑料對小麥種子萌發的影響最大的是 。(選填“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或“可降解塑料”)29. 19世紀以前,人們一直認為原子是不可分的。1897年湯姆生發現了帶負電的電子,并提出類似“葡萄干面包”的原子模型。為進一步探究原子的結構,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收集證據】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只有少數α粒子發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幾乎達到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猜想與假設】α粒子遇到電子后,就像飛行的子彈碰到灰塵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生明顯改變,而結果卻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否則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釋與結論】(1)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很小的結構”指的是 。(2)能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證據是 。(3)根據盧瑟福的實驗所產生的現象,不能獲得的結論是 。A.原子核的體積很小 B.原子核的質量較大C.原子核帶正電 D.核外電子帶負電(4)1919年,盧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轟擊氮原子,結果有微粒從氮原子中被擊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將氮原子變成了氧原子。從現代觀點看,被擊出的微粒一定含有 。(提示:α粒子由2個質子和2個中子構成)30.開封后的牛奶放置一段時間后還能喝嗎?小科查閱資料發現微生物的活動會將乳糖分解為乳酸,當牛奶中的乳酸含量在0.12%~0.18%時為正常,超過0.18%為變質,為探究開封后牛奶變質的影響因素,小科進行如下實驗:①取甲、乙兩瓶牛奶,打開。②將甲瓶牛奶放置在 20℃的恒溫箱中,將乙瓶牛奶放置在 4℃的恒溫箱中。③間隔一定時間同時從甲、乙兩瓶牛奶中取樣,并測量樣品中的乳酸含量。部分數據如下表所示:時間/小時組別 0 8 16 24 40 80甲(20℃) 0.15% 0.15% 0.15% 0.15% 0.19% 0.32%乙(4℃) 0.15% 0.15% 0.15% 0.15% 0.16% 0.22%(1)開封久置24小時后,甲瓶和乙瓶牛奶中乳酸含量存在明顯差異,主要是受 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2)開封后放置一段時間的牛奶到底能不能喝?請根據表中數據,提供合理建議。(3)根據以上實驗并結合生活經驗,下列關于牛奶的儲存和飲用習慣合理的是 。A.低溫儲存 B.密封保存 C.避免微生物污染 D.注意保質期四、綜合題:(本大題有5小題,31、34小題各8分,32、33小題各6分, 35小題7分,共35分)31.人類在探索物質世界和微觀世界的歷史長河中,充滿了智慧。請你回答相關問題。(1)下面的科學家中最早發現電子的是 。(填字母)A.道爾頓 B.湯姆森 C.盧瑟福 D.門捷列夫(2)原子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微粒,為了幫助人們理解原子的結構,科學家都運用了 來表達他們的理論成果。(3)碳﹣12、碳﹣13、碳﹣14都是碳元素的原子,它們的主要差別在于 。(4)人們很早就意識到物質都是由幾種亙古不變的基本成分“元素”組成的。如圖是兩個微粒的結構模型示意圖,這兩個微粒是否屬于同種元素?你的觀點及依據是 。32.如圖為玉米種子的結構圖,請據圖回答:(1)圖乙是玉米種子的剖面圖,該剖面是用刀片沿著圖甲所示的 (選填“a”、“b”或“c”)線剖開。(2)在玉米種子的剖面上滴碘液,被染成藍色的是圖乙中的 。(選填數字)(3)一粒玉米能夠萌發成一顆玉米幼苗,從種子的結構來分析,主要是由于 。A.子葉中的營養物質充足 B.種皮對種子有保護作用C.胚根能從土壤中吸收營養 D.有完整且有生命活力的胚33.如圖為大腸桿菌和大腸桿菌噬菌體的結構示意圖,請分析回答下列有關問題:(1)大腸桿菌噬菌體沒有細胞結構, 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構成。(2)與動物細胞相比,大腸桿菌的細胞結構里雖有DNA集中的區域,卻沒有成形的 。(3)病毒的繁殖方式是靠自己的遺傳物質中的 ,利用細胞內的物質,制造出新的病毒,新生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活細胞,給人和動物帶來極大危害。34.元素周期表中,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和稀有氣體元素常用不同顏色區分。回答下列問題:(1)D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2)在元素周期表中,氫元素與A元素所占方格顏色 (填“相同”或“不同”)。(3)上圖中,一共涉及 種元素。(4)C與E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是 。35.食鹽中通常有碘酸鉀(KIO3),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碘,預防碘缺少。(1)碘酸鉀中的碘元素的化合價是 。(2)碘酸鉀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3)若一包食鹽的質量為1千克,其中含碘酸鉀的質量分數為0.5%,則一包食鹽中含碘元素多少克?(保留兩位小數)(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七下科學期中學習評價(一)(學生用).docx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七下科學期中學習評價(一)(教師用).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