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四節 化學微粒相關概念及意義1.(2024八下·杭州期中)模型常常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的或復雜的事物,仔細觀察下列四幅圖片,其中不屬于模型的是()A.原子結構 B.二氧化碳分子 C.新冠病毒 D.接種疫苗標志【答案】D【知識點】模型與符號【解析】【分析】模型可以是復雜的事物,也可以是復雜的過程或者過程的示意等,例如計算公式、電路圖等都屬于模型。【解答】A、圖為原子結構模型,故A不符合題意;B、圖為二氧化碳分子的微觀模型,故B不符合題意;C、圖為新冠病毒模型,故C不符合題意;D、圖為接種疫苗標志,不是模型,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2024八下·吳興期中)借助模型有利于學科概念的學習與理解,下列屬于模型的是( )A. B. C. D.【答案】B【知識點】模型與符號【解析】【分析】模型是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或復雜的事物,而符號是指有一定意義的圖像形、文字等。如:化學符號、交通標志等。【解答】 A.圖示為杭州亞運會會徽,屬于符號,不是模型,故A不符合題意;B.圖示為電路圖,可以直觀描述電路連接關系,屬于模型,故B符合題意;C.圖示為禁止鳴笛標志,屬于符號,不是模型,故C不符合題意;D.圖示為男女性別標志,屬于符號,不是模型,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3.(2022八下·余杭期中)在生活與科研中,我們用符號或模型來表達一定的信息。下列圖示屬于符號的是( )A. B. C. D.【答案】C【知識點】模型與符號【解析】【分析】模型是人們為了某種特定目的而對認識的對象所做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描述。一個模型可以是一幅圖,一張表或計算機圖像,也可以是一個復雜的對象_或過程的示意。模型可以是具體形象的,也可以是慨括抽象的。【解答】A:原子核電子軌道為模型;B:電路圖為模型;C:節水符號為符號;D:磁體周圍磁感線 為模型;故選C。4.(2024八下·義烏期中)模型常常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或復雜的事物。下列不屬于模型的是( )A.電流表 B.地球儀 C.磁感線 D.甲烷分子結構【答案】A【知識點】模型與符號【解析】【分析】模型指通過模型來揭示原型的形態、特征和本質;符號代表事物的標志。【解答】A.電流表,屬于符號,不屬于模型,故A符合題意B.地球儀,屬于模型,故B不符合題意;C.磁感線,屬于模型,故C不符合題意;D.甲烷分子結構,屬于模型,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5.(2024八下·樂清期中)如圖為鈉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鈉的微觀模型示意圖,圖中的“?”代表的是( )A.質子 B.電子 C.中子 D.原子核【答案】B【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6.(2024八下·余杭期中)2023年5月28日,我國自行研制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C919完成了首次商業航班飛行。飛機上以氯酸鈉為產氧劑提供氧氣。能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 )A.20 B.O2 C.O D.O2-【答案】B【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解析】【分析】根據分子的定義以及氧氣的化學式分析;【解答】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氧分子的符號是 O2 ,故選:B7.(2024八下·余杭期中)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選項 事實 解釋A 夏天自行車輪胎爆炸 分子間的間隔變大B 一滴水中約1021個水分子 水分子很小C 注射器中的氣體通過壓縮體積會變小 加壓時氣體分子變小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學性質不同 分子構成不同A.A B.B C.C D.D【答案】C【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分析】根據分子的性質分析;【解答】A、 夏天自行車輪胎爆炸 是由于溫度過高是氣體分子間隔變大,氣體體積變大導致,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B、 一滴水中約1021個水分子 說明水分子很小,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C、 注射器中的氣體通過壓縮體積會變小 是由于壓縮后使氣體分子的間隔變小,分子本身沒變,選項錯誤,符合題意;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構成不同,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因此二者的化學性質不同 ,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8.(2023·浙江期中)下列關于分子、原子、離子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只有帶電的原子才叫離子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C.分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D.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粒子【答案】D【知識點】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離子的書寫與意義【解析】【分析】A、根據離子的含義分析。B、根據原子的含義分析。C、根據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分析。D、根據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粒子分析。【解答】A. 離子是指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故錯誤;B.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而不是最小的微粒,故錯誤;C.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而不是分子,故錯誤;D. 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粒子,故正確;故答案為:D。9.(2024八下·紹興期中)如圖表示四種原子的結構模型(“●”、“○”和“●”分別表示電子、中子、質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丙的核電荷數不同 B.甲、丙為同一種原子C.乙、丁屬于同一種元素 D.甲、乙互為同位素原子【答案】C【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原子的構成;同位素;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根據微觀結構圖判斷原子的構成;【解答】A、如圖所示,甲和丙的質子數相同,其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故甲、丙的核電荷數相同,選項錯誤;B、如圖所示,甲、丙的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它們屬于同一種元素的不同原子,選項錯誤;C、由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乙、丁兩種原子的質子數相同,故它們屬于同種元素,選項正確;D、如圖所示,甲、乙的質子數不相同,不是同種元素的不同原子因此不互為同位素,選項錯誤。故選:C。10.(2024八下·紹興期中)下列有關分子、原子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分子一定比原子質量大B.對于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粒子C.分子、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粒子D.在化學變化中,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種粒子【答案】A【知識點】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解析】【分析】根據分子與原子的區別和聯系分析;【解答】A、分子比其構成原子質量大,但不是所有分子質量都比原子質量大,選項錯誤;B、分子是 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粒子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化學性質由其構成分子保持,選項正確;C、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有分子、原子和離子,選項正確;D、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而是重新結合成新的分子或物質,選項正確;故選:A。11.(2024八下·溫州期中)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以下是不同時期科學家提出的原子結構模型 (如圖所示),其中符合原子結構模型建立先后順序的是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答案】B【知識點】原子的構成【解析】【分析】1904年湯姆生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1911 年盧瑟福提出帶核的原子結構模型;1913年玻爾提出軌道式原子模型。【解答】1904年湯姆生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1911 年盧瑟福提出了帶核的原子結構模型;1913年玻爾提出了軌道式原子模型(即分層結構模型)。所以,先后順序為③→②→①。故答案為:B。12.(2024八下·杭州期中)一種有趣的鐘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一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為金屬元素B.六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的質子數為6C.十一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的離子符號為NaD.鐘面上時針、分針所指的兩種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MgO【答案】A【知識點】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A.如果元素名稱中含有金字旁,那么為金屬元素;B.質子數等于原子序數;C.最外層電子大于4的容易得到電子帶負電荷,最外層電子小于4的容易失去電子帶正電荷;D.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推算化合物的化學式。【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一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為H,為非金屬元素,不含有金字旁,為非金屬元素,故A錯誤符合題意;B.根據圖片可知,六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為C,它的質子數為6,故B正確不合題意;C.根據圖片可知,十一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為Na,它失去最外層的一個電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寫作Na+,故C正確不合題意;D.鐘面上時針對準O,通常顯-2價,分針對準Mg,通常顯+2價,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它們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MgO,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A。13.(2024八下·杭州期中)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地殼中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也就是金屬鋁單質B.鋁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6.98gC.鋁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D.符號“Al”表示的含義只有兩種,鋁元素和1個鋁原子【答案】C【知識點】元素的種類與分布;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A.根據自然界中金屬的存在狀態判斷;B.相對原子質量沒有單位;C.最外層電子數大于4的容易得到電子,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的容易失去電子。D.根據元素符號的意義解答。【解答】A.地殼中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在自然界以化合態存在,不是金屬鋁,故A錯誤;B.根據圖片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為26.98,則鋁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6.98,單位為“1”,不是“g”,故B錯誤;C.鋁原子的核電荷數為13,最外層電子數為3,小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3個電子,故C正確;D.符號“Al”表示的含義有:鋁元素和1個鋁原子、鋁單質,故D錯誤。故選C。14.(2024八下·杭州期中)世界是由元素組成的.圖中能正確表示地殼中元素含量分布的是( )A. B. C. D.【答案】B【知識點】元素的種類與分布【解析】【分析】根據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前五種元素來回答本題,再結合所給圖示中前幾種元素的含量來回答本題。【解答】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前五種元素是:O、Si、Al、Fe以及其他,只有B圖中符合。故答案為:B。15.(2023八下·義烏期中)元素周期表中金元素的信息如圖所示,對圖中信息理解正確的是( )A.金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B.一個金原子的質量為197C.一個金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118 D.金原子的核電荷數為79【答案】D【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的種類與分布;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以及原子的結構分析【解答】A. 金元素是金屬元素,A錯誤B. 197是金的相對原子質量,不是一個金原子的質量,B錯誤C. 原子包括原子核和核外電子,原子核又包括質子和中子,其中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從圖中可以看出金是79號元素,說明它的質子數為79,所以核外電子數也為79,C錯誤D.核電荷數等于質子數,因此金原子的核電荷數為79,D正確故答案為D16.(2024八下·余杭期中) 工業上用SO3 與水反應制硫酸 (H2SO4), 對于SO3 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表示三氧化硫這種物質B.表示三氧化硫這種物質由硫、氧兩種元素組成C.SO3 與 H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相同D.三氧化硫中有4個原子【答案】D【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解析】【分析】根據化學式的含義分析;【解答】A、 SO3 是三氧化硫的化學式,故表示三氧化硫這種物質,選項正確;B、根據化學式可知,三氧化硫含有硫元素和氧元素兩種元素,選項正確;C、由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零,氧元素化合價為-2價,氫元素化合價為+1價,因此三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價為+6價,硫酸中硫元素化合價也是+6價,選項正確;D、三氧化硫是由三氧化硫分子構成,一個三氧化硫分子中有1個硫原子和3個氧原子,共4個原子,選項錯誤;故選:D。17.(2024八下·余杭期中) 某同學制作的試劑瓶標簽如圖,其中不正確的是( )A. B. C. D.【答案】B【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解析】【分析】根據化學式書寫原則,正價在左負價在右,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化合價數值約到最簡交叉寫在元素右下角;【解答】A、鋅的化學式是Zn,選項正確;B、氧化鐵的化學式是,選項錯誤;C、氯化鎂的化學式是,選項正確;D、硫酸鉀的化學式是,選項正確;故選:B。18.(2024八下·余杭期中)右圖為構成物質的粒子之間的關系。(1)字母 a 、b 分別代表的是 , 。(2)從微觀角度看,化學變化的實質是 。【答案】(1)原子;電子(2)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知識點】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分析】(1)根據分子原子的構成與物質的關系分析;(2)根據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別分析;【解答】(1)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分子是由原子構成,離子是原子得失電子形成,原子是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構成,故如圖, 字母 a 、b 分別代表的是 原子、電子;(2)化學變化的本質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結合分子或物質,故填: 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或直接構成新的物質。19.(2024八下·杭州期中)為探究原子結構,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一個α粒子內含2 個質子)轟擊金箔實驗,發現以下現象,如圖甲。現象1:大多數 α 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運動方向;。現象2:少部分 α 粒子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現象3:極少數 α 粒子被彈了回來。(1)根據α 粒子散射實驗,統計不同偏轉角度的 α 粒子數量,并繪制成圖像(如圖乙)。其中能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數據是 點。(2)盧瑟福構建了核式原子結構模型,若以、●和分別代表電子、質子與中子,則下列各示意圖所描述的微粒不屬于同一類原子的是 。A. B. C. D.【答案】A;D【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的概念;原子結構的探索過程【解析】【分析】(1)大部分空間是空的,則粒子經過金箔后傳播方向不變,即偏轉角度為零的粒子數量很大。(2)原子種類取決于質子數,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可知黑球是質子,據此判斷。【解答】(1)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即α粒子偏轉角度幾乎為0,這是由于它們穿過了原子內部的空間,這也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故圖乙中A點能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2)同一類原子中原子核中的質子數相同;A、B、C、D中的質子數分別為1、1、1、2,故選項中描述的微粒不屬于同一類原子的是D。20.(2024八下·杭州期中)元素周期表將已知元素科學有序地排列起來,便于研究它們的性質和用途。下表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回答下列問題。(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規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種元素中,屬于非金屬的是 。(2)隨著新元素的不斷發現,元素周期表還將逐漸完善。最近,科學家用大量高速鈣原子轟擊銘原子,形成了117號元素的原子,該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個 。(3)②號元素和④號元素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因是 。A.質子數相同 B.中子數相同 C.核外電子數相同 D.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答案】③;質子;D【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先確定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種元素分別是什么元素,結合中文名稱進行判斷。(2)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的質子數排列的,所以原子序數就等于質子數。(3)化學性質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同一族元素具有相同的最外層電子數。【解答】(1)由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是鋰元素,屬于金屬元素;②是鈹元素,屬于金屬元素;③是氟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2)因為原子序數=質子數,117號元素的原子的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個質子。(3)②號元素和④號元素位于同一族,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所以化學性質相似。故答案為:D。21.(2024八下·東陽期中)如表中是幾種常見的元素,請回答(均填化學式):元素名稱 鈉 鐵 鋁 氫 氯 氧 硫 (1)上表元素中,在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 ;(2)上表中的氫、氧元素可以組成兩種氧化物,其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的氧化物是 。【答案】(1)Al2O3(2)H2O2【知識點】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非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酸之間的轉化;金屬、金屬氧化物、堿之間的轉化【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地殼中相關元素的含量。【解答】(1)地殼中最多的非金屬元素為氧元素,最多的金屬元素為鋁元素,故為 Al2O3 ;(2)H一般顯+1價,若氧顯-1價,則該化學式為 H2O2 。故答案為:(1) Al2O3 ;(2) H2O222.(2024八下·余杭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相對原子質量為19.00的元素屬 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2)科學家宣布,現已人工合成了第135號元素,則此元素的質子數為 。(3)地殼中含量前兩位的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學式)。(4)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則下列各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的是 ____ ( 填 字 母 ) 。A.C和Ne B.Be 和 Mg C.Al 和 Si D.F 和 Cl【答案】(1)非金屬(2)135(3)SiO2(4)B;D【知識點】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的認識以及與原子結構的關系分析;【解答】(1)根據元素周期表可知, 相對原子質量為19.00的元素是氟元素,偏旁部首是氣字頭,因此屬于非金屬元素;(2)根據原子序號等于元素的質子數,故135號元素的質子數也是135;(3) 地殼中含量前兩位的非金屬元素分別是氧元素和硅元素,氧元素化合價為-2價,硅元素化合價為+4價,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二氧化硅,根據化學式書寫原則,正價在左負價在右,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化合價數值約到最簡交叉寫在元素右下角,故化學式為(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縱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A. C和Ne在同一橫行,化學性質不相似;B、Be和Mg在同一縱行,化學性質相似;C、Al和Si在同一橫行,化學性質不相似;D、F和Cl在同一縱行,化學性質相似。故選:BD。23.(2024八下·紹興期中)寫出下列符號所表示的意義或用化學符號表示:①2個鐵離子 ②O2中4的意義, ③SO3中“3”的意義 ;④寫出構成食鹽(氯化鈉)的微粒符號 【答案】2Fe3+;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一個三氧化硫分子中有三個氧原子;Na+ Cl-【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離子的書寫與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解析】【分析】根據化學用語分析;【解答】 ①每個鐵離子帶三個單位的正電荷,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2個鐵離子 表示為; ② 物質中元素化合價標在化學式該元素正上方,正負在左,數字在右,O2中4的意義 表示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 ;③化學式元素符號右下角數字表示分子中原子的個數,故SO3中“3”的意義 一個三氧化硫分子中有三個氧原子 ; ④ 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故構成氯化鈉的微粒符號是。24.(2024八下·余杭期中)請用恰當的化學用語填空:(1)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 ;標出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 。(2)保持二氧化硫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構成氯化鈉的微粒是 。【答案】(1)Al;(2)SO2;Na+、Cl-【知識點】元素的種類與分布;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離子的書寫與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解析】【分析】(1)根據地殼中元素的含量以及化合價的標識分析;(2)根據分子的定義以及離子符號的書寫分析;【解答】(1)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故填:;物質中元素化合價標在化學式該元素正上方,正負在左,數字在右,氧化鎂中鎂元素化合價為+2價,故填:;(2)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保持二氧化硫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硫分子,故填:;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故填:。25.(2024八下·長興期中)“①2NH3②SO2③Mg2+④H2O ⑤-”中“2”的含義:(1)能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的是 .(2)能表示分子中原子個數的是 .(3)能表示分子個數的是 .【答案】③⑤;②④;①【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1.(2025八下·義烏月考)下列有關原子模型的敘述,正確的是( )。A.現代科學家認為電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B.玻爾建立的“分層模型”認為電子在原子核周圍分層運動C.盧瑟福建立的“盧瑟福模型”認為電子像云霧一樣出現在原子核周圍D.湯姆生建立的“湯姆生模型”認為原子核像太陽,電子像行星繞原子核運行【答案】B【知識點】原子的構成【解析】【分析】A、根據現代科學家認為的原子的構成分析;B、根據玻爾建立的“分層模型”分析;C、根據盧瑟福建立的“盧瑟福模型”分析;D、根據湯姆生建立的“湯姆生模型”分析。【解答】A、 現代科學家認為電子是在原子核周圍分層運動 ,不符合題意;B、玻爾建立的“分層模型”認為電子在原子核周圍分層運動,不符合題意;C、 盧瑟福建立的“盧瑟福模型”是發現原子核,原子大部分體積是空的,電子圍繞帶正電的原子核轉動 ,不符合題意;D、湯姆生建立的“湯姆生模型” 即“西瓜模型”正電荷是西瓜肉,電子是西瓜籽 ,不符合題意;故選B。2.(2025八下·義烏月考)一副用元素符號寫的春聯,上聯Ag、Zn、Na、F、Ga、Hf、Mg(迎新納福家和美),下聯:Re、Sg、Tc、Au、As;Sc、Ti(來喜得金身康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g,Zn、Na、Au均為金屬元素B.F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側C.Zn、Mg元素在同一周期D.Ca元素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答案】A【知識點】元素的種類與分布;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A、根據所給各元素為金屬元素分析;B、根據名稱帶“氣”的為非金屬元素,位于周期表右側分析;C、根據原子核外電子層數即為元素周期數分析;D、根據地殼中最多金屬元素為鋁元素分析。【解答】A、Ag、Zn、Na、Au分別是銀、鋅、鈉、金,均屬于金屬元素,符合題意;B、元素周期表的左側是金屬元素,F屬于非金屬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右側,不符合題意;C、Zn、Mg元素不在同一周期,鎂位于第三周期,鋅位于第四周期,不符合題意;D、鋁元素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不符合題意;故選A。3.(2024八下·吳興期中)某同學學了元素和物質的知識后,進行知識梳理,其中不正確的是( )A.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由高到低:Fe3O4>Fe2O3>FeSB.鈣的化合物相對分子量由大到小:CaCO3>CaCl2>Ca(OH)2C.地殼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O>Si>AlD.錳元素的化合價由高到低:KMnO4>K2MnO4>MnO2【答案】B【知識點】元素的種類與分布;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A、根據元素質量分數=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相對分子質量分析;;B、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分析;C、根據地殼中元素由多到少順序為氧、硅、鋁、鐵分析;D、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分析。【解答】A、 Fe3O4中鐵和氧元素質量比為56:21.3,Fe2O3中鐵和氧元素質量比為56:24,FeS中鐵元素和硫元素質量比為56:32,由此可知,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由高到低:Fe2O3>Fe3O4>FeS ,不符合題意;B、 CaCO3、CaCl2、Ca(OH)2 相對分子質量分別為100、111、74,相對分子量由大到小:CaCl2>CaCO3>Ca(OH)2 ,符合題意;C、 地殼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O>Si>Al ,不符合題意;D、KMnO4中錳元素化合價為+7價,K2MnO4中錳元素化合價為+6價,MnO2 中錳元素化合價為+4價,錳元素的化合價由高到低:KMnO4>K2MnO4>MnO2 ,不符合題意;故選B。4.(2023八下·杭州期中)某工業鹽酸中因含有少量FeCl3(不含其它雜質)而顯黃色,測知該鹽酸中H+和Cl﹣的個數比為88:97,則其中Fe3+和Cl﹣的個數比為( )A.9:97 B.1:3 C.3:1 D.3:97【答案】D【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解析】【分析】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溶液不顯電性,在溶液中陰離子和陽離子所帶電荷數值相等。【解答】 H+與Cl-的個數比為88:97,則負電荷總數為97,氫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為88,要保證陰離子所帶負電荷數值與陽離子所帶正電荷數值相等,則鐵離子需要提供9個正電荷,一個鐵離子帶三個正電荷,故鐵離子個數為3,所以Fe3+與Cl-的個數比為3:97,觀察選項,故答案為:D。5.(2024八下·蒼南期中)探究原子結構的奧秘。【情景提供】19世紀以前,人們一直以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97年,湯姆生發現了帶負電的電子后,才引起人們對原子結構模型的探索。【提出問題】電子帶負電,原子不帶電,說明原子內存在著帶正電荷的部分,它們是均勻分布還是集中分布的呢?【進行實驗】1911年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粒子轟擊金箔實驗(如圖甲)。【收集證據】絕大多數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有少數粒子卻發生了較大的偏轉,且有極少數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如圖乙)。【猜想與假設】粒子遇到電子后,就像飛行的子彈碰到灰塵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生明顯的改變,而結果卻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否則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釋與結論】(1)若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極少數粒子就不會發生大角度偏轉。于是,盧瑟福推測: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這里“很小的結構”指的是 。(2)根據粒子散射實驗數據,統計不同偏轉角度的粒子數量,繪制圖像(如圖丙)。結合圖丙,請列舉得出“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這一結論的主要證據是 。(3)基于粒子散射實驗的研究,你認為丁圖中最符合實際的原子結構為 (填字母)。【拓展與應用】在認識原子結構模型的基礎上,為強化同學們對分子結構模型的理解,老師布置了制作甲烷分子模型的實踐性活動,并為此次活動設計了相應的評價量表:“甲烷分子結構模型制作”評價量表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指標一 兩種顏色,原子大小比例合理 兩種顏色,原子大小比例不合理 同種顏色,原子大小比例失調指標二 形態規整、能很好體現分子的正四面體結構 形態規整、但不能體現分子的立體結構 形態扭曲與實際不符(4)小科、小紅兩位同學均用超輕粘土制作甲烷分子模型(如圖戊所示)。參照評價量表,組長把小紅作品的“指標一”評定為“優秀”,而“指標二”評定為“合格”。為使該模型的“指標二”達到“優秀”,請你對該模型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 。【答案】原子核;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C;調整碳、氫的空間位置,體現甲烷分子的正四面體結構【知識點】模型與符號;原子的構成6.(2024八下·金東期末)為了加深對分子構成的認識,小科同學用各色橡皮泥進行分子模型的制作。觀察四種分子結構模型,填寫相關內容:序號 模 型 各種顏色的球及個數 分子名稱 化學式1 1 個灰色球、2個白色球 水分子 H2O2 1個黑色球、4個白色球 甲烷分子 ①3 2個灰色球、2個白色球 ② H2O24 2個黑色球、1個灰色球、6個白色球 乙醇分子 C2H5OH(1) 模型2的化學式①是 ; 模型3的分子名稱②是 。(2)由模型3表示的物質可以反應得到模型1表示的物質,請從微觀角度解釋該變化的實質: 。【答案】(1)CH4;過氧化氫分子(2)過氧化氫分子可以分成氫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組合構成新的水分子【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解析】【分析】由圖可得 灰色球 表示氧原子, 白色球 表示氫原子, 黑色球 表示碳原子。【解答】(1)甲烷化學式為CH4,模型3的分子名稱②是過氧化氫分子;(2)模型3的分子名稱②是過氧化氫分子,過氧化氫分子分解產生水和氧氣,即過氧化氫分子可以分成氫原子和氧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組合構成新的水分子。7.(2024八下·溫州期末)硝酸羥胺是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的綠色推進劑,在催化劑作用下可完全分解為氮氣、氧氣和水.其做觀示意如圖所示.(1)一個硝酸羥胺分子中H、N、O原子個數比為 .(2)據圖分析,“”代表物質的化學式是 .(3)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如硝酸羥胺分解會釋放大量能量,可用作飛船的綠色推進劑.請在上述生成物中任選一種舉例說明性質決定用途: .(4)硝酸羥胺目前主要應用于航天領域,有人建議在民用方面將其推廣,如汽車燃料、廚房然氣等,但也有人持反對意見.下列觀點屬于反對將硝酸羥胺在民用領域進行推廣的有____.(可多選)A.硝酸羥胺有劇毒,揮發后對皮膚和眼睛等損傷較大B.等質量的硝酸羥胺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比普通汽油大得多C.硝酸羥胺熔點低、易泄露,對儲存設備的密封性要求較高D.硝酸羥胺完全分解后產物無污染,綠色環保E.在研發硝酸羥胺的使用及其安全性等方面投入成本過高【答案】(1)(2)(3)氧氣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煉鋼(其他合理答案)(4)A;C;E【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解析】【分析】(1)根據化學式右下角數字為原子個數比分析;(2)根據粒子的構成確定化學式分析;(3)根據氧氣、水、氮氣的用途分析;(4)根據硝酸羥胺的缺點為反應將硝酸羥胺在民用領域進行推廣的觀點分析。【解答】(1) 一個硝酸羥胺分子中H、N、O原子個數比為 4:2:4=2:1:2。(2)由圖示可知,“”代表物質的化學式是N2。(3)上述反應生成物有氮氣、氧氣和水,氧氣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煉鋼,氮氣化學性質穩定,可作保護氣,水可作溶劑等。(4) 硝酸羥胺有劇毒,揮發后對皮膚和眼睛等損傷較大,為反對將硝酸羥胺在民用領域進行推廣的觀點,A正確; 等質量的硝酸羥胺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比普通汽油大得多 ,是支持將硝酸羥胺在民用領域進行推廣的觀點,B錯誤; 硝酸羥胺熔點低、易泄露,對儲存設備的密封性要求較高為反對將硝酸羥胺在民用領域進行推廣的觀點,C正確; 硝酸羥胺完全分解后產物無污染,綠色環保,為支持將硝酸羥胺在民用領域進行推廣的觀點,D錯誤; 在研發硝酸羥胺的使用及其安全性等方面投入成本過高為反對將硝酸羥胺在民用領域進行推廣的觀點,E正確。故答案為:(1)2:1:2;(2)N2;(3) 氧氣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煉鋼(其他合理答案) ;(4)ACE。8.(2025八下·南湖月考)某市有大面積含豐富硒的土壤資源,在這種土壤中種植的白蓮、甘薯、大米等,由于含甲富的硒被稱為富硒產品,出口歐美市場。富硒產品中的“硒”詣的是 (填“1元夜”、“分子”或“原子”)。已知硒原子的核電荷載為34,相對原子質量為79,則一個硬原子的原子核由34個質子和45個 構成。【答案】元素;中子【知識點】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由題意可知,富硒產品中的“硒”指的是元素,它存在于物質的化合物中;已知硒原子的核電荷數為34,相對原子質量為79,根據“核內質子數=核電荷數”則知一個硒原子的質子數;根據“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近似整數值)”,則一個硒原子的中子數。【解答】由題意可知,富硒產品中的“硒”指的是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電荷數為34,相對原子質量為79,根據“核內質子數=核電荷數”,則知一個硒原子的質子數為34;根據“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近似整數值)”,則知一個硒原子的中子數為79-34=45。9.(2024八下·黃巖月考)元素周期表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圖所示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AⅣ ⅤA ⅥA 0Ⅶ 0第二周期 3Li 7 4Be 9 5B 11 ① 7N 14 8O 16 9F 19 10Ne 20第三周期 11Na 23 ② 13AI 27 14Si 28 ③ 16S 32 17Cl 35.5 18Ar 40(1)圖甲是某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該元素在表中的位置是 (填“①”“②”或“③”),它屬于 (填“金屬”“非金屬”或“稀有氣體”)元素。(2)圖乙是氯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該原子核外有 個電子層,表中與氯元素在同一縱行的氟元素,其原子結構與氯原子相似。試推測。氟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電子。形成的離子的符號是 。(3)不同種元素最本質的區別是 (填字母)。A.質子數不同 B.中子數不同C.電子數不同 D.相對原子質量不同【答案】①;非金屬;3;得到;F-;A【知識點】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內數字表示核內質子數,弧線表示電子層,弧線上的數字表示該層上的電子數,離圓圈最遠的弧線表示最外層。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與原子的電子層數和最外層電子數密切相關。周期數等于原子的電子層數,主族序數等于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3、元素是具有相同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質子數是決定元素種類的關鍵因素,不同種元素的本質區別在于質子數不同。【解答】(1)根據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由圖甲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6,根據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中從左向右原子序數逐漸遞增,則該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①;該元素是碳元素,其元素名稱中含有“石”字旁,屬于非金屬元素;(2)根據氯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氯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根據非金屬元素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達到8個電子的穩定結構;因此氟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1個電子,形成帶1個單位負電荷的陰離子,離子的符號是 F ;(3)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不同種元素之間的本質區別是質子數不同。故答案為:A。10.(2024八下·杭州期中)元素周期表將已知元素科學有序地排列起來,便于我們研究它們的性質和用途。如表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回答下列問題。HHe①N② Ne③SiAr(1)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元素的 (填“物理”或“化學”)性質相似。(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規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種元素中,屬于非金屬的是 。(3)利用表中已有元素,寫出一種分子的構成與微粒模型“”相似的物質的名稱: 。【答案】化學;②;氮氣(合理即可)【知識點】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根據同一族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進行分析解答。(2)金屬元素名稱一般有“钅”字旁,固態非金屬元素名稱有“石”字旁,氣態非金屬元素名稱有“氣”字頭,液態非金屬元素名稱有“氵”字旁。(3)根據微粒模型“ ”,屬于單質的分子,1個分子由2個原子構成,進行分析解答。【解答】(1)同一族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則同一族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2)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種元素的原子序數分別是3、9、12,分別是鋰、氟、鎂元素,其中氟帶“氣”字頭,屬于非金屬元素;(3)微粒模型“”,屬于單質的分子,1個分子由2個原子構成,表中已有元素中氮元素可以組成N2,物質的名稱是氮氣(合理即可)。11.(2024八下·杭州期中)某科學實驗室能以低濃蝕溶液生產具有泛應用的鉬(Mo),Na2MoO4是鉬元素的重要化合物。(1)Na,MoO4中鉬元素(Mo)的化合價是 。(2)組成Na2MoO4的元素中,在元素周期表內,位于其所在周期能近尾部位置的元素是 。(3)鉬元素在化合物中有多種化合價,請寫出+2鉬元素氧化物的化學式 。【答案】(1)+6(2)氧(3)MoO【知識點】元素周期表;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規律,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鉬元素的氧化物中鉬元素顯+2價,氧元素顯﹣2價,進行分析解答。【解答】 (1)Na2MoO4中鈉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鉬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2+x+(-2)×4=0,則x=+6價。(2)元素周期表每一周期的元素,從金屬元素開始逐漸過渡到非金屬元素,最終以稀有氣體元素結束,則組成Na2MoO4的元素中,在元素周期表內,位于其所在周期靠近尾部位置的元素是氧。(3)鉬元素的氧化物中鉬元素顯+2價,氧元素顯-2價,其化學式為MoO。12.(2024八下·西湖月考)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試根據圖示回答相應問題:(1)圖甲是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則鈧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2)圖乙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種不同元素,以下______判斷正確。A.原子序數Z>Y B.核外電子數:X=Y C.Y和Z處于同一周期【答案】(1)21(2)A;C【知識點】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根據在原子內,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分析;(2)根據元素周期律:同一撗行的元素屬于同一周期,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數從左到右逐漸增加;質子數決定了元素的種類。【解答】(1)因為在原子內,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所鈧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21;(2)A、根據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數從左到右逐漸增加。所以原子序數:Z>Y,故A說法正確;B、根據不同種元素之間的本質區別是質子數不同,X、Y不是同種元素,所以質子數不相等,即電子數不相等,故B說法錯誤;C、根據元素周期律:同一橫行的元素屬于同一周期,所以Y和Z同周期,故C說法正確;故答案為:AC。(1)因為在原子內,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所鈧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21;(2)A、根據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數從左到右逐漸增加。所以原子序數:Z>Y,故A說法正確;B、根據不同種元素之間的本質區別是質子數不同,X、Y不是同種元素,所以質子數不相等,即電子數不相等,故B說法錯誤;C、根據元素周期律:同一橫行的元素屬于同一周期,所以Y和Z同周期,故C說法正確;故選AC。13.(2024八下·吳興期中)模型可以反映客觀現象,簡單明了地表示事物。(1)如圖1,提起壓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發生汽化,則圖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在相同空間內粒子分布的是 (填“A”“B”“C”或“D”)。(2)某礦石樣品中可能含有碳酸鈣、二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鐵等化合物,經測定,各元素質量分數的模型如圖2中甲圖。由此可推測,該樣品中不可能含有的化合物是 。(3)乙圖是小明同學模仿甲圖構建的尿素[CO(NH2)2]中各元素質量分數的模型,則圖中的A表示的是 元素。【答案】(1)C(2)碳酸鈣(3)氮(N)【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 【分析】(1)根據水汽化是水分子間隔變大分析;(2)根據碳酸鈣的元素組成分析;(3)尿素中元素的質量分數計算分析;【解答】(1)由于水汽化后水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大,水分子本身不變,A、B中水分子發生改變,不符合題意;D中水分子的間隔和汽化前相同不符合題意,C表示相同的體積內水分子減少即水分子間隔變大,符合題意,故選:C;(2)根據圖示可知,該物質樣品中不含碳元素,而碳酸鈣是由鈣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因此不含碳酸鈣;(3)尿素中中碳、氫氮氧元素的質量比為,所以質量分數最大的是氮元素,所以A表示氮元素。14.(2024八下·嵊州期末)物質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微觀粒子是有一定質量的。(1)已知鉀原子質量為一個碳-12原子(相對原子質量是12)質量的3.25倍,則鉀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2)已知Cu和Ag的相對原子質量分別為64和108,則等質量的這兩種金屬所含原子個數較多的是 。(3)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劑,其主要成分乙酸的分子結構模型如圖所示。①乙酸中碳原子和氫原子的個數比為 。②乙酸可由乙醛制得,乙醛的化學式為C2HxO,其相對分子質量為44,則x= 。【答案】(1)39(2)Cu(3)1∶2;4【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解析】【分析】(1)根據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方法進行分析;(2)根據質量相同的金屬,相對原子質量越大,所含原子數目越少;(3)①根據圖中的結構模型圖可以確定其分子組成;②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方法進行分析。【解答】(1)已知鉀原子質量約等于一個碳-12原子(相對原子質量是12)質量的3.25倍,則鉀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25 x12 = 39;(2)等質量(設為mg)的兩種金屬所含原子個數比為,因此等質量的兩種金屬所含原子個數較多的是Cu;(3)①乙酸的化學式為C2H4O2;其中碳原子和氫原子的個數比為2:4=1:2;②乙醛的化學式為C2HxO,其相對分子質量為44,則x=44-2x12-16=4。15.(2024八下·越城期末)2024年5月3日,“嫦娥六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發射升空;53天后,“嫦娥六號”返回器將攜帶月球土壤樣品著陸地球。(1)火箭發射與燃料①火箭的助推器系統采用一種液氧煤油分級燃燒循環發動機,若發射時使用120噸航空煤油,與液氧完全反應后生成396噸二氧化碳和108噸水,則反應共消耗 噸液氧,航空煤油中含有的元素有 ②火箭的子級推進系統采用一種液氧液氫燃氣發生器循環發動機,液氫、液氧在點燃條件下生成一種無污染的常見物質,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月壤的采集與保存①根據月球的狀況推斷,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選填字母);A.礦物質 B.水 C.微生物 D.腐殖質②著陸后,著陸器采用表鉆結合的方式,既鏟挖了月面表層土壤,又深孔鉆取了月面至2米深處的“月壤柱”, 樣品對研究月球地質演化歷史更有價值(選填“表面土壤”或“月壤柱’);③采回的月壤,將由科學家真空解壓后保存于氮氣中。氮氣能用于保存月壤,主要是因為其化學性質 (3)月壤的成分與價值月壤中有豐富的可作核聚變燃料的He-3,如圖所示為He-3發生的一種核聚變示意圖,在①②③④⑤所示的微粒中,相對原子質量最大的是 (填寫序號),①③ (填寫“屬于”或“不屬于”)同種元素。【答案】(1)384;碳、氫;2H2+O22H2O(2)A;月壤柱;穩定(3)③;屬于【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的概念;相對原子質量;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空氣的利用;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和質量不變,元素質量為物質質量×元素質量分數,氫氣燃燒生成水分析。(2)根據月球狀況、“月壤柱’對研究月球地質演化歷史更有價值 ,氮氣化學性質穩定分析;(3)根據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同種元素質子數相同分析。【解答】(1) ① 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消耗液氧質量為396t+108t-120t=384t,396t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質量為,108t水中氫元素質量為,由碳、氫元素質量守恒可知,煤油中碳和氫元素質量和為108t+12t=120t,則煤油中只含碳、氫元素,不含氧元素。② 液氫、液氧在點燃條件下生成一種無污染的常見物質, 即水,該反應方程式為 2H2+O2點燃2H2O 。(2) ①月球中現在還沒有生命,根據月球的狀況推斷,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礦物質,故選A。 ②“月壤柱’是深孔鉆取了月面至2米深處所取, 對研究月球地質演化歷史更有價值 ; ③氮氣能用于保存月壤,主要是因為其化學性質穩定。(3)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①②③④⑤所示的微粒中,相對原子質量最大的是③ ; ①③ 質子數相同,屬于同種元素。故答案為:(1)384;碳、氫; 2H2+O2點燃2H2O ;(2)A;“月壤柱’;穩定;(3)③;屬于。16.(2024八下·杭州期中)為了了解原子結構的奧秘,人類經歷了浸長的探索過程;英國科學家盧瑟福為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貢獻,他于1911年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①α粒子發生器——放射性物質放出α粒子(帶正電荷),質量是電子質量的7000倍;②金箔——作靶子,厚度1μm;③探測屏——α粒子打在上面發出閃光;【實驗現象】如圖乙所示: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有少數α粒子卻發生了偏轉,有極少數α粒子發生較大的偏轉;【分析解釋】(1)若原子的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α粒子 (選填“會”或“不會”)發生偏轉;(2)盧瑟福認為“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才會出現上述現象,他推測的證據是 ;(3)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方向不變,說明 。【答案】不會;有極少數α粒子發生較大的偏轉;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原子結構的探索過程【解析】【分析】根據原子結構分析解答;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個非常大的空間,原子不是個實心球體。【解答】(1)若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極少數α粒子就不會發生偏轉,大多數發生偏轉,而大多數發生了偏轉,說明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很小的結構”指的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原子核。(2)α粒子大多數發生了偏轉,說明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很小的結構”指的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原子核,極少數α粒子發生較大的偏轉甚至像是被金屬箔彈了回來,原子核外有一個非常大的空間,使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3)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方向不變,說明原子核很小,原子內部有很大空間。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四節 化學微粒相關概念及意義1.(2024八下·杭州期中)模型常常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的或復雜的事物,仔細觀察下列四幅圖片,其中不屬于模型的是()A.原子結構 B.二氧化碳分子 C.新冠病毒 D.接種疫苗標志2.(2024八下·吳興期中)借助模型有利于學科概念的學習與理解,下列屬于模型的是( )A. B. C. D.3.(2022八下·余杭期中)在生活與科研中,我們用符號或模型來表達一定的信息。下列圖示屬于符號的是( )A. B. C. D.4.(2024八下·義烏期中)模型常常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或復雜的事物。下列不屬于模型的是( )A.電流表 B.地球儀 C.磁感線 D.甲烷分子結構5.(2024八下·樂清期中)如圖為鈉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鈉的微觀模型示意圖,圖中的“?”代表的是( )A.質子 B.電子 C.中子 D.原子核6.(2024八下·余杭期中)2023年5月28日,我國自行研制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C919完成了首次商業航班飛行。飛機上以氯酸鈉為產氧劑提供氧氣。能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 )A.20 B.O2 C.O D.O2-7.(2024八下·余杭期中)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選項 事實 解釋A 夏天自行車輪胎爆炸 分子間的間隔變大B 一滴水中約1021個水分子 水分子很小C 注射器中的氣體通過壓縮體積會變小 加壓時氣體分子變小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學性質不同 分子構成不同A.A B.B C.C D.D8.(2023·浙江期中)下列關于分子、原子、離子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只有帶電的原子才叫離子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C.分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D.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粒子9.(2024八下·紹興期中)如圖表示四種原子的結構模型(“●”、“○”和“●”分別表示電子、中子、質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丙的核電荷數不同 B.甲、丙為同一種原子C.乙、丁屬于同一種元素 D.甲、乙互為同位素原子10.(2024八下·紹興期中)下列有關分子、原子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分子一定比原子質量大B.對于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粒子C.分子、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粒子D.在化學變化中,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種粒子11.(2024八下·溫州期中)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以下是不同時期科學家提出的原子結構模型 (如圖所示),其中符合原子結構模型建立先后順序的是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12.(2024八下·杭州期中)一種有趣的鐘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一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為金屬元素B.六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的質子數為6C.十一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的離子符號為NaD.鐘面上時針、分針所指的兩種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MgO13.(2024八下·杭州期中)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地殼中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也就是金屬鋁單質B.鋁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6.98gC.鋁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D.符號“Al”表示的含義只有兩種,鋁元素和1個鋁原子14.(2024八下·杭州期中)世界是由元素組成的.圖中能正確表示地殼中元素含量分布的是( )A. B. C. D.15.(2023八下·義烏期中)元素周期表中金元素的信息如圖所示,對圖中信息理解正確的是( )A.金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B.一個金原子的質量為197C.一個金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118 D.金原子的核電荷數為7916.(2024八下·余杭期中) 工業上用SO3 與水反應制硫酸 (H2SO4), 對于SO3 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表示三氧化硫這種物質B.表示三氧化硫這種物質由硫、氧兩種元素組成C.SO3 與 H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相同D.三氧化硫中有4個原子17.(2024八下·余杭期中) 某同學制作的試劑瓶標簽如圖,其中不正確的是( )A. B. C. D.18.(2024八下·余杭期中)右圖為構成物質的粒子之間的關系。(1)字母 a 、b 分別代表的是 , 。(2)從微觀角度看,化學變化的實質是 。19.(2024八下·杭州期中)為探究原子結構,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一個α粒子內含2 個質子)轟擊金箔實驗,發現以下現象,如圖甲。現象1:大多數 α 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運動方向;。現象2:少部分 α 粒子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現象3:極少數 α 粒子被彈了回來。(1)根據α 粒子散射實驗,統計不同偏轉角度的 α 粒子數量,并繪制成圖像(如圖乙)。其中能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數據是 點。(2)盧瑟福構建了核式原子結構模型,若以、●和分別代表電子、質子與中子,則下列各示意圖所描述的微粒不屬于同一類原子的是 。A. B. C. D.20.(2024八下·杭州期中)元素周期表將已知元素科學有序地排列起來,便于研究它們的性質和用途。下表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回答下列問題。(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規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種元素中,屬于非金屬的是 。(2)隨著新元素的不斷發現,元素周期表還將逐漸完善。最近,科學家用大量高速鈣原子轟擊銘原子,形成了117號元素的原子,該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個 。(3)②號元素和④號元素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因是 。A.質子數相同 B.中子數相同 C.核外電子數相同 D.最外層電子數相同21.(2024八下·東陽期中)如表中是幾種常見的元素,請回答(均填化學式):元素名稱 鈉 鐵 鋁 氫 氯 氧 硫 (1)上表元素中,在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 ;(2)上表中的氫、氧元素可以組成兩種氧化物,其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的氧化物是 。22.(2024八下·余杭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相對原子質量為19.00的元素屬 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2)科學家宣布,現已人工合成了第135號元素,則此元素的質子數為 。(3)地殼中含量前兩位的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學式)。(4)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則下列各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的是 ____ ( 填 字 母 ) 。A.C和Ne B.Be 和 Mg C.Al 和 Si D.F 和 Cl23.(2024八下·紹興期中)寫出下列符號所表示的意義或用化學符號表示:①2個鐵離子 ②O2中4的意義, ③SO3中“3”的意義 ;④寫出構成食鹽(氯化鈉)的微粒符號 24.(2024八下·余杭期中)請用恰當的化學用語填空:(1)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 ;標出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 。(2)保持二氧化硫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構成氯化鈉的微粒是 。25.(2024八下·長興期中)“①2NH3②SO2③Mg2+④H2O ⑤-”中“2”的含義:(1)能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的是 .(2)能表示分子中原子個數的是 .(3)能表示分子個數的是 .1.(2025八下·義烏月考)下列有關原子模型的敘述,正確的是( )。A.現代科學家認為電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B.玻爾建立的“分層模型”認為電子在原子核周圍分層運動C.盧瑟福建立的“盧瑟福模型”認為電子像云霧一樣出現在原子核周圍D.湯姆生建立的“湯姆生模型”認為原子核像太陽,電子像行星繞原子核運行2.(2025八下·義烏月考)一副用元素符號寫的春聯,上聯Ag、Zn、Na、F、Ga、Hf、Mg(迎新納福家和美),下聯:Re、Sg、Tc、Au、As;Sc、Ti(來喜得金身康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g,Zn、Na、Au均為金屬元素B.F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側C.Zn、Mg元素在同一周期D.Ca元素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3.(2024八下·吳興期中)某同學學了元素和物質的知識后,進行知識梳理,其中不正確的是( )A.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由高到低:Fe3O4>Fe2O3>FeSB.鈣的化合物相對分子量由大到小:CaCO3>CaCl2>Ca(OH)2C.地殼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O>Si>AlD.錳元素的化合價由高到低:KMnO4>K2MnO4>MnO24.(2023八下·杭州期中)某工業鹽酸中因含有少量FeCl3(不含其它雜質)而顯黃色,測知該鹽酸中H+和Cl﹣的個數比為88:97,則其中Fe3+和Cl﹣的個數比為( )A.9:97 B.1:3 C.3:1 D.3:975.(2024八下·蒼南期中)探究原子結構的奧秘。【情景提供】19世紀以前,人們一直以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97年,湯姆生發現了帶負電的電子后,才引起人們對原子結構模型的探索。【提出問題】電子帶負電,原子不帶電,說明原子內存在著帶正電荷的部分,它們是均勻分布還是集中分布的呢?【進行實驗】1911年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粒子轟擊金箔實驗(如圖甲)。【收集證據】絕大多數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有少數粒子卻發生了較大的偏轉,且有極少數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如圖乙)。【猜想與假設】粒子遇到電子后,就像飛行的子彈碰到灰塵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生明顯的改變,而結果卻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否則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釋與結論】(1)若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極少數粒子就不會發生大角度偏轉。于是,盧瑟福推測: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這里“很小的結構”指的是 。(2)根據粒子散射實驗數據,統計不同偏轉角度的粒子數量,繪制圖像(如圖丙)。結合圖丙,請列舉得出“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這一結論的主要證據是 。(3)基于粒子散射實驗的研究,你認為丁圖中最符合實際的原子結構為 (填字母)。【拓展與應用】在認識原子結構模型的基礎上,為強化同學們對分子結構模型的理解,老師布置了制作甲烷分子模型的實踐性活動,并為此次活動設計了相應的評價量表:“甲烷分子結構模型制作”評價量表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指標一 兩種顏色,原子大小比例合理 兩種顏色,原子大小比例不合理 同種顏色,原子大小比例失調指標二 形態規整、能很好體現分子的正四面體結構 形態規整、但不能體現分子的立體結構 形態扭曲與實際不符(4)小科、小紅兩位同學均用超輕粘土制作甲烷分子模型(如圖戊所示)。參照評價量表,組長把小紅作品的“指標一”評定為“優秀”,而“指標二”評定為“合格”。為使該模型的“指標二”達到“優秀”,請你對該模型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 。6.(2024八下·金東期末)為了加深對分子構成的認識,小科同學用各色橡皮泥進行分子模型的制作。觀察四種分子結構模型,填寫相關內容:序號 模 型 各種顏色的球及個數 分子名稱 化學式1 1 個灰色球、2個白色球 水分子 H2O2 1個黑色球、4個白色球 甲烷分子 ①3 2個灰色球、2個白色球 ② H2O24 2個黑色球、1個灰色球、6個白色球 乙醇分子 C2H5OH(1) 模型2的化學式①是 ; 模型3的分子名稱②是 。(2)由模型3表示的物質可以反應得到模型1表示的物質,請從微觀角度解釋該變化的實質: 。7.(2024八下·溫州期末)硝酸羥胺是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的綠色推進劑,在催化劑作用下可完全分解為氮氣、氧氣和水.其做觀示意如圖所示.(1)一個硝酸羥胺分子中H、N、O原子個數比為 .(2)據圖分析,“”代表物質的化學式是 .(3)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如硝酸羥胺分解會釋放大量能量,可用作飛船的綠色推進劑.請在上述生成物中任選一種舉例說明性質決定用途: .(4)硝酸羥胺目前主要應用于航天領域,有人建議在民用方面將其推廣,如汽車燃料、廚房然氣等,但也有人持反對意見.下列觀點屬于反對將硝酸羥胺在民用領域進行推廣的有____.(可多選)A.硝酸羥胺有劇毒,揮發后對皮膚和眼睛等損傷較大B.等質量的硝酸羥胺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比普通汽油大得多C.硝酸羥胺熔點低、易泄露,對儲存設備的密封性要求較高D.硝酸羥胺完全分解后產物無污染,綠色環保E.在研發硝酸羥胺的使用及其安全性等方面投入成本過高8.(2025八下·南湖月考)某市有大面積含豐富硒的土壤資源,在這種土壤中種植的白蓮、甘薯、大米等,由于含甲富的硒被稱為富硒產品,出口歐美市場。富硒產品中的“硒”詣的是 (填“1元夜”、“分子”或“原子”)。已知硒原子的核電荷載為34,相對原子質量為79,則一個硬原子的原子核由34個質子和45個 構成。9.(2024八下·黃巖月考)元素周期表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圖所示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AⅣ ⅤA ⅥA 0Ⅶ 0第二周期 3Li 7 4Be 9 5B 11 ① 7N 14 8O 16 9F 19 10Ne 20第三周期 11Na 23 ② 13AI 27 14Si 28 ③ 16S 32 17Cl 35.5 18Ar 40(1)圖甲是某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該元素在表中的位置是 (填“①”“②”或“③”),它屬于 (填“金屬”“非金屬”或“稀有氣體”)元素。(2)圖乙是氯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該原子核外有 個電子層,表中與氯元素在同一縱行的氟元素,其原子結構與氯原子相似。試推測。氟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電子。形成的離子的符號是 。(3)不同種元素最本質的區別是 (填字母)。A.質子數不同 B.中子數不同C.電子數不同 D.相對原子質量不同10.(2024八下·杭州期中)元素周期表將已知元素科學有序地排列起來,便于我們研究它們的性質和用途。如表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回答下列問題。HHe①N② Ne③SiAr(1)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元素的 (填“物理”或“化學”)性質相似。(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規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種元素中,屬于非金屬的是 。(3)利用表中已有元素,寫出一種分子的構成與微粒模型“”相似的物質的名稱: 。11.(2024八下·杭州期中)某科學實驗室能以低濃蝕溶液生產具有泛應用的鉬(Mo),Na2MoO4是鉬元素的重要化合物。(1)Na,MoO4中鉬元素(Mo)的化合價是 。(2)組成Na2MoO4的元素中,在元素周期表內,位于其所在周期能近尾部位置的元素是 。(3)鉬元素在化合物中有多種化合價,請寫出+2鉬元素氧化物的化學式 。12.(2024八下·西湖月考)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試根據圖示回答相應問題:(1)圖甲是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則鈧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2)圖乙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種不同元素,以下______判斷正確。A.原子序數Z>Y B.核外電子數:X=Y C.Y和Z處于同一周期13.(2024八下·吳興期中)模型可以反映客觀現象,簡單明了地表示事物。(1)如圖1,提起壓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發生汽化,則圖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在相同空間內粒子分布的是 (填“A”“B”“C”或“D”)。(2)某礦石樣品中可能含有碳酸鈣、二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鐵等化合物,經測定,各元素質量分數的模型如圖2中甲圖。由此可推測,該樣品中不可能含有的化合物是 。(3)乙圖是小明同學模仿甲圖構建的尿素[CO(NH2)2]中各元素質量分數的模型,則圖中的A表示的是 元素。14.(2024八下·嵊州期末)物質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微觀粒子是有一定質量的。(1)已知鉀原子質量為一個碳-12原子(相對原子質量是12)質量的3.25倍,則鉀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2)已知Cu和Ag的相對原子質量分別為64和108,則等質量的這兩種金屬所含原子個數較多的是 。(3)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劑,其主要成分乙酸的分子結構模型如圖所示。①乙酸中碳原子和氫原子的個數比為 。②乙酸可由乙醛制得,乙醛的化學式為C2HxO,其相對分子質量為44,則x= 。15.(2024八下·越城期末)2024年5月3日,“嫦娥六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發射升空;53天后,“嫦娥六號”返回器將攜帶月球土壤樣品著陸地球。(1)火箭發射與燃料①火箭的助推器系統采用一種液氧煤油分級燃燒循環發動機,若發射時使用120噸航空煤油,與液氧完全反應后生成396噸二氧化碳和108噸水,則反應共消耗 噸液氧,航空煤油中含有的元素有 ②火箭的子級推進系統采用一種液氧液氫燃氣發生器循環發動機,液氫、液氧在點燃條件下生成一種無污染的常見物質,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月壤的采集與保存①根據月球的狀況推斷,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選填字母);A.礦物質 B.水 C.微生物 D.腐殖質②著陸后,著陸器采用表鉆結合的方式,既鏟挖了月面表層土壤,又深孔鉆取了月面至2米深處的“月壤柱”, 樣品對研究月球地質演化歷史更有價值(選填“表面土壤”或“月壤柱’);③采回的月壤,將由科學家真空解壓后保存于氮氣中。氮氣能用于保存月壤,主要是因為其化學性質 (3)月壤的成分與價值月壤中有豐富的可作核聚變燃料的He-3,如圖所示為He-3發生的一種核聚變示意圖,在①②③④⑤所示的微粒中,相對原子質量最大的是 (填寫序號),①③ (填寫“屬于”或“不屬于”)同種元素。16.(2024八下·杭州期中)為了了解原子結構的奧秘,人類經歷了浸長的探索過程;英國科學家盧瑟福為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貢獻,他于1911年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①α粒子發生器——放射性物質放出α粒子(帶正電荷),質量是電子質量的7000倍;②金箔——作靶子,厚度1μm;③探測屏——α粒子打在上面發出閃光;【實驗現象】如圖乙所示: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有少數α粒子卻發生了偏轉,有極少數α粒子發生較大的偏轉;【分析解釋】(1)若原子的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α粒子 (選填“會”或“不會”)發生偏轉;(2)盧瑟福認為“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才會出現上述現象,他推測的證據是 ;(3)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方向不變,說明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教版科學八下期中真題分類匯編-第四節 化學微粒相關概念及意義(新教材七下第二章適用)-學生版.docx 浙教版科學八下期中真題分類匯編-第四節 化學微粒相關概念及意義(新教材七下第二章適用)-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