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整體感知中國現代史1.時間界限: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2.社會性質:新民主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初級階段)①1949-1956年過渡時期: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過渡:鞏固政權(1949-1953);“一化三改”(1953-1956)②1956-1966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探索時期:曲折發展③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時期:新中國成立后最嚴重的挫折④1978—至今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整體感知中國現代史1.一條主線:中國現代史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也是為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而不斷努力的歷史2.一條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3.兩個歷史階段:新民主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4.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①1956年中共八大—2017年:先進的社會制度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②2017年中共十八大—至今: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單元脈絡單元脈絡籌備新中國成立新中國鞏固新中國政治: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意義:祖國大陸獲得統一;民族團結軍事:1950-1953年 抗美援朝目的:保家衛國(出兵的根本原因:我國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經濟:1950-1952年 土地改革法律依據/開始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內容:把地主土地分給農民 實質:廢除封建剝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仍是私有制)意義:1949年9月 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頒布《共同綱領》,臨時憲法作用;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確立首都、國旗、代國歌、公元紀年、人民英雄紀念碑意義:①為新中國的成立做了重要準備;②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正式確立1949年10月1日 開國大典意義:(國內)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獨立自主、當家做主):①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②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國際)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單元脈絡籌備新中國成立新中國鞏固新中國政治: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軍事:1950-1953年 抗美援朝經濟:1950-1952年 土地改革1.政治: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意義:祖國大陸獲得統一;民族團結2.軍事:1950-1953年 抗美援朝 目的:保家衛國史實:彭德懷;中國人民志愿軍“最可愛的人”;上甘嶺戰役;黃繼光(堵槍口)、邱少云(大火中紋絲不動)意義:(國內)①抵御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②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③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地位);(國際)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3.經濟:1950-1952年 土地改革法律依據/開始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內容:把地主土地分給農民 實質:廢除封建剝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仍是私有制)意義:①(土地所有制/階級結構)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②(農民地位)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③(國家政權)這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④(國家經濟)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籌備新中國成立新中國鞏固新中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人民解放軍、各地區、少數民族、國外華僑以及特邀代表等662人參加會議,討論成立新中國的問題。特點:民主性、廣泛性、代表性籌備新中國成立新中國鞏固新中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新民主主義即人民民主主義國家,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政權屬于人民,各級政權機關一律實行民主集中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暫時代行將來召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共同綱領》起臨時憲法的作用籌備新中國成立新中國鞏固新中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矗立在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上,刻著這樣的碑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從以下圖文中可以提取哪些歷史信息?解放戰爭、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近代史鴉片戰爭以來;對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緬懷材料二籌備新中國成立新中國鞏固新中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講義本P101-102·探究1(2)從材料二歌曲中能夠感受到中國人民具有怎樣的精神 這對新中國成立有何影響 精神:愛國主義精神。影響:激發了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堅定了中華兒女為建立獨立自主的新中國而革命到底的信念。籌備新中國成立新中國鞏固新中國開國大典開國大典真實的照片,第一手史料。油畫《開國大典》講義本P102·探究1圖四 人民群眾在天安門廣場歡慶新中國的誕生(4)圖四中歷史場景的出現說明了什么 說明:新中國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人民開始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于天安門,結束于天安門。——周恩來籌備新中國成立新中國鞏固新中國開國大典為什么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舊中國 新中國社會性質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新民主主義社會國家地位 貧窮落后,任人宰割 獨立自主人民命運 受奴役受壓迫(帝國主義、封建官僚主義、封建地主勢力) 當家做主國際意義: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1.(2024·青島)天安門廣場原本是皇家專用的一塊禁地,不準百姓通行。1949年9月,政府下令整修天安門廣場場地,以供群眾集會使用。10月1日,首都30萬軍民齊集天安門廣場,慶祝新中國成立。天安門廣場用途的變化反映了( )A.人民的地位得到提高 B.中國己經徹底消滅剝削階級C.各族人民實現大團結 D.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2023·江蘇鎮江)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人民的建國大綱,凝結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得到了全國各方面人士和海外華僑的一致擁護。“它”是( )A.《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C.《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D.《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3.(2023·江蘇泰州)1950年8月,泰州人柳溥慶所在的北京人民印鈔廠接到印制“國家名片”的緊急任務,在沒有相應印制設備的情況下,他帶領工人改造印制機器,創新工藝流程,高質量地完成了任務。因此,他當年獲評新中國第一屆全國勞模。這一事件折射出( )A.新政權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 B.社會主義制度建立順應民心C.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熱情高漲 D.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順利實施籌備新中國成立新中國鞏固新中國【A】【C】【A】視角2 解決內部問題材料三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團,與中央人民政府談判。雙方經過充分協商談判,達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西藏和平解放。(3)根據材料三,指出新生的中央人民政府解放西藏的方式。方式:通過協商談判,達成協議,和平解放。籌備新中國成立新中國鞏固新中國政治:西藏和平解放進藏的人民解放軍受到西藏群眾歡迎講義本P102·探究2驅逐帝國主義勢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祖國大家庭中來;西藏人民有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權利;西藏的先行政治制度不變;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等。——《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意義:標志著祖國大陸的統一;民族大團結對西藏的管理: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籌備新中國成立新中國鞏固新中國軍事:抗美援朝我們不出兵讓敵人壓至鴨綠江邊,國內國際反動氣焰增高,則對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對東北更不利,整個東北邊防軍將被吸住,南滿電力將被控制……總之,我們認為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毛澤東《中國人民志愿軍應當和必須入朝參戰》結合這段文字,思考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的必要性。P9 材料研讀出兵的根本原因:我國的國家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籌備新中國成立新中國鞏固新中國軍事:抗美援朝視角1 抵御侵略擴張 材料一 抗美援朝戰爭情況表時間 1950—1953年主要范圍 朝鮮半島性質 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原因 援助朝鮮人民,保衛我國安全交戰雙方 中國人民志愿軍、朝鮮軍民對戰以美國軍隊為主的侵略軍結果 中朝軍隊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對手,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戰斗英雄 黃繼光、邱少云等講義本P102·探究2(1)根據材料一,分析抗美援朝戰爭能夠獲得勝利的原因原因:①屬于反侵略戰爭,具有正義性;②中國人民志愿軍與朝鮮軍民并肩作戰;③涌現出眾多戰斗英雄。中國人民舉行聲討美國侵略罪行、支持抗美援朝的示威游行籌備新中國成立新中國鞏固新中國軍事:抗美援朝2.1950年,毛澤東曾說過:“‘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我們抗美援朝,就是保家衛國。”彭德懷在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后也說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P12 課后活動講義本P102·探究2 視角1(2)意義:①打擊了國內外反動氣焰,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②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國際意義: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籌備新中國成立新中國鞏固新中國軍事:抗美援朝與敵人同歸于盡的楊根思長眠朝鮮的毛岸英堵槍口的黃繼光烈火中紋絲不動的邱少云3.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除了黃繼光、邱少云,中國人民志愿軍還有許多值得紀念的英雄,如楊根思、羅盛教等。查找資料,了解他們的英雄事跡,并思考中國人民志愿軍為什么被稱為“最可愛的人”P12 課后活動舍己救人的羅盛教抗美援朝精神:高度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革命樂觀主義、革命忠誠及國際主義精神籌備新中國成立新中國鞏固新中國經濟:土地改革1952年土地改革前農村耕地占有狀況 成分 占全國農戶總數比重 占全國耕地總數比重地主富農 不足7% 50%以上貧農雇農 57%以上 14%全國土地改革前各階級占有耕地情況如何識讀歷史表格:①看表標題(時間、地點、主題)②看數據類別③看各類數據變化原因/背景:①封建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嚴重阻礙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根本原因)②新解放區還未進行土地改革,廣大農民迫切要求獲得土地依據表格數據并結合解放戰爭一課所學知識,分析為什么要進行土地改革?籌備新中國成立新中國鞏固新中國經濟: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受到廣大農民的熱烈擁護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P14 材料研讀土地改革的內容?有何歷史意義?在新中國成立前,武漢市喻橋鄉貧農陳友漢家里的土地很少,沒有耕牛、農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麥皮、雜糧達8個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鹽。土地改革后,他家有田地15畝多,農具齊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鹽。P16 課后活動內容:把地主土地分給農民,給地主留一份份地自己耕種;(實質)廢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仍是私有制)意義:①土地所有制/階級結構;②農民地位;③國家政權;④國家經濟(農業、工業)籌備新中國成立新中國鞏固新中國(2022.湖南長沙)以下是武漢市喻橋鄉貧農陳友漢在不同時期的家庭情況對比表。他家生產生活發生巨大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B.農業合作化C.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D.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近代以來促使中國封建社會瓦解的三件大事政治上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思想上 新文化運動 宣傳了民主和科學,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經濟上 土地改革 徹底廢除了我國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A】(2023·福建省)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農民、農業和農村問題。如圖體現的歷史事件的共同之處是( )A.保障了解放戰爭的勝利B.解放了農村生產力C.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D.確立了土地公有制【B】【C】(2024·四川南充)如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國主要農產品產量增長情況,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 )A.“三大改造” B.“一五”計劃 C.土地改革 D.“八字方針”4.(2024·廣西中考)1950年秋,東北地區掀起“男女老少齊上陣、家家戶戶忙炒面”的熱潮,僅20多天的時間,就有405萬斤炒面送到前線。出現這一現象的歷史背景是( )A.秋收起義 B.淞滬會戰 C.淮海戰役 D.抗美援朝5.(2024·福建中考)魏巍在《火線春節夜》中寫道:“有人指著自己的一缸子白雪,幾片肉,一塊朝鮮打糕,還有早餐剩下的米飯說‘你看,這還不是好幾個菜嗎!這年過得蠻不壞哩!’”這體現了志愿軍的( )A.嚴明紀律觀念 B.武器裝備精良 C.革命樂觀主義 D.業余生活豐富6.(2024·四川廣元)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偉大勝利。這兩大歷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是( )A.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 B.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C.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 D.打開了全新的外交局面籌備新中國成立新中國鞏固新中國【D】【C】【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