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第一節 硫及其化合物第2課時:硫酸及硫酸根離子的檢驗第五章 化工生產中的重要非金屬元素致老師和同學們:①由于ppt含較多高質量素材和視頻,故資源比較大。②所用視頻均內嵌在ppt中,不需要另外下載。本節共有4個視頻,根據需要選擇即時播放。視頻清單①濃硫酸的吸水性②濃硫酸的脫水性③銅和濃硫酸的反應④硫酸根離子的檢驗課程學習目標1.了解硫酸的工業制法及其在生活和生產中的用途。2.通過比較濃硫酸和稀硫酸性質的差異,認識濃度、反應條件對反應產物的影響。3.通過實驗探究濃硫酸的吸水性、脫水性和強氧化性,學會硫酸根離子的檢驗方法,促進“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化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實驗室里常用Fe、Zn等與稀硫酸、稀鹽酸反應制取H2。而在工業上濃硫酸都是用鐵罐或鋁罐來儲存和運輸。這是為什么?濃硫酸有何特性?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新課導入一、硫酸的工業制法SO3+H2O===H2SO44FeS2+11O2 ==== 2Fe2O3+8SO2高溫工業上制取硫酸常用濃硫酸而不用水吸收SO3?【思考交流】SO3與水反應為放熱反應,易產生水霧,影響SO3的吸收。2SO2+O2 2SO3△催化劑點燃S+O2===SO2探究導學硫酸的工業制法流程[想一想]:稀硫酸具有什么性質?使指示劑變色:與活潑金屬反應放出H2:與堿發生中和反應:與堿性氧化物反應:與某些鹽反應:稀硫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H++ OH -= H2O2H++ CuO = Cu2++ H2O2H++ CO32- = H2O + CO2↑Fe+2H+ = Fe2++H2思維啟迪稀硫酸――――酸的通性↓ ↓濃硫酸(98.3%)――性質?用于制易揮發性酸,如鹽酸。色態:無色、粘稠的油狀液體沸點:約338℃——難揮發酸(高沸點酸)密度:1.84g·cm-3——高密度酸溶解性:跟水可以任意比互溶,溶解放出大量熱[復習思考]濃硫酸應如何稀釋?二、濃硫酸的性質1.物理性質將濃硫酸沿著容器內壁緩慢地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使產生的熱量迅速擴散。2.濃硫酸的化學性質:吸水性、脫水性、強氧化性(1)吸水性:濃硫酸能吸收存在于周圍環境中的水分。二、濃硫酸的性質濃硫酸吸水性的有何應用?可用來干燥:中性氣體:H2、O2、CO、CH4、NO等酸性氣體:HCl、 Cl2、 SO2、 CO2等不能干燥:堿性氣體:NH3還原性氣體:H2S、HBr、HI氣態SO3會被濃硫酸吸收思維啟迪C12H22O11濃硫酸12C + 11H2O(蔗糖)(2)脫水性:濃硫酸能將有機物中的氧、氫元素按水的組成比脫去。現象:蔗糖變黑,體積膨脹,變成疏松多孔的海綿狀,并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原因:濃硫酸能將蔗糖C12H22O11中的H和O按原子個數比2︰1脫去形成水,使蔗糖生成炭。實驗:白糖變成“黑面包”強氧化性(3)強氧化性現象a試管中銅絲表面______________有氣泡產生b試管中的品紅溶液逐漸變為______c試管中的紫色石蕊溶液逐漸變為______d將a試管里的溶液慢慢倒入水中,溶液變為_____結論無色紅色藍色Cu+2H2SO4 (濃)CuSO4+SO2↑+ 2H2O(3)強氧化性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能氧化金屬、非金屬、還原性化合物等,其還原產物一般是SO2。金屬 反應通式 金屬+H2SO4(濃) 高價金屬硫酸鹽 + SO2↑+ H2O實例 與Cu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金屬 反應通式 非金屬+H2SO4(濃) 高價氧化物或含氧酸 + SO2↑+ H2O實例 與C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還原性化合物 與H2S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強氧化性歸納總結濃硫酸能和金屬反應,為什么可用鋁罐車和鐵罐車來運輸濃硫酸?常溫下:鐵、鋁表面被濃硫酸氧化為致密的氧化膜而鈍化(化學變化),從而阻止了酸與內層金屬的進一步反應,所以常溫下可以用鐵、鋁制容器來盛裝濃硫酸。思考交流【例1】下列現象反映了硫酸的哪些主要性質?(1)濃硫酸滴在木條上,過一會兒,木條變黑。(2)敞口放置濃硫酸時,質量增加。(3)鋅粒投入稀硫酸中,有氣泡產生。(4)把銅片放入濃硫酸里加熱,有氣體產生。(5)濃硫酸不能用來干燥硫化氫氣體。(6)碳酸鈉跟稀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脫水性吸水性酸性酸性和強氧化性強氧化性酸性典例精講【例2】硫酸是一種具有高腐蝕性的強礦物酸,濃硫酸是指質量分數大于等于70%的硫酸溶液,又稱“壞水”,下列關于硫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小木棒蘸有濃硫酸的部位會變黑,體現了濃硫酸的吸水性B.濃硫酸具有氧化性,稀硫酸不具有氧化性C.稀釋濃硫酸時,應將水注入濃硫酸中并不斷攪拌D.熱的濃硫酸與過量的鐵粉反應,可能涉及三個氧化還原反應D典例精講硫酸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用途最廣的化工基本原料之一,故素有“化學工業之母”之稱。硫酸的消費量被視為一個國家無機工業發展水平的標志。3.硫酸的用途:閱讀課本P6:(一)常見的硫酸鹽1.硫酸鈣: 石膏—CaSO4.2H2O熟石膏—2CaSO4.H2O 制模型2.硫酸鋇——重晶石的主要成分,俗稱“鋇餐”3.硫酸銅——白色粉末,結合水變成藍色晶體,俗稱“膽礬” “藍礬” (CuSO4.5H2O)和石灰乳混合制成農藥波爾多液4.芒硝——Na2SO4.10H2O石膏重晶石膽礬三、硫酸鹽、硫酸根離子的檢驗可調節水泥凝結時間5.明礬:KAl(SO4)2 12H2O 凈化水6.綠礬:FeSO4 7H2O實驗5-4:在三支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稀硫酸、Na2SO4溶液和Na2CO3溶液,然后各滴入幾滴BaCl2溶液,觀察現象,再分別加入少量稀鹽酸,振蕩,觀察現象。從這個實驗中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寫出相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SO42-的檢驗實驗視頻(二)SO42-的檢驗:1.試劑:稀鹽酸、氯化鋇溶液2.操作方法:待測液+稀鹽酸所得溶液+氯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則原溶液中含SO42-排除CO32-、SO32-、SiO32-、Ag+等干擾(二)SO42-的檢驗:歸納總結【例3】下列檢驗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可用的方法是(已知:稀硝酸具有強氧化性,可將SO32-氧化為SO42-)( )A.取樣,先加入稀硝酸,無明顯現象,然后再加硝酸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證明原溶液中有SO42-存在B.取樣,先加入硝酸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然后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證明原溶液中有SO42-存在C.取樣,先加入稀鹽酸,無明顯現象,然后再加氯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證明原溶液中有SO42-存在D.取樣,先加入氯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然后再加稀鹽酸,沉淀不溶解,證明原溶液中有SO42-存在C典例精講1.物質的分離和提純的“三個必須”和“四個原則”①三個必須a.除雜試劑必須稍過量。b.過量試劑必須除盡。C.除雜途徑選最佳,有多種雜質時除雜順序必須合理。②四個原則(三)粗鹽的提純:2.除去粗鹽中可溶性雜質的原理(3)試劑加入的先后順序根據原理可知,Na2CO3溶液既可除去CaCl2,又可除去過量的BaCl2,故Na2CO3溶液必須在加BaCl2溶液之后加入,鹽酸要除去過量的Na2CO3和NaOH,故應最后加入,因此各試劑的加入順序可以為:①BaCl2→NaOH→Na2CO3→鹽酸;②NaOH→BaCl2→Na2CO3→鹽酸;③BaCl2→Na2CO3→NaOH→鹽酸。注意:加鹽酸要在過濾之后。【例4】為了除去粗鹽中的Ca2+、Mg2+、SO42-和泥沙,可將粗鹽溶于水,然后進行五項操作:①過濾 ②加過量NaOH溶液 ③加適量鹽酸 ④加過量Na2CO3溶液 ⑤加過量BaCl2溶液,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C.②④⑤①③ D.⑤②④①③D典例精講硫酸的工業制備S(FeS2)—SO2——SO3 —H2SO4課堂小結效果檢測1.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稀硫酸不具有氧化性。( )(2)常溫下將銅片放入濃硫酸中,無明顯變化,說明銅在濃硫酸中發生“鈍化”。( )(3)濃H2SO4具有強氧化性,SO2具有還原性,所以濃H2SO4不能干燥SO2。( )(4)濃H2SO4具有吸水性,所以濃H2SO4可以干燥H2、CO、NH3、H2S等氣體。( )(5)濃、稀硫酸都能使藍色石蕊試紙最終變為紅色。( )(6)1 L 18.4 mol·L-1的濃硫酸與足量銅反應,生成9.2 mol 二氧化硫氣體。( )答案 (1)× (2)× (3)× (4)× (5)× (6)×2.下列有關濃硫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A.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夠使蔗糖等有機化合物炭化B.濃硫酸放置在空氣中濃度減小,是因為濃硫酸容易揮發C.常溫下,濃硫酸與鐵、鋁不反應,所以可用鐵、鋁質容器盛放濃硫酸D.濃硫酸的強氧化性由+6價的S元素體現D3.在硫酸的工業制法中,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黃鐵礦煅燒前要粉碎,因為大塊黃鐵礦不能燃燒B.制備過程中的化學反應均為氧化還原反應C.制備過程中SO2能全部轉化為SO3D.SO3用98.3%的濃H2SO4吸收,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霧,以使SO3吸收完全D4.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夾持儀器已省略)探究銅絲與過量濃硫酸的反應。下列實驗不合理的是( )A.移動裝置①中銅絲可控制SO2的量B.裝置②中選用品紅溶液驗證SO2的生成C.裝置③中選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D.向裝置①反應后的溶液中直接加水,確認有CuSO4生成D5.下列對于某些離子的檢驗及結論一定正確的是( )A.加入稀鹽酸產生無色氣體,原物質一定有CO32-B.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再加稀鹽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加入稀鹽酸后再加入硝酸銀,產生白色沉淀,則原溶液一定有Cl-D.加入碳酸鈉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稀鹽酸,白色沉淀消失,不一定有Ba2+D謝謝觀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