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第二節(jié) 氮及其化合物第3課時: 硝酸和酸雨的防治第五章 化工生產(chǎn)中的重要非金屬元素致老師和同學們:①由于ppt含較多高質(zhì)量素材和視頻,故資源比較大。②所用視頻均內(nèi)嵌在ppt中,不需要另外下載。本節(jié)共有3個視頻,根據(jù)需要選擇即時播放。視頻清單①銅與濃、稀硝酸的反應②鈍化現(xiàn)象③王水的巧用課程學習目標1.通過硝酸與不活潑金屬、非金屬反應,認識硝酸的強氧化性。2.通過比較濃硝酸與稀硝酸性質(zhì)的差異,認識濃度、反應條件對反應產(chǎn)物的影響。3.知道氮的氧化物(NO2)、硫的氧化物(SO2)是主要的大氣污染物及其防治措施,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與社會責任”的核心素養(yǎng)。(強水):西洋人所造,性最猛烈,能蝕五金。王怡堂先生云∶其水至強,五金八石皆能穿漏,惟玻璃可盛。此水性猛烈,不可服食。西人凡畫洋畫,必須鏤板于銅上者,先以筆畫銅,或山水人物,以此水漬其間一晝夜,其漬處銅自爛,勝于雕刻。中醫(yī)書籍《本草綱目拾遺》記載:強水是什么?新課導入一、硝酸1.物理性質(zhì)無色,易揮發(fā)(沸點為83℃ )、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能以任意比溶于水,常用濃硝酸的質(zhì)量分數(shù)大約是69%。質(zhì)量分數(shù)為95%以上的硝酸,又叫“發(fā)煙”硝酸。硝酸是無色液體,但久置的濃硝酸為什么會顯黃色?剛倒出來久置后4HNO3(濃) 4NO2↑+O2↑+2H2O或光照 【思考】硝酸該如何保存?一般將濃硝酸保存在棕色細口瓶中,并放置于陰涼處。2.化學性質(zhì)(1)不穩(wěn)定性(久制硝酸由于NO2溶解而使其變黃色。)從物質(zhì)分類和化合價的角度預測硝酸的性質(zhì)物質(zhì)分類化合價氫化物 單質(zhì) 氧化物 酸 堿 鹽+5+4+3+20-3NH3NH4+N2N2O3N2O4N2O5NONO2HNO3HNO2NH3 H2ONO-3NO-22.化學性質(zhì)(2)酸的通性:HNO3 H++NO3(3)強氧化性稀硝酸和濃硝酸都有強氧化性由于HNO3中的N +5價,處在最高價,故硝酸具有較強的得電子能力……且濃度越大氧化性越強:濃HNO3>稀HNO32.化學性質(zhì)硝酸能氧化大多數(shù)金屬(除金、鉑外):銅與濃、稀硝酸的反應①與金屬反應:現(xiàn)象:常溫下反應劇烈,銅片溶解 ;有紅棕色的氣體產(chǎn)生;溶液變藍。結(jié)論:Cu+4HNO3(濃) = Cu(NO3)2+2NO2↑+2H2OCu+4H+ + 2NO3- =Cu2++2NO2↑+2H2O(3)強氧化性如銅與濃硝酸的反應歸納總結(jié)反應緩慢,銅片溶解;有無色的氣體產(chǎn)生,氣體接觸空氣時立即變成紅棕色;溶液由無色變?yōu)樗{色。現(xiàn)象:結(jié)論:3Cu+8HNO3(稀) = 3Cu(NO3)2+2NO↑+4H2O3Cu+8H+ + 2NO3- = 3Cu2++2NO↑+4H2OCu與HNO3 反應,濃度不同,產(chǎn)物不同。銅與稀硝酸的反應歸納總結(jié)足量的Cu中加入少量的濃硝酸,可能會發(fā)生什么反應 (3)反應停止后,如果在溶液中再加入足量鹽酸,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1)一開始是銅與濃硝酸反應:Cu+4HNO3(濃) Cu(NO3)2+2NO2↑+2H2O(2)隨著反應進行,硝酸由濃變稀,則發(fā)生:溶液中存在NO3-,它遇到H+后,會繼續(xù)氧化銅。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問題思考鈍化大多數(shù)金屬能與硝酸反應,但在常溫下,鐵和鋁會被冷的濃硝酸、濃硫酸鈍化,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酸與內(nèi)層金屬的反應,故可以用鐵(鋁)槽車運輸濃硝酸、濃硫酸2.化學性質(zhì)濃硝酸中的+5價氮元素具有很強的得電子能力。濃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很強的氧化性,且濃度越大氧化性越強,還原劑一般被其氧化為最高價態(tài)。硝酸的還原產(chǎn)物濃稀極稀NO2NONH4+資料卡片①除Au、Pt等少數(shù)金屬外,硝酸幾乎氧化所有的金屬。②常溫下,F(xiàn)e、Al等金屬在濃HNO3中發(fā)生“鈍化”。④王水(濃HNO3和濃HCl按體積比1:3配制)具有更強的氧化性,能溶解Au、Pt。③一般來說,金屬與硝酸反應硝酸與金屬反應規(guī)律濃硝酸→NO2,稀硝酸→NO,都無H2放出。活潑金屬與極稀HNO3反應時,還原產(chǎn)物復雜,可為N2O、NH4NO3等。中醫(yī)書籍《本草綱目拾遺》記載的“強水”其實就是“王水”。歸納總結(jié)二戰(zhàn)時期 玻爾巧藏金獎章實驗探究:王水②與某些非金屬單質(zhì)反應:(3)強氧化性C+4HNO3(濃) 2H2O+4NO2↑+CO2↑ S+6HNO3(濃) H2SO4+6NO2↑+2H2O△③與還原性化合物的反應如與含S2- 、SO32- 、 I- 、 Fe2+等的化合物反應。S2- 、SO32- 、Fe2+ 、I﹣等離子在酸性條件下不能與NO3-大量共存!3Fe2+ + 4H+ + NO3- = 3Fe3+ + NO↑+ 2H2OS2-→S、SO32-→SO42-、I-→I2 、Fe2+→Fe3+濃硫酸 HNO3穩(wěn)定性酸的通性與Cu 反應鈍化現(xiàn)象與C 反應吸水性 脫水性使Fe、 Al 鈍化濃硝酸 使Fe、 Al 鈍化有吸水性、脫水性無Cu+2H2SO4 (濃)=== CuSO4+SO2↑+2H2O△Cu+4HNO3(濃)=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4HNO3(濃)+C=4NO2↑+CO2↑+2H2O2H2SO4(濃)+C==2SO2↑+CO2↑+2H2O△濃硫酸與硝酸的比較穩(wěn)定不穩(wěn)定是是歸納總結(jié)3.硝酸的用途氮 肥硝化纖維塑料炸 藥染 料硝酸鹽【例1】下列反應中硝酸既表現(xiàn)出酸性又表現(xiàn)出氧化性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yōu)榧t色B.與銅反應放出一氧化氮氣體,生成硝酸銅C.與碳酸鈉反應放出二氧化碳氣體,生成硝酸鈉D.與單質(zhì)硫混合共熱時生成硫酸和二氧化氮B典例精講【例2】38.4 g Cu與適量的濃硝酸反應,Cu全部反應后,共收集到1 mol氣體(不考慮NO2與N2O4的轉(zhuǎn)化)。反應消耗的HNO3的物質(zhì)的量是( )A.1.0 mol B.1.6 molC.2.2 mol D.2.4 molC典例精講1.酸雨的定義:——pH小于5.6的雨。其主要是含有硫酸和硝酸。(1)SO2:(2)NxOy:硝酸工業(yè)產(chǎn)生的NO2、汽車發(fā)動機產(chǎn)生的高溫使空氣中的氮氣和氧氣反應生成氮氧化物等。煤和石油的燃燒、含硫金屬礦物的冶煉、以及制造硫酸、磷肥等產(chǎn)生的廢氣等。成因:主要是大氣中的SO2與NOx溶于水形成的。2.酸雨的來源二、酸雨及防治①酸化的地下水,危害人體健康3.酸雨的危害:損壞植物葉面導致森林死亡②直接損傷農(nóng)作物,破壞森林和草原,使土壤、湖泊酸化;③加速建筑物、橋梁、工業(yè)設備、運輸工具和電纜的腐蝕。(1)調(diào)整能源結(jié)構(gòu),積極開發(fā)新能源(2)對煤(其中含硫為0.3%-5%)進行處理,如選洗加工、綜合開發(fā)、在煤中加入適量的生石灰、對排放的煙進行處理等(3)種植能夠吸收SO2的有關(guān)樹木(如臭椿、垂柳、柳杉)等(4)加強工廠廢氣的回收處理(5)改進汽車尾氣的處理技術(shù),控制尾氣排放4.酸雨的防治【例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酸雨形成過程中有氧化還原反應發(fā)生B.煤和石油的燃燒是形成酸雨的唯一來源C.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zhì)D.燃煤時加入適量石灰石,可減少廢氣中SO2的含量,從而減少酸雨的產(chǎn)生B典例精講課堂小結(jié)1.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濃硝酸與足量Zn反應,生成的氣體中可能有NO2、NO、H2等。( )(2)硝酸與Cu反應中,HNO3只表現(xiàn)強氧化性。( )(3)Fe與濃、稀硝酸在常溫下均能劇烈反應生成Fe(NO3)3。( )(4)酸雨的pH<5.6,正常雨水的pH=7。( )(5)剛收集到的酸雨放置一段時間后,pH會增大。( )答案 (1)× (2)× (3)× (4)× (5)×效果檢測2.下列有關(guān)酸雨的說法正確的是( )A.凡是呈酸性的雨水都稱為酸雨B.酸雨的形成只與SO2的排放有關(guān)C.煤的脫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酸雨的形成D.為了不形成酸雨,應停止使用一切化石燃料C3.將相同質(zhì)量的銅分別和過量濃硝酸、稀硝酸反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反應劇烈程度:兩者相同B.消耗硝酸的物質(zhì)的量:前者多,后者少C.反應生成氣體的顏色:前者淺,后者深D.反應中轉(zhuǎn)移的電子總數(shù):前者多,后者少B4.對如圖所示實驗的有關(guān)分析正確的是( )A.反應相同質(zhì)量的銅片所需硝酸的量相同B.右邊針筒中生成紅棕色氣體C.該反應過程中硝酸僅體現(xiàn)氧化性D.左邊針筒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u+2NO+4H+===Cu2++2NO2↑+2H2OB5.下列關(guān)于硝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硝酸電離出的H+,能被Zn還原成H2B.常溫下,向濃HNO3中投入Fe片,會產(chǎn)生大量的紅棕色氣體C.向裝有Fe(NO3)2溶液的試管中加入稀H2SO4,可在管口觀察到紅棕色氣體D.過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應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紅色C謝謝觀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