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6張PPT)全面小康01民富國強02目錄contens不懼風雨03大國擔當04——綜合國力顯著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應對風險挑戰中推進各項事業——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全面小康第一部分PART ONE1.提出: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習近平2.內涵:“小康”講的是發展水平;“全面”講的是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覆蓋領域要全面、惠及人口要全面、涉及區域要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強調的不僅是“小康”,更重要、更難做到的是“全面”。沒有全民小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是全面小康最大的短板。——《中國共產黨簡史》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2012年11月2021年7月鄧小平提出“小康社會”這一戰略構想黨的十八大確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莊嚴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小康社會”構想的提出和實現脫貧攻堅定位: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基本要求:“兩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方針:精準扶貧(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十八洞村考察調研,首次提出了“精準扶貧”理念。黨帶領人民經過多年奮斗,終于保證了人民的溫飽問題,并在總體上(2002年)實現了小康,這代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消費范圍更加廣闊,消費層次也不再是最初的為了生存而消費,已經逐步朝著精神文明的方向發展,人們更加重視文化教育。但是就實際情況來說,總體小康的水平較低,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表現為:居民收入差距變大,環境污染問題嚴重,失業率上升,低收入階層生活水平惡化等,這些現象容易造成諸多隱患的出現,不利于社會穩定發展。——潘青、張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思考》脫貧攻堅九大脫(扶)貧方式一是發展特色產業脫貧。二是引導勞務輸出脫貧。三是實施易地搬遷脫貧。四是結合生態保護脫貧。五是著力加強教育脫貧。六是開展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脫貧。七是實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脫貧。八是探索資產收益扶貧。九是健全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和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扶貧。脫貧攻堅四川眉山結合特色農業條件,發展辣椒產業,解決當地貧困戶的就業問題,帶動貧困戶奔小康。福建寧德周寧縣瑪坑鄉智慧茶園里,茶農運用無人機進行茶園統防統治。產業助農,脫貧攻堅科技助農,脫貧攻堅脫貧攻堅2021年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貧困人口實現“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攻堅全面勝利脫貧攻堅精神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2021年2月,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習近平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全面小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標準(以2000年價格標準)一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3000美元。(約為當時2.5萬人民幣左右)二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萬元三是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8000元。四是恩格爾系數低于40%。五是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30平方米。六是城鎮化率達到50%。七是居民家庭計算機普及率20%。八是大學入學率20%。九是每千人醫生數2.8人。十是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全面小康“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莊嚴宣告為邁進第二個百年目標準備了更堅實的物質基礎,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為實現有效全球治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意義是什么?民富國強第二部分PART TWO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二十大報告經濟建設世界最高橋梁——北盤江大橋(565.4米)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跨海41.6公里)世界最快運營高鐵——復興號(350公里每小時)世界最大港口——寧波舟山港(2021年貨運量12.24億噸)世界海拔最高的高速——那拉高速(平均建設海拔4500米)1、公路:總里程535萬公里,高速公路17.7萬公里2、鐵路: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5.5萬公里;高速鐵路營業里程突破4.2萬公里3、港口:全球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我國分別占8席和7席4、橋梁:世界十大超高橋梁8個位于中國5、機場:民用機場254個,其中國際機場70個經濟建設科學技術2016-2022中國研發經費增長及GDP占比左圖: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右圖:全球最先進的海上鉆井平臺——藍鯨2號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二十大報告科技之光天河三號中國空間站——天宮中國月球和火星探測器大型客機C919九章三號原理圖社會生活國防建設體制改革:形成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新格局,人民軍隊組織架構和力量體系實現革命性重塑我軍風采第五代戰斗機——殲31戰略核導彈——東風41主戰坦克——99式戰略核潛艇——094潛艇領域 表 現經濟實力基礎設施科學技術社會生活國防建設①2021年GDP114萬億;經濟總量占世界比重18.5%;②人均國生產總值8.1萬元;③制造業規模、外匯儲備、谷物總產量穩居世界第一。①高速鐵路運營總里程達到4.2萬千米,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7萬千米,都居世界首位;②機場港口、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成就。①研發經費2.8萬億元世界第二位;②研發人員總量居世界首位;③核心科技取得重大成果。①人均壽命78.2歲,人均收入3.5萬;②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③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和醫療衛生體系。①重構人民軍隊領導指揮體制;②大國重器列裝。歸納綜合: 綜合國力顯著提升的主要表現。【歷史解釋】中國大國地位的體現和影響經濟 (1)經濟實力迅速上升,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14萬億人民幣,經濟總量僅次于美國;(2)中國經濟對世界的貢獻越來越大,中國的外匯儲備居世界首位,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多年穩居第一外交 (1)已與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建立外交關系。特別是近幾年來,中國在國際政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在處理地區事務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比如在中國的努力和斡旋下,促成了斷交七年的沙特與伊朗的和解文化 中華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越來越大,世界各地掀起學習漢語的熱潮不懼風雨第三部分PART THREE外部挑戰反制中美貿易摩擦與國際貿易保護主義三、在應對風險挑戰中推進各項事業2018年2月,香港一名男子在臺灣殺害女友拋尸后潛逃回港。因香港與臺灣之間沒有簽訂移交逃犯協議,該男子無法被移交至案發地臺灣受審。事件凸顯出香港法律上的漏洞,嚴重罪犯可潛伏在香港,不修改條例香港就會變成逃犯天堂。特區政府提出修例建議,一是取消對除香港以外中國其他區域的限制,二是與香港沒有簽訂長期移交協議的司法管轄區,開辟以“個案形式”移交逃犯的通道。但是,反對派認為取消中國內地限制會遭致內地以各種名義引渡異見人士,“將徹底破壞一國兩制對港人的法律保障”。雖然條例已經排除了“遣返政治犯”選項,但反對派仍然回避一個中國原則挑起事端。自2019年6月以來,香港反對派和激進勢力進行各種激進活動,他們繼續以“反修例”為幌子,得寸進尺、變本加厲,暴力行為不斷升級,組織襲擊警察,包圍警察總部,滋擾政府部門,嚴重沖擊特區立法會大樓,完全超出了和平游行示威的范疇。2019年香港爆發“修例風波”8月24日,位于九龍半島觀塘區的偉業街,上百名防暴警察驅散十余倍于自己的暴徒,暴徒向警察投擲燃燒彈和竹枝。8月31日,針對全國人大釋法五周年,暴力示威者發起新一輪的非法游行,并攻擊政府總部和警察總部,上千名暴徒聚集在港島軒尼詩道上堆砌雜物,燃燒起熊火。統一大業背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提交立法會審議《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法例(修訂)條例草案》組織領導:“香港民間人權陣線”旗下的組織中,包括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香港聯工盟,香港記協、公民黨、工黨、民主黨等等,這些組織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全部都收了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的錢。結果:中央政府堅定支持特區政府止暴制亂,堅定貫徹“愛國者治港”原則,推動香港局勢由亂到治。統一大業2019年香港爆發“修例風波”統一大業兩岸關系大陸地區臺商前五一、張聰淵-華利集團(耐克、匡威、彪馬、安德瑪、Vans、UGG等品牌生產商)二、魏氏兄弟-頂新國際集團(康師傅)三、蔡崇信-阿里巴巴四、郭臺銘-鴻海精密(全球3C代工龍頭、蘋果手機代工)五、蔡衍明-旺旺集團統一大業2015年11月,習近平在新加坡會見馬英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兩岸經濟合作開辟廣闊空間,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奮斗。——習近平致2023兩岸企業家峰會10周年年會的賀信“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生將會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2005《反分裂國家法》兩岸關系統一大業2022年8月東部戰區圍臺軍演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的豐富內涵三、在應對風險挑戰中推進各項事業堅持黨中央對對臺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推進祖國統一堅持在祖國大陸發展進步基礎上解決臺灣問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持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堅持團結臺灣同胞,爭取臺灣民心堅持粉碎“臺獨”分裂圖謀堅持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堅持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根本保證歷史方位戰略思路大政方針政治基礎實踐途徑根本動力必然要求外部條件戰略支撐統一大業作出這一決策,需要巨大政治勇氣,但該出手時必須出手,否則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習近平抗疫精神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抗疫斗爭截至2023年3月31日0時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683737146例累計死亡6830100例;200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確診病例破萬,73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確診病例破百萬16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確診病例破千萬;66個國家和地區累計死亡病例破萬,19個國家累計死亡病例破十萬。大國擔當第四部分PART THREE新外交理念提出:2014年11月,習近平,中央外事工作會議內容: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發展安全兩件大事,牢牢把握堅持和平發展、促進民族復興這條主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為和平發展營造更加有利的國際環境,維護和延長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保障。中國必須有自己特色的大國外交。我們要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對外工作理念,使我國對外工作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習近平在2014年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五大表現 :①是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②是世界多極化趨勢進一步加強;③是科學技術醞釀新突破;④是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呈現新特點;⑤是人類共同安全問題日益突出。首次提出:2012年,黨的十八大首次向國際社會提出:2013年3月,在莫斯科國家關系學院演講寫入憲法:2017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主要內容: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包含相互依存的國際權力觀、共同利益觀、可持續發展觀和全球治理觀。主要方針: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和建設、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影響: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被寫入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各種復雜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習近平在第70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言新價值觀念結合“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談一談中國為什么始終不渝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1)走和平發展道路,是我們黨根據時代發展潮流和我國根本利益作出的戰略抉擇。(2)只有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才能為世界作出更大貢獻。(3)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有和平的國際環境。三大倡議內容: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目標:倡導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致力于攜手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新責任擔當兩大方向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和建設;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中國、伊朗、沙特發表聯合聲明二十國首腦峰會杭州主會場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中國推動地區熱點問題的政治解決,積極開展南南合作,增強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新責任擔當“一帶一路”原則: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和經濟全球化的正確方向。目標:為全球發展提供更好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更好惠及各國人民。新責任擔當小結我們堅信,在過去一百年贏得了偉大勝利和榮光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必將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贏得更加偉大的勝利和榮光!——《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本章時空架構和線索主旨中共十八大2012年確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2013年提出“精準扶貧”和“中國夢”提出中國特色戰略外交思想2014年習近平與馬英九會面2015年中共十九大召開2017年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2018年香港國安法通過2020年十九屆六中全會2021年宣告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中共二十大2022年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2022年已同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組織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關系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新夢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新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新征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 新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綜合國力顯著提升。新問題:防控全局性風險:貿易摩擦、港澳臺問題。 新方案: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1.(2024·洛陽高一期末)2013年,習近平提出了“精準扶貧”的理念。到2020年11月,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這一成就的取得( )A.改變了農村的生態面貌 B.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C.實現了共同富裕的目標 D.完成了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B3.(2024·南陽高一校考)據下圖可知,這一時期我國( )A.農村改革逐漸落后城市 B.國際競爭力的持續增強C.對外開放邁出重大步伐 D.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D1978—2020年中國城鄉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4.(2024·廣州高一期末)在當今時代背景下,G20既引入“和而不同”的中國智慧,又引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既引入平等、開放、合作、共享的中國治理觀,又著力解決經濟全球化中收入分配差距擴大,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受損的不平衡發展問題。由此可知,中國智慧( )A.推動了區域經濟集團化的興起 B.有利于全球治理體系的優化C.解決了經濟全球化的弊端 D.打破了西方的霸權主義政策B5.(2024·新鄉高一期末)2013年3月,習近平首次向國際社會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該理念框架下,又提出了構建全球發展共同體、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核安全命運共同體和海洋命運共同體等具體理念,并將其付諸實踐。這體現了( )A.中國主導國際秩序重構 B.中華民族復興的內在要求C.中國智慧與大國擔當 D.黨的最新指導思想的形成C有人說,《只此青綠》演活了《千里江山圖》,有人認為,《千里江山圖》成就了《只此青綠》。《只此青綠》是對傳統文化的深耕和弘揚,更是文化自信的體現。回顧一下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的巨大變化,取得的巨大成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