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8張PPT)(彼特拉克)認為羅馬帝國在蠻族手中遭到了損壞、削弱和消耗,中世紀是黑暗的,且它的黑暗并非因為它的歷史澀沒無聞,而是因為它的歷史本來就毫無意義。——摘自[德]特奧多爾·蒙森《彼特拉克的“黑暗時代”之概念》中世紀的歷史是一部衰亡與沒落的陰暗歷史。——[英]愛德華·吉本 《羅馬帝國衰亡史》(成書于18世紀70年代)中世紀歐洲不僅僅只有“黑暗”、“蒙昧”這些關鍵詞。其黑暗迷糊中也有自己的光亮點,其蒙昧無知中也有它自己的覺醒,他們在昏庸無道中也有創造和累積了近代歐洲文明的諸多因素。——錢乘旦《西方那一方土》一、文藝復興運動1.文藝復興為什么起源于意大利(佛羅倫薩)?版畫中的14世紀佛羅倫薩據佛羅倫薩編年史家馬泰奧·維拉里記載,在1348年的恐怖之夏,佛羅倫薩失去了60%的人口。城里的人們竟然你回避我,我躲避你,街坊鄰居,各不相顧,親戚朋友,斷絕往來。——薄伽丘《十日談》美國史學家薩繆爾·K.科恩認為,1348至1379年佛羅倫薩人口增長了40%,其中主要來自外來移民。有一封薩盧塔蒂于1396年春寄給安杰利的書信留存至今,彼時安杰利已在東方生活了幾個月。薩盧塔蒂在信中列出了一份清單,清單上記載了一些作品的名稱及作者,他希望安杰利找到這些作品并帶回佛羅倫薩。薩盧塔蒂將佛羅倫薩與共和主義的羅馬進行比較,而布魯尼更進一步,將雅典也加進了這種比較。1401年,布魯尼出版了他著名的頌詞《佛羅倫薩城市頌》(In Praise of the City of Florence),……后來他創作了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作品中具有先鋒意義的著作——《佛羅倫薩人民史》(The History of the Florentine People),他在書中采用了古代歷史學家那種批判性、世俗化的寫作方法。——[英]科林·韋爾斯《拜占庭的贈禮:東羅馬帝國對西歐、阿拉伯世界和斯拉夫地區的文化影響》薩盧塔蒂:佛羅倫薩執政官(1375年至1406年)布魯尼:教皇秘書、佛羅倫斯執政官(1427年起)為了適應新的經濟環境,佛羅倫薩進行了經濟結構調整:改從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阿布魯佐進口羊毛,生產在奧斯曼帝國和歐洲市場暢銷的中檔毛呢;大力發展絲織工業,迎合歐洲宮廷和上層精英的新時尚;引入并發展新工業,如玻璃制造業、造紙業和印刷業等。——向榮《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薩的社會重構》(1)根本原因:歐洲中世紀晚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2)文化因素:西歐文化自身的傳承和發展;意大利擁有豐厚的古希臘羅馬文化積淀,又從東方汲取大量文化養料。(3)人才因素:聚集新思想的學者文人成為文藝復興的中堅力量。(4)黑死病等社會危機引發人們對宗教信仰與傳統價值觀的反思與懷疑。一、文藝復興運動1.文藝復興為什么起源于意大利(佛羅倫薩)?2.文藝復興只是西方古典文化的“再生”嗎?《神曲·地獄篇》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西塞羅等(第一層)教皇尼古拉三世、教皇卜尼法斯八世(第八層)猶大(第九層)那些鼓吹這些觀點(指文藝復興)的人驕傲地自稱人文主義者,他們很少公開與基督教決裂。實際上,人文主義文學藝術價值觀常常得到富有的教士的欣賞,教士是文藝復興運動最重要的資助群體之一。——麥克尼爾《世界簡史》表面上的古典文化“復興”或曰“再生”,實質上是社會發展和生活變化帶來的思想文化的改革與創新。——劉新成 劉北成主編《世界史·近代卷》第一,雖然“復興”一詞原意是“再生”,但這并不意味著希臘羅馬文化在中世紀曾經消亡。第二,雖然文藝復興的世俗傾向與中世紀的“神權至上”思想格格不入,但這并不意味著文藝復興否定宗教。第三,雖然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們認為“近代”與中世紀迥然有別,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與中世紀一刀兩斷。14、15世紀的西歐社會仍然與中世紀保持著千絲萬縷的緊密聯系,只是在思想意識方面,“文藝復興”標志著一個嶄新時代肇端。一、文藝復興運動1.文藝復興為什么起源于意大利(佛羅倫薩)?2.文藝復興只是西方古典文化的“再生”嗎?3.文藝復興的發展與影響階段 地點 領域 代表人物 主張早期文藝復興 (14-15C中葉) 佛羅倫薩 文學 但丁《神曲》 彼特拉克《歌集》 薄伽丘《十日談》 抨擊教會的腐敗與禁欲主義肯定和贊美現實生活文藝復興全盛 15C末-16C初 佛羅倫薩 羅馬 藝術 達芬奇《最后的晚餐》 拉斐爾《西斯廷圣母》 米開朗琪羅《創世紀》 用世俗的方法處理宗教題材,體現人性政治 思想 馬基雅維利《君主論》 君主應該如何鞏固和奪取政權文藝復興擴展 英國 西班牙 文學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塞萬提斯《堂吉坷德》 歌頌人性諷刺美化封建道德的騎士文學,揭露教會黑暗法國 政治 思想 讓博丹《國家論》 認為主權是國家最本質的特征,主權不得分割轉讓(1)打破了以神學為核心的經院哲學主宰的局面,促進了思想解放;為古典文化注入了時代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封建秩序。(2)解放了長期被宗教戒律壓抑和禁錮的人性,使人們開始更多地關注人本身與現世世界。(3)打破了宗教神性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為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奠定了基礎。(4)創造了大量的精湛的文學藝術杰作,豐富了人類藝術寶庫。(5)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6)為近代歐洲自然科學的迅猛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7)負面影響:過分推崇個人意志,造成個人私欲的膨脹等問題。一、文藝復興運動1.文藝復興為什么起源于意大利(佛羅倫薩)?2.文藝復興只是西方古典文化的“再生”嗎?3.文藝復興的發展與影響二、宗教改革1.馬丁·路德《九十五條論綱》基督教會在中古西歐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滲透到中古西歐的各個領域精神領域:宣揚教義(《圣經》、神學)、宗教倫理與教化、執行儀式經濟領域:占有大量地產和莊園、征收什一稅政治領域:最大的有組織的力量,形成了從教皇到各級神職人員的等級制度與王權爭奪權力(756年丕平獻土;1076年卡諾莎覲見;1308阿維尼翁之囚)社會生活:興辦醫院、教育、羅馬城市修建、文化藝術保存因信稱義,簡化宗教儀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建立獨立的民族教會和廉儉教會用民族語言進行宗教活動出生于德意志艾斯萊本一個中產家庭,畢業于埃爾福特大學。1505年,路德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加入教會成為一名天主教會修士。1517年,馬丁·路德撰寫《九十五條論綱》,痛斥教廷推銷贖罪券的行為,拉開宗教改革的序幕。馬丁·路德(Matin Luther,1483-1546)當錢幣投入錢柜中叮當作響的時候,增加的只是貪婪愛財的欲望,而不是靈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禮,只有靠終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讓每一個知道自己是基督徒的人確知:我們都是祭司,我們彼此沒有分別,即是說,我們對于圣道和一切圣禮都有同等的權利。羅馬教廷只管信仰上的事,至于財產、金錢、生命等事務應由政府處理,皇權應該名副其實。——馬丁 路德其中一個因素是,14世紀法國國王囚禁了教皇,這一事件削弱了教皇的威信。還有其政治因素,如民族觀念的增強和與此相關的各國“新君主”的出現。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做是外國人,他無權干涉國家事務和在本國疆域內征稅,大眾對教會收稅和遍布西歐的教會的巨大地產十分不滿,中產階級和國家君主的利益,導致他們覬覦教會的巨額財富。歷史力量的結合最初在德國達到了爆發點,這里聚急了一百多個公國,他們的統治者太過于軟弱,無法抵抗強大教會的過度勒索。——《全球通史》民族國家開始形成一、文藝復興運動1.文藝復興為什么起源于意大利(佛羅倫薩)?2.文藝復興只是西方古典文化的“再生”嗎?3.文藝復興的發展與影響二、宗教改革1.馬丁·路德《九十五條論綱》2.新教(瑞士 加爾文派;英國 國教)出生于法國,在瑞士日內瓦進行宗教改革。加爾文(John Calvin,1509-1564)英國國王亨利八世(1491-1547)1543年《至尊法案》國王為英國國會最高首腦,教皇無權干涉英國國教事物;保留天主教基本教義、儀式;沒收教會財產歸王室所有。基督教1054東正教(拜占庭帝國、沙皇俄國)天主教16世紀新教(路德教、加爾文教、英國國教)天主教一、文藝復興運動1.文藝復興為什么起源于意大利(佛羅倫薩)?2.文藝復興只是西方古典文化的“再生”嗎?3.文藝復興的發展與影響二、宗教改革1.馬丁·路德《九十五條論綱》2.新教(瑞士 加爾文派;英國 國教)3.宗教改革的意義上帝所允許的唯一生產方式,并不是要人們經過苦修禁欲主義來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們完成自己在現實中所處的地位所賦予的責任和義務。這可以算是他的天職。——馬丁·路德新教倫理主張合理的追求財富,“能否博取上帝的青睞即是衡量一項職業是否有用度的標準,但道德標準則是更為主要的衡量標準,也就是說它以為社會創造財富的多少來作為衡量尺度”。——[德]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資本主義經濟發展(1)思想解放:沖擊了天主教對人們的思想束縛,宗教改革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傳播和發展了人文主義。(2)社會政治運動:打擊了天主教會的勢力,脫離羅馬教廷的民族教會的建立,推進了歐洲民族國家的形成。(3)有利于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4)有利于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一、文藝復興運動1.文藝復興為什么起源于意大利(佛羅倫薩)?2.文藝復興只是西方古典文化的“再生”嗎?3.文藝復興的發展與影響二、宗教改革1.馬丁·路德《九十五條論綱》2.新教(瑞士 加爾文派;英國 國教)3.宗教改革的意義三、近代科學的興起1.代表人物與核心觀點1543年,哥白尼《天體運行論》出版1590-1603年,伽利略提出加速度概念和數學表達式,以及自由落體定律1594-1619年,開普勒先后提出行星運行三大定律1609-1610年,伽利略通過自制的天文望遠鏡發現多顆太陽系星體1687年,牛頓出版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提出力學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光明”從牛頓頭上照下,通過繆斯女神手中的鏡子反射到伏爾泰正在寫作的手稿上。牛頓的宇宙論如此完善和令人信服,……啟蒙思想家希望他們能像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一樣,找到統治人類社會的自然法則。——《新全球史》一、文藝復興運動1.文藝復興為什么起源于意大利(佛羅倫薩)?2.文藝復興只是西方古典文化的“再生”嗎?3.文藝復興的發展與影響二、宗教改革1.馬丁·路德《九十五條論綱》2.新教(瑞士 加爾文派;英國 國教)3.宗教改革的意義三、近代科學的興起1.代表人物與核心觀點2.意義(1)確立科學方法:形成了重視經驗和事實的理性化思維方式,確立了通過觀察、實驗、分析、歸納和綜合等基本途徑發現自然規律的科學方法。(2)削弱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3)既是啟蒙運動的一部分,又推動啟蒙運動的發展。(4)引發和促進工業革命的社會變革。一、文藝復興運動1.文藝復興為什么起源于意大利(佛羅倫薩)?2.文藝復興只是西方古典文化的“再生”嗎?3.文藝復興的發展與影響二、宗教改革1.馬丁·路德《九十五條論綱》2.新教(瑞士 加爾文派;英國 國教)3.宗教改革的意義三、近代科學的興起1.代表人物與核心觀點2.意義四、啟蒙運動1.緣起啟蒙思想包括兩大信條:第一,相信在物質的宇宙中存在自然法則,萬物都受自然法則的支配,人類社會也受其支配。自然法則反映在人的頭腦中,便是理性。理性是衡量一切的標準。第二,相信人類過去充滿了黑暗和愚昧,而人類未來則是一片光明。人類的狀況總是逐步改善的。人類進步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Siècle des Lumières時代 光明一、文藝復興運動1.文藝復興為什么起源于意大利(佛羅倫薩)?2.文藝復興只是西方古典文化的“再生”嗎?3.文藝復興的發展與影響二、宗教改革1.馬丁·路德《九十五條論綱》2.新教(瑞士 加爾文派;英國 國教)3.宗教改革的意義三、近代科學的興起1.代表人物與核心觀點2.意義四、啟蒙運動1.緣起2.代表人物與核心觀點托馬斯·霍布斯(1588-1679)約翰·洛克(1632-1704)國家產生之前的人類處于自然狀態,自然狀態是一切人對一切人的戰爭狀態。使人傾向于和平的熱忱其實是怕死,以及對舒適生活之必要東西的欲求……為了確保和平并防御外敵,人與人之間達成契約,這時國家就按約建立了。——霍布斯17世紀,英國出現早期啟蒙思想盧梭( 1712-1778)伏爾泰( 1694-1778)孟德斯鳩( 1689-1755)18世紀,啟蒙運動進入高潮,中心在法國如當你睡覺到第二天醒來時,你的財產還和昨天一樣,沒有絲毫變動;你不會在半夜三更從你妻子的懷抱里或從你孩子的擁抱中被人家拖出去押入城堡,或流放沙漠;當你若有所思,你有權發表你的一切想法;當你被人控告,或寫了闖禍的文章,只能依照法律來裁判。——伏爾泰《哲學通信》教會制定的法律,非經政府明白批準,不應有絲毫效力……教士不能以違反神律的罪名剝奪一個公民的權利……官吏、勞動者和教士既然都同樣隸屬于國家,便應同樣地交納租稅。——伏爾泰《簡便哲學辭典》剝奪教會立法、司法的特權;深入批判教會、官吏的特權(等級);提倡平等。立法人民集體享有行政君主享有司法獨立權力的制約與平衡“三權分立”學說當立法權和行政權集中在同一個人或同一個機關之手,自由便不復存在了。因為人們將要害怕這個國王或議會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執行這些法律。如果司法權不同立法權和行政權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權和立法權合而為一,則將對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專斷的權力,因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權同行政權合而為一,法官將握有壓迫者的力量。如果同一個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貴族或平民組成的同一個機關行使這三種權力,即制定法律權、執行公共決議和裁判私人犯罪或爭訴權,則一切便都完了。——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行政權力的委托者絕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辦事員;只要人民愿意,人民就可以委托他們,也可以撤換他們……絞死或廢黜一個暴君為目的的暴動……是合法的行為。——盧梭《社會契約論》這是至高無上的人民主權,不可侵犯,不得轉讓,不受限制,不準分割。……政府官員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員,不享受特權。通過社會契約,人民建立一個自己管理自己的政府。這個政府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希臘城邦似的公民大會,人民都有參政權利,因此人民服從政府就是服從自己。18世紀英國、德國的啟蒙思想家康德(1724-1804)亞當·斯密(1723-1790)“現代經濟學之父”勞動是財富的源泉和衡量價值的尺度,主張自由競爭。啟蒙運動就是人類脫離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狀態,不成熟狀態就是不經別人的引導,就對運用自己的理智無能為力。……要有勇氣運用你自己的理智!——康德《回答這個問題:什么是啟蒙?》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我生性是個探求者,我渴望知識,急切地向要知道更多的東西,有所發明才覺得快樂。我曾經相信這才能給予人的生活以尊嚴,并蔑視無知的普通民眾。盧梭糾正了我,我想象中的優越感消失了,我學會了尊重人,除非我的哲學恢復一切人的公共權利,我并不認為自己比普通勞動者更有用。——康德尊重他人,人人平等科學與道德應當并重時期 國家 人物作品 主張興起 17世紀 英國 霍布斯《利維坦》 通過社會契約建立國家洛克《政府論》 提出立法權、行政權和外交權分權思想,贊成君主立憲制高潮 18世紀 法國 伏爾泰 天賦人權;抨擊教會;法治;自由;提倡君主立憲孟德斯鳩 《論法的精神》 法治;自由;提倡三權分立盧梭 《社會契約論》 主權在民,直接民主,社會契約,提倡民主共和國擴張 18世紀后期 英國 亞當 斯密 《國富論》 勞動是財富的源泉和衡量價值的尺度;主張自由競爭,現代經濟學之父德國 康德 《純粹理性批判》 人非工具,應該獨立思考,理性判斷;反對教權;反對君主專制;提倡天賦人權;法治一、文藝復興運動1.文藝復興為什么起源于意大利(佛羅倫薩)?2.文藝復興只是西方古典文化的“再生”嗎?3.文藝復興的發展與影響二、宗教改革1.馬丁·路德《九十五條論綱》2.新教(瑞士 加爾文派;英國 國教)3.宗教改革的意義三、近代科學的興起1.代表人物與核心觀點2.意義四、啟蒙運動1.緣起2.代表人物與核心觀點3.意義(1)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有力地沖擊了封建專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基督教會,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論準備和輿論宣傳,表達了資產階級的政治和經濟訴求。(2)直接推動了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有助于在這些國家建立資產階級統治。(3)啟蒙思想成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精神武器。人文主義:重現發現人的價值追求現世的幸福因信稱義:人可以自我拯救靈魂層面的人人平等理性主義:人可以理性的認識和改造世界進而創造理性王國物質層面的人文主義心靈層面的人文主義政治和哲學層面的人文主義文藝復興對于整個中世紀神權……的精神統治,都是一次強力反動。……一些先進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偉大,并由對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發展到對“個人的完美化”,即個人的充分發展的有意識的追求。……這種個人主義倫理觀帶來的最顯著也最為深遠的變化便是現代科學的勃興。……文藝復興時代理論家同時做起了實干家,思辨與實驗、理論與實際開始結合,也正是這種結合后來敲開了科學革命的大門。——馬克垚《世界文明史》啟蒙時代的哲人……受萬有引力定律的影響很大,相信存在著不僅象牛頓所證實的那樣控制物質世界、也控制人類社會的自然法則。按照這一設想,他們開始將理性應用于所有領域,以便發現種種有效的自然法則。他們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傳統——受到理性的檢驗……更重要的是,他們發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則,打算通過這些原則實現大規模的社會改革。——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論述材料所涉及重大歷史事件之間的關系。(7分)關系:文藝復興促進了自然科學的發展,自然科學的重大發展又推動了啟蒙運動的興起,啟蒙運動為社會變革提供了思想武器。(3分)理由:文藝復興以人為中心,追求個人的充分發展,促使理論家重視思辨與實驗,理論與實際開始結合,推動近代科學重大發展;(2分)牛頓經典力學(用數學方法精確描述宇宙的運行法則)將自然科學法則運用到人類社會的研究,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促使“理性”為核心的啟蒙思想家產生,推動了社會變革。(2分)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14—17世紀初)宗教改革(16世紀)科技革命(16—17世紀)啟蒙運動(17—18世紀)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長期被宗教戒律壓抑和禁錮的人性,使人們開始更多地關注人本身與現世世界信仰得救、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抨擊教權、建立民族教會使用民族語言,從教會儀式束縛中解放出來,推動歐洲民族國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形成了科學的理性化思維方式,從神學體系和意識形態中解放出來從封建制度中解放、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做了理論準備和輿論宣傳,推動資產階級革命,也成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精神武器(2021·山東·高考真題)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熱情謳歌充滿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態度,并追求現世幸福和享樂,西歐宗教改革思想家們卻將這視為奢靡和不道德。然而,二者卻又共同推動了西歐從中世紀向近代社會的過渡。這是因為他們都( )A.重新審視人,沖破了傳統的束縛B.提升了新興資產階級的政治地位C.反對神學,重構了人與神的關系D.沉重打擊了羅馬天主教會的統治鞏固練習A鞏固練習(2022·浙江·高考真題)據載,在佛羅倫薩洗禮堂大門的設計競賽中失利后,布魯內列斯奇去羅馬潛心研習萬神殿等古建筑。1410年,他回到佛羅倫薩,積極投人大教堂穹頂的設計和建造。有建筑師追述,布魯內列斯奇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學習”,“重新發現了古跡的比例和尺寸……小心翼翼地沿襲古典的法則和樣式以及正確的建筑比例”。下列項中,對材料解讀正確的是( )①經典力學體系推動了建筑革命②文藝復興建筑受到古羅馬文化影響③羅馬已取代佛羅倫薩成為文藝復興中心④布魯內列斯奇的事跡彰顯了人類的勤勉和力量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