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章 冪的運算數學探究:“大”數與“小”數本節課《“大”數與“小”數》是蘇科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下冊第七章數學探究,具有畫龍點睛的重要作用.從知識體系上看,“大數與小數”這一章節主要圍繞“大”數和“小”數的概念、比較、運算及實際應用展開.通過本章的學習,學生將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大”數和“小”數的相關知識,提高數學運算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本課教材通過創設實際問題情境,如與人體的相關數據、與地球有關的相關數據等,引導學生從具體問題中抽象出數學模型,進而感受生活中的“大”數和“小”數,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探索“大”數和“小”數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利用相關冪的運算進行操作,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大”數和“小”數,而且還注重了學生數學素養的全面提升.學生已經學習了整個第七章的內容,已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掌握了同底數冪的乘除運算,為學生運用生活中的“大”數和“小”數解決實際問題提供了知識支撐.1.掌握“大”數與“小”數的運算規則,包括加、減、乘、除等基本運算,提高運算能力 .2.能夠解決與“大”數與“小”數相關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3.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愛,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培養學生的認真、細致的學習態度,以及以及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精神.重點: 掌握“大”數與“小”數的運算規則,包括加、減、乘、除等基本運算,提高運算能力 .難點:能夠解決與“大”數與“小”數相關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情境導入。問題:從下列圖片中你能發現哪些“大”數?答:像4.96×1012、3兆、60億等都屬于生活中的“大”數;問題:從下列圖片中你能發現哪些“小”數?答:像50μm,3.4nm,2nm等都屬于生活中的“小”數."小"數一般指的是數值較小的數。涉及單位換算:1兆=1012; 1億=108; 1nm=10-9m; 1μm=10-6m師生活動: 教師呈現圖片,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這幾幅圖片,感知生活中的數學,同時感受與身體相關的一些數據,梳理本章所學的冪的相關計算和單位換算.設計意圖:讓學生從這些圖片中感知“大”數和“小”數.給學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間、營造了活動的氛圍、激發了活動的興趣,讓學生感受數學在不同領域的生活中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探究新知活動一 與人體相關的“大”數和“小”數細胞中DNA(脫氧核糖核酸)分子的直徑只有2×10-7cm.人體由約40萬億到60萬億個細胞構成,不同類型的細胞具有特定功能.每2.54平方厘米的人體皮膚上約有3200萬個細胞,人體皮膚不斷進行細胞新陳代謝,每天有約5000萬個皮膚細胞脫落.按平均重量計算,這些脫落的皮膚細胞每天大約重10克.問題:根據上述材料你能發現哪些“小”數,你能計算出一個皮膚細胞的重量嗎?答:2×10-7cm是一個“小”數,10÷(5000×104)=2×10-7(克).答:一個皮膚細胞的重量為2×10-7克.小結:人體中細胞中DNA分子直徑和一個皮膚細胞的重量都是“小”數.問題:成人大腦約有1.4×1010個細胞,嬰兒的腦細胞以每分鐘約2.0×105個的驚人速度遞增,一般到8歲可達到成人腦細胞數量.一年約有5.256×105min,你能估測出兒童7歲時大腦的腦細胞數量嗎?答:解:2.0×105×5.256×105×7=7.3584×1011(個)答:兒童7歲時大腦的腦細胞數量約為7.3584×1011個.問題:正常成年人在安靜狀態下,每分鐘心跳約60~100次;心臟每天跳動大約10萬次,射出的血大約7600升(也有說法認為心臟每天要輸送7.6萬升血液),一生中心臟大約要跳動20億~30億次,送大約5億升血液.人體血液總量約占體重的7%~8%,一個成年人體內約有4.5升血液.在人體血液中紅細胞直徑約為7.7×10-4cm,每立方毫米血液里約有5×106個紅細胞.你能估計一個成人體內約有多少個紅細胞?答:1L=1000000mm3=106mm34.5×106×5×106=2.25×1013 (個)答:一個成人體內約有2.25×1013 個紅細胞.師小結:用科學計數法可以表示“大”數和“小”數.師生活動:教師呈現與人體有關的材料,讓學生閱讀材料,嘗試解決問題1、問題2和問題3,讓學生感受與人體有關中的“大”數和“小”數。同時也是引導學生回顧和復習冪的運算及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一個“大”數和“小”數的方法.設計意圖:每一個材料匹配一個問題,讓學生更容易消化和吸收。問題1中涉及的是一個“小”數,問題2中涉及的是一個“大”數,問題3設計的是“大”數與“小”數的綜合,讓學生對“大”數和“小”數加深印象后,再進行綜合訓練,具有一定的梯度.活動二 與地球相關的“大”數和“小”數問題:我們生活的地球已有大約46億年的歷史,它的部分信息如下表,你能講表格補充完整嗎(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答:地球的體積為.14×=1.083×1021(m3)陸地面積:5.1×1014×0.29=1.479×1014(m2)海洋面積:5.1×1014×0.71=3.621×1014(m2)地球的密度為5.976×1024÷(1.083×1021)=5.518g/cm3。師生活動:體積計算,教師演示,學生傾聽,后面幾個小問,學生模仿,類比完成,師生互動交流.尤其是平均密度計算,需要特別注意。設計意圖:借助冪的運算和科學記數法,引導學生進行復雜問題的計算,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總結能力,讓學生學會用數學思維思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課堂練習1. 水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一個水分子包含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一個氫原子的質量約為1.674×10-27kg,一個氧原子的質量約為2.657×10-26kg,一個水分子的質量大約是多少(單位:kg)?答:∵一個水分子包含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一個水分子的質量: 2×1.674×10-27+2.657×10-26≈2.9918×10-26(kg).答:一個水分子的質量大約是2.9918×10-26kg.變式:100g的水中會有多少個水分子呢?答:100×10-3÷(2.9918×10-26)≈3.342×1024(個)答:100g的水中約有3.342×1024個水分子.2. 地球的半徑約為6.37×103km,太陽的半徑約為6.96×105km,恒星HR237的半徑約為太陽的1800倍.(1)太陽體積約是地球的多少倍?(2)恒星HR237的體積約是太陽的多少倍?答:(1):π×÷÷π÷≈1.305×106.答:太陽體積約是地球的1.305×106倍.18003=5832000000=5.832×109.答:恒星HR237的體積約是太陽的5.832×109倍. 【限時訓練】 1.世界上最小、最輕的昆蟲是膜翅目纓小蜂科的一種卵蜂,體長僅0.021厘米,其質量也只有0.000005克.(1)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上述兩個數據.(2)一個雞蛋的質量大約是50克,多少只卵蜂的質量和與這個雞蛋的質量相等?答:(1)0.021=2.1×10-2; 0.000005=5×10-6.大約50÷(5×10-6)=107(只)答:107只蜂卵的質量和這個雞蛋的質量相等.2.生物芯片是20世紀80年代末在生命科學領域中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項高新技術,通俗地說就是在一塊指甲大小的芯片上集成大量晶體管,構成一個微型的生物化學分析系統,以實現對生物樣品準確、迅速、大信息量的檢測,已知一塊邊長1.03cm×1.03cm的某種芯片上集成了1.53×1010個晶體管,求每個晶體管所占的面積.答:每個晶體管所占的面積為:1.03×1.03÷(1.53×1010)=6.94×10-11 cm2.3.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恒星是比鄰星,它距地球約4.25光年,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為3×108m/s,光在真空中穿行1年的距離稱為1光年.如果一個探測器以6.4×104km/h的平均速度飛往比鄰星,那么大約需要多少年?答:因為1m/s=3.6km/h.所以1光年=3×108×3.6×365×24km=9.4608×1012km因為速度為6.4×104km/h,9.4608×1012÷(6.4×104)÷24÷365≈1.6875×104(年)答:大約需要1.6875×104年。師生活動: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批閱.設計意圖:通過課堂練習鞏固新知,加深對本節課的理解及應用.讓學生再次感受生活中的大數和小數.歸納總結設計意圖:通過小結讓學生進一步感受生活中的“大”數和“小”數.實踐作業尋找生活中的“大”數和“小”數,記錄下來和同學進行分享.學生對“大”數與“小”數的冪運算存在理解差異,部分學生在計算大數冪時較為熟練,但在處理小數冪或分數冪時卻頻繁出錯,這反映出學生對冪運算的本質理解不夠深入,在今后教學中,應加強學生對冪運算基本概念和運算規律的掌握,通過更多實例練習,特別是涉及小數和分數冪的題目,來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和對冪運算的全面理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