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章知識體系構建與核心素養提升一、認識有機化合物二、烴、有機高分子材料1.烷烴烷烴2.烯烴烯烴3.有機高分子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三、生活中常見的有機化合物——乙醇與乙酸1.乙醇乙醇2.乙酸乙酸四、基本營養物質1.糖類2.油脂油脂(屬于酯)3.蛋白質蛋白質一、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本章從碳原子的成鍵特點及官能團的微觀結構的角度,認識常見有機化合物,能辨識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糖類、油脂及蛋白質的組成及結構特點,能從組成和結構層面辨識有機化合物,能從有機物的結構特點理解有機化合物的性質,形成“結構決定性質”的觀念,能從宏觀、微觀兩角度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其關系如下:例1 (2023·全國甲卷,8)藿香薊具有清熱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結構如圖。下列有關該物質的說法錯誤的是( )A.可以發生水解反應B.所有碳原子處于同一平面C.含有2種含氧官能團D.能與溴水發生加成反應例2 俗稱“一滴香”的有毒物質被人食用后會損傷肝臟,還會致癌?!耙坏蜗恪钡姆肿咏Y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有機物可以和鈉反應,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該有機物可以和乙酸反應生成相應的酯C.該有機物的分子式為C7H10O3D.該有機物所有的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內例3 某烴的結構簡式為,若分子中共線碳原子數為a,可能共面的碳原子數最多為b,含四面體結構的碳原子數為c,則a、b、c分別是( )A.3、4、5 B.4、10、4C.3、10、4 D.3、14、4二、變化觀念“變化觀念”在本章中的具體體現為:通過對乙烯、苯、乙醇、乙酸等典型代表物性質介紹及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應用,體會有機化學反應中反應條件的控制和試劑選擇的重要作用;通過對常見有機反應類型的介紹,體會取代反應、加成反應、加聚反應、氧化反應在物質鑒別及有機物在生產生活中轉化的重要作用,深化“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反映結構”“性質決定用途”等學科觀念。例4 已知醛基(—CHO)可被氧化成羧基(—COOH),已知氣態烴A的密度是相同狀況下氫氣密度的14倍,有機物A~E能發生如圖所示一系列變化,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內B.分子式為C2H6O的有機物的同分異構體共2種C.C的水溶液又稱福爾馬林,具有殺菌、防腐性能D.等物質的量的B、D與足量鈉反應生成氣體的量相等例5 (2023·全國乙卷,8)下列反應得到相同的產物,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①的反應類型為取代反應B.反應②是合成酯的方法之一C.產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D.產物的化學名稱是乙酸異丙酯三、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這一核心素養在本章的具體體現為:(1)通過對化石燃料、飲食中的有機化合物性質和用途的學習,體會煤、石油、天然氣在能源、材料領域中的應用價值及了解有機化學對人類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體會糖類、油脂和蛋白質對人類生命活動的重要作用。通過學習石油的煉制及煤的干餾等綜合利用手段,體會“綠色化學”“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理念。(2)通過自制米酒的實踐活動,體會中國傳統釀造工藝中蘊含的有機反應原理及發酵的本質,體會發酵原理在有機合成中的重要作用,進而優化合成路線,實現提高產能優化環境的社會價值。例6 自制米酒時下列操作不合理的是( )A.蒸煮制米酒的容器要殺菌消毒B.所需的水要多次煮沸并晾涼C.選擇合適的酒曲并與熟糯米拌勻D.不需要控制溫度,溫度越高發酵速率越快例7 (2024·安徽,1)下列資源利用中,在給定工藝條件下轉化關系正確的是( )A.煤煤油 B.石油乙烯C.油脂甘油 D.淀粉乙醇例8 合成導電高分子化合物PPV的反應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PPV是聚苯乙烯B.該反應為加聚反應C.不屬于烴D.可與Br2發生加成反應而使溴水褪色答案精析核心素養提升例1 B?。坜较闼E的分子結構中含有酯基,因此其可以發生水解反應,A說法正確;分子結構中的右側有一個飽和碳原子連接著兩個甲基,所有碳原子不可能處于同一平面,B說法錯誤;分子中含有酯基和醚鍵2種含氧官能團,C說法正確;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能與溴水發生加成反應,D說法正確。]例2 D?。塾伞耙坏蜗恪狈肿咏Y構可知,該有機物分子中含有羥基、碳碳雙鍵,故可以和鈉反應,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正確;分子中含有羥基,可以和乙酸發生酯化反應生成酯,B正確;根據該有機物的結構簡式,可得出其分子式為C7H8O3,C正確;該有機物分子中存在甲基,根據碳原子成鍵特點,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內,D錯誤。]例3 D?。垡阎胰矠橹本€形結構,則與—C≡C—相連的C原子共線,則共有3個;分子中與苯環以及直接相連的原子共平面,則可能共面的碳原子數最多為14個,即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含四面體結構的碳原子為飽和碳原子,共4個,故選D。]例4 C [依題意可得氣態烴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8,即A為乙烯,由連續催化氧化可知,B為乙醇,C為乙醛,D為乙酸,E為乙酸乙酯。乙烯為平面結構,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內,A項正確;1 mol CH3CH2OH和1 mol CH3COOH和足量鈉反應,都生成0.5 mol H2,D項正確。]例5 C?。鄯磻贋橐宜岷彤惐荚谒岬拇呋掳l生酯化反應生成了乙酸異丙酯和水,因此①的反應類型為取代反應,A正確;反應②為乙酸和丙烯發生加成反應生成乙酸異丙酯,該反應的原子利用率為100%,因此該反應是合成酯的方法之一,B正確;右端連接兩個甲基的碳原子為飽和碳原子,類比甲烷的正四面體結構可知,乙酸異丙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錯誤。]例6 D?。蹖θ萜鳉⒕疽苑乐棺躺鷮︶劸撇焕θ梭w健康有害的其他細菌,所需的水多次煮沸也是為了殺菌消毒,晾涼是為了防止酒曲中的酶失活,A、B項正確;不同的谷物需要不同的酒曲,酒曲與熟糯米拌勻是為了充分發酵,C項正確;釀制過程中需要控制溫度,溫度過低發酵速率慢,溫度過高可能導致酒曲中的酶失活,D項錯誤。]例7 C?。蹖⒚焊艚^空氣加強熱使其分解叫煤的干餾,煤干餾得不到煤油,煤油是石油分餾的產物,A項錯誤;乙烯不是石油分餾產品,而石油裂解能得到乙烯,B項錯誤;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反應叫皂化反應,其產物為甘油和高級脂肪酸鹽,C項正確;淀粉水解反應的最終產物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D項錯誤。]例8 D?。劬郾揭蚁┑慕Y構簡式為,A項錯誤;加聚反應的反應物完全轉化為高分子化合物,且沒有小分子物質產生,B項錯誤;含有碘元素,不是烴,C項錯誤。](共38張PPT)第3章<<<本章知識體系構建與核心素養提升內容索引知識體系構建核心素養提升知識體系構建知識體系構建一、認識有機化合物二、烴、有機高分子材料1.烷烴烷烴2.烯烴烯烴3.有機高分子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三、生活中常見的有機化合物——乙醇與乙酸1.乙醇乙醇2.乙酸乙酸四、基本營養物質1.糖類2.油脂油脂(屬于酯)3.蛋白質返回蛋白質核心素養提升一、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本章從碳原子的成鍵特點及官能團的微觀結構的角度,認識常見有機化合物,能辨識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糖類、油脂及蛋白質的組成及結構特點,能從組成和結構層面辨識有機化合物,能從有機物的結構特點理解有機化合物的性質,形成“結構決定性質”的觀念,能從宏觀、微觀兩角度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核心素養提升其關系如下:例1 (2023·全國甲卷,8)藿香薊具有清熱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結構如圖。下列有關該物質的說法錯誤的是A.可以發生水解反應B.所有碳原子處于同一平面C.含有2種含氧官能團D.能與溴水發生加成反應√藿香薊的分子結構中含有酯基,因此其可以發生水解反應,A說法正確;分子結構中的右側有一個飽和碳原子連接著兩個甲基,所有碳原子不可能處于同一平面,B說法錯誤;分子中含有酯基和醚鍵2種含氧官能團,C說法正確;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能與溴水發生加成反應,D說法正確。例2 俗稱“一滴香”的有毒物質被人食用后會損傷肝臟,還會致癌。“一滴香”的分子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有機物可以和鈉反應,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該有機物可以和乙酸反應生成相應的酯C.該有機物的分子式為C7H8O3D.該有機物所有的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內√由“一滴香”分子結構可知,該有機物分子中含有羥基、碳碳雙鍵,故可以和鈉反應,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正確;分子中含有羥基,可以和乙酸發生酯化反應生成酯,B正確;根據該有機物的結構簡式,可得出其分子式為C7H8O3,C正確;該有機物分子中存在甲基,根據碳原子成鍵特點,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內,D錯誤。例3 某烴的結構簡式為 ,若分子中共線碳原子數為a,可能共面的碳原子數最多為b,含四面體結構的碳原子數為c,則a、b、c分別是A.3、4、5 B.4、10、4C.3、10、4 D.3、14、4√已知乙炔為直線形結構,則與—C≡C—相連的C原子共線,則共有3個;分子中與苯環以及 直接相連的原子共平面,則可能共面的碳原子數最多為14個,即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含四面體結構的碳原子為飽和碳原子,共4個,故選D。[思維啟迪] (1)例1是考查根據有機物的結構或性質的相互推斷,例2是考查根據有機物的結構(官能團)推斷有機物的性質,例3是根據有機物基團的結構考查共線共面問題,解決上述小題的關鍵是要熟知“結構 性質”的關系,并將有機物的分子結構、官能團與有機物的性質結合起來,只有熟悉有機物的結構特點,知道有什么官能團,才能推測有機物有什么性質,進而得出合理結論。(2)特別指出:碳碳雙鍵、碳碳三鍵和苯環及其相連接的原子,在空間上為平面、直線和平面結構,而烷烴中的碳原子及相連原子為空間結構,不在一條直線上,碳碳單鍵可以旋轉,可以通過單鍵旋轉解決原子共面問題。二、變化觀念“變化觀念”在本章中的具體體現為:通過對乙烯、苯、乙醇、乙酸等典型代表物性質介紹及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應用,體會有機化學反應中反應條件的控制和試劑選擇的重要作用;通過對常見有機反應類型的介紹,體會取代反應、加成反應、加聚反應、氧化反應在物質鑒別及有機物在生產生活中轉化的重要作用,深化“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反映結構”“性質決定用途”等學科觀念。例4 已知醛基(—CHO)可被氧化成羧基(—COOH),已知氣態烴A的密度是相同狀況下氫氣密度的14倍,有機物A~E能發生如圖所示一系列變化,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A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內B.分子式為C2H6O的有機物的同分異構體共2種C.C的水溶液又稱福爾馬林,具有殺菌、防腐性能D.等物質的量的B、D與足量鈉反應生成氣體的量相等√依題意可得氣態烴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8,即A為乙烯,由連續催化氧化可知,B為乙醇,C為乙醛,D為乙酸,E為乙酸乙酯。乙烯為平面結構,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內,A項正確;1 mol CH3CH2OH和1 mol CH3COOH和足量鈉反應,都生成0.5 mol H2,D項正確。例5 (2023·全國乙卷,8)下列反應得到相同的產物,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①的反應類型為取代反應B.反應②是合成酯的方法之一C.產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D.產物的化學名稱是乙酸異丙酯√反應①為乙酸和異丙醇在酸的催化下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了乙酸異丙酯和水,因此①的反應類型為取代反應,A正確;反應②為乙酸和丙烯發生加成反應生成乙酸異丙酯,該反應的原子利用率為100%,因此該反應是合成酯的方法之一,B正確;右端連接兩個甲基的碳原子為飽和碳原子,類比甲烷的正四面體結構可知,乙酸異丙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錯誤。[思維啟迪] 有機物間的轉化,本質是基團或官能團的性質問題,在實現物質轉化、鑒別或分離時,要緊扣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及官能團的性質,在思維上建立起“結構決定性質”的認知模型,從“典型有機物結構→有機物種類→有機物一般性質”的二維結構發展到“特殊物質結構→官能團種類→特殊物質的多重性”的三維模式。三、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這一核心素養在本章的具體體現為:(1)通過對化石燃料、飲食中的有機化合物性質和用途的學習,體會煤、石油、天然氣在能源、材料領域中的應用價值及了解有機化學對人類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體會糖類、油脂和蛋白質對人類生命活動的重要作用。通過學習石油的煉制及煤的干餾等綜合利用手段,體會“綠色化學”“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理念。(2)通過自制米酒的實踐活動,體會中國傳統釀造工藝中蘊含的有機反應原理及發酵的本質,體會發酵原理在有機合成中的重要作用,進而優化合成路線,實現提高產能優化環境的社會價值。例6 自制米酒時下列操作不合理的是A.蒸煮制米酒的容器要殺菌消毒B.所需的水要多次煮沸并晾涼C.選擇合適的酒曲并與熟糯米拌勻D.不需要控制溫度,溫度越高發酵速率越快√對容器殺菌消毒以防止滋生對釀酒不利、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其他細菌,所需的水多次煮沸也是為了殺菌消毒,晾涼是為了防止酒曲中的酶失活,A、B項正確;不同的谷物需要不同的酒曲,酒曲與熟糯米拌勻是為了充分發酵,C項正確;釀制過程中需要控制溫度,溫度過低發酵速率慢,溫度過高可能導致酒曲中的酶失活,D項錯誤。例7 (2024·安徽,1)下列資源利用中,在給定工藝條件下轉化關系正確的是A.煤 煤油 B.石油 乙烯C.油脂 甘油 D.淀粉 乙醇√將煤隔絕空氣加強熱使其分解叫煤的干餾,煤干餾得不到煤油,煤油是石油分餾的產物,A項錯誤;乙烯不是石油分餾產品,而石油裂解能得到乙烯,B項錯誤;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反應叫皂化反應,其產物為甘油和高級脂肪酸鹽,C項正確;淀粉水解反應的最終產物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D項錯誤。例8 合成導電高分子化合物PPV的反應為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PPV是聚苯乙烯B.該反應為加聚反應C. 屬于烴D. 可與Br2發生加成反應而使溴水褪色√聚苯乙烯的結構簡式為 ,A項錯誤;加聚反應的反應物完全轉化為高分子化合物,且沒有小分子物質產生,B項錯誤;含有碘元素,不是烴,C項錯誤。返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3章 本章知識體系構建與核心素養提升.docx 第3章 本章知識體系構建與核心素養提升.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