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專題復習一、醇羥基與烴基或苯環側鏈上的碳原子相連的化合物稱為醇。注意:當羥基與碳碳雙鍵或碳碳三鍵相連時,容易發生異構化。例如,羥基與碳碳雙鍵(C=C)相連時,會轉變為醛或酮醇的化學性質主要由羥基所決定,醇分子氧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比氫原子和碳原子強,①O-H鍵和②C-O鍵的電子對都向氧原子偏移。因而,醇在起反應時,①O-H鍵和②C-O鍵容易斷裂。⑤①③H—C—C—O—HH HH H②④一、醇1.與金屬鈉的反應每2mol 羥基與足量的Na反應生成1mol H2乙醇鈉斷①號鍵2CH3CH2O-H+2Na→2CH3CH2ONa+H2↑置換反應其它活潑金屬如鉀、鈣等也可與乙醇反應產生H2。醚不能跟鈉反應。一、醇2.消去反應在一定條件下,一個有機化合物分子內脫去一個或幾個小分子生成不飽和化合物(含雙鍵或三鍵)的反應。1700C濃H2SO4H C C H H2O + CH2=CH2HHHOH斷②⑤號鍵結構條件:β-C有H(β-H)一、醇②濃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①碎瓷片作用是什么 ③酒精與濃硫酸混合液如何配置?④溫度計的位置?⑤為何使液體溫度迅速升到170℃,不能過高或高低?⑥混合液顏色如何變化?為什么?⑦有何雜質氣體?如何除去?一、醇注意:實驗室制備的乙烯常含有有乙醚、乙醇蒸氣、SO2、CO2及H2O斷①②號鍵分子間脫水:CH3CH2-OH+H-O-CH2CH3 CH3CH2-O-CH2CH3濃H2SO4140 ℃+H2O溫度適中使人著迷(醚)溫度過高使人窒息(制烯)乙醚一、醇3.乙醇能夠被氧化劑氧化①燃燒(淡藍色火焰):2CO2 +3H2OC2H5OH +3 O2點燃酸性KMnO4酸性K2Cr2O7②與強氧化劑反應:C2H5OH CH3COOHK2Cr2O7(H+)或KMnO4(H+)一、醇③催化氧化(去氫):對醇結構要求:需有α—H(連羥基的碳上有氫)α-C上氫原子個數4.取代反應①酯化反應:CH3CO—OH+ H—OCH2CH3 CH3COOCH2CH3+H2O濃硫酸作催化劑和吸水劑斷①號鍵②乙醇的分子間脫水成醚一、醇一、醇4.取代反應③與氫溴酸在加熱條件下的取代反應(制溴乙烷的方法)實驗現象:Ⅱ中產生油狀液體C2H5—OH + HBr C2H5Br + H2O△斷②號鍵醇不僅可以與氫溴酸反應,還可以與其他氫鹵酸反應。在反應中,醇分子中的羥基被鹵素原子取代生成鹵代烴。一、醇名稱 結構簡式 相對分子量 沸點/℃甲醇 CH3OH 32 65乙烷 CH3CH3 30 -89乙醇 CH3CH2OH 46 79丙烷 CH3CH2CH3 44 -42正丙醇 CH3CH2CH2OH 60 97正丁烷 CH3CH2CH2CH3 58 -0.5相對分子質量相近的醇與烷烴的沸點比較結論:相對分子質量相近時,醇比烷烴的沸點遠高得多醇分子間存在氫鍵,增強了分子間的作用力。二、酚分子中羥基與苯環碳原子直接相連的有機化合物顏色:純苯酚無色,在空氣中被氧化顯紅色。氣味:有特殊氣味狀態:常溫下,無色晶體,熔點(40.9℃)有毒,強腐蝕性,皮膚沾到苯酚,立即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沖洗。有機分子內原子或原子團的相互影響(1)鏈烴基對其他基團的影響:甲苯的硝化反應產物是三硝基甲苯,而同樣條件下的苯的硝化反應只能生成一硝基苯。(2)苯環對其他基團的影響:①水、醇、苯酚提供氫離子的能力大小:R—OH < H—OH < C6H5—OH。②烷烴和苯均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而苯的同系物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3)羥基對其他基團的影響:①羥基對C—H的影響:使和羥基相連的C—H更不穩定。②羥基對苯環的影響:使苯環鄰、對位上的氫原子更易被取代。二、酚1.弱酸性變澄清變渾濁變渾濁酸性:HCl>C6H5OH酸性:H2CO3>C6H5OH注意:苯酚酸性較弱,俗稱石炭酸不能使酸堿指示劑變色。向苯酚鈉溶液中通入CO2時,無論CO2過量與否,產物均為NaHCO3二、酚2.與溴水的取代反應注意:① 溴只能取代苯環上羥基的鄰和對位上的氫,與甲苯相似;② 苯酚與飽和溴水反應不需要催化劑,這說明羥基對苯環產生了影響,使取代更易進行。③溴水應過量,否則生成的三溴苯酚會溶于苯酚中④不能用溴水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2,4,6-三溴苯酚羥基使苯環鄰、對位氫更活潑,更易取代。應用:反應靈敏,可用于酚的定性檢驗與定量測定;二、酚3.苯酚的顯色反應其他的酚類物質也會發生類似的反應。該顯色反應非常靈敏,常用于酚類物質的檢驗。溶液顯紫色。二、酚4.苯酚的氧化反應①可燃性②空氣中被氧化③與酸性高錳酸鉀苯酚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C6H6O+7O2 6CO2+3H2O點燃三、醛α分析結構δ-δ+醛基碳氧雙鍵碳氫單鍵均為極性共價鍵R C C HHHO醛基碳不飽和,C=O雙鍵易斷裂,易加成、加聚,可被H2還原(加成)為醇,具有氧化性。受C=O影響,C-H鍵極性較強,易斷裂,易被氧化成相應羧酸,具有還原性。碳氧雙鍵具有較強的極性,使α-H具有一定的活性,能被鹵素取代發生α-H的鹵化。三、醛【實驗3-7】在潔凈的試管中加入1 mL 2% AgNO3溶液,然后邊振蕩邊逐滴滴入2%氨水,使最初產生的沉淀溶解,制得銀氨溶液。再滴入3滴乙醛,振蕩后將試管放在熱水浴中溫熱。觀察實驗現象。向A中滴加氨水,現象為先產生白色沉淀后變澄清,水浴加熱一段時間后,試管內壁出現一層光亮的銀鏡。實驗現象:實驗探究 乙醛與銀氨溶液的反應(銀鏡反應)每mol醛基可生成2mol銀:—CHO~2Ag△CH3CHO+ 2Ag(NH3)2OH CH3COONH4+H2O+2Ag↓+3NH3三、醛在試管里加入2 mL 10% NaOH溶液,加入5滴 5% CuSO4,溶液,得到新制的Cu(OH)2,振蕩后加入0.5 mL乙醛溶液,加熱。觀察實驗現象。實驗探究 乙醛與新制氫氧化銅溶液的反應實驗現象:A中溶液出現藍色絮狀沉淀,C中有磚紅色沉淀產生。三、醛A中新制Cu(OH)2懸濁液的配置2NaOH+CuSO4===Cu(OH)2↓+Na2SO4C中乙醛與新制Cu(OH)2的反應應用:檢驗醛基,醫療上檢測尿糖;CH3CHO+2Cu(OH)2+NaOH → CH3COONa+Cu2O↓+3H2O實驗探究 乙醛與新制氫氧化銅溶液的反應三、醛特征反應 銀鏡反應 與新制的Cu(OH)2反應現象 產生光亮的銀鏡 產生磚紅色沉淀注意 事項 (1)試管內壁必須潔凈。 (2)銀氨溶液隨用隨配,不可久置。 (3)水浴加熱,不可用酒精燈直接加熱。 (4)醛用量不宜太多,如乙醛一般滴3滴。 (5)銀鏡可用稀硝酸浸泡洗滌除去 (1)新制的Cu(OH)2要隨用隨配,不可久置。(2)配制新制的Cu(OH)2時,所用NaOH溶液必須過量小結:醛類的兩個特征反應及—CHO的檢驗三、醛加成反應氧化反應催化氧化被弱氧化劑氧化燃燒CO2、H2O銀鏡反應Cu(OH)2能使高錳酸鉀溶液、溴水褪色醛+H2→醇(還原反應)醛+HCN→羥基腈乙醛的化學性質三、醛甲醛特殊點:甲醛中相當于有2個-CHO可被氧化。寫出甲醛分別與銀氨溶液、新制氫氧化銅溶液的反應方程式。△HCHO+4[Ag(NH3)2]OH 4Ag↓+(NH4)2CO3+6NH3+2H2OHCHO+4Cu(OH)2+2NaOH 2Cu2O↓+Na2CO3+6H2O△甲醛其結構相當于兩個醛基,1mol HCHO ~ 4Ag~2molCu2O縮聚反應:→甲醛的水溶液(福爾馬林)可用于消毒和浸制標本四、酮丙酮的化學性質不能被銀氨溶液、新制的Cu(OH)2等弱氧化劑氧化,但在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能催化加氫生成醇,也能與氰化氫加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H2催化劑△+HCN催化劑△五、羧酸1. 酸性RCOOHRCOO-+H+反應 現象與化學方程式與酸堿指示劑與堿與堿性氧化物與活潑金屬與某些鹽溶液羧酸的酸性比碳酸強羧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RCOOH+NaOH→RCOONa+H2OCuO+2RCOOH→(RCOO)2Cu+H2O2RCOOH+2Na→2RCOONa+H2↑2RCOOH+Na2CO3→2RCOONa+CO2↑+H2ORCOOH+NaHCO3→RCOONa+CO2↑+H2O1、隨著分子中碳原子數的增加,羧酸的酸性逐漸減弱。高級脂肪酸不一定能使酸堿指示劑變色。2、隨著羧基數目的增加,羧酸的酸性逐漸增強。乙二酸>乙酸。羧酸的酸性規律:問:下列常見物質酸性強弱比較:苯酚、甲酸、乙酸、乙二酸、碳酸、丙酸。乙二酸>甲酸>乙酸>丙酸>碳酸>苯酚五、羧酸五、羧酸含羥基的物質 醇 水 酚 低級羧酸羥基上氫原 子活潑性 在水溶液中 電離程度 極難電離 難電離 微弱電離 部分電離酸堿性 中性 中性 很弱的酸性 弱酸性五、羧酸含羥基的物質 醇 水 酚 低級羧酸與Na反應 反應放出H2 反應放出H2 反應放出H2 反應放出H2與NaOH反應 不反應 不反應 反應 反應與NaHCO3反應 不反應 水解 不反應 反應放出CO2與Na2CO3反應 不反應 水解 反應生成NaHCO3 反應放出CO2五、羧酸2. 酯化反應飽和碳酸鈉溶液的液面上有無色透明的油狀液體生成,且能聞到香味。乙酸乙酯同位素示蹤法酸脫羥基醇脫氫酯化反應實驗注意事項導管在飽和Na2CO3液面上:防倒吸長導管作用:導氣兼冷凝加物順序:乙醇→濃硫酸→乙酸飽和Na2CO3作用:①溶解乙醇;②中和乙酸;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利于酯的析出濃硫酸作用:催化劑、吸水劑沸點:乙酸乙酯(77.1)乙醇(78.3 ℃ )乙酸(118℃)小心加熱:減少乙酸、乙醇的揮發。加熱:加快反應速率,蒸出乙酸乙酯,提高乙酸轉化率。分離碳酸鈉和乙酸乙酯:分液五、羧酸3. 縮聚反應有機化合物分子間脫去小分子獲得高分子化合物的反應。加聚反應 縮聚反應單體特征單體種類聚合方式聚合物特征產物含不飽和鍵或環一般含有兩個官能團含碳碳雙鍵或碳碳三鍵酚、醛、醇、羧酸、氨基酸等通過不飽和鍵或開環加成通過官能團縮合脫去小分子而連接聚合物鏈節和單體具有相同的化學組成聚合物鏈節和單體具有不同的化學組成聚合物聚合物和小分子加聚反應和縮聚反應的比較4. 還原反應RCOOH RCH2OHLiAlH4與醛和酮相比,羧基中的羧基較難與H2加成而被還原,只有強還原劑LiAlH4等才能將羧酸還原。五、羧酸六、酯酸性水解堿性水解COR’RORCOOR’+NaOH RCOONa+R’OHRCOOR’+H2O RCOOH+R’OH濃硫酸 注意:酯在無機酸、堿催化下,均能發生水解反應,其中在酸性條件下水解是可逆的,在堿性條件下水解是不可逆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