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1張PPT)章末復習一、甲烷分子式 電子式 結構式 空間結構示意圖 分子模型CH4穩(wěn)定性:在通常情況下,甲烷性質 穩(wěn)定 ,不與 強酸、強堿、KMnO4等物質 發(fā)生反應。甲烷 不能 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 不能 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燃燒反應化學方程式:CH4+2O2 CO2+2H2O。穩(wěn)定 強酸、強堿、KMnO4等物質 不能 不能 一、甲烷取代反應(ⅰ)瓶內黃綠色逐漸變淺(ⅱ)集氣瓶內壁有油狀液滴出現(xiàn)(ⅲ)集氣瓶內液面上升(ⅳ)水槽中有白色固體析出取代反應:有機化合物分子中的某種原子(或原子團)被另一種原子(或原子團)所取代的反應。一、甲烷取代反應甲烷發(fā)生取代反應的有關規(guī)律光照,其光照為漫射光,強光直射易發(fā)生爆炸。反應條件與鹵素單質反應,如氯氣、溴蒸氣。甲烷與氯水、溴水不反應。反應物生成四種有機物CH3Cl、CH2Cl2、CHCl3、CCl4 和無機物HCl,其中HCl量最多。數(shù)量關系:每取代1 mol氫原子,消耗1 mol Cl2,生成1 mol HCl生成物二、烷烴烴分子中,碳原子之間都以單鍵結合成碳鏈,碳原子的剩余價鍵均與氫原子結合,這樣的烴稱為烷烴,也叫作飽和鏈烴。1.烷烴的定義(1) 單鍵:碳原子之間都以單鍵結合。(2) 飽和:碳原子剩余價鍵全部與氫原子結合。(3) 結構:每個碳原子都與其他原子形成四面體結構。2.烷烴的結構特點3.烷烴的分子通式CnH2n+2 (n為正整數(shù))二、烷烴4.烷烴的命名①在烷烴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數(shù)后面加“烷”,稱為“某烷”。分子中碳原子數(shù)在10以內時,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來表示碳原子數(shù)。②分子中碳原子數(shù)在10以上時,直接用中文數(shù)字表示,如C17H36:十七烷等。③對于碳原子數(shù)相同而結構不同的烷烴,一般在烷烴名稱前加正、異、新等字來區(qū)別,如正丁烷、異丁烷等。碳原子數(shù) ( n ) 及表示 n≤10 1 2 3 4 5 6 7 8 9 10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已烷 庚烷 辛烷 壬烷 癸烷n>10 中文數(shù)字+烷 二、烷烴5.烷烴的化學性質烷烴的化學性質和甲烷相似,如:都不能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或溴水反應,都具有可燃性,都能發(fā)生取代反應。①取代反應:光照條件下能與鹵素單質反應,取代反應是烷烴的特征反應。如 ②烷烴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三、乙烯顏色 狀態(tài) 氣味 密度 溶解性無色氣體稍有氣味比空氣的略小難溶于水實驗內容 乙烯在空氣中燃燒 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乙烯 向溴的CCl4溶液中通入乙烯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酸性KMnO4溶液溴的CCl4溶液通入乙烯通入乙烯燃燒,火焰明亮、伴有黑煙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褪去溴的CCl4溶液的橙色褪去乙烯具有可燃性乙烯能與酸性KMnO4溶液反應乙烯能與溴的CCl4溶液反應加成反應:像這樣有機化合物分子中雙鍵上的碳原子與其他原子(或原子團)結合生成新的化合物分子的反應,叫加成反應。乙烯H2HClH2O(乙烷)(氯乙烷)(乙醇)CH2 CH2+H2CH3CH3催化劑△CH2 CH2+HClCH3CH2Cl一定條件CH2 CH2+H2OCH3CH2OH催化劑加熱、加壓三、乙烯四、不飽和烴碳原子所結合的氫原子數(shù)小于飽和烴里的氫原子數(shù)的碳氫化合物屬于不飽和烴,如烯烴和炔烴,乙炔是最簡單的炔烴。CH≡CH直線型1、乙炔結構氧化 反應 燃燒:2C2H2+5O2 4CO2+2H2O(現(xiàn)象:火焰明亮,并伴有濃煙)能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加成 反應 乙炔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化學方程式為CH≡CH+Br2CHBrCHBr、CH≡CH+2Br2CHBr2CHBr2 乙炔可以與氯化氫發(fā)生加成反應,得到氯乙烯。化學方程式為CH≡CH+HCl CH2CHCl五、石油煉制方法 石油的分餾 石油的裂化 石油的裂解主要原料 原油 重油、石蠟 石油分餾產(chǎn)品(包括石油氣)主要產(chǎn)品 石油氣、汽油、煤油、柴油及重油等 抗震性能好的汽油和甲烷、乙烷、丙烷、乙烯等 乙烯、丙烯等主要變化類型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 化學變化主要目的 制得不同用途的石油分餾產(chǎn)品 提高輕質液體燃料的產(chǎn)量和質量 將長鏈斷裂成小分子烴用作有機化工原料備注 它們得到的產(chǎn)物仍是混合物 六、苯結構式結構簡式苯分子為平面正六邊形結構分子中6個碳原子和6個氫原子共平面6個碳碳鍵完全相同,是一種介于碳碳單鍵和碳碳雙鍵之間的獨特的鍵六、苯2C6H6+15O2 12CO2+6H2O點燃(1) 氧化反應苯在空氣中燃燒注意:苯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2) 取代反應—Br +HBr溴苯+ Br2Fe+ HNO3濃H2SO4NO2+ H2O硝基苯六、苯苯的溴代反應和硝化反應的比較反應類型 溴代反應 硝化反應反應物 苯和液溴 苯和濃硝酸催化劑 FeBr3(可加入鐵) 濃硫酸(催化劑和吸水劑)反應條件 不加熱(放熱反應) 水浴加熱(50~60 ℃)產(chǎn)物 溴苯和HBr 硝基苯和H2O產(chǎn)物的 物理性質 溴苯是無色、密度比水大、難溶于水的液體 硝基苯是無色、帶有苦杏仁味的油狀液體,密度比水大、難溶于水(3)加成反應苯中不存在與乙烯相同的碳碳雙鍵,但是具有類似碳碳雙鍵的性質和反應,可以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3H2Ni△環(huán)己烷六、苯各類烴與液溴、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KMnO4溶液反應的比較液溴 溴水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酸性KMnO4溶液烷烴 與溴蒸氣在光照條件下取代 不反應,液態(tài)烷烴可發(fā)生萃取而使溴水層褪色 不反應,互溶,不褪色 不反應烯烴 加成 加成褪色 加成褪色 氧化褪色苯 一般不反應,催化條件下可取代 不反應,發(fā)生萃取而使溴水層褪色 不反應,互溶,不褪色 不反應七、煤的綜合利用將煤中的有機物及碳轉化為可燃性氣體的過程。制得的CO和H2的混合氣體就是水煤氣。煤的液化煤的綜合利用煤的干餾煤的氣化在一定條件下將煤轉化液體燃料(液態(tài)碳氫化合物和含氧有機化合物 )的過程。將煤隔絕空氣加強熱使其分解的過程。通過煤的綜合利用可降低燃煤污染,提高燃煤的熱效率。八、乙醇1.乙醇的分子結構分子式:C2H6O結構式:H C C OHHHHH結構簡式:CH3CH2OH或C2H5OH球棍模型:空間填充模型:名稱:羥基結構簡式:—OH八、乙醇2.乙醇的化學性質與金屬鈉反應2CH3CH2OH + 2Na 2CH3CH2ONa + H2置換反應斷鍵位置其它活潑金屬如鉀、鎂、鋁也可以和乙醇反應。2CH3CH2OH + Mg (CH3CH2O)2Mg + H2乙醇羥基中的氫原子比水中的氫原子活潑性差,因此反應更平緩。H—O—H八、乙醇2.乙醇的化學性質催化氧化2CH3CH2OH + O2 2CH3CHO + 2H2O催化劑Cu或Ag乙醛醇發(fā)生催化氧化的條件:同碳上有氫CH3CH2OH CH3COOH酸性KMnO4也可以使用酸性K2Cr2O7與強氧化劑反應乙醇在化學反應中的斷鍵規(guī)律H C C HHHHO H① ② ③④⑤乙醇的性質 斷鍵位置燃燒催化氧化與鈉反應斷⑤鍵斷①②③④⑤鍵斷③⑤鍵八、乙醇九、乙酸1.物理性質: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液體,易溶于水2.化學性質:(1)具有弱酸性2CH3COOH+Na2CO3―→ 2CH3COONa+H2O+CO2↑CH3COOH+NaHCO3―→ CH3COONa+H2O+CO2↑酸性強弱:HCl > CH3COOH > H2CO3乙酸、水、乙醇、碳酸分子中羥基氫活性的比較乙酸 水 乙醇 碳酸分子結構 CH3COOH H—OH CH3CH2OH 與羥基直接相連的原子或原子團 —H C2H5— 乙酸、水、乙醇、碳酸分子中羥基氫活性的比較乙酸 水 乙醇 碳酸遇石蕊溶液 變紅 不變紅 不變紅 變淺紅與Na 快速反應 較快反應 反應 快速反應與NaOH 反應 不反應 不反應 反應與Na2CO3 反應放出CO2 水解 不反應 反應與NaHCO3 反應放出CO2 水解 不反應 不反應羥基氫的活性強弱 CH3COOH>H2CO3>H2O>CH3CH2OH(2)酯化反應★CH3COOH+CH3CH2OH濃H2SO4△CH3COOCH2CH3+H2O乙酸乙酯②酯化反應是特殊的取代反應注:①酸脫羥基,醇脫氫九、乙酸實驗現(xiàn)象:飽和碳酸鈉溶液的液面上有無色透明的油狀液體生成,且能聞到香味。十、酯類乙酸乙酯CHHHOCOCHHCHHHOCO酯基酯類官能團R2OCOR1酯類結構通式或:—COO—結構R1、R2為烴基R1、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1可以是H,R2一定不是H十、酯類酯在酸或堿存在的條件下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相應的醇和酸(或鹽)。CH3COOCH2CH3+H2O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化學性質酯在酸性條件下水解不完全在堿性條件下,由于生成的酸與堿反應,促使酯完全水解反應類型: 水解反應 取代反應十一、油脂高級脂肪酸 + 甘油 → 酯(油脂) + 水甘油:(丙三醇)CH2-OHCH -OHCH2-OH硬脂酸:C17H35COOH軟脂酸:C15H31COOH油 酸:C17H33COOH(1)皂化反應: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反應C17H35COOCH2C17H35COOCH +3NaOH 3C17H35COONa +C17H35COOCH2△CH2—OHCH—OHCH2—OH皂化反應十一、油脂(2)酸性條件下的水解反應+3H2O3C17H35COOH+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甘油十二、糖類葡萄糖結構簡式:CH2OH-(CHOH)4-CHO葡萄糖在人體中的反應:C6H12O6+6O2 → 6CO2+6H2O葡萄糖在人體組織中發(fā)生氧化反應,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葡萄糖的性質:銀鏡反應與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用于檢驗葡萄糖。做銀鏡反應實驗的注意事項:1. 試管內壁必須潔凈。2. 必須用水浴加熱,不能用酒精燈直接加熱。3. 加熱時不能振蕩試管和搖動試管。4. 銀氨溶液現(xiàn)用現(xiàn)配,配制銀氨溶液時,氨水不能過多或過少(只能加到最初的沉淀剛好溶解)5. 實驗后,銀鏡用稀HNO3浸泡,再用水洗。CH2OH-(CHOH)4-COONH4 + H2O + 2Ag ↓ + 3NH3CH2OH-(CHOH)4-CHO + 2 [Ag(NH3)2]OH△實驗注意事項:過量的NaOH溶液中滴加幾滴CuSO4溶液。Cu2++2OH-= Cu(OH)2↓2、堿NaOH一定要過量,保證堿性環(huán)境;3、酒精燈直接加熱至沸騰。1、Cu(OH)2須新制:CH2OH-(CHOH)4-COONa + 3H2O ++2Cu2O↓CH2OH-(CHOH)4-CHO + 2Cu(OH)2 +NaOH△十二、糖類淀粉:(C6H10O5)n淀粉遇碘水變藍色(C6H10O5)n+nH2O nC6H12O6淀粉 葡萄糖稀硫酸△十三、蛋白質2.蛋白質的變性蛋白質在一些化學試劑、物理因素的作用下會發(fā)生變性,溶解度下降,并失去生理活性。化學因素:重金屬的鹽類、強酸、強堿、乙醇、甲醛等物理因素:加熱、紫外線等不可逆1.蛋白質的鹽析鹽的濃溶液:鈉鹽,銨鹽等當向蛋白質溶液中加入某些鹽的濃溶液,會使蛋白質的溶解度降低而使其從溶液中析出,這樣析出的蛋白質在繼續(xù)加水時仍能溶解,并不影響原來蛋白質的生理活性,這種作用稱為鹽析。可逆、物理變化利用鹽析進行蛋白質的分離提純十四、氨基酸羧基(—COOH)官能團氨基(—NH2)顯酸性,能與堿反應顯堿性,能與酸反應兩性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和羧基能發(fā)生縮合反應,也叫成肽反應。十五、人工合成有機化合物以乙烯為原料合成乙酸乙酯CH3CHO乙醛CH3CH2OH乙醇CH3COOH乙酸CH2=CH2乙烯1、常規(guī)合成路線:CH3COOCH2CH3乙酸乙酯①②③④請寫出相關化學方程式以乙烯為原料合成乙酸乙酯CH3CH2OH乙醇CH3COOH乙酸CH2=CH2乙烯2、其他合成路線:CH3COOCH2CH3乙酸乙酯①②③催化劑②十五、人工合成有機化合物以乙烯為原料合成乙酸乙酯CH3CHO乙醛CH3CH2OH乙醇CH3COOH乙酸CH2=CH2乙烯2、其他合成路線:CH3COOCH2CH3乙酸乙酯①②③④催化劑②十五、人工合成有機化合物加聚反應含有碳碳雙鍵(或碳碳三鍵)的相對分子質量小的有機物分子,在一定條件下,通過加成反應,互相結合成相對分子質量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反應。類型 方法 實例單烯烴加聚型 斷開雙鍵,鍵分兩端,添上括號,n在 后面 nCH2CHCH3 不同單烯烴混聚型 雙鍵打開,彼此相連,括住兩頭,n在 后面 nCH2CH2+nCH2CHCH3 加聚反應加聚反應單體的判斷方法-一邊趕法去掉[ ]和n,將鏈節(jié)中的一個鍵從左向右折疊,單變雙,雙變單,遇到碳超過4價,則斷開。―→CH2==CF2和CF2==CF—CF3。其單體為CH2CH2、選定聚合物的結構單元,從一側開始分段,如果在結構單元的主鏈上沒有碳碳雙鍵,則2個C為一段,從段的連接處斷開,形成碳碳雙鍵。如: ,其單體為CH2CH2、 。加聚反應單體的判斷方法-分段法加聚反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