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湘科版(2024)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檢測卷(時間:60 分鐘 分值:100 分)一、選擇題(每題 3 分,共 30 分) 1. 以下哪種巖石通常被用來生產石灰和水泥?( ) A. 花崗巖 B. 大理巖 C. 石灰巖 D. 砂巖 2. 花崗巖中白色透明的顆粒是( ) A. 石英 B. 長石 C. 云母 D. 方解石 3. 世界上已發現的礦物大約有( ) A. 300 多種 B. 3000 多種 C. 30000 多種 D. 30 多種 4. 我們用手摸巖石,可以了解巖石的( ) A. 光滑程度 B. 顏色 C. 顆粒大小 D. 硬度 5. 下列礦物中,硬度最大的是( ) A. 石膏 B. 石英 C. 長石 D. 云母 6. 用來制造有助于農作物健康生長化肥的礦物是( ) A. 石英 B. 云母 C. 長石 D. 鐵礦石 7. 聚集在一起且具有開采價值的礦物叫做( ) A. 礦產 B. 礦石 C. 巖石 D. 礦物質 8. 現代通信中提到的光纖,光纖使用到的礦產是( ) A. 花崗巖 B. 石英 C. 大理巖 D. 石膏 9. 按現在的開采速度,有的礦物只夠開采幾十年,這說明礦產資源( ) A. 取之不盡 B. 用之不竭 C. 是可再生資源 D. 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10. 觀察巖石時,我們可以采用的方法不包括( ) A. 品嘗味道 B. 銅鑰匙刻劃 C. 觀察顏色 D. 手摸光滑程度 二、填空題(每題 2 分,共 20 分) 1. 土壤之下、海洋的底部有________,有的巖石裸露在空氣中,有的被土壤覆蓋。 2. 人類從礦石中提煉銅、錫,生產出________。 3. 觀察巖石時,用眼睛看可以了解巖石表面的紋理、________、顆粒大小、光澤。 4. 花崗巖是由________、長石和云母組成的。 5. 不同的礦物在形狀、軟硬、________、光澤等方面有所不同。 6. 巖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例如花崗巖可用來蓋房、鋪路、建橋、________。 7.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列出的藥用礦物達________種。 8. 各種礦物都要在一定條件下才能形成,________是極為重要的地球資源。 9.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規定礦產資源屬于________所有。 10. 我們要節約使用礦產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積極開發新能源,________礦產資源。 三、判斷題(每題 2 分,共 20 分) 1. 所有的巖石都含有礦物。( ) 2. 砂巖的顆粒比頁巖的顆粒大。( ) 3. 用不同硬物劃巖石,能了解巖石的顏色。( ) 4. 石英是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 ) 5. 礦產資源是可再生資源,所以不用節約。( ) 6. 磚塊和陶瓷很堅硬,它們也是巖石。( ) 7. 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礦產資源。( ) 8. 巖石只能用于建筑,沒有其他用途。( ) 9. 觀察巖石的特征對發現它含有的礦物成分沒有幫助。( ) 10. 亂挖濫采不會破壞礦產資源。( ) 四、連線題(共 10 分) 將下列巖石和對應的特征及用途連線。 花崗巖 肉紅色或白色或黑色 雕刻、磨制成工藝品 大理巖 青灰色或褐色 生產石灰、水泥 石灰巖 黃褐色或灰色 蓋房、鋪路、建橋 砂巖 紅褐色或灰色 建筑材料 頁巖 顏色豐富 燒制磚瓦 五、實驗探究題(共 20 分) 小科發現,他們組的標本盒里多出一塊不知名的礦物,就對它進行了觀察。1.小科可以從 、 、 和 等方面對這塊礦物進行觀察。(8分)2.觀察礦物的光澤,比較合理的做法是( )(3分)A.把礦物和金屬、玻璃、泥土、蠟燭、絲綢放在一起對比B.按自己的生活經驗描述礦物的光澤C.把礦物放在黑暗處觀察是否會發光3.這塊礦物表面是暗紅色,條痕是櫻紅色,辨別礦物類別時更有參考價值的顏色是 。(2分)4.判斷:小科隔著礦物邊緣看字,一點都看不到,記錄特征為不透明。( )(3分)5.小科用銅鑰匙刻劃該礦物,無法留下痕跡,此時該選擇 (工具)進一步研究。結果發現用該工具可以劃出痕跡,則該礦物的軟硬程度為 。(4分)湘科版(2024)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檢測卷答案一、選擇題1. C 2. A 3. B 4. A 5. B 6. C 7. A 8. B 9. D 10. A二、填空題1.巖石 2.青銅器 3. 顏色 4.石英 5.透明度6.造紀念碑 7.161 8.礦產 9. 國家 10.回收利用三、判斷題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四、連線題五、實驗探究題1.紋理 顏色 顆粒大小 光澤2.A3. 條痕的櫻紅色4. √5. 鐵釘 較硬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