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專題4 分子空間結構與物質性質配合物的形成與空間結構1.辨識配位化合物,微觀認識其結構特點。2.構建配位化合物的形成型,并能用模型認識配合物的制備。《黃金大劫案》Au+HNO3+4HCl===H[AuCl4]+NO↑+2H2O【實驗探究】配合物的形成實驗操作步驟1.實驗中可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什么?三支試管中均先產生藍色沉淀,隨濃氨水的滴入,沉淀逐漸溶解,最終變成深藍色溶液。【實驗探究】配合物的形成實驗操作步驟2.寫出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Cu2++2NH3·H2O===Cu(OH)2↓+2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思考:為什么無水CuSO4是白色的,而CuSO4·5H2O和CuSO4溶液是藍色的?硫酸銅溶液1.請利用有關配位鍵的知識,分析Cu2+與NH3分子是如何形成[Cu(NH3)4]2+的?NH3分子中氮原子的孤電子對能進入Cu2+的空軌道,Cu2+與NH3分子中的氮原子通過共用氮原子提供的孤電子對形成配位鍵。2.根據[Zn(NH3)4]SO4中配位鍵的形成,總結配位鍵形成的條件。中心原子:提供空軌道接受孤電子對。配位體:提供孤電子對。3.配合物[Co(NH3)5Cl]Cl2中的中心原子、配位體分別是什么?配位數是多少?Co3+;NH3、Cl-;6。1.概念由提供孤電子對的配位體與接受孤電子對的中心原子以配位鍵結合形成的化合物。2.組成一、配合物3.常見的能形成配合物的中心原子(或離子)和配位體(1)常見的能形成配合物的中心原子(或離子):Fe3+、Cu2+、Zn2+、Ag+等。(2)常見的能形成配合物的配位體的分子:H2O、NH3、CO等。(3)常見的能形成配合物的配位體的離子:F-、Cl-、CN-、SCN-等。現有兩種配合物晶體[Co(NH3)6]Cl3和[Co(NH3)5Cl]Cl2,一種為橙黃色,另一種為紫紅色。請設計實驗方案將兩種配合物區別開來。取相同質量的兩種晶體分別配成溶液,向兩種溶液中分別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至不再產生沉淀,分別記錄滴加的AgNO3溶液的體積。滴加體積多的為[Co(NH3)6]Cl3,滴加體積少的為[Co(NH3)5Cl]Cl2。[學以致用]一般中心原子的配位數為2、4、6。二、配合物的結構1.配合物的空間結構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配位體的配合物,若配位體在空間的排列方式不同,就能形成不同的幾何構型的配合物。如:Pt(NH3)2Cl2有順式和反式兩種異構體。極性分子非極性分子2.配合物的異構現象(1)產生異構現象的原因①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配位體。②配位體在空間的排列方式不同。(2)分類①順式異構體:同種配位體處于同邊位置。②反式異構體:同種配位體處于不同邊位置。(3)異構體的性質:順、反異構體在顏色、極性、溶解性、抗癌活性等方面都有差異。一、配合物的形成條件配體要提供孤對電子中心原子提供空軌道二、配合物的結構中心原子配位體配位數外界離子內界外界1.配離子[Cu(NH3)4]2+中,中心原子的配位數是( )A.1 B.2C.4 D.6C2.下列分子或離子中能提供孤電子對與某些金屬離子形成配位鍵的是( )①H2O?、贜H3 ③F-?、蹸N- ⑤COA.①②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D3.關于配位鍵和配合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配位鍵的形成條件是含有孤電子對的分子或離子和有空軌道的原子或離子B.電子對的給予體稱為配位體,電子對的接受體稱為中心原子C.配位鍵是共價鍵的一種特殊類型D.過渡元素的金屬離子不易形成配合物D4.配合物[Ag(NH3)2]OH的中心原子(離子)是_______,配位體是_____,配位數是____,發生電離的電離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g+NH32[Ag(NH3)2]OH===[Ag(NH3)2]++OH-5.(1)在配合物離子[Fe(SCN)]2+中,提供空軌道接受孤電子對的微粒是_____,畫出配合物離子[Cu(NH3)4]2+中的配位鍵_________________。(2)配位化學創始人維爾納發現,將各為1 mol的CoCl3·6NH3(黃色),CoCl3·5NH3 (紫紅色),CoCl3·4NH3(綠色),CoCl3·4NH3(紫色)四種配合物溶于水,加入足量硝酸銀溶液,立即沉淀的氯化銀分別為3 mol、2 mol、1 mol和1 mol,已知上述配合物中配離子的配位數均為6,請根據實驗事實用配合物的形式寫出它們的化學式。CoCl3·5NH3_______________,CoCl3·4NH3_______________。[Co(NH3)5Cl]Cl2Fe3+[Co(NH3)4Cl2]Cl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