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第13課時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教學設計【學習目標】1. 學生能理解并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的計算方法,準確進行計算。2. 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思維能力。3. 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理解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的算理。【學情分析】一年級學生在之前的數學學習中,已經對 20 以內的加減法運算有了較為熟練的掌握,并且初步認識了 100 以內的數,這為學習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奠定了一定的知識基礎。但此階段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對于較為抽象的算理理解存在一定困難,需要借助直觀的教具和具體的操作活動來輔助學習。【核心素養】1. 數感:在計算過程中,增強對數字的感知和運算的理解。2. 運算能力:熟練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的計算,提高運算能力。3. 邏輯思維:通過探究算理,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教學準備】教學課件、學習任務單教學流程一、創設情境,新課導入【設計意圖:通過創設貼近生活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1.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大家去一個有趣的地方——畫片分享小天地。(出示主題圖)瞧,1 / 6小強和小紅在做什么呢?生:小強要給小紅畫片。師:對呀,小強有 46 張畫片,他給小紅 4 張,那小強還剩多少張畫片呢?誰能幫老師列出算式?生:46 4 。師:應該怎么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板書課題)二、提出問題,講授新課【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經歷從直觀操作到抽象思考的過程,逐步引導學生理解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同時,組織學生對比不同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總結能力,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br/>課件出示1. 自主探究,初尋方法師:小朋友們,剛剛我們已經知道小強有 46 張畫片,給小紅 4 張后,列出的算式是 46 4。那這個算式的結果到底是多少呢?老師為大家準備了小棒,現在請你們借助小棒擺一擺,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在擺的過程中,想一想你是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的哦。(學生自主操作,教師2 / 6巡視,觀察學生的操作方法,并適時給予指導和鼓勵)師:好了,小朋友們,先停下手中的小棒,誰愿意到前面來,把你的擺法展示給大家看看?生 1:(拿著小棒到講臺前)我先數出 4 捆小棒和 6 根小棒,代表 46。然后從這 6 根小棒里面拿走 4 根,剩下 2 根小棒,4 捆小棒還是 40,40 和剩下的 2 根合起來就是 42。師:哇,你說得非常清楚,而且擺得也很正確!大家看明白了嗎?他是從單獨的 6 根小棒中去掉 4 根。那有沒有小朋友有不一樣的擺法呢?生 2:(積極舉手,上臺展示)我也是先擺出 4 捆和 6 根小棒。我是把 4 捆小棒放在一邊,先算 6 根小棒減去 4 根小棒,得到 2 根小棒,再把這 2 根小棒和 4 捆小棒合在一起,就是 42。師:你的思路也很清晰!這兩位小朋友雖然在操作順序上有點小差別,但都是先從 6 根小棒中減去 4 根,再和 4 捆小棒合起來。那大家想一想,如果不借助小棒,在我們的腦海里能不能像剛才擺小棒那樣去計算呢?2. 抽象思考,理解算理師:現在請大家閉上眼睛,在腦海里想象一下,有 4 捆小棒和 6 根小棒,也就是 46。要減去 4,就從那 6 根小棒里去掉 4 根,還剩下幾根小棒呀?生(齊答):2 根。師:非常好!那這 4 捆小棒沒有變化,還是 40,40 和剩下的 2 根小棒合起來是多少呢?生(齊答):42。師:看來大家在腦海里已經能像擺小棒一樣計算啦!那我們能不能用更簡潔的數學語言來表示這個過程呢?其實呀,我們可以把 46 這個兩位數分成 40 和 6,就像剛才我們把小棒分成 4 捆和 6 根一樣。先算 6 4 = 2,再算 40 + 2 = 42 。大家能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分嗎?誰來說一說?生 3:因為 6 減 4 我們學過,能直接算出來,然后再加上 40 就可以了。師:你說得太對了!把兩位數拆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就可以用我們以前學過的一位數減法知識來解決現在的新問題。這種把新知識變成舊知識的方法,在數學學習中經常會用到哦。3. 對比總結,深化認知師:小朋友們,我們剛才通過擺小棒和拆分數字這兩種方式,都算出了 46 4 = 42?,F在請大家想一想,這兩種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和同桌說一說。(學生思考、交流,教師巡視傾聽)師:哪位小朋友愿意來分享一下你們討論的結果?生 4:相同的地方是都要先算 6 減 4,不同的地方是一種用小棒擺,一種是直接在數字上拆分3 / 6計算。師:你總結得很準確!雖然這兩種方法一個是借助直觀的小棒,一個是通過抽象的數字運算,但它們的計算思路是一樣的,都是先從個位上的數減去要減的一位數,再把得到的結果和十位上的整十數合起來。在以后的計算中,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的題目。二、隨堂練習【設計意圖:旨在通過多樣化練習,加強學生對計算方法的掌握,同時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1. 還剩多少瓶飲料?18—5=13(瓶)2.小明媽媽買了 25 個蘋果 ,小明吃了 5 個,還剩下多少個?25—5=20(個)3.計算下列各題39-2=37 58-3 = 55 48-6=4289-3=86 76-2= 74 56-5=514.果園里有 78 棵蘋果樹,今年減少了 8 棵,請問現在果園里還剩下多少棵蘋果樹?78—8=70(棵)。三、課堂小結【設計意圖:通過師生共同總結,引導學生回顧所學內容,加深印象,同時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師: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呀?生: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的減法。師:那計算的時候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呢?生 1:可以用小棒擺。生 2:還可以把兩位數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來算。4 / 6師:非常棒!大家不僅學會了計算方法,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在生活中,這樣的減法問題也有很多,希望大家能用今天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四、總結評價—拓“延伸”【設計意圖:通過構建多維度、細致的評價體系,引導學生全面、深入地反思學習過程,培養批判性思維與自我認知能力?;ピu環節促進學生交流互動,學會欣賞他人、借鑒經驗。拓展題的詳細分析與多種解題思路引導,激發學生探索欲望,提升知識遷移與應用能力,強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br/>1.評價自我評價:請同學們拿出老師發的自我評價量表,我們從以下五個維度來審視自己這堂課的表現。同桌互評:完成自我評價后,和同桌面對面交換評價表。在評價同桌時,請基于你對他課堂表現的真實觀察。2. 拓展老師這里還有一個小挑戰,小明有 53 顆糖,給了小剛 3 顆,又給了小紅 2 顆,小明還剩幾顆糖?大家課后可以想一想哦。大家可以嘗試畫線段圖來輔助理解,先畫出代表 53 顆糖的線段,然后從線段上依次減去給小剛的 3 顆和給小紅的 2 顆,這樣能更直觀地看出剩余數量。也可以分步列出算式,先算出小明給小剛 3 顆糖后剩下的數量,即 53- 3 = 50(顆);再在此基礎上減去給小紅的 2 顆糖,50-2 =48(顆)。五、作業設計【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增加學習趣味性,讓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br/>1 把今天所學的知識跟家長一起分享。2. 和家人一起玩“減法游戲”,如家長說一個兩位數和一位數,孩子快速算出結果。【板書設計】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例:46 - 4 = 42方法一:從 6 根中去掉 4 根,剩 2 根,4 捆沒動,是 42 。方法二:46 = 40 + 6 ,6 - 4 = 2 ,40 + 2 = 425 / 646 - 4 = 426 / 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