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第11課時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教學設計【學習目標】1.學生能夠理解并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能準確、熟練地進行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2. 通過操作、觀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經歷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3.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善于合作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教學難點】理解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的算理,即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數的認識和簡單加法的基礎,對直觀形象的事物比較感興趣,但抽象思維能力還比較薄弱。在之前的學習中,他們已經認識了 100 以內的數,掌握了整十數加一位數、整十數加整十數的計算方法,這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不過,對于理解兩位數加一位數的算理,可能還需要借助直觀的操作活動來幫助他們逐步理解。【核心素養】1. 數感:通過對兩位數加一位數的計算,增強學生對數的運算的感知和理解,發展數感。2. 運算能力:讓學生在不斷練習和探索中,提高計算的準確性和速度,培養運算能力。3. 問題解決能力: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加法問題,提升問題解決能力。【教學準備】教學課件、學習任務單教學流程一、創設情境,新課導入1 / 5【設計意圖: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引導學生從情境中提取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問題意識,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有趣的地方——森林里的蘑菇園。瞧,這里來了兩只可愛的小兔子(展示圖片),它們正在采蘑菇呢!仔細觀察,從圖中你能發現哪些數學信息呀?生 1:一只小兔子采了 23 個蘑菇,另一只小兔子采了 4 個蘑菇。師:觀察得真仔細!那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生 2:一共采了多少個蘑菇?師:非常棒!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一起研究的問題。(板書課題:兩位數加一位數)。二、提出問題,講授新課【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意識。借助小棒、計數器等直觀教具,幫助學生理解算理,再通過不同學生分享計算方法,從直觀到抽象,逐步引導學生掌握計算方法。鞏固算理的環節,及時強化學生對計算方法的理解和運用。】課件出示2 / 51. 列式求解師:小朋友們,要求“一共采了多少個蘑菇”,該怎么列式呢?生:23 + 4。師:大家同意嗎?為什么用加法計算呀?生:因為要把兩只小兔子采的蘑菇數量合起來,所以用加法。師:說得很對!那 23 + 4 等于多少呢?請小朋友們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可以借助手中的小棒擺一擺,或者在計數器上撥一撥,也可以和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你的想法。(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教師巡視指導)2. 方法展示師:哪位小朋友愿意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方法?生 3:我用小棒擺的,先擺 2 捆小棒和 3 根小棒表示 23,再擺 4 根小棒,3 根小棒和 4 根小棒合起來是 7 根小棒,再加上 2 捆小棒,就是 27 根小棒,所以 23 + 4 = 27。師:你說得很清楚,大家看明白了嗎?這種方法是把 23 分成了 2 個十和 3 個一,先把 3 個一和 4 個一合起來,再加上 2 個十。還有不同的方法嗎?生 4:我是用計數器的,在計數器的十位上撥 2 個珠子,個位上撥 3 個珠子表示 23,然后在個位上再撥 4 個珠子,個位上就有 7 個珠子,十位上還是 2 個珠子,合起來就是 27,所以 23 + 4 = 27。師:這個方法也很好,通過計數器能很直觀地看到計算過程。還有小朋友想分享嗎?生 5:我是這樣想的,把 23 分成 20 和 3,先算 3 + 4 = 7,再算 20 + 7 = 27。師:這種方法很巧妙!我們可以把兩位數拆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先把一位數相加,再加上整十數。大家覺得這種方法怎么樣?生:很簡單。師:對呀,在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時,我們就可以用這種把兩位數拆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的方法,先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再加上整十數。3. 鞏固算理師:現在老師來考考大家,35 + 3 該怎么算呢?誰能說一說計算過程?生 6:把 35 分成 30 和 5,先算 5 + 3 = 8,再算 30 + 8 = 38。師:非常正確!那 42 + 6 呢?生 7:把 42 分成 40 和 2,先算 2 + 6 = 8,再算 40 + 8 = 48。3 / 5二、隨堂練習【設計意圖:旨在通過多樣化練習,增加問題的復雜性,鞏固兩位數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不同形式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思維靈活性。】1.試一試43 + 5 =48 52 + 7 =59 5 + 34 =392. 王奶奶養了 32 只母雞和 6 只公雞。王奶奶一共養了多少只雞?32+6=38(只)3.一盒鴨蛋有 22 個,一盒雞蛋比一盒鴨蛋多 4 個。一盒雞蛋有多少個?22+4=26(個)4.32+5=37 41+8=49 60 +7 =675+32 =37 8+41=49 7+60 =67三、課堂小結【設計意圖:通過師生共同總結,幫助學生梳理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師: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內容呀?生: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的加法。師:那在計算的時候,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呢?生:把兩位數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先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再加上整十數。師:大家都學得很不錯!希望大家在生活中遇到類似的問題時,也能用今天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四、總結評價—拓“延伸”【設計意圖:通過學生互評,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讓學生在評價中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拓展練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兩位數加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同時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不同類型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思維能力,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1.評價師:這節課大家都表現得非常積極,現在請大家說一說,在小組合作中,哪位同學的表現最讓你佩服,為什么?4 / 5(學生互相評價,如有的學生可能會說佩服同桌用小棒擺的方法很清晰,有的學生覺得小組里某同學講解計算思路時很有條理等)2. 拓展師:小朋友們,生活中處處都有我們今天學的數學知識呢。比如周末和爸爸媽媽去超市購物,爸爸買了一袋蘋果 25 元,媽媽買了一瓶飲料 3 元,那買這兩樣東西一共花了多少錢呀?生:25 + 3 = 28 元。師:非常棒!那反過來想一想,如果媽媽給收銀員 30 元,買完這兩樣東西后,收銀員應該找給媽媽多少錢呢?大家可以先和小組里的同學討論討論。(學生小組討論后回答)生:用 30 減去花掉的 28 元,應該找 2 元。師:大家反應真快!這其實就和我們學的加法知識相關,知道了花的錢數相加的結果,也能通過減法算出找零呢。?五、作業設計【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同時增強學生與家長之間的互動和交流。】1 把今天所學的知識跟家長一起分享。2. 和家長一起去超市,記錄購買的兩種物品的價格(一種價格是兩位數,一種價格是一位數),然后計算一共花了多少錢。【板書設計】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例:一共采了多少個蘑菇?23 + 4 = 27(個)方法一:借助小棒、計數器方法二:把 23 分成 20 和 33 + 4 = 720 + 7 = 27。5 / 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