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第9課時整十數加兩位數教學設計【學習目標】1.學生能夠理解“求原來有多少”這類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掌握整十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類似的實際問題。2.通過觀察情境圖、動手操作、小組討論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教學重點】理解“求原來有多少”的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掌握整十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靈活解決生活中“求原來有多少”的實際問題,理解計算算理。【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已經認識了 100 以內的數,掌握了 20 以內的加減法計算,具備了一定的數學基礎和簡單的分析問題能力。但他們的思維仍以直觀形象為主,對于抽象的數量關系和算理理解可能存在困難。在學習過程中,他們對生動有趣的情境、直觀的操作活動比較感興趣,而對于純文字的數學問題可能會感到枯燥。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情境圖、學具等直觀手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幫助他們理解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更多的指導和幫助。【核心素養】1.數感通過整十數加兩位數的計算以及解決“求原來有多少”的實際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對數的感知和理解,增強數感,讓學生理解數的組成和運算的意義。2.運算能力使學生掌握整十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提高運算能力,培養學1 / 6生嚴謹的計算習慣和思維的準確性。3.問題解決能力引導學生從實際情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新思維。4.合作交流能力在小組討論、合作操作等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能力,讓學生學會傾聽他人意見,分享自己的想法,提高團隊協作能力。【教學準備】教學課件、學習任務單教學流程一、創設情境,新課導入【設計意圖: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果園摘桃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觀察情境圖獲取數學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問題意識,同時自然地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美麗的果園,那里的桃子都成熟啦!(展示果園情境圖)瞧,小猴子正在開心地摘桃子呢。仔細觀察,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呀?生 1:我看到小猴子摘下來 20 個桃子。生 2:我看到樹上還剩 16 個桃子。師:大家觀察得真仔細!那根據這些信息,誰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呢?生:樹上原來有多少個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整十數加兩位數》板書課題二、提出問題,講授新課【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交流,分析問題中的數量關系,讓學生理解“求原來有多少”要用加法計算的道理,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擺小棒,直觀地理解整十數加兩位數的計算過程,再從數的組成和拆分的角度引導學生理解算理,多種方式幫助學生掌握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課件出示2 / 61.分析數量關系師:剛才小朋友們提出了“樹上原來有多少個桃”這個問題,那我們該用什么方法來計算呢?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同桌說一說。(學生思考、交流)師:哪位小朋友愿意來說說你的想法?生 1:我覺得用加法計算,因為原來的桃子就是摘下來的和樹上剩下的合起來的。師:你說得非常好,一下子就抓住了關鍵!誰再來說說?生 2:摘的 20 個加樹上還剩的 16 個就是原來有的個數,所以用加法。師:大家都很聰明!要求樹上原來有多少個桃,就是把摘下來的桃子數量和樹上剩下的桃子數量合起來,所以用加法計算,算式是 20 + 16 。2.探究計算方法師:那 20 + 16 等于多少呢?我們可以借助小棒來擺一擺。請小朋友們拿出小棒,先擺 2 捆小棒表示 20,再擺 1 捆和 6 根小棒表示 16,然后把它們合在一起,看看是多少。(學生動手操作)師:擺好了嗎?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擺的,結果是多少?生 1:我先擺 2 捆,又擺了 1 捆和 6 根,合在一起是 3 捆和 6 根,就是 36 。師:很好!那從數的組成角度想一想,20 是 2 個十,16 是 1 個十和 6 個一,2 個十加 1 個十等于多少呢?生 2:2 個十加 1 個十等于 3 個十。師:對啦,3 個十再加上 6 個一就是 36 。還有其他想法嗎?生 3:我把 16 分成 10 和 6,先算 20 加 10 等于 30,再算 30 加 6 等于 36 。師:這種方法也很棒!我們可以用拆分的方法來計算。在算式上可以這樣表示(板書展示拆分計算過程)。大家都明白了嗎?生:明白了!3 / 6二、隨堂練習【設計意圖:旨在通過多樣化練習,增加問題的復雜性,鞏固整十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不同形式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思維靈活性。】1.幼兒園原來有多少個皮球?10 +32 = 42(個)2. 一共有多少本書?25 + 20 = 45(本)3.這些蘋果是賣出 20 個后剩下的,原來有多少蘋果?20 + 36 = 56(個)三、課堂小結【設計意圖:通過師生共同總結,幫助學生梳理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同時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中。】師: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內容呀?4 / 6生 1:學習了求原來有多少的問題。生 2:還學習了整十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師:大家說得都很對!在解決“求原來有多少”的問題時,我們要把兩部分合起來,用加法計算。計算整十數加兩位數時,可以借助小棒擺一擺,也可以從數的組成或者拆分的方法來思考。希望大家在生活中遇到類似的問題,都能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四、總結評價—拓“延伸”【設計意圖:多元化的課堂評價能夠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激勵學生更好地學習。拓展問題在本節課的基礎上進行了延伸和深化,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1.評價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多元化評價,包括學生的參與度、回答問題的準確性、小組合作情況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如“你今天回答問題很積極,思路也很清晰,老師為你點贊!”“小組合作時大家配合得很好,繼續保持哦!”等,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2.拓展延伸提出拓展問題:媽媽買了一些蘋果,吃了 20 個后,又買了 18 個,現在有 35 個蘋果。媽媽原來買了多少個蘋果?讓學生課后思考,下節課交流討論。五、作業設計【設計意圖:將數學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讓學生在游戲中進一步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增強親子互動和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1 把今天所學的知識跟家長一起分享。2.回家后和家長一起玩“購物游戲”,比如家長扮演售貨員,學生扮演顧客,模擬購物場景,提出“原來有多少錢”“原來有多少商品”等問題并解答,采用整十數加兩位數的題進行。【板書設計】整十數加兩位數樹上原來有多少個桃?求原來有多少 用加法計算例:摘下來 20 個,樹上還剩 16 個算式:20 + 16 = 36(個)計算方法:5 / 6方法一:2 個十加 1 個十等于 3 個十,3 個十加 6 個一就是 36 。方法二:把 16 分成 10 和 620 + 10 = 3030 + 6 = 36 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6 / 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