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不進位)教學目標 1.通過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乘法,理解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算理。 2.借助直觀,能正確進行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乘法,體驗算法多樣化。 3.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養成認真勤奮、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教學準備 課件、學習單1、教具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乘法,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學難點 理解算理教 學 過 程 一、談話引入 1.對古詩,談話導入。 課件出示情境圖及問題。 師:同學們,喜歡念古詩嗎?今天老師來考考你們,我出上半句,你來對下半句,準備好了嗎? 師: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停車坐愛楓林晚,箱葉紅于二月花。 師: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師:對古詩的過程當中一行有14個字。如果我們對了12句。也就是有12行。 新知探究 1、嘗試用估算。 師:平時老師喜歡練書法。我把它抄在這張方格紙上,抄不抄得下?(課件出示96個格) 預設:抄不下, 師:能說說理由嗎? 預設:因為10乘10已經100了。 師:那這回這張方格紙能不能抄得下?(出示135個格) 預設:如果10行都已經140個字了,所以抄不下。 師:你用估算的方法來進行分析,真會思考。那我想,剛好把這些字都抄下,究竟需要多少個格子呢?其實也就是求這里有多少個字 師:如果一個字用一個圓點來表示,(慢慢出示點子圖)一行有14個字就是14個圓點,一行兩行......一共12行。 3.列式計算。 師:該如何列式 追問:為什么用乘法? 預設::這題要求一共有多少個字,就是求12個14是多少,用乘法解決,14x12。 師:你們同意嗎? 師:仔細觀察這個算式,跟我們前面學習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預設生:以前學習是兩位數乘一位數或整十數,這個是兩位數乘兩位數。 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板書課題),看到這樣一個課題,你最想在這節課上學會什么? 預設:我想學會指怎樣計算兩位數乘2位數(板書:怎么算) 師:剛才大家都關注到了計算方法。其實,除了要關注計算的方法,我們還應該關注計算的道理,也就是為什么這樣算。(板書:為什么這樣算) 4、學生獨立操作。 師:這個算式應該如何計算呢 為什么這樣算?帶著這個問題,請大家先獨立思考,在點子圖上畫一畫。并跟同桌說一說。(完成學習單1) 學習提示:(課件出示,錄音) 算一算,嘗試計算14*12,請寫清楚計算的過程。 圈一圈你計算的每一步是圖中的哪一部分,把它圈出來。 說一說,結合圖向小組內的同學介紹一下你的計算思路 師:聽清楚了嗎?開始吧。 學生展示作品。 展示平均分的兩種方法。 師:剛才老師收集了幾個同學的作品,,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請你來介紹一下,你是怎樣算的? 預設:我是把12分成三個4,先算14*4=56個,也就是圖中的這一部分,這是一個56,三個56,就是56*3=168個。 師:大家覺得他這樣算可以嗎? 師:那老師把你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板書)第二幅作品是,請你來介紹一下。 師:問問大家聽明白了嗎? 展示分成10和2 師:剛才同學們都用平均分的方法計算,誰也用平均分的方法的舉手,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師:那我想問問這一部分在題目中表示的是什么呢? 預設:這表示的是買10套的書,這表示2套的書。 師:說得有根有據,真棒! 師:方法不同,他們有什么關聯? 預設:把兩位數乘兩位數轉化成兩位數乘一位數或整十數。 師:把新知識通過分,一分就變成了舊知識,再把結果合起來,就能解決今天的新問題。(教師板書) 3)展示用豎式計算。 師:還有的同學用列豎式計算,請你來說說你的想法。 請列豎式的同學來說 預設:先用乘數12的個位2去乘另一個乘數14,得數8的對齊個位,2乘14的十位得2,寫在十位,表示2個十。再用十位1去乘14,得數4對齊十位,表示4個十,1乘14的10,寫在百位上,表示一個百,最后把28.140兩個數加起來得168。 生:你們聽明白了嗎? 6、討論豎式的0 師:看到這個算式,你還有什么疑惑? 預設:為什么140的0不寫? 師:對,這個0哪里去了?不寫可以嗎? 預設:如果寫了,很直觀看到是140,如果不寫就是14個十,也就是140,寫不寫也不影響結果,為了簡潔,我們習慣上不寫。 師:4為什么要寫在2的下面。 預設: 7.豎式計算(結合點子圖)。 師:剛才同學們結合圖不僅說了怎樣計算,還講了這樣計算的道理,那我們一起來算一算吧,你們說,我來寫。 師:14*12 先算什么?也就是先算14*2的積,它表示的是2行的數量,接下來再算什么?14*10的積,從十位寫起,它表示的是10行的數量,最后把兩部分的積加起來。等于168. 結合點子圖,講解算理。(教師板書) 1 4 X 1 2 2行的個數- 2 8 ----14x2的積 10行的個數-1 4 ----14x10的積(個位的0省略不寫) 1 6 8---28+140的和 小結:在列豎式時,數位對齊,從個位乘起。先用個位上的 2與14相乘,乘得的積末位與因數中個位的2對齊;再用十位上的1與14相乘,乘得的積末位與因數中十位的1對齊;最后 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結合課件,講解28與140的含義,強調個位上的0可以不寫) 8、小組討論橫式和豎式的關聯。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這些方法,看看他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大家小組說一說。 預設:他們都是把12進行拆分,再合。 師:為什么要這樣先分再合呢?目的是什么? 預設:方便口算。 預設:計算的順序相同。 師:從橫式到豎式,同學們實現了一個了不起的跨越,真棒! 鞏固運用,拓展提升 選一選(學習單2) 31*22=682 這里的62表示()A、62個一 B、62個十 C、62個百 師:你的選擇是: 誰來說說為什么? 2、完成課本44也第1題。 師;請同學們算一算這里有多少個雞蛋,算完了之后在圖中圈一圈,看看你有什么發現。 師:跟大家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設計意圖發現:根據圖形和表格,都有四部分積,它們的和就是最后的結果。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學生上臺板演豎式計算,并說說計算過程,教的練習,讓學生逐漸通過不同程度 3、擴展知識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如果像這樣的三位數乘兩位數,你會算嗎?213×23 (課件展示) 師:如何把這個213變成任意的多位數,把23變成任意的兩位數。計算時需要注意什么? 預設:需要注意十位上乘任意的多位數,最后一個數要對齊十位。 師:關于乘法,古今中外還有很多的有趣的算法(課件出示),感興趣的可以上網查查。 師:(課件出示)運算是數學的重要技能,那么從最古老的籌算,一路衍生發展出珠算、筆算雖然算法不同,但他們的道理都是相通的。那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對于計算的速度和應用廣度的探究,已經成為國家之間綜合實力的較量。我們來看一個視頻短片。 播放短片 師:好,同學們,萬丈高樓平地起,只有我們扎扎實實打好了今天的基礎,才能更好的為我們祖國明天的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 五、課堂總結,布置實踐 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有什么收獲 (引導學生回顧筆算算理及豎式的書寫過程,可以請學生結合板書說說筆算的過程) 六、板書設計學習單1你會計算14×12嗎?把你的方法試著用點子圖表示出來。算一算 圈一圈 畫一畫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