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8.2.2 海水“曬鹽”的原理一、化學觀念形成 “物質的溶解有限度” 的觀念,理解溶解度的概念;認識到氣體溶解度與壓強、溫度的關系,以及固體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規律。二、科學思維學會運用溶解度曲線進行數據分析,比較不同物質溶解度大小,判斷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規律,提升歸納總結和演繹推理的思維能力。三、科學態度與責任增強對化學與環境問題的關注,樹立科學、嚴謹的態度和社會責任感。核心素養目標重點:1. 溶解度的概念理解,包括固體溶解度的定義及四要素。2. 認識溶解度曲線,能從曲線中獲取信息并進行應用,如比較溶解度大小、判斷變化規律。3. 理解降溫結晶和蒸發結晶的原理及適用情況。難點:1. 對溶解度概念中的關鍵要素的準確把握。2. 利用溶解度曲線解決實際問題。學習重難點舊知回顧溶解不飽和溶液加入溶質氯化鈉部分溶解繼續加入氯化鈉飽和溶液水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如何定量比較固體物質的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呢?01 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思考討論不能,不在同一溫度下。下列情況能說明NaCl和KNO3中誰的溶解性更好嗎?思考討論不能,溶劑量不相同。下列情況能說明NaCl和KNO3中誰的溶解性更好嗎?思考討論不能,沒有達到飽和狀態。下列情況能說明NaCl和KNO3中誰的溶解性更好嗎?思考討論能,說明在20℃時,NaCl比KNO3的溶解性更好下列情況能說明NaCl和KNO3中誰的溶解性更好嗎?1. 固體物質的溶解度(1)概念: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 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叫作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中的溶解度。定量表示某種物質在某種溶劑中的溶解性2. 固態物質溶解度的四要素在一定溫度下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會隨溫度變化而變化,指明溫度時才有意義在100 g溶劑中人為所規定,控制溶劑質量以“g”為單位溶解度是溶質的質量達到飽和狀態只有達到飽和狀態,溶質溶解的質量才是一個確定的值四要素3. 溶解度的含義例:NaCl在20℃時的溶解度為36g。1. 20℃時,在100g水中達到_____狀態時所溶解的NaCl的質量為36g。2. 20℃時,在100g水中最___(多/少)溶解36gNaCl。3. 20℃時,完全溶解36gNaCl,最___(多/少)需要100g水。飽和多少溫度 溶質的質量 溶劑的質量 飽和溶液的質量20℃36g100g136g4.判斷以下說法是否正確1. l00g水中最多溶解38g氯化鈉,所以氯化鈉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8g。( )2. 在10℃時,燒杯內水中最多溶有140g硝酸銨,所以硝酸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40g。( )3.在60℃,100g水中溶有75g硝酸鉀,所以6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75g。( )4.60℃,100g水中最多溶解124g硝酸鉀,所以硝酸鉀在這溫度下的溶解度是124。( )××××未指明100g溶劑未指明飽和狀態未指明溫度未指明單位“g”4. 影響固體溶解度的因素(1)內因:溶質、溶劑本身的性質(2)外因:溫度如在20 ℃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6 g,而硝酸鉀的溶解度是31.6 g。原因為:氯化鈉和硝酸鉀兩種溶質本身的性質不同。固體物質的溶解度與溶劑的多少沒有關系,因為概念中溶劑的量已經規定為100 g,所以在外部因素中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只與溫度有關5. 固體物質溶解度與溶解能力的關系20℃時固體物質的溶解度 /g >10 1~10 0.01~1 <0.01溶解能力 難溶 微溶 可溶 易溶易溶可溶微溶難(不)溶0.01g1g10g02 氣體的溶解度1. 氣體的溶解度魚能在水中生存,打開汽水瓶蓋時常會冒出大量氣泡,這些都證明了氣體能溶解在水里。根據生活經驗,思考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與哪些因素有關?(1)打開汽水瓶蓋時,汽水會自動噴出來。(2)夏天悶熱時,魚會浮上水面呼吸壓強減小,氣體的溶解度減小溫度升高,氣體的溶解度減小2. 氣體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氣體溶解度的影響因素內因:氣體本身的性質,不同氣體的溶解度不同外因溫度:壓強不變時,溫度越高,氣體的溶解度越小壓強:溫度不變時,壓強越大,氣體的溶解度越大思考有科學家提出,在高壓下將二氧化碳氣體封存在海洋深處,以解決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大的問題。你認為這種方案可行嗎?這對海洋生態會產生什么影響?不可行。會對海洋生態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解決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大的問題需要探索更加可持續和安全的方法,如發展清潔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強森林保護和恢復等。03 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 列表法物質 溫度/℃ 0 20 40 60 80 100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Ca(OH)2 0.185 0.165 0.141 0.116 0.094 0.077缺點:列表法表示溶解度還不是很直觀,不能表示某物質在任意溫度時的溶解度,也不能直觀表示某物質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趨向。2. 曲線法溶解度曲線:以溫度為橫坐標,溶解度為縱坐標描繪出的曲線。3. 溶解度曲線的意義溶解度曲線的意義點線面曲線上的點:表示對應溫度下該物質的溶解度兩曲線交點:表示對應溫度下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表示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改變而變化的情況曲線以下—表示溶液為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曲線以上—表示溶液為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4. 溶解度曲線的變化規律陡升型:多數固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如NaNO3、KNO3、NH4NO3等。緩升型:少數固體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如NaCl。下降型:極少數固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如Ca(OH)2。5. 溶解度曲線的應用(1)查出某種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5)根據曲線的變化趨勢,確定混合物分離或提純的方法。(2)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時的溶解度或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3)選擇改變溫度的方法使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化。(4)根據曲線的變化趨勢,選擇結晶的方法。6. 結晶的方法及應用結晶方法 適用范圍 應用舉例 步驟降溫結晶 (冷卻熱飽和溶液)蒸發結晶適用于將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且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的溶質從其飽和溶液析出從KNO3飽和溶液中得到KNO3晶體適用于將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不大的溶質從其飽和溶液析出海水曬鹽配制飽和溶液→降溫→結晶→過濾→干燥溶解→蒸發溶劑→趁熱過濾→干燥拓展延伸1. KNO3中含有少量的NaCl,可采用哪種結晶方法提純KNO32. NaCl中含有少量的KNO3,可采用哪種結晶方法提純NaCl采用的結晶方法——降溫結晶采用的結晶方法——蒸發結晶總結歸納隨堂練習1.結合下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硝酸鉀的溶解度為45.8gB.硝酸鉀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鈉的溶解度C.升高溫度可將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D.兩條曲線的交點表示在該溫度下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D隨堂練習2. 下列幾種物質中①硝酸鉀、②熟石灰、③氧氣、④二氧化碳,其中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只有①D隨堂練習3. 在20℃時,3g某物質溶于200g水中,恰好成為飽和溶液,則該物質屬于( )A.易溶物質 B.可溶物質C.微溶物質 D.難溶物質B隨堂練習4. 聞名中外的青島啤酒內溶有一定量的CO2氣體,打開瓶蓋時,你會發現啤酒會自動噴出來。喝了啤酒后又常常會打嗝,這說明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與壓強和溫度有關。下列有關氣體的溶解度說法正確的是( ) A. 壓強減小,氣體溶解度增大 B. 壓強減小,氣體溶解度減小C. 溫度升高,氣體溶解度增大 D. 溫度降低,氣體溶解度減小B感謝您的觀看“THANK YOU”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