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4張PPT)數學運算講方法 在第一單元的學習中,我們已經知道,兩個自然數相加的過程中包含算法。 那么,分析、求解其他數學運算問題時,又包含著什么樣的算法?如何用算法來描述求解的過程呢?回顧思考 公式建立了兩個量(攝氏溫度與華氏溫度)之間的轉換規則。 給定一個華氏溫度的值(輸入),通過公式計算(處理)得到攝氏溫度的值(輸出)。溫度計量方式的轉換因此,這個轉換公式就是一種比較簡單的算法。問題分析以下是分步驟求解的過程。第1步:輸入華氏溫度的值。第2步:計算攝氏溫度的值,用華氏溫度的值減32,乘以5,再除以9。第3步:輸出攝氏溫度的值。 我們學習過的很多公式,其中都隱含著各種各樣的算法,這些方法為我們快速計算、轉換數值等提供了方便,使運算效率更高。溫度計量方式的轉換問題求解 以上過程是一個按順序依次執行各個步驟的結構,通常把這種控制結構稱為順序結構。順序結構是算法設計與描述中最基本的結構。順序結構溫度計量方式的轉換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做事情的步驟很多都是有順序的,一步一步地完成。溫度計量方式的轉換用流程線將圖框自上而下連接起來,按順序執行算法的步驟。A框和B框是依次執行的,只有在執行完A框指定的操作后,才能接著執行B框指定的操作。順序結構用流程圖表示,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每個步驟之間的關系和執行順序。 為了更直觀地描述以上步驟,可以使用流程圖描述。溫度計量方式的轉換流程圖描述活動指導1.打開IDLE“Python Shell”窗口。2.單擊“File/open...”,打開桌面上“攝氏度.py”文件。3.單擊“Run/Run Module”,運行程序。4.返回“Python Shell”窗口,輸入50,觀察運行結果。input(輸入)print(輸出) 1.從算法視角描述計算過程。算法就是計算的方法,根據問題解決的要求,通過計算獲得問題的答案。計算的步驟和順序會直接影響結果和問題的解決。沒有計算方法的指導,很難進行計算,也就得不到答案。2.通過學習算法,可以更好利用算法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 為提升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某教育網站推出一項活動:閱讀簽到能夠獲得積分,積分可以換購圖書。具體細則是:簽到1次得1個積分,簽到2次共得4個積分,簽到3次共得7個積分,簽到4次共得10個積分…… 按此規律,計算簽到15次的積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數學運算講方法.pptx 數學運算講方法動畫.mp4 背景音樂.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