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錢塘新區(qū)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冊科學期末試卷1.(2023八下·杭州期末)我們身邊有很多需要保護的資源,如水資源、土壤資源等。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不要使用含磷洗衣粉,減少水體污染B.減少塑料袋使用,減少白色污染C.盡量綠色出行,減少溫室效應氣體排放D.禁止使用化肥,防止土壤板結【答案】D【知識點】水體污染和防治;水資源的保護;空氣污染與保護;全球性大氣環(huán)境問題(酸雨、溫室效應、臭氧空洞);土壤的污染與保護【解析】【分析】保護土壤資源: 在措施上,主要抓好四個方面:改良土壤,重點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改良酸化、鹽漬化等障礙土壤,改進栽培方式。 培肥地力,重點是提高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提高貧瘠土壤肥力,提高耕地基礎地力。 保水保肥,重點是推廣深松深耕和水肥一體化技術,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實行節(jié)水節(jié)肥。保護水資源: 1、節(jié)約用水,隨手關水龍頭。 2、水循環(huán)利用,淘米水沖廁所。 3、用洗菜水澆花。 4、用洗衣服的水沖廁所。 5、車主洗車最好是自己洗,用一桶水洗一輛車。 6、洗完手搖扭緊水龍頭,節(jié)約每一滴水。 7、不要亂玩水,要節(jié)約。【解答】A. 不要使用含磷洗衣粉,減少水體污染,A正確;B. 減少塑料袋使用,減少白色污染,B正確;C. 盡量綠色出行,減少溫室效應氣體排放,C正確;D. 減少使用化肥,防止土壤板結,化肥對農(nóng)作物的生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D錯誤;故答案為:D2.(2023八下·杭州期末)花生俗稱“落花生”,是因為它開花受精后,子房柄會迅速伸長并鉆入土中,適于花生栽種并能提高產(chǎn)量的土壤類型應是( )A. B.C. D.【答案】A【知識點】土壤的結構和類型【解析】【分析】按土壤質(zhì)地,土壤一般分為三大類:砂質(zhì)土、黏質(zhì)土、壤土三類。砂質(zhì)土的性質(zhì):含沙量多,顆粒粗糙,滲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氣性能好。黏質(zhì)土的性質(zhì):含沙量少,顆粒細膩,滲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氣性能差。壤土的性質(zhì):含沙量一般,顆粒一般,滲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風性能一般。地球陸地表面土壤種類的分異和組合。與自然地理條件的綜合變化密切相關。【解答】花生俗稱“落花生”,是因為它開花受精后,子房柄會迅速伸長并鉆入土中,適合種植在沙土類土壤中,沙土類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透氣透水性能好,所以A正確;故答案為:A3.(2023八下·杭州期末)下列物質(zhì)排放到空氣中,不會造成空氣污染的是( )A.CO B.O3 C.CO2 D.SO2【答案】C【知識點】空氣污染與保護【解析】【分析】 空氣污染物:包括:1、顆粒物:又稱塵,指大氣中液體,固體狀物質(zhì)2、硫氧化物:是硫的氧化物的總稱3、碳的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4、氮氧化物:是氮的氧化物的總稱5、碳氫化合物:是以碳元素和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6、其他有害物質(zhì):如重金屬類,含氟氣體等;空氣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氫化合物(H空氣污染物C)、硫氧化物和顆粒物(PM)等。【解答】CO、O3和SO2三個是空氣污染物;CO2不是空氣污染物;故答案為:C4.(2023八下·杭州期末)下列小磁針指向和磁感線作圖中,錯誤的是( )A. B.C. D.【答案】B【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磁場和磁感線;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解析】【分析】A.根據(jù)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判斷;B.根據(jù)安培定則判斷電磁鐵的極性,再根據(jù)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判斷電磁鐵的磁極方向;CD.根據(jù)磁感線的環(huán)繞方向判斷。【解答】A.條形磁鐵在左端為N極,根據(jù)“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針的上端為S極,故A正確不合題意;B.閉合開關后,線圈上電流方向向上。右手握住螺線管,彎曲的四指指尖向上,此時大拇指指向左端,則左端為電磁鐵的N極。根據(jù)“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針的左端為S極,故B錯誤符合題意;CD.在磁體外部,磁感線總是從N極出來,然后回到S極,故C、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B。5.(2023八下·杭州期末)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土壤樣品成功返回地球,月球土壤中含有較豐富的氦—3,而在地球上,圖中“”代表( )A.質(zhì)子 B.中子 C.電子 D.原子核【答案】B【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同位素【解析】【分析】在原子中,質(zhì)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核電荷數(shù);原子結構分為原子核和核外電子;原子核分為質(zhì)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解答】從圖中可與看出氦原子有兩個核外電子數(shù),所以他有兩個質(zhì)子數(shù),白色的圓圈表示中子數(shù);故答案為:B6.(2023八下·杭州期末)如圖所示為生活中常見的三腳插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插頭的三個插腳里,乙插腳最長B.為了安全起見,所有家用電器都應使用這種插頭C.插頭插入插座后,甲插腳連接的是電路中的零線D.只有兩孔插座時,可將乙插腳折斷后使用,不影響安全【答案】A【知識點】家庭電路的組成與連接;安全用電原則【解析】【分析】根據(jù)家庭電路連接和安全用電的知識判斷。【解答】A.插頭的三個插腳里,乙插腳最長,可以保證在插入時先接通底線,拔出時后斷開地線,從而保證用電安全,故A正確;B.大功率的用電器,或有金屬外殼的用電器都應使用這種插頭,故B錯誤;C.插頭插入插座后,甲插腳連接的是電路中的地線,故C錯誤;D.只有兩孔插座時,將乙插腳折斷后使用,沒有插腳與地線相連,如果漏電可能發(fā)生觸電事故,故D錯誤。故選A。7.(2023八下·杭州期末)制取氧氣所用的雙氧水溶液,其溶質(zhì)是H2O2,溶劑是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H2O2和H2O屬于同位素B.H2O2和H2O都是氧化物C.因為H2O2分子中有氧分子,所以可以制取氧氣D.H2O2和H2O的組成元素相同,所以化學性質(zhì)也相同【答案】B【知識點】同位素;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zhì)之間的關系【解析】【分析】A.根據(jù)同位素的定義判斷;B.根據(jù)氧化物的定義判斷;C.物質(zhì)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D.分子是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微粒。【解答】 A.具有相同質(zhì)子數(shù),不同中子數(shù)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被稱為同位素,H2O2和H2O不屬于同位素,故A錯誤;B.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且一種元素為氧元素,那么H2O2和H2O都是氧化物,故B正確;C.H2O2分子中不含氧分子,只含有氧原子和氫原子,故C錯誤;D.H2O2和H2O的分子的構成不同,則化學性質(zhì)不相同,故D錯誤。故選B。8.(2023八下·杭州期末)空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zhì)基礎。下列現(xiàn)象與空氣中的氧氣無關的是( )A.白磷自燃 B.動植物呼吸C.薯片在空氣中變軟 D.鐵釘生銹【答案】C【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空氣的利用【解析】【分析】氧氣具有非常廣泛的用途。主要是供給呼吸,支持燃燒和反應放熱三個方面:1、供給呼吸:一般情況下,呼吸只需要空氣即可。但在缺氧、低氧或無氧環(huán)境,例如:潛水作業(yè)、登山運動、高空飛行、宇宙航行、醫(yī)療搶救等時,常需使用氧氣。2、支持燃燒:一般情況下,燃燒只需空氣即可。但在某些需要高溫、快速燃燒等特殊要求時,例如鼓風煉鐵、轉爐煉鋼等,則需使用富氧空氣或氧氣。3、反應放熱:氧化反應特別是燃燒反應時,放出的大量熱可被利用。例如燃煤取暖、火力發(fā)電;【解答】A.白磷自燃與空氣中的氧氣有關,因為氧氣具有助燃性;B.動植物呼吸與空氣中的氧氣有關,因為氧氣能夠供給生物呼吸;C.薯片在空氣中變軟,是因為空氣中含有水蒸氣的原因,C錯誤;D.鐵釘生銹是因為空氣中有氧氣,因為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比較活潑,可以和比較活潑的金屬發(fā)生反應;故答案為:C9.(2023八下·杭州期末)如圖所示,折一個U形鋁箔框,其兩端通過回形針與干電池的正負極相連,鋁箔框會朝一個方向擺動,這就是“鋁箔秋千”。其工作原理與下列選項相同的是( )A. B.C. D.【答案】D【知識點】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解析】【分析】分析各個選項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解答】A.閉合開關后,當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電流表的指針發(fā)生偏轉,這就是電磁感應現(xiàn)象,為發(fā)電機的工作原理,故A不合題意;B.當導線中有電流經(jīng)過時,小磁針的指向發(fā)生偏轉,說明電流周圍存在磁場,故B不合題意;C.當線圈中有電流通過時,線圈可以吸引大頭針,這是電流的磁效應,故C不合題意;D.閉合開關后,通過電流的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這是就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故D符合題意。故選D。10.(2023八下·杭州期末)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科學的重要工具。如圖所示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①﹣⑤代表五種不同短周期元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①和②同周期B.①和④同族C.③和⑤元素化學性質(zhì)相似D.④和⑤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相同【答案】D【知識點】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同一行就是同一周期,同一周期的電子層數(shù)相同;.同一列屬于同一族,同一列的元素因為其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目相同,所以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相似;在原子中,質(zhì)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核電荷數(shù);【解答】A.同一行就是同一周期,所以①和② 屬于同一周期,A正確;B.同一列屬于同一族,所以①和④屬于同一族,B正確;C.同一列的元素因為其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目相同,所以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相似,C正確;D.④和⑤在同一行,他們的電子層數(shù)相同,但是他們的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不相同,D錯誤;故答案為:D11.(2023八下·杭州期末)如圖所示為小應探究種子呼吸作用的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①②③中種子均需消毒處理B.②中種子經(jīng)過“浸過水”處理,呼吸作用會加強C.③中種子經(jīng)過“已煮熟”處理,呼吸作用會加強D.②中澄清石灰水會變渾濁【答案】C【知識點】植物的呼吸作用【解析】【分析】 生物體內(nèi)的有機物在細胞內(nèi)經(jīng)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水或其他產(chǎn)物,并且釋放出能量的總過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體在細胞內(nèi)將有機物氧化分解并產(chǎn)生能量的化學過程,是所有的動物和植物都具有的一項生命活動。生物的生命活動都需要消耗能量,這些能量來自生物體內(nèi)糖類、脂類和蛋白質(zhì)等的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呼吸作用只發(fā)生在活細胞內(nèi);【解答】A. ①②③中種子均需消毒處理,防止種子外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對本實驗的干擾,A正確;B.②中種子經(jīng)過“浸過水”處理,呼吸作用會加強 ,B正確;C.③中種子經(jīng)過“已煮熟”處理,已經(jīng)死亡,所以不在進行呼吸作用,C錯誤;D. ②中的種子進行呼吸作用產(chǎn)生二氧化碳,所以澄清石灰水會變渾濁,D正確;故答案為:C12.(2023八下·杭州期末)下列排列順序,錯誤的是( )A.相對分子質(zhì)量:二氧化碳>氮氣>氫氣B.氯元素的化合價:HClO>Cl2>HClC.地殼中元素含量:Si>Fe>AlD.空氣中組成物質(zhì)的體積含量: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答案】C【知識點】元素的種類與分布;元素化合價的規(guī)則與計算;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空氣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A.相對分子質(zhì)量等于相對原子質(zhì)量與個數(shù)的乘積之和;B.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零;C.根據(jù)地殼中元素含量的知識判斷;D.根據(jù)空氣成分的知識判斷。【解答】A.CO2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2+16×2=44,氮氣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4×2=28,氫氣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2=2,則相對分子質(zhì)量:二氧化碳>氮氣>氫氣,故A正確不合題意;B.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Cl2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0,HCl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則氯元素的化合價:HClO>Cl2>HCl,故B正確不合題意;C.地殼中元素含量從大到小為:Si>Al>Fe,故C錯誤符合題意;D.空氣中氧氣占月21%,稀有氣體越占0.93%,二氧化碳約占0.03%,那么組成物質(zhì)的體積含量: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13.(2023八下·杭州期末)人體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與胸廓和肺密切相關,如圖甲所示為人在平靜呼吸時胸廓和肺的變化示意圖,如圖乙所示為肺內(nèi)氣壓與外界氣壓差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過程膈肌收縮,氣體呼出B.①過程對應曲線上的abc段C.②過程肋骨向下向內(nèi)運動,肺擴張D.②過程開始的瞬間對應b點【答案】B【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tǒng)的結構和氣體交換【解析】【分析】甲圖中①是吸氣,②是呼氣; 吸氣時,肋間肌收縮時,肋骨向上向外運動,使胸廓的前后徑和左右徑都增大,同時膈肌收縮,膈頂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徑都增大這樣胸廓的容積就增大,肺也隨著擴張,肺內(nèi)的氣壓低于外界大氣壓,外界空氣通過呼吸道進入肺,完成吸氣的過成。呼氣時:肋間肌舒張時,肋骨向下向內(nèi)運動,使胸廓的前后徑和左右徑都縮小,同時膈肌舒張,膈頂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徑都縮小這樣胸廓的容積就縮小,肺也隨著回縮,肺內(nèi)的氣壓大于外界大氣壓,肺內(nèi)通過呼吸道排出體外,完成呼氣的過成。乙圖中abc表示吸氣的過程;cde表示呼氣的過程;【解答】A. ①過程是吸氣,膈肌收縮,氣體吸入,A錯誤;B. ①過程是吸氣,此時外界氣壓大于肺內(nèi)氣壓,所以對應曲線上的abc段,B正確;C. ②過程肋骨向上向內(nèi)運動,肺收縮,內(nèi)部氣壓增大,大于外部氣壓,氣體呼出,C錯誤;D. ②過程開始的瞬間對應c點,D錯誤;故答案為:B14.(2023八下·杭州期末)試管在科學實驗中常與其他儀器和藥品同時使用,下列選項中試管的朝向(其他儀器和藥品已略去)與實驗目的( )A.用KMnO4制O2B.向試管中加入大理石C.用排空氣法收集O2D.用雙氧水制O2【答案】B【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解析】【分析】根據(jù)實驗操作的規(guī)范判斷。【解答】 A.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而應該將試管口略向下傾斜,故A錯誤;B.試管中加入固體藥品的初始階段,應把試管橫放,故B正確;C.氧氣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要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C錯誤;D.用雙氧水制O2屬于固液常溫型,試管口應豎直向上,故D錯誤。故選B。15.(2023八下·杭州期末)如圖所示,一根彈簧下端連著一個條形磁鐵,條形磁鐵的下端為N極。條形磁鐵下方有一電磁鐵。閉合開關后( )A.電磁鐵左側小磁針的N極向上偏轉B.若去掉螺線管中的鐵芯,彈簧的長度會變短C.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動時,彈簧長度會變長D.若調(diào)換電源的正負極,小磁針的指向會發(fā)生改變【答案】D【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解析】【分析】A.根據(jù)安培定則判斷電磁鐵的磁極方向,再根據(jù)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確定小磁針的指向;B.首先分析去掉鐵芯后電磁鐵的磁場強弱變化,再確定條形磁體受到磁力的變化,最后確定彈簧長度的變化;C.根據(jù)滑片移動確定電流大小變化,再確定電磁鐵的磁場強弱變化,最后分析彈簧的長度變化;D.電磁鐵的磁極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據(jù)此分析判斷。【解答】A.根據(jù)圖片可知,線圈上電流方向向右。根據(jù)安培定則可知,電磁鐵的上端為N極。根據(jù)“異名磁極相互排斥”可知,小磁針的N極向下偏轉,故A錯誤;B.若去掉螺線管中的鐵芯,電磁鐵的磁場減弱,則條形磁鐵受到的排斥力減小,則彈簧受到的拉力變大,即彈簧的長度變大,故B錯誤;C.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動時,變阻器的阻值減小,則通過電磁鐵的電流變大,那么電磁鐵的磁場變強,那么條形磁鐵受到的排斥力變大,則彈簧受到的拉力減小,即長度變小,故C錯誤;D.若調(diào)換電源的正負極,則通過電磁鐵的電流方向改變,那么電磁鐵的磁場方向發(fā)生改變,則小磁針的指向會發(fā)生改變,故D正確。故選D。16.(2023八下·杭州期末)下列關于硫粉在空氣中燃燒的敘述,正確的是( )A.硫粉燃燒時產(chǎn)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B.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S+O2=SO2↑C.1克硫粉和1克氧氣在點燃條件下生成2克二氧化硫D.保持二氧化硫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微粒是硫原子和氧原子【答案】C【知識點】分子和原子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zhì)的反應現(xiàn)象;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根據(jù)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分析】A.根據(jù)不同物質(zhì)燃燒時的現(xiàn)象判斷;B.注意化學式、反應條件、反應原理,以及方程式是否配平;C.根據(j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析判斷;D.分子是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微粒。【解答】A.硫粉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燃燒產(chǎn)生藍紫色火焰,故A錯誤;B.硫在氧氣燃燒生成二氧化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B錯誤;C.由化學方程式:可知,硫、氧氣和二氧化硫的質(zhì)量比是1:1:2,即1克硫粉和1克氧氣在點燃條件下生成2克二氧化硫,故C正確;D.保持二氧化硫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硫分子,故D錯誤。故選C。17.(2023八下·杭州期末)園林工人給移栽后的綠化樹“掛吊瓶”,補充水分和提供營養(yǎng),以提高成活率。“掛吊瓶”的針頭應插入到莖的( )A.1 B.2 C.3 D.4【答案】B【知識點】莖的形態(tài)結構;莖的運輸作用【解析】【分析】1是莖的髓,用來儲存營養(yǎng)物質(zhì);2是莖的木質(zhì)部,用來運輸水分和無機鹽;3是形成層,用來分裂產(chǎn)生新細胞,向內(nèi)形成木質(zhì)部,向外形成韌皮部;4是韌皮部,運輸有機物;5是樹皮,具有保護作用;【解答】園林工人給移栽后的綠化樹“掛吊瓶”,補充水分和提供營養(yǎng),以提高成活率。“掛吊瓶”的針頭應插入到莖的2木質(zhì)部中,因為水分和營養(yǎng)物質(zhì)靠木質(zhì)部中的導管幫助運輸;故答案為:B18.(2023八下·杭州期末)將一根火柴折斷成火柴頭和火柴梗兩部分,放在銅片上加熱,如圖所示。火柴頭先燃燒,正確的是( )A.火柴頭著火點比火柴梗低B.火柴梗不是可燃物C.火柴梗未和空氣充分接觸D.加熱提高了火柴頭的著火點【答案】A【知識點】燃燒與滅火【解析】【分析】燃燒的條件:有可燃物,與氧氣接觸和溫度達到著火點,據(jù)此分析判斷。【解答】ABC.將一根火柴折斷成火柴頭和火柴梗兩部分,放在銅片上加熱。二者的溫度相同,且都與氧氣接觸,都是可燃物,那么先燃燒的火柴頭的著火點肯定低于火柴梗,故A正確,而B、C錯誤;D.著火點是可燃物的一種性質(zhì),只與物質(zhì)種類有關,故D錯誤。故選A。19.(2023八下·杭州期末)化學概念間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關系,下列選項符合如圖所示關系的是( ) A B C DX 化合反應 純凈物 單質(zhì) 化學反應Y 氧化反應 混合物 化合物 化合反應A.A B.B C.C D.D【答案】A【知識點】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常見物質(zhì)的分類【解析】【分析】根據(jù)對表格中相關概念的理解判斷。【解答】根據(jù)圖片可知,X和Y為交叉關系。A.化合反應是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zhì)生成一種物質(zhì)的化學反應,氧化反應是物質(zhì)與氧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因此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是交叉關系,故A符合題意;B.物質(zhì)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zhì)組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zhì)組成,它們是并列關系,故B不合題意;C.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純凈物叫單質(zhì),含有多種元素的純凈物叫化合物,二者為并列關系,故C不合題意;D.化學反應和化合反應是包含關系,故D不合題意。故選A。20.(2023八下·杭州期末)下列實驗方案的設計中,沒有正確體現(xiàn)對比這種科學思想的是( )A. 比較二氧化碳的含量B. 研究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C. 探究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影響因素D. 實驗中水的作用【答案】D【知識點】實驗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解析】【分析】在對比實驗中,肯定有常量和變量,據(jù)此判斷是否屬于對比實驗即可。【解答】A.滴加澄清石灰水量相等,左瓶中為空氣,右瓶中為呼出的氣體,根據(jù)石灰水變渾濁的程度可以能夠比較二氧化碳的含量,使用了對比思想,故A不合題意;B.加入二氧化錳的試管中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沒有加入二氧化錳的試管中的帶火星的木條不能復燃,說明二氧化錳能夠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使用了對比思想,故B不合題意;C.當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流增大時,電磁鐵吸引大頭針的數(shù)量比原來多了,說明電磁鐵的磁場強弱與電流大小有關,使用了對比思想,故C不合題意;D.硫在氧氣中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硫氣體,里面的水用于吸收二氧化硫氣體,防止環(huán)境污染。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底部的水用于防止熔融物低落炸裂瓶底。二者沒有任何關聯(lián),不屬于對比實驗,故D符合題意。故選D。21.(2023八下·杭州期末)寫出相應的化學式或表示的意義。(1)高錳酸鉀 。(2)兩個硫酸根離子 。(3)氯酸鉀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 價。(4)2Ne表示的意義是 。【答案】(1)KMnO4(2)2SO42-(3)+5(4)2個氖原子【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解析】【分析】(1)(3)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據(jù)此寫出對應的化學式;(2)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或原子團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4)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解答】(1)在高錳酸鉀中,鉀元素顯+1價,高錳酸根離子顯-1價,化學式為:KMnO4;(2)硫酸根離子帶兩個單位的負電荷,SO42 ,在左邊寫數(shù)字2表示硫酸根離子的個數(shù),即兩個硫酸根離子表示為2SO42 ;(3)氯酸鉀KCl中,鉀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所以氯元素的化合價為+5價;(4)氖原子用Ne表示,則2Ne表示的意義是:2個氖原子。22.(2023八下·杭州期末)現(xiàn)有一瓶無色無味的氣體,回答問題:(1)如果該氣體只有一種元素組成,那么該氣體一定不是 (填物質(zhì)類別)。(2)如果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那么該氣體與澄清石灰水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答案】(1)化合物(2)CO2+Ca(OH)2=CaCO3↓+H2O【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常見物質(zhì)的分類【解析】【分析】(1)只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zhì),由多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2)根據(jù)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解答】(1)如果該氣體只有一種元素組成,那么該氣體一定不是化合物。(2)二氧化碳和氫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O2+Ca(OH)2=CaCO3↓+H2O 。23.(2023八下·杭州期末)如圖所示,是 (電動機或發(fā)電機)的工作原理圖,放在水平方向磁場中的矩形線圈沿逆時針方向轉動,當線圈轉到如圖位置時 。【答案】發(fā)電機;線圈沒有切割磁感線,不會產(chǎn)生感應電流【知識點】電磁感應【解析】【分析】①根據(jù)圖片分析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②感應電流產(chǎn)生的條件:①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②在磁場中;③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據(jù)此分析解答。【解答】①根據(jù)圖片可知,當線圈在磁場中轉動時,線圈切割磁感線運動,從而產(chǎn)生感應電流,則為發(fā)電機的工作原理。②當線圈轉動如圖位置時,線圈的轉動方向與磁場方向平行,即此時線圈沒有切割磁感線,不會產(chǎn)生感應電流。24.(2023八下·杭州期末)高溫煅燒石灰石會分解產(chǎn)生二氧化碳和生石灰。《天工開物》中有“煤餅燒石成灰”的記載,實驗課上,同學們對“燒石(石灰石)(1)高溫煅燒石灰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為證明石灰石已分解,小應擬進行如圖所示實驗,用煤氣燈(燃料主要為一氧化碳,加熱時會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若觀察到燒杯內(nèi)壁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可得出石灰石已分解的結論。判斷此方案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 。【答案】(1)CaCO3 CaO+CO2↑(2)不合理,煤氣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燒會生成二氧化碳,煤氣燈的燃料一氧化碳燃燒也可生成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二氧化碳不一定是來源于石灰石的分解【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解析】【分析】(1)根據(jù)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肯定有二氧化碳氣體產(chǎn)生。煤氣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且石灰石分解也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因此無法判斷這些二氧化碳是哪個反應產(chǎn)生的,據(jù)此分析解答。【解答】(1)高溫煅燒石灰石,石灰石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氣體,則反應的方程式為: CaCO3 CaO+CO2↑ 。25.(2023八下·杭州期末)如圖是小明為房間安裝一盞照明燈和一個插座而設計的電路。圖中虛線框1和2是電燈或開關的位置,則開關應裝在方框 中。安裝完畢后,閉合開關,電燈不亮,測電筆d、e、f點時,測電筆的氖管都發(fā)光,則電路的故障為 。【答案】1;零線斷路【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解析】【分析】(1)根據(jù)家庭電路安全用電的常識分析;(2)測電筆接觸火線或與火線連通的位置氖管發(fā)光,接觸零線或與零線連通的位置氖管不發(fā)光,據(jù)此分析解答。【解答】(1)在家庭電路中,為了保證斷開開關后用電器上不再帶電,要求開關必須接在用電器和火線之間,則1為開關,2為燈泡;(2)根據(jù)圖片可知,d、e直接和火線相連,則測電筆接觸時氖管發(fā)光是正常的。f點與零線相連,測電筆接觸應該不發(fā)光,而此時測電筆發(fā)光,只能說明f點與零線斷開,通過燈泡與火線相連,因此電路故障為:零線斷路。26.(2023八下·杭州期末)無土栽培是用人工配制的營養(yǎng)液來培育植物的新型農(nóng)業(yè)技術。該技術在應用過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項:(1)營養(yǎng)液中應含有多種無機鹽,若缺少含 (選填“氮”“磷”或“鉀”)的無機鹽,會出現(xiàn)植株矮小,葉片上有褐斑。(2)植物的根從營養(yǎng)液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區(qū)。小應為使無土栽培的植物長得快,配制了濃度極高的營養(yǎng)液,結果導致該植物萎蔫而死亡。造成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1)鉀(2)成熟;培養(yǎng)液中的濃度大于植物細胞液的濃度,導致植物細胞失水【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解析】【分析】 當細胞外濃度高于細胞內(nèi)濃度時,細胞失水。當細胞外濃度低于細胞內(nèi)濃度時,細胞吸水。 一,缺氮時,植株矮小瘦弱,葉片發(fā)黃。 二,缺磷時,植株特別矮,小葉片呈暗綠色,并出現(xiàn)紫色。 三,缺鉀時,植株的莖桿軟弱,容易倒伏,葉片邊緣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漸焦枯。【解答】(1)營養(yǎng)液中應含有多種無機鹽,若缺少含鉀的無機鹽,會出現(xiàn)植株矮小,葉片上有褐斑。缺氮的無機鹽,植物的葉片會發(fā)黃;缺磷的無機鹽,植物的葉片會暗綠帶紅;(2) 植物的根從營養(yǎng)液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成熟)區(qū)。培養(yǎng)液中的濃度大于植物細胞液的濃度,導致植物細胞失水而萎蔫;所以小應為使無土栽培的植物長得快,配制了濃度極高的營養(yǎng)液,結果導致該植物萎蔫而死亡。故答案為:(1)鉀(2)成熟; 培養(yǎng)液中的濃度大于植物細胞液的濃度,導致植物細胞失水27.(2023八下·杭州期末)小應利用如圖甲所示的思維模型設計了“探究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他用一個有刻度的去底帶塞子的瓶子,塞子上插入溫度計和粘有“暖寶寶”貼的銅絲,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暖寶寶”貼內(nèi)含有鐵、活性炭、無機鹽、水等物質(zhì),可在空氣中吸收氧氣發(fā)生放熱反應,反應過程中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Fe+2H2O═2Fe(OH)2,“暖寶寶”貼吸氧能力強,放熱迅速。(1)從建模角度分析,“利用暖寶寶貼消耗空氣中的氧氣”的操作屬于上述思維模型中的 。(2)2Fe+2H2O═2Fe(OH)2屬于 反應(填寫化學反應基本類型),整個實驗過程中,瓶內(nèi)液面的變化情況為 。(3)小應待反應結束,溫度計示數(shù)恢復初始溫度時記錄液面位置,如圖丙所示,應調(diào)整瓶子在水中的深度,使瓶子內(nèi)外液面相平再讀取刻度 。【答案】(1)消耗O2形成氣壓差(2)化合;先下降后上升(3)使瓶內(nèi)外氣壓相等,排除外界大氣壓的干擾【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解析】【分析】(1)根據(jù)圖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分析解答;(2)①根據(jù)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或種數(shù)確定反應類型。②分析瓶內(nèi)的氣壓變化即可;(3)當瓶子內(nèi)外水面相平時,瓶內(nèi)氣壓等于瓶外的大氣壓強,從而抵消外界大氣壓對實驗的影響即可。【解答】(1)從建模角度分析,“利用暖寶寶貼消耗空氣中的氧氣”的操作屬于上述思維模型中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即消耗O2形成氣壓差。(2)①根據(jù)方程式 2Fe+2H2O═2Fe(OH)2 可知,反應物有2種,而生成物只有1種,那么為化合反應;②根據(jù)圖片可知,暖寶寶貼消耗氧氣導致氣壓減小,同時放出大量的熱導致氣壓增大,且后者的影響明顯大于前者,因此在反應進行時瓶內(nèi)氣壓增大。當反應結束后,隨著穩(wěn)定的降低,瓶內(nèi)氣壓減小。由此可知,瓶內(nèi)液面先降低后上升。(3)小應待反應結束,溫度計示數(shù)恢復初始溫度時記錄液面位置,如圖丙所示,應調(diào)整瓶子在水中的深度,使瓶內(nèi)外氣壓相等,排除外界大氣壓的干擾,待瓶子內(nèi)外液面相平再讀取刻度。28.(2023八下·杭州期末)在項目化學習中,小衢用條形磁體、大號縫衣針、硬卡紙、橡皮、大頭針制作簡易指南針,制作過程如下:①取2枚大號鋼質(zhì)縫衣針,分別將條形磁體沿同一方向摩擦10余次(如圖甲),使縫衣針磁化。②將1張硬殼卡紙折成直角,將2枚被磁化的縫衣針對稱地穿在卡紙兩側(如圖乙),用1塊橡皮和1枚大頭針做成支座③確定簡易指南針能否指向南北方向。④在老師的指導下,針對制作指南針的科學性設計了評價表。“自制指南針”評價量表評價指標 優(yōu)秀 合格 待改進指標一 指針磁性強,且能自由轉動 指針磁性強,不能自由轉動 指針磁性弱,不能自由轉動指標二 能準確指示南北方向,能保持水平平衡 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不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水平平衡(1)將條形磁鐵S極靠近圖乙中縫衣針針尖,縫衣針被排斥,則縫衣針針尖的磁極為 極。(2)在不添加器材情況下,若要確定簡易指南針是否能夠指示南北,應如何操作 。(3)根據(jù)評價量表進行測試評價,小科制作的指南針“指標一”被評為“優(yōu)秀”,“指標二”被評為“合格”,請你對該指南針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 。【答案】(1)S(2)以將自制的指南針多次轉動,看針尖的指向是否為同一個方向(3)調(diào)整指南針的重心位置【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1)根據(jù)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分析;(2)將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體多次轉動,如果每次靜止時都指向同一方向,那么說明它能夠指南北,據(jù)此分析解答;(3)根據(jù)圖片可知,只有指南針的重心恰好在大頭針的正上方時,指南針才能在空中保持平衡,據(jù)此分析解答。【解答】(1)將條形磁鐵S極靠近圖乙中縫衣針針尖,縫衣針被排斥,根據(jù)“同名磁極相互排斥”可知,縫衣針的針尖的磁極為S極;(2)在不添加器材情況下,若要確定簡易指南針是否能夠指示南北,操作如下:以將自制的指南針多次轉動,看針尖的指向是否為同一個方向。(3)根據(jù)評價量表進行測試評價,小科制作的指南針“指標一”被評為“優(yōu)秀”,“指標二”被評為“合格”,對該指南針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調(diào)整指南針的重心位置。29.(2023八下·杭州期末)根據(jù)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1)寫出儀器a的名稱 。(2)用B裝置制取O2時,反應未停止前關閉止水夾,除了有氣泡產(chǎn)生外 。(3)實驗室也可用D裝置制備二氧化碳,選擇該發(fā)生裝置的優(yōu)點是 ;若用E裝置收集CO2(集氣瓶口保持向上狀態(tài)),氣體的驗滿方法是 。【答案】(1)錐形瓶(2)長頸漏斗內(nèi)液面上升(3)能夠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將燃著的木條放在n口處,若木條熄滅,則證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滿。【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解析】【分析】(1)根據(jù)所指儀器的名稱解答;(2)關閉止水夾后,隨著反應的進行,錐形瓶內(nèi)氣壓不斷增大,里面的液體受到氣體壓強而進入長頸漏斗,使長頸漏斗內(nèi)液面不斷升高,據(jù)此分析解答。(3)①根據(jù)反應物和反應條件,選擇合適的氣體發(fā)生裝置;②根據(jù)二氧化碳的密度大小確定驗滿方法。【解答】(1)根據(jù)圖片可知,儀器a的名稱為錐形瓶。(2)用B裝置制取O2時,反應未停止前關閉止水夾,除了有氣泡產(chǎn)生外,長頸漏斗內(nèi)液面上升。(3)①實驗室也可用D裝置制備二氧化碳,打開止水夾,長頸漏斗內(nèi)鹽酸流入試管,與大理石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關閉止水夾時,里面氣壓增大,則鹽酸在氣壓作用下流回長頸漏斗,此時反應停止,那么選擇該發(fā)生裝置的優(yōu)點是:能夠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②若用E裝置收集CO2(集氣瓶口保持向上狀態(tài)),則二氧化碳沉積在瓶子底部,然后緩慢上升,氣體的驗滿方法是:將燃著的木條放在n口處,若木條熄滅,則證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滿。30.(2023八下·杭州期末)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小應用以下兩套裝置進行實驗,此外還用到了稀碘液、燒杯、三腳架、石棉網(wǎng)、酒精和酒精燈等器材。回答問題:(1)若燒杯A中加入10mL氫氧化鈉溶液,則燒杯B中應加入10mL 。(2)實驗前,若要排除甲、乙裝置中天竺葵葉片中原有的淀粉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其具體操作是 。(3)取下M、N葉片后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熱,去除葉片原有的顏色。實驗中采用水浴加熱的原因是 。(4)若光合作用不需要二氧化碳,那么M、N葉片滴碘液后的現(xiàn)象是 。【答案】(1)清水(2)實驗前,應將甲、乙裝置中的天竺葵在黑暗處放置一晝夜(3)防止溫度過高,引燃酒精(4)M、N葉片均變藍【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chǎn)物;光合作用的原理【解析】【分析】 綠色植物利用太陽的光能,同化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制造有機物質(zhì)并釋放氧氣的過程,稱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所產(chǎn)生的有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并釋放出氧氣。【解答】(1) 氫氧化鈉能夠吸收二氧化碳,所以燒杯A中加入10mL氫氧化鈉溶液,則燒杯B中應加入10mL清水;(2) 實驗前,應將甲、乙裝置中的天竺葵在黑暗處放置一晝夜 ,可以把葉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完,排除葉片中原有的淀粉等有機物對本實驗的干擾;(3)水浴加熱的原因是可以防止溫度過高,引燃酒精,而且也可以讓色素溶解在酒精中;(4)光合作用不需要二氧化碳,那么都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等有機物,滴加碘液都會變藍色;故答案為:(1)清水(2) 實驗前,應將甲、乙裝置中的天竺葵在黑暗處放置一晝夜 (3) 防止溫度過高,引燃酒精 (4) M葉片變藍,N葉片變藍31.(2023八下·杭州期末)小應欲通過實驗證明“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受熱分解的催化劑”這一命題。他設計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或總結各步驟結論 總結實驗一 將2g氯酸鉀加熱至熔化,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木條復燃 氯酸鉀受熱分解能產(chǎn)生氧氣,但是反應速率慢 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受熱分解的催化劑實驗二 加熱0.5g二氧化錳,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①? 二氧化錳受熱不能分解產(chǎn)生氧氣實驗三 ②? 木條迅速復燃 二氧化錳能加快氯酸鉀的分解(1)填寫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① 、② (2)實驗一和實驗二起的作用是 。(3)小錢認為僅由上述實驗還不能完全得出表內(nèi)“總結”,他補充設計了兩個方面的實驗來完善對“命題”的實驗證明,其中之一的實驗操作中包含了兩次稱量 。【答案】(1)木條不復燃;將0.5gMnO2與2gKClO3的混合物加熱(2)對照(或對比)(3)比較MnO2在KClO3分解前后的質(zhì)量是否改變;驗證從反應后的剩余物中分離出的物質(zhì)是否還能加快KClO3的分解或二氧化錳的化學性質(zhì)在反應前后是否改變【知識點】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解析】【分析】(1)①根據(jù)二氧化錳是否分解生成氧氣;②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迅速生成氧氣,據(jù)此分析解答。(2)在科學實驗中,控制相同的因素,改變探究的因素,通過兩個或多個實驗對比可以弄清這個因素對物理量的影響;(3)在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保持不變,據(jù)此分析解答。32.(2023八下·杭州期末)某興趣小組為了探究影響植物蒸騰作用的環(huán)境因素,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各裝置的初始重量均為300克,各裝置放置處的通風狀況相同。實驗結果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如下表所示。組別 5小時后裝置重量(g)甲 150乙 100丙 200丁 130分析上述圖和表,回答問題:(1)如果甲、乙是一組對照實驗,則探究的問題是 。(2)如果乙、丁是一組對照實驗,則丁組中的“?”處應填 ℃。(3)分析上述三組對照實驗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答案】(1)濕度對植物蒸騰作用有影響嗎(2)30(3)濕度、溫度和光照都會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知識點】蒸騰作用【解析】【分析】 蒸騰作用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子)以水蒸汽狀態(tài)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是與物理學的蒸發(fā)過程不同,蒸騰作用不僅受外界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而且還受植物本身的調(diào)節(jié)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種復雜的生理過程。【解答】(1) 如果甲、乙是一組對照實驗,則探究的問題是濕度對植物蒸騰作用有影響嗎?(2)如果乙、丁是一組對照實驗,探究的因素是有無光照對植物蒸騰作用的影響,其他的變量都相同,所以則丁組中的“?”處應填30℃。(3)從實驗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濕度、溫度和光照都會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故答案為:(1) 濕度對植物蒸騰作用有影響嗎 (2)30(3) 濕度、溫度和光照都會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33.(2023八下·杭州期末)蛋白質(zhì)是機體生長及修補受損組織的主要原料,人體通過食物獲得的蛋白質(zhì),在胃腸中與水反應生成氨基酸,蛋氨酸(分子式為C5H11O2NS)就是其中的一種。回答下列問題:(1)蛋氨酸分子中H和O的個數(shù)比為 。(2)蛋氨酸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zhì)量比C:H= 。(3)蛋氨酸中氮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保留一位小數(shù))【答案】(1)11:2(2)60:11(3)蛋氨酸中氮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N/C5H11O2NS=14/(5×12+11+2×16+14+32)=14/149=9.4%;【知識點】相對原子質(zhì)量;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元素質(zhì)量比計算公式:各元素的質(zhì)量比=各元素相對原子質(zhì)量與相應原子個數(shù)的乘積之比。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是指某個元素在一種化合物中所占的質(zhì)量的百分比。 計算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的公式如下: 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 = 元素的質(zhì)量 / 化合物的總質(zhì)量 × 100%【解答】(1)蛋氨酸(C5H11O2NS )分子中H和O的個數(shù)比為11:2;(2)蛋氨酸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zhì)量比=C:H=12×5:11=60:11;故答案為:(1)11:2(2)60:11(3)9.4%34.(2023八下·杭州期末)人們常用測電筆來辨別照明電路中的火線和零線,測電筆內(nèi)串聯(lián)有一個電阻值很大的高值電阻,已知某測電筆內(nèi)高值電阻為2.2兆歐,人通常的電阻為2.2千歐,安全電流為10毫安,燈泡的電阻約為200歐。(1)如圖甲,開關閉合時,某同學正在使用該測電筆測試A點(2)如圖乙,開關斷開時,燈泡不發(fā)光,通過人體的電流為多大?會不會造成觸電事故?【答案】(1)如圖甲,開關閉合時,某同學正在使用該測電筆測試A點,計算此時通過該同學身體的電流9.99×10﹣5A(2)如圖乙,開關斷開時,燈泡不發(fā)光,當用手接觸B點時,通過人體的電流為0.092A,會造成觸電事故【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jù)甲圖可知,開關閉合測試時,人和測電筆中的高值電阻串聯(lián),首先根據(jù)R總=R高+R人計算此時的總電阻,再根據(jù)計算通過同學身體的電流。(2)根據(jù)乙圖可知,開關斷開時,燈泡不發(fā)光,人和燈泡串聯(lián),首先根據(jù)R'總=RL+R人計算此時的總電阻,再根據(jù)計算通過人體的電流。【解答】(1)根據(jù)甲圖可知,開關閉合測試時,人和測電筆中的高值電阻串聯(lián),則電路的總電阻是R總=R高+R人=2.2MΩ+2.2kΩ=2.2022×106Ω;通過該同學身體的電流:;(2)根據(jù)乙圖可知,開關斷開時,燈泡不發(fā)光,人和燈泡串聯(lián),當用手接觸B點時,電路的總電阻R'總=RL+R人=200Ω+2200Ω=2400Ω;通過人體的電流為:.所以會發(fā)生觸電。35.(2023八下·杭州期末)如圖甲所示為一恒溫水箱電路結構示意圖,該電路包括控制電路和工作電路兩部分。控制電路:電源電壓恒為12V,R1為熱敏電阻(置于水箱中),阻值隨溫度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R0為滑動變阻器,線圈電阻不計,線圈中電流大于0.2A時銜鐵被吸下;工作電路:R2為電加熱器,L1、L2為紅綠指示燈,其額定電壓均為220V,加熱時紅燈正常發(fā)光,停止加熱時綠燈正常發(fā)光,紅燈不亮。(1)在答題紙上按要求連接好工作電路。(2)為了使恒溫水箱內(nèi)溫度保持在60℃(水溫低于60℃時電熱器工作,高于60℃時停止加熱),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應為多少?(3)為了使恒溫水箱內(nèi)設定的溫度降低一些,寫出一種辦法。【答案】(1)由題意可知,當動觸點與上方靜觸點接觸時;當動觸點與下方靜觸點接觸時2與紅燈的并聯(lián)電路;銜鐵應接在火線上,如下圖所示:(2)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阻值應為28Ω(3)方案一:將滑動變阻器R0接入電路的阻值調(diào)大一些;方案二:換電源,降低電源電壓。【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磁鐵的其他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jù)題目描述,分析不同的工作狀態(tài)時銜鐵的位置和對應燈泡發(fā)光情況,進而確定電路的連接情況。還要注意為了用電安全,開關必須接在火線和燈泡之間。(2)首先根據(jù)計算出總電阻,再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電阻特點R變=R總-R1計算即可;(3)當電磁鐵吸合時通過電磁鐵的電流大小不變,根據(jù)歐姆定律分析判斷。【解答】(2)當電流為0.2A時,電路的總電阻:。當溫度為60℃時電阻為32Ω,則變阻器接入的阻值為:R變=R總-R1=60Ω-32Ω=28Ω。(3)當電磁鐵吸合時通過電磁鐵的電流大小不變,如果電源電壓不變,那么總電阻不變。當溫度降低時熱敏電阻阻值減小,根據(jù)R總=R1+R0可知,此時變阻器接入的阻值可以調(diào)大一些;當溫度降低時總電阻減小,而總電流不變,根據(jù)U總=I總R總可知,此時可以降低電源電壓。36.(2023八下·杭州期末)錢塘區(qū)2023年八年級科學實驗監(jiān)測的主題是“粗測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小應的實驗過程如下:取石灰石樣品4克,把20克稀鹽酸分4次加入樣品中(已知樣品中除碳酸鈣外,其余成分既不與鹽酸反應,也不溶于水),充分反應后經(jīng)過濾、干燥,得到如表所示數(shù)據(jù):實驗次數(shù)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稀鹽酸用量/克 5 5 5 5剩余固體質(zhì)量/克 3 2 1 1(1)樣品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的是第 次。(2)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3)計算稀鹽酸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答案】(1)3(2)75%(3)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5g稀鹽酸和1g碳酸鈣恰好完全反應。設稀鹽酸質(zhì)量分數(shù)是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731g 5gx解得:x=14.6%。答:稀鹽酸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14.6%。【知識點】根據(jù)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分析】(1)比較相鄰實驗數(shù)據(jù)確定加入稀鹽酸質(zhì)量和固體質(zhì)量減小量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從而確定完全反應的時間段;(2)當反應結束后固體質(zhì)量的減小量就是參加反應的碳酸鈣的質(zhì)量,然后再與樣品質(zhì)量作比即可;(3)根據(jù)表格可知,5g稀鹽酸與1g碳酸鈣完全反應,寫出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再根據(jù)質(zhì)量之間的比例關系計算稀鹽酸的質(zhì)量分數(shù)即可。【解答】(1)根據(jù)第1次和第2次實驗可知,每加入5g稀鹽酸,固體質(zhì)量減小1g,即5g稀鹽酸恰好與1g碳酸鈣恰好完全反應。比較第2次和第3次實驗可知,第3次實驗時二者恰好完全反應。比較第3次和第4次可知,固體質(zhì)量保持不變,則第3次時樣品中的碳酸鈣與加入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2)碳酸鈣質(zhì)量是4g-1g=3g,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37.(2023八下·杭州期末)“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jié)能減排等形式,抵消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xiàn)二氧化碳“零排放”。現(xiàn)階段我國的能源結構以化石能源為主,實現(xiàn)“碳中和”的路徑之一是降低化石能源在消費能源中的比例,提高可再生、非化石能源比例。路徑之二是捕集、利用和封存二氧化碳。(1)植樹造林這一措施,實際是利用綠色植物的 作用,抵消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xiàn)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2)封存二氧化碳的技術之一,是將二氧化碳送入到海面以下3000米的深海里,進行二氧化碳海洋封存,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利用二氧化碳的技術之一,是利用二氧化碳制取甲醇(CH3OH),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該反應符合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微觀原因是 。(3)“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人人有責可以出力”。寫出一條自己生活中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為 。【答案】(1)光合;二氧化碳+水 葡萄糖+氧氣(2)H2O+CO2=H2CO3;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shù)和質(zhì)量不變;(3)生活中可以步行或騎自行車上學(合理即可)【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chǎn)物;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解析】【分析】(1)根據(jù)光合作用的原理和作用分析解答。根據(jù)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文字表達式。(2)①根據(jù)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②注意分析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shù)是否發(fā)生改變即可。(3)可從減小化石能源的使用的角度分析解答。【解答】(1)植樹造林這一措施,實際是利用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合作用的條件下反應生成葡萄糖和氧氣。即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合作用下反應,生產(chǎn)葡萄糖和氧氣,則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二氧化碳+水葡萄糖+氧氣;(2)①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的碳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O+CO2=H2CO3;②利用二氧化碳的技術之一,是利用二氧化碳制取甲醇(CH3OH),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該反應符合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微觀原因是: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shù)和質(zhì)量不變;(3)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人人有責可以出力”。可以通過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比如生活中可以步行或騎自行車上學。1 / 1浙江省杭州市錢塘新區(qū)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冊科學期末試卷1.(2023八下·杭州期末)我們身邊有很多需要保護的資源,如水資源、土壤資源等。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不要使用含磷洗衣粉,減少水體污染B.減少塑料袋使用,減少白色污染C.盡量綠色出行,減少溫室效應氣體排放D.禁止使用化肥,防止土壤板結2.(2023八下·杭州期末)花生俗稱“落花生”,是因為它開花受精后,子房柄會迅速伸長并鉆入土中,適于花生栽種并能提高產(chǎn)量的土壤類型應是( )A. B.C. D.3.(2023八下·杭州期末)下列物質(zhì)排放到空氣中,不會造成空氣污染的是( )A.CO B.O3 C.CO2 D.SO24.(2023八下·杭州期末)下列小磁針指向和磁感線作圖中,錯誤的是( )A. B.C. D.5.(2023八下·杭州期末)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土壤樣品成功返回地球,月球土壤中含有較豐富的氦—3,而在地球上,圖中“”代表( )A.質(zhì)子 B.中子 C.電子 D.原子核6.(2023八下·杭州期末)如圖所示為生活中常見的三腳插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插頭的三個插腳里,乙插腳最長B.為了安全起見,所有家用電器都應使用這種插頭C.插頭插入插座后,甲插腳連接的是電路中的零線D.只有兩孔插座時,可將乙插腳折斷后使用,不影響安全7.(2023八下·杭州期末)制取氧氣所用的雙氧水溶液,其溶質(zhì)是H2O2,溶劑是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H2O2和H2O屬于同位素B.H2O2和H2O都是氧化物C.因為H2O2分子中有氧分子,所以可以制取氧氣D.H2O2和H2O的組成元素相同,所以化學性質(zhì)也相同8.(2023八下·杭州期末)空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zhì)基礎。下列現(xiàn)象與空氣中的氧氣無關的是( )A.白磷自燃 B.動植物呼吸C.薯片在空氣中變軟 D.鐵釘生銹9.(2023八下·杭州期末)如圖所示,折一個U形鋁箔框,其兩端通過回形針與干電池的正負極相連,鋁箔框會朝一個方向擺動,這就是“鋁箔秋千”。其工作原理與下列選項相同的是( )A. B.C. D.10.(2023八下·杭州期末)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科學的重要工具。如圖所示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①﹣⑤代表五種不同短周期元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①和②同周期B.①和④同族C.③和⑤元素化學性質(zhì)相似D.④和⑤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相同11.(2023八下·杭州期末)如圖所示為小應探究種子呼吸作用的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①②③中種子均需消毒處理B.②中種子經(jīng)過“浸過水”處理,呼吸作用會加強C.③中種子經(jīng)過“已煮熟”處理,呼吸作用會加強D.②中澄清石灰水會變渾濁12.(2023八下·杭州期末)下列排列順序,錯誤的是( )A.相對分子質(zhì)量:二氧化碳>氮氣>氫氣B.氯元素的化合價:HClO>Cl2>HClC.地殼中元素含量:Si>Fe>AlD.空氣中組成物質(zhì)的體積含量: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13.(2023八下·杭州期末)人體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與胸廓和肺密切相關,如圖甲所示為人在平靜呼吸時胸廓和肺的變化示意圖,如圖乙所示為肺內(nèi)氣壓與外界氣壓差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過程膈肌收縮,氣體呼出B.①過程對應曲線上的abc段C.②過程肋骨向下向內(nèi)運動,肺擴張D.②過程開始的瞬間對應b點14.(2023八下·杭州期末)試管在科學實驗中常與其他儀器和藥品同時使用,下列選項中試管的朝向(其他儀器和藥品已略去)與實驗目的( )A.用KMnO4制O2B.向試管中加入大理石C.用排空氣法收集O2D.用雙氧水制O215.(2023八下·杭州期末)如圖所示,一根彈簧下端連著一個條形磁鐵,條形磁鐵的下端為N極。條形磁鐵下方有一電磁鐵。閉合開關后( )A.電磁鐵左側小磁針的N極向上偏轉B.若去掉螺線管中的鐵芯,彈簧的長度會變短C.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動時,彈簧長度會變長D.若調(diào)換電源的正負極,小磁針的指向會發(fā)生改變16.(2023八下·杭州期末)下列關于硫粉在空氣中燃燒的敘述,正確的是( )A.硫粉燃燒時產(chǎn)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B.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S+O2=SO2↑C.1克硫粉和1克氧氣在點燃條件下生成2克二氧化硫D.保持二氧化硫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微粒是硫原子和氧原子17.(2023八下·杭州期末)園林工人給移栽后的綠化樹“掛吊瓶”,補充水分和提供營養(yǎng),以提高成活率。“掛吊瓶”的針頭應插入到莖的( )A.1 B.2 C.3 D.418.(2023八下·杭州期末)將一根火柴折斷成火柴頭和火柴梗兩部分,放在銅片上加熱,如圖所示。火柴頭先燃燒,正確的是( )A.火柴頭著火點比火柴梗低B.火柴梗不是可燃物C.火柴梗未和空氣充分接觸D.加熱提高了火柴頭的著火點19.(2023八下·杭州期末)化學概念間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關系,下列選項符合如圖所示關系的是( ) A B C DX 化合反應 純凈物 單質(zhì) 化學反應Y 氧化反應 混合物 化合物 化合反應A.A B.B C.C D.D20.(2023八下·杭州期末)下列實驗方案的設計中,沒有正確體現(xiàn)對比這種科學思想的是( )A. 比較二氧化碳的含量B. 研究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C. 探究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影響因素D. 實驗中水的作用21.(2023八下·杭州期末)寫出相應的化學式或表示的意義。(1)高錳酸鉀 。(2)兩個硫酸根離子 。(3)氯酸鉀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 價。(4)2Ne表示的意義是 。22.(2023八下·杭州期末)現(xiàn)有一瓶無色無味的氣體,回答問題:(1)如果該氣體只有一種元素組成,那么該氣體一定不是 (填物質(zhì)類別)。(2)如果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那么該氣體與澄清石灰水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3.(2023八下·杭州期末)如圖所示,是 (電動機或發(fā)電機)的工作原理圖,放在水平方向磁場中的矩形線圈沿逆時針方向轉動,當線圈轉到如圖位置時 。24.(2023八下·杭州期末)高溫煅燒石灰石會分解產(chǎn)生二氧化碳和生石灰。《天工開物》中有“煤餅燒石成灰”的記載,實驗課上,同學們對“燒石(石灰石)(1)高溫煅燒石灰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為證明石灰石已分解,小應擬進行如圖所示實驗,用煤氣燈(燃料主要為一氧化碳,加熱時會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若觀察到燒杯內(nèi)壁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可得出石灰石已分解的結論。判斷此方案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 。25.(2023八下·杭州期末)如圖是小明為房間安裝一盞照明燈和一個插座而設計的電路。圖中虛線框1和2是電燈或開關的位置,則開關應裝在方框 中。安裝完畢后,閉合開關,電燈不亮,測電筆d、e、f點時,測電筆的氖管都發(fā)光,則電路的故障為 。26.(2023八下·杭州期末)無土栽培是用人工配制的營養(yǎng)液來培育植物的新型農(nóng)業(yè)技術。該技術在應用過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項:(1)營養(yǎng)液中應含有多種無機鹽,若缺少含 (選填“氮”“磷”或“鉀”)的無機鹽,會出現(xiàn)植株矮小,葉片上有褐斑。(2)植物的根從營養(yǎng)液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區(qū)。小應為使無土栽培的植物長得快,配制了濃度極高的營養(yǎng)液,結果導致該植物萎蔫而死亡。造成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27.(2023八下·杭州期末)小應利用如圖甲所示的思維模型設計了“探究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他用一個有刻度的去底帶塞子的瓶子,塞子上插入溫度計和粘有“暖寶寶”貼的銅絲,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暖寶寶”貼內(nèi)含有鐵、活性炭、無機鹽、水等物質(zhì),可在空氣中吸收氧氣發(fā)生放熱反應,反應過程中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Fe+2H2O═2Fe(OH)2,“暖寶寶”貼吸氧能力強,放熱迅速。(1)從建模角度分析,“利用暖寶寶貼消耗空氣中的氧氣”的操作屬于上述思維模型中的 。(2)2Fe+2H2O═2Fe(OH)2屬于 反應(填寫化學反應基本類型),整個實驗過程中,瓶內(nèi)液面的變化情況為 。(3)小應待反應結束,溫度計示數(shù)恢復初始溫度時記錄液面位置,如圖丙所示,應調(diào)整瓶子在水中的深度,使瓶子內(nèi)外液面相平再讀取刻度 。28.(2023八下·杭州期末)在項目化學習中,小衢用條形磁體、大號縫衣針、硬卡紙、橡皮、大頭針制作簡易指南針,制作過程如下:①取2枚大號鋼質(zhì)縫衣針,分別將條形磁體沿同一方向摩擦10余次(如圖甲),使縫衣針磁化。②將1張硬殼卡紙折成直角,將2枚被磁化的縫衣針對稱地穿在卡紙兩側(如圖乙),用1塊橡皮和1枚大頭針做成支座③確定簡易指南針能否指向南北方向。④在老師的指導下,針對制作指南針的科學性設計了評價表。“自制指南針”評價量表評價指標 優(yōu)秀 合格 待改進指標一 指針磁性強,且能自由轉動 指針磁性強,不能自由轉動 指針磁性弱,不能自由轉動指標二 能準確指示南北方向,能保持水平平衡 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不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水平平衡(1)將條形磁鐵S極靠近圖乙中縫衣針針尖,縫衣針被排斥,則縫衣針針尖的磁極為 極。(2)在不添加器材情況下,若要確定簡易指南針是否能夠指示南北,應如何操作 。(3)根據(jù)評價量表進行測試評價,小科制作的指南針“指標一”被評為“優(yōu)秀”,“指標二”被評為“合格”,請你對該指南針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 。29.(2023八下·杭州期末)根據(jù)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1)寫出儀器a的名稱 。(2)用B裝置制取O2時,反應未停止前關閉止水夾,除了有氣泡產(chǎn)生外 。(3)實驗室也可用D裝置制備二氧化碳,選擇該發(fā)生裝置的優(yōu)點是 ;若用E裝置收集CO2(集氣瓶口保持向上狀態(tài)),氣體的驗滿方法是 。30.(2023八下·杭州期末)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小應用以下兩套裝置進行實驗,此外還用到了稀碘液、燒杯、三腳架、石棉網(wǎng)、酒精和酒精燈等器材。回答問題:(1)若燒杯A中加入10mL氫氧化鈉溶液,則燒杯B中應加入10mL 。(2)實驗前,若要排除甲、乙裝置中天竺葵葉片中原有的淀粉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其具體操作是 。(3)取下M、N葉片后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熱,去除葉片原有的顏色。實驗中采用水浴加熱的原因是 。(4)若光合作用不需要二氧化碳,那么M、N葉片滴碘液后的現(xiàn)象是 。31.(2023八下·杭州期末)小應欲通過實驗證明“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受熱分解的催化劑”這一命題。他設計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或總結各步驟結論 總結實驗一 將2g氯酸鉀加熱至熔化,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木條復燃 氯酸鉀受熱分解能產(chǎn)生氧氣,但是反應速率慢 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受熱分解的催化劑實驗二 加熱0.5g二氧化錳,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①? 二氧化錳受熱不能分解產(chǎn)生氧氣實驗三 ②? 木條迅速復燃 二氧化錳能加快氯酸鉀的分解(1)填寫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① 、② (2)實驗一和實驗二起的作用是 。(3)小錢認為僅由上述實驗還不能完全得出表內(nèi)“總結”,他補充設計了兩個方面的實驗來完善對“命題”的實驗證明,其中之一的實驗操作中包含了兩次稱量 。32.(2023八下·杭州期末)某興趣小組為了探究影響植物蒸騰作用的環(huán)境因素,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各裝置的初始重量均為300克,各裝置放置處的通風狀況相同。實驗結果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如下表所示。組別 5小時后裝置重量(g)甲 150乙 100丙 200丁 130分析上述圖和表,回答問題:(1)如果甲、乙是一組對照實驗,則探究的問題是 。(2)如果乙、丁是一組對照實驗,則丁組中的“?”處應填 ℃。(3)分析上述三組對照實驗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33.(2023八下·杭州期末)蛋白質(zhì)是機體生長及修補受損組織的主要原料,人體通過食物獲得的蛋白質(zhì),在胃腸中與水反應生成氨基酸,蛋氨酸(分子式為C5H11O2NS)就是其中的一種。回答下列問題:(1)蛋氨酸分子中H和O的個數(shù)比為 。(2)蛋氨酸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zhì)量比C:H= 。(3)蛋氨酸中氮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保留一位小數(shù))34.(2023八下·杭州期末)人們常用測電筆來辨別照明電路中的火線和零線,測電筆內(nèi)串聯(lián)有一個電阻值很大的高值電阻,已知某測電筆內(nèi)高值電阻為2.2兆歐,人通常的電阻為2.2千歐,安全電流為10毫安,燈泡的電阻約為200歐。(1)如圖甲,開關閉合時,某同學正在使用該測電筆測試A點(2)如圖乙,開關斷開時,燈泡不發(fā)光,通過人體的電流為多大?會不會造成觸電事故?35.(2023八下·杭州期末)如圖甲所示為一恒溫水箱電路結構示意圖,該電路包括控制電路和工作電路兩部分。控制電路:電源電壓恒為12V,R1為熱敏電阻(置于水箱中),阻值隨溫度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R0為滑動變阻器,線圈電阻不計,線圈中電流大于0.2A時銜鐵被吸下;工作電路:R2為電加熱器,L1、L2為紅綠指示燈,其額定電壓均為220V,加熱時紅燈正常發(fā)光,停止加熱時綠燈正常發(fā)光,紅燈不亮。(1)在答題紙上按要求連接好工作電路。(2)為了使恒溫水箱內(nèi)溫度保持在60℃(水溫低于60℃時電熱器工作,高于60℃時停止加熱),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應為多少?(3)為了使恒溫水箱內(nèi)設定的溫度降低一些,寫出一種辦法。36.(2023八下·杭州期末)錢塘區(qū)2023年八年級科學實驗監(jiān)測的主題是“粗測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小應的實驗過程如下:取石灰石樣品4克,把20克稀鹽酸分4次加入樣品中(已知樣品中除碳酸鈣外,其余成分既不與鹽酸反應,也不溶于水),充分反應后經(jīng)過濾、干燥,得到如表所示數(shù)據(jù):實驗次數(shù)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稀鹽酸用量/克 5 5 5 5剩余固體質(zhì)量/克 3 2 1 1(1)樣品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的是第 次。(2)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3)計算稀鹽酸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37.(2023八下·杭州期末)“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jié)能減排等形式,抵消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xiàn)二氧化碳“零排放”。現(xiàn)階段我國的能源結構以化石能源為主,實現(xiàn)“碳中和”的路徑之一是降低化石能源在消費能源中的比例,提高可再生、非化石能源比例。路徑之二是捕集、利用和封存二氧化碳。(1)植樹造林這一措施,實際是利用綠色植物的 作用,抵消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xiàn)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2)封存二氧化碳的技術之一,是將二氧化碳送入到海面以下3000米的深海里,進行二氧化碳海洋封存,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利用二氧化碳的技術之一,是利用二氧化碳制取甲醇(CH3OH),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該反應符合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微觀原因是 。(3)“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人人有責可以出力”。寫出一條自己生活中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為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水體污染和防治;水資源的保護;空氣污染與保護;全球性大氣環(huán)境問題(酸雨、溫室效應、臭氧空洞);土壤的污染與保護【解析】【分析】保護土壤資源: 在措施上,主要抓好四個方面:改良土壤,重點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改良酸化、鹽漬化等障礙土壤,改進栽培方式。 培肥地力,重點是提高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提高貧瘠土壤肥力,提高耕地基礎地力。 保水保肥,重點是推廣深松深耕和水肥一體化技術,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實行節(jié)水節(jié)肥。保護水資源: 1、節(jié)約用水,隨手關水龍頭。 2、水循環(huán)利用,淘米水沖廁所。 3、用洗菜水澆花。 4、用洗衣服的水沖廁所。 5、車主洗車最好是自己洗,用一桶水洗一輛車。 6、洗完手搖扭緊水龍頭,節(jié)約每一滴水。 7、不要亂玩水,要節(jié)約。【解答】A. 不要使用含磷洗衣粉,減少水體污染,A正確;B. 減少塑料袋使用,減少白色污染,B正確;C. 盡量綠色出行,減少溫室效應氣體排放,C正確;D. 減少使用化肥,防止土壤板結,化肥對農(nóng)作物的生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D錯誤;故答案為:D2.【答案】A【知識點】土壤的結構和類型【解析】【分析】按土壤質(zhì)地,土壤一般分為三大類:砂質(zhì)土、黏質(zhì)土、壤土三類。砂質(zhì)土的性質(zhì):含沙量多,顆粒粗糙,滲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氣性能好。黏質(zhì)土的性質(zhì):含沙量少,顆粒細膩,滲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氣性能差。壤土的性質(zhì):含沙量一般,顆粒一般,滲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風性能一般。地球陸地表面土壤種類的分異和組合。與自然地理條件的綜合變化密切相關。【解答】花生俗稱“落花生”,是因為它開花受精后,子房柄會迅速伸長并鉆入土中,適合種植在沙土類土壤中,沙土類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透氣透水性能好,所以A正確;故答案為:A3.【答案】C【知識點】空氣污染與保護【解析】【分析】 空氣污染物:包括:1、顆粒物:又稱塵,指大氣中液體,固體狀物質(zhì)2、硫氧化物:是硫的氧化物的總稱3、碳的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4、氮氧化物:是氮的氧化物的總稱5、碳氫化合物:是以碳元素和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6、其他有害物質(zhì):如重金屬類,含氟氣體等;空氣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氫化合物(H空氣污染物C)、硫氧化物和顆粒物(PM)等。【解答】CO、O3和SO2三個是空氣污染物;CO2不是空氣污染物;故答案為:C4.【答案】B【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磁場和磁感線;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解析】【分析】A.根據(jù)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判斷;B.根據(jù)安培定則判斷電磁鐵的極性,再根據(jù)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判斷電磁鐵的磁極方向;CD.根據(jù)磁感線的環(huán)繞方向判斷。【解答】A.條形磁鐵在左端為N極,根據(jù)“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針的上端為S極,故A正確不合題意;B.閉合開關后,線圈上電流方向向上。右手握住螺線管,彎曲的四指指尖向上,此時大拇指指向左端,則左端為電磁鐵的N極。根據(jù)“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針的左端為S極,故B錯誤符合題意;CD.在磁體外部,磁感線總是從N極出來,然后回到S極,故C、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B。5.【答案】B【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同位素【解析】【分析】在原子中,質(zhì)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核電荷數(shù);原子結構分為原子核和核外電子;原子核分為質(zhì)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解答】從圖中可與看出氦原子有兩個核外電子數(shù),所以他有兩個質(zhì)子數(shù),白色的圓圈表示中子數(shù);故答案為:B6.【答案】A【知識點】家庭電路的組成與連接;安全用電原則【解析】【分析】根據(jù)家庭電路連接和安全用電的知識判斷。【解答】A.插頭的三個插腳里,乙插腳最長,可以保證在插入時先接通底線,拔出時后斷開地線,從而保證用電安全,故A正確;B.大功率的用電器,或有金屬外殼的用電器都應使用這種插頭,故B錯誤;C.插頭插入插座后,甲插腳連接的是電路中的地線,故C錯誤;D.只有兩孔插座時,將乙插腳折斷后使用,沒有插腳與地線相連,如果漏電可能發(fā)生觸電事故,故D錯誤。故選A。7.【答案】B【知識點】同位素;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zhì)之間的關系【解析】【分析】A.根據(jù)同位素的定義判斷;B.根據(jù)氧化物的定義判斷;C.物質(zhì)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D.分子是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微粒。【解答】 A.具有相同質(zhì)子數(shù),不同中子數(shù)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被稱為同位素,H2O2和H2O不屬于同位素,故A錯誤;B.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且一種元素為氧元素,那么H2O2和H2O都是氧化物,故B正確;C.H2O2分子中不含氧分子,只含有氧原子和氫原子,故C錯誤;D.H2O2和H2O的分子的構成不同,則化學性質(zhì)不相同,故D錯誤。故選B。8.【答案】C【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空氣的利用【解析】【分析】氧氣具有非常廣泛的用途。主要是供給呼吸,支持燃燒和反應放熱三個方面:1、供給呼吸:一般情況下,呼吸只需要空氣即可。但在缺氧、低氧或無氧環(huán)境,例如:潛水作業(yè)、登山運動、高空飛行、宇宙航行、醫(yī)療搶救等時,常需使用氧氣。2、支持燃燒:一般情況下,燃燒只需空氣即可。但在某些需要高溫、快速燃燒等特殊要求時,例如鼓風煉鐵、轉爐煉鋼等,則需使用富氧空氣或氧氣。3、反應放熱:氧化反應特別是燃燒反應時,放出的大量熱可被利用。例如燃煤取暖、火力發(fā)電;【解答】A.白磷自燃與空氣中的氧氣有關,因為氧氣具有助燃性;B.動植物呼吸與空氣中的氧氣有關,因為氧氣能夠供給生物呼吸;C.薯片在空氣中變軟,是因為空氣中含有水蒸氣的原因,C錯誤;D.鐵釘生銹是因為空氣中有氧氣,因為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比較活潑,可以和比較活潑的金屬發(fā)生反應;故答案為:C9.【答案】D【知識點】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解析】【分析】分析各個選項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解答】A.閉合開關后,當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電流表的指針發(fā)生偏轉,這就是電磁感應現(xiàn)象,為發(fā)電機的工作原理,故A不合題意;B.當導線中有電流經(jīng)過時,小磁針的指向發(fā)生偏轉,說明電流周圍存在磁場,故B不合題意;C.當線圈中有電流通過時,線圈可以吸引大頭針,這是電流的磁效應,故C不合題意;D.閉合開關后,通過電流的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這是就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故D符合題意。故選D。10.【答案】D【知識點】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同一行就是同一周期,同一周期的電子層數(shù)相同;.同一列屬于同一族,同一列的元素因為其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目相同,所以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相似;在原子中,質(zhì)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核電荷數(shù);【解答】A.同一行就是同一周期,所以①和② 屬于同一周期,A正確;B.同一列屬于同一族,所以①和④屬于同一族,B正確;C.同一列的元素因為其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目相同,所以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相似,C正確;D.④和⑤在同一行,他們的電子層數(shù)相同,但是他們的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不相同,D錯誤;故答案為:D11.【答案】C【知識點】植物的呼吸作用【解析】【分析】 生物體內(nèi)的有機物在細胞內(nèi)經(jīng)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水或其他產(chǎn)物,并且釋放出能量的總過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體在細胞內(nèi)將有機物氧化分解并產(chǎn)生能量的化學過程,是所有的動物和植物都具有的一項生命活動。生物的生命活動都需要消耗能量,這些能量來自生物體內(nèi)糖類、脂類和蛋白質(zhì)等的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呼吸作用只發(fā)生在活細胞內(nèi);【解答】A. ①②③中種子均需消毒處理,防止種子外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對本實驗的干擾,A正確;B.②中種子經(jīng)過“浸過水”處理,呼吸作用會加強 ,B正確;C.③中種子經(jīng)過“已煮熟”處理,已經(jīng)死亡,所以不在進行呼吸作用,C錯誤;D. ②中的種子進行呼吸作用產(chǎn)生二氧化碳,所以澄清石灰水會變渾濁,D正確;故答案為:C12.【答案】C【知識點】元素的種類與分布;元素化合價的規(guī)則與計算;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空氣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A.相對分子質(zhì)量等于相對原子質(zhì)量與個數(shù)的乘積之和;B.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零;C.根據(jù)地殼中元素含量的知識判斷;D.根據(jù)空氣成分的知識判斷。【解答】A.CO2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2+16×2=44,氮氣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4×2=28,氫氣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2=2,則相對分子質(zhì)量:二氧化碳>氮氣>氫氣,故A正確不合題意;B.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Cl2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0,HCl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則氯元素的化合價:HClO>Cl2>HCl,故B正確不合題意;C.地殼中元素含量從大到小為:Si>Al>Fe,故C錯誤符合題意;D.空氣中氧氣占月21%,稀有氣體越占0.93%,二氧化碳約占0.03%,那么組成物質(zhì)的體積含量: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13.【答案】B【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tǒng)的結構和氣體交換【解析】【分析】甲圖中①是吸氣,②是呼氣; 吸氣時,肋間肌收縮時,肋骨向上向外運動,使胸廓的前后徑和左右徑都增大,同時膈肌收縮,膈頂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徑都增大這樣胸廓的容積就增大,肺也隨著擴張,肺內(nèi)的氣壓低于外界大氣壓,外界空氣通過呼吸道進入肺,完成吸氣的過成。呼氣時:肋間肌舒張時,肋骨向下向內(nèi)運動,使胸廓的前后徑和左右徑都縮小,同時膈肌舒張,膈頂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徑都縮小這樣胸廓的容積就縮小,肺也隨著回縮,肺內(nèi)的氣壓大于外界大氣壓,肺內(nèi)通過呼吸道排出體外,完成呼氣的過成。乙圖中abc表示吸氣的過程;cde表示呼氣的過程;【解答】A. ①過程是吸氣,膈肌收縮,氣體吸入,A錯誤;B. ①過程是吸氣,此時外界氣壓大于肺內(nèi)氣壓,所以對應曲線上的abc段,B正確;C. ②過程肋骨向上向內(nèi)運動,肺收縮,內(nèi)部氣壓增大,大于外部氣壓,氣體呼出,C錯誤;D. ②過程開始的瞬間對應c點,D錯誤;故答案為:B14.【答案】B【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解析】【分析】根據(jù)實驗操作的規(guī)范判斷。【解答】 A.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而應該將試管口略向下傾斜,故A錯誤;B.試管中加入固體藥品的初始階段,應把試管橫放,故B正確;C.氧氣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要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C錯誤;D.用雙氧水制O2屬于固液常溫型,試管口應豎直向上,故D錯誤。故選B。15.【答案】D【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解析】【分析】A.根據(jù)安培定則判斷電磁鐵的磁極方向,再根據(jù)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確定小磁針的指向;B.首先分析去掉鐵芯后電磁鐵的磁場強弱變化,再確定條形磁體受到磁力的變化,最后確定彈簧長度的變化;C.根據(jù)滑片移動確定電流大小變化,再確定電磁鐵的磁場強弱變化,最后分析彈簧的長度變化;D.電磁鐵的磁極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據(jù)此分析判斷。【解答】A.根據(jù)圖片可知,線圈上電流方向向右。根據(jù)安培定則可知,電磁鐵的上端為N極。根據(jù)“異名磁極相互排斥”可知,小磁針的N極向下偏轉,故A錯誤;B.若去掉螺線管中的鐵芯,電磁鐵的磁場減弱,則條形磁鐵受到的排斥力減小,則彈簧受到的拉力變大,即彈簧的長度變大,故B錯誤;C.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動時,變阻器的阻值減小,則通過電磁鐵的電流變大,那么電磁鐵的磁場變強,那么條形磁鐵受到的排斥力變大,則彈簧受到的拉力減小,即長度變小,故C錯誤;D.若調(diào)換電源的正負極,則通過電磁鐵的電流方向改變,那么電磁鐵的磁場方向發(fā)生改變,則小磁針的指向會發(fā)生改變,故D正確。故選D。16.【答案】C【知識點】分子和原子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zhì)的反應現(xiàn)象;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根據(jù)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分析】A.根據(jù)不同物質(zhì)燃燒時的現(xiàn)象判斷;B.注意化學式、反應條件、反應原理,以及方程式是否配平;C.根據(j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析判斷;D.分子是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微粒。【解答】A.硫粉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燃燒產(chǎn)生藍紫色火焰,故A錯誤;B.硫在氧氣燃燒生成二氧化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B錯誤;C.由化學方程式:可知,硫、氧氣和二氧化硫的質(zhì)量比是1:1:2,即1克硫粉和1克氧氣在點燃條件下生成2克二氧化硫,故C正確;D.保持二氧化硫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硫分子,故D錯誤。故選C。17.【答案】B【知識點】莖的形態(tài)結構;莖的運輸作用【解析】【分析】1是莖的髓,用來儲存營養(yǎng)物質(zhì);2是莖的木質(zhì)部,用來運輸水分和無機鹽;3是形成層,用來分裂產(chǎn)生新細胞,向內(nèi)形成木質(zhì)部,向外形成韌皮部;4是韌皮部,運輸有機物;5是樹皮,具有保護作用;【解答】園林工人給移栽后的綠化樹“掛吊瓶”,補充水分和提供營養(yǎng),以提高成活率。“掛吊瓶”的針頭應插入到莖的2木質(zhì)部中,因為水分和營養(yǎng)物質(zhì)靠木質(zhì)部中的導管幫助運輸;故答案為:B18.【答案】A【知識點】燃燒與滅火【解析】【分析】燃燒的條件:有可燃物,與氧氣接觸和溫度達到著火點,據(jù)此分析判斷。【解答】ABC.將一根火柴折斷成火柴頭和火柴梗兩部分,放在銅片上加熱。二者的溫度相同,且都與氧氣接觸,都是可燃物,那么先燃燒的火柴頭的著火點肯定低于火柴梗,故A正確,而B、C錯誤;D.著火點是可燃物的一種性質(zhì),只與物質(zhì)種類有關,故D錯誤。故選A。19.【答案】A【知識點】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常見物質(zhì)的分類【解析】【分析】根據(jù)對表格中相關概念的理解判斷。【解答】根據(jù)圖片可知,X和Y為交叉關系。A.化合反應是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zhì)生成一種物質(zhì)的化學反應,氧化反應是物質(zhì)與氧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因此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是交叉關系,故A符合題意;B.物質(zhì)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zhì)組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zhì)組成,它們是并列關系,故B不合題意;C.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純凈物叫單質(zhì),含有多種元素的純凈物叫化合物,二者為并列關系,故C不合題意;D.化學反應和化合反應是包含關系,故D不合題意。故選A。20.【答案】D【知識點】實驗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解析】【分析】在對比實驗中,肯定有常量和變量,據(jù)此判斷是否屬于對比實驗即可。【解答】A.滴加澄清石灰水量相等,左瓶中為空氣,右瓶中為呼出的氣體,根據(jù)石灰水變渾濁的程度可以能夠比較二氧化碳的含量,使用了對比思想,故A不合題意;B.加入二氧化錳的試管中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沒有加入二氧化錳的試管中的帶火星的木條不能復燃,說明二氧化錳能夠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使用了對比思想,故B不合題意;C.當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流增大時,電磁鐵吸引大頭針的數(shù)量比原來多了,說明電磁鐵的磁場強弱與電流大小有關,使用了對比思想,故C不合題意;D.硫在氧氣中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硫氣體,里面的水用于吸收二氧化硫氣體,防止環(huán)境污染。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底部的水用于防止熔融物低落炸裂瓶底。二者沒有任何關聯(lián),不屬于對比實驗,故D符合題意。故選D。21.【答案】(1)KMnO4(2)2SO42-(3)+5(4)2個氖原子【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解析】【分析】(1)(3)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據(jù)此寫出對應的化學式;(2)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或原子團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4)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解答】(1)在高錳酸鉀中,鉀元素顯+1價,高錳酸根離子顯-1價,化學式為:KMnO4;(2)硫酸根離子帶兩個單位的負電荷,SO42 ,在左邊寫數(shù)字2表示硫酸根離子的個數(shù),即兩個硫酸根離子表示為2SO42 ;(3)氯酸鉀KCl中,鉀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所以氯元素的化合價為+5價;(4)氖原子用Ne表示,則2Ne表示的意義是:2個氖原子。22.【答案】(1)化合物(2)CO2+Ca(OH)2=CaCO3↓+H2O【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常見物質(zhì)的分類【解析】【分析】(1)只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zhì),由多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2)根據(jù)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解答】(1)如果該氣體只有一種元素組成,那么該氣體一定不是化合物。(2)二氧化碳和氫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O2+Ca(OH)2=CaCO3↓+H2O 。23.【答案】發(fā)電機;線圈沒有切割磁感線,不會產(chǎn)生感應電流【知識點】電磁感應【解析】【分析】①根據(jù)圖片分析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②感應電流產(chǎn)生的條件:①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②在磁場中;③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據(jù)此分析解答。【解答】①根據(jù)圖片可知,當線圈在磁場中轉動時,線圈切割磁感線運動,從而產(chǎn)生感應電流,則為發(fā)電機的工作原理。②當線圈轉動如圖位置時,線圈的轉動方向與磁場方向平行,即此時線圈沒有切割磁感線,不會產(chǎn)生感應電流。24.【答案】(1)CaCO3 CaO+CO2↑(2)不合理,煤氣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燒會生成二氧化碳,煤氣燈的燃料一氧化碳燃燒也可生成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二氧化碳不一定是來源于石灰石的分解【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解析】【分析】(1)根據(jù)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肯定有二氧化碳氣體產(chǎn)生。煤氣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且石灰石分解也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因此無法判斷這些二氧化碳是哪個反應產(chǎn)生的,據(jù)此分析解答。【解答】(1)高溫煅燒石灰石,石灰石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氣體,則反應的方程式為: CaCO3 CaO+CO2↑ 。25.【答案】1;零線斷路【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解析】【分析】(1)根據(jù)家庭電路安全用電的常識分析;(2)測電筆接觸火線或與火線連通的位置氖管發(fā)光,接觸零線或與零線連通的位置氖管不發(fā)光,據(jù)此分析解答。【解答】(1)在家庭電路中,為了保證斷開開關后用電器上不再帶電,要求開關必須接在用電器和火線之間,則1為開關,2為燈泡;(2)根據(jù)圖片可知,d、e直接和火線相連,則測電筆接觸時氖管發(fā)光是正常的。f點與零線相連,測電筆接觸應該不發(fā)光,而此時測電筆發(fā)光,只能說明f點與零線斷開,通過燈泡與火線相連,因此電路故障為:零線斷路。26.【答案】(1)鉀(2)成熟;培養(yǎng)液中的濃度大于植物細胞液的濃度,導致植物細胞失水【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解析】【分析】 當細胞外濃度高于細胞內(nèi)濃度時,細胞失水。當細胞外濃度低于細胞內(nèi)濃度時,細胞吸水。 一,缺氮時,植株矮小瘦弱,葉片發(fā)黃。 二,缺磷時,植株特別矮,小葉片呈暗綠色,并出現(xiàn)紫色。 三,缺鉀時,植株的莖桿軟弱,容易倒伏,葉片邊緣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漸焦枯。【解答】(1)營養(yǎng)液中應含有多種無機鹽,若缺少含鉀的無機鹽,會出現(xiàn)植株矮小,葉片上有褐斑。缺氮的無機鹽,植物的葉片會發(fā)黃;缺磷的無機鹽,植物的葉片會暗綠帶紅;(2) 植物的根從營養(yǎng)液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成熟)區(qū)。培養(yǎng)液中的濃度大于植物細胞液的濃度,導致植物細胞失水而萎蔫;所以小應為使無土栽培的植物長得快,配制了濃度極高的營養(yǎng)液,結果導致該植物萎蔫而死亡。故答案為:(1)鉀(2)成熟; 培養(yǎng)液中的濃度大于植物細胞液的濃度,導致植物細胞失水27.【答案】(1)消耗O2形成氣壓差(2)化合;先下降后上升(3)使瓶內(nèi)外氣壓相等,排除外界大氣壓的干擾【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解析】【分析】(1)根據(jù)圖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分析解答;(2)①根據(jù)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或種數(shù)確定反應類型。②分析瓶內(nèi)的氣壓變化即可;(3)當瓶子內(nèi)外水面相平時,瓶內(nèi)氣壓等于瓶外的大氣壓強,從而抵消外界大氣壓對實驗的影響即可。【解答】(1)從建模角度分析,“利用暖寶寶貼消耗空氣中的氧氣”的操作屬于上述思維模型中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即消耗O2形成氣壓差。(2)①根據(jù)方程式 2Fe+2H2O═2Fe(OH)2 可知,反應物有2種,而生成物只有1種,那么為化合反應;②根據(jù)圖片可知,暖寶寶貼消耗氧氣導致氣壓減小,同時放出大量的熱導致氣壓增大,且后者的影響明顯大于前者,因此在反應進行時瓶內(nèi)氣壓增大。當反應結束后,隨著穩(wěn)定的降低,瓶內(nèi)氣壓減小。由此可知,瓶內(nèi)液面先降低后上升。(3)小應待反應結束,溫度計示數(shù)恢復初始溫度時記錄液面位置,如圖丙所示,應調(diào)整瓶子在水中的深度,使瓶內(nèi)外氣壓相等,排除外界大氣壓的干擾,待瓶子內(nèi)外液面相平再讀取刻度。28.【答案】(1)S(2)以將自制的指南針多次轉動,看針尖的指向是否為同一個方向(3)調(diào)整指南針的重心位置【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1)根據(jù)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分析;(2)將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體多次轉動,如果每次靜止時都指向同一方向,那么說明它能夠指南北,據(jù)此分析解答;(3)根據(jù)圖片可知,只有指南針的重心恰好在大頭針的正上方時,指南針才能在空中保持平衡,據(jù)此分析解答。【解答】(1)將條形磁鐵S極靠近圖乙中縫衣針針尖,縫衣針被排斥,根據(jù)“同名磁極相互排斥”可知,縫衣針的針尖的磁極為S極;(2)在不添加器材情況下,若要確定簡易指南針是否能夠指示南北,操作如下:以將自制的指南針多次轉動,看針尖的指向是否為同一個方向。(3)根據(jù)評價量表進行測試評價,小科制作的指南針“指標一”被評為“優(yōu)秀”,“指標二”被評為“合格”,對該指南針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調(diào)整指南針的重心位置。29.【答案】(1)錐形瓶(2)長頸漏斗內(nèi)液面上升(3)能夠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將燃著的木條放在n口處,若木條熄滅,則證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滿。【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解析】【分析】(1)根據(jù)所指儀器的名稱解答;(2)關閉止水夾后,隨著反應的進行,錐形瓶內(nèi)氣壓不斷增大,里面的液體受到氣體壓強而進入長頸漏斗,使長頸漏斗內(nèi)液面不斷升高,據(jù)此分析解答。(3)①根據(jù)反應物和反應條件,選擇合適的氣體發(fā)生裝置;②根據(jù)二氧化碳的密度大小確定驗滿方法。【解答】(1)根據(jù)圖片可知,儀器a的名稱為錐形瓶。(2)用B裝置制取O2時,反應未停止前關閉止水夾,除了有氣泡產(chǎn)生外,長頸漏斗內(nèi)液面上升。(3)①實驗室也可用D裝置制備二氧化碳,打開止水夾,長頸漏斗內(nèi)鹽酸流入試管,與大理石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關閉止水夾時,里面氣壓增大,則鹽酸在氣壓作用下流回長頸漏斗,此時反應停止,那么選擇該發(fā)生裝置的優(yōu)點是:能夠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②若用E裝置收集CO2(集氣瓶口保持向上狀態(tài)),則二氧化碳沉積在瓶子底部,然后緩慢上升,氣體的驗滿方法是:將燃著的木條放在n口處,若木條熄滅,則證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滿。30.【答案】(1)清水(2)實驗前,應將甲、乙裝置中的天竺葵在黑暗處放置一晝夜(3)防止溫度過高,引燃酒精(4)M、N葉片均變藍【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chǎn)物;光合作用的原理【解析】【分析】 綠色植物利用太陽的光能,同化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制造有機物質(zhì)并釋放氧氣的過程,稱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所產(chǎn)生的有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并釋放出氧氣。【解答】(1) 氫氧化鈉能夠吸收二氧化碳,所以燒杯A中加入10mL氫氧化鈉溶液,則燒杯B中應加入10mL清水;(2) 實驗前,應將甲、乙裝置中的天竺葵在黑暗處放置一晝夜 ,可以把葉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完,排除葉片中原有的淀粉等有機物對本實驗的干擾;(3)水浴加熱的原因是可以防止溫度過高,引燃酒精,而且也可以讓色素溶解在酒精中;(4)光合作用不需要二氧化碳,那么都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等有機物,滴加碘液都會變藍色;故答案為:(1)清水(2) 實驗前,應將甲、乙裝置中的天竺葵在黑暗處放置一晝夜 (3) 防止溫度過高,引燃酒精 (4) M葉片變藍,N葉片變藍31.【答案】(1)木條不復燃;將0.5gMnO2與2gKClO3的混合物加熱(2)對照(或對比)(3)比較MnO2在KClO3分解前后的質(zhì)量是否改變;驗證從反應后的剩余物中分離出的物質(zhì)是否還能加快KClO3的分解或二氧化錳的化學性質(zhì)在反應前后是否改變【知識點】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解析】【分析】(1)①根據(jù)二氧化錳是否分解生成氧氣;②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迅速生成氧氣,據(jù)此分析解答。(2)在科學實驗中,控制相同的因素,改變探究的因素,通過兩個或多個實驗對比可以弄清這個因素對物理量的影響;(3)在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保持不變,據(jù)此分析解答。32.【答案】(1)濕度對植物蒸騰作用有影響嗎(2)30(3)濕度、溫度和光照都會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知識點】蒸騰作用【解析】【分析】 蒸騰作用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子)以水蒸汽狀態(tài)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是與物理學的蒸發(fā)過程不同,蒸騰作用不僅受外界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而且還受植物本身的調(diào)節(jié)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種復雜的生理過程。【解答】(1) 如果甲、乙是一組對照實驗,則探究的問題是濕度對植物蒸騰作用有影響嗎?(2)如果乙、丁是一組對照實驗,探究的因素是有無光照對植物蒸騰作用的影響,其他的變量都相同,所以則丁組中的“?”處應填30℃。(3)從實驗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濕度、溫度和光照都會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故答案為:(1) 濕度對植物蒸騰作用有影響嗎 (2)30(3) 濕度、溫度和光照都會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33.【答案】(1)11:2(2)60:11(3)蛋氨酸中氮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N/C5H11O2NS=14/(5×12+11+2×16+14+32)=14/149=9.4%;【知識點】相對原子質(zhì)量;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元素質(zhì)量比計算公式:各元素的質(zhì)量比=各元素相對原子質(zhì)量與相應原子個數(shù)的乘積之比。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是指某個元素在一種化合物中所占的質(zhì)量的百分比。 計算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的公式如下: 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 = 元素的質(zhì)量 / 化合物的總質(zhì)量 × 100%【解答】(1)蛋氨酸(C5H11O2NS )分子中H和O的個數(shù)比為11:2;(2)蛋氨酸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zhì)量比=C:H=12×5:11=60:11;故答案為:(1)11:2(2)60:11(3)9.4%34.【答案】(1)如圖甲,開關閉合時,某同學正在使用該測電筆測試A點,計算此時通過該同學身體的電流9.99×10﹣5A(2)如圖乙,開關斷開時,燈泡不發(fā)光,當用手接觸B點時,通過人體的電流為0.092A,會造成觸電事故【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jù)甲圖可知,開關閉合測試時,人和測電筆中的高值電阻串聯(lián),首先根據(jù)R總=R高+R人計算此時的總電阻,再根據(jù)計算通過同學身體的電流。(2)根據(jù)乙圖可知,開關斷開時,燈泡不發(fā)光,人和燈泡串聯(lián),首先根據(jù)R'總=RL+R人計算此時的總電阻,再根據(jù)計算通過人體的電流。【解答】(1)根據(jù)甲圖可知,開關閉合測試時,人和測電筆中的高值電阻串聯(lián),則電路的總電阻是R總=R高+R人=2.2MΩ+2.2kΩ=2.2022×106Ω;通過該同學身體的電流:;(2)根據(jù)乙圖可知,開關斷開時,燈泡不發(fā)光,人和燈泡串聯(lián),當用手接觸B點時,電路的總電阻R'總=RL+R人=200Ω+2200Ω=2400Ω;通過人體的電流為:.所以會發(fā)生觸電。35.【答案】(1)由題意可知,當動觸點與上方靜觸點接觸時;當動觸點與下方靜觸點接觸時2與紅燈的并聯(lián)電路;銜鐵應接在火線上,如下圖所示:(2)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阻值應為28Ω(3)方案一:將滑動變阻器R0接入電路的阻值調(diào)大一些;方案二:換電源,降低電源電壓。【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磁鐵的其他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jù)題目描述,分析不同的工作狀態(tài)時銜鐵的位置和對應燈泡發(fā)光情況,進而確定電路的連接情況。還要注意為了用電安全,開關必須接在火線和燈泡之間。(2)首先根據(jù)計算出總電阻,再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電阻特點R變=R總-R1計算即可;(3)當電磁鐵吸合時通過電磁鐵的電流大小不變,根據(jù)歐姆定律分析判斷。【解答】(2)當電流為0.2A時,電路的總電阻:。當溫度為60℃時電阻為32Ω,則變阻器接入的阻值為:R變=R總-R1=60Ω-32Ω=28Ω。(3)當電磁鐵吸合時通過電磁鐵的電流大小不變,如果電源電壓不變,那么總電阻不變。當溫度降低時熱敏電阻阻值減小,根據(jù)R總=R1+R0可知,此時變阻器接入的阻值可以調(diào)大一些;當溫度降低時總電阻減小,而總電流不變,根據(jù)U總=I總R總可知,此時可以降低電源電壓。36.【答案】(1)3(2)75%(3)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5g稀鹽酸和1g碳酸鈣恰好完全反應。設稀鹽酸質(zhì)量分數(shù)是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731g 5gx解得:x=14.6%。答:稀鹽酸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14.6%。【知識點】根據(jù)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分析】(1)比較相鄰實驗數(shù)據(jù)確定加入稀鹽酸質(zhì)量和固體質(zhì)量減小量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從而確定完全反應的時間段;(2)當反應結束后固體質(zhì)量的減小量就是參加反應的碳酸鈣的質(zhì)量,然后再與樣品質(zhì)量作比即可;(3)根據(jù)表格可知,5g稀鹽酸與1g碳酸鈣完全反應,寫出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再根據(jù)質(zhì)量之間的比例關系計算稀鹽酸的質(zhì)量分數(shù)即可。【解答】(1)根據(jù)第1次和第2次實驗可知,每加入5g稀鹽酸,固體質(zhì)量減小1g,即5g稀鹽酸恰好與1g碳酸鈣恰好完全反應。比較第2次和第3次實驗可知,第3次實驗時二者恰好完全反應。比較第3次和第4次可知,固體質(zhì)量保持不變,則第3次時樣品中的碳酸鈣與加入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2)碳酸鈣質(zhì)量是4g-1g=3g,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37.【答案】(1)光合;二氧化碳+水 葡萄糖+氧氣(2)H2O+CO2=H2CO3;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shù)和質(zhì)量不變;(3)生活中可以步行或騎自行車上學(合理即可)【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chǎn)物;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解析】【分析】(1)根據(jù)光合作用的原理和作用分析解答。根據(jù)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文字表達式。(2)①根據(jù)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②注意分析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shù)是否發(fā)生改變即可。(3)可從減小化石能源的使用的角度分析解答。【解答】(1)植樹造林這一措施,實際是利用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合作用的條件下反應生成葡萄糖和氧氣。即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合作用下反應,生產(chǎn)葡萄糖和氧氣,則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二氧化碳+水葡萄糖+氧氣;(2)①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的碳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O+CO2=H2CO3;②利用二氧化碳的技術之一,是利用二氧化碳制取甲醇(CH3OH),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該反應符合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微觀原因是: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shù)和質(zhì)量不變;(3)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人人有責可以出力”。可以通過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比如生活中可以步行或騎自行車上學。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錢塘新區(qū)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冊科學期末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錢塘新區(qū)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冊科學期末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