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檢測卷第一部分(選擇題 共30分)本部分共15題,每題2分,計3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題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1. 我國古代繪畫作品寄托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和美好夢想,也蘊含著國家和民族的深刻記憶。某校開展了關于我國古代繪畫作品欣賞與保護的綜合探究活動,下列標題中符合活動主旨的有( )①堅守傳統文化,維護民族團結 ②弘揚傳統美德,賡續紅色血脈③感受丹青魅力,傳承歷史文脈 ④品味筆墨神韻,堅定文化自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4年12月4日,“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申遺成功。至此,我國已有44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數量位列全球第一。春節申遺成功有利于( )A.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認同 B.傳承傳統文化,主導世界文化C.說明文化同一,消除文化差異 D.發展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3.近年來,我國博物館利用新媒體、新技術開展“云展播”,結合館藏文物開發文創產品,不斷創新展示和傳播手段,讓館藏文物“活”了起來,為文化遺產走進大眾、走向國際提供了重要助力。博物館開展“云展播”( )①能夠推動中華優秀文化與外來文化的融合與統一 ②說明中華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③體現中華文化具有應對挑戰、與時俱進的創造力 ④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4.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氣質的展現,也是城市發展的內在動力。下列做法有利于傳承發展城市文化、培育滋養城市文明的有( )①堅持指導思想的多元化 ②學習借鑒一切外來文化③深入發掘歷史文化資源 ④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老師在課堂上展示了以下兩則材料,他最想表達的主題是( )雁翎翅、百花袍,手持方天畫戟,坐跨嘶風赤兔馬,這是一款“呂布”機甲潮玩。1 000余個零件、2 700多道工序,這一潮玩做工精良,屏息凝神間,仿若穿越千年,再現三國古戰場場景。 天上人間諸景備,芳園應錫大觀名。側耳聽,曲聲流轉、音韻悠長,一套“大觀園”拼裝八音盒,105片部件融合多種元素,精巧雅致,醉人旋律中,紅樓一夢,如在眼前。A.挖掘文化內涵,創新文化表達 B.濃縮時代風尚,增強沉浸體驗C.穿越千年歷史,迎合公眾需求 D.堅定文化自信,凝聚價值追求6.過去,是城里劇團“送戲下鄉”;現在,則是越來越多的鄉村劇團“送戲進城”。近年來,各地政府加大對各類鄉村劇團演出活動的扶持力度,一出出地方小戲走出鄉村走進城鎮,從田間搬到劇場。從“送戲下鄉”到“送戲進城”說明( )①政府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需求 ②鄉村全面振興、城鄉融合發展已實現③多村文化發展升級,不忘本來,吸收外來 ④開展城鄉文化交流,促進城鄉融合發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中華民族創造出燦爛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傳的美德。下列行為不符合中華傳統美德的有( )①小秦遇到升國旗儀式,立即面向國旗肅立站好 ②小明回家后,主動向父母問好 ③小芳與同學產生矛盾,總是抱怨對方有錯 ④小剛逃避班級值日,去打籃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一封封紅色家書,字里行間詮釋著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以下是小秦摘抄的紅色家書內容。我一生無遺憾,認定了共產主義這個為人類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甘愿拋頭顱,灑熱血。——夏明翰 我全軍將士,都有一個決心,為了民族國家的利益……準備將來也不要一個銅板,過去吃過草,準備還吃草。——左權 我的死,是為著社會、國家和人類,是光榮的,是必要的……我們的革命事業必底于成,故我雖死猶存。——史硯芬下列詩句中與紅色家書內容所體現的情感一致的是( )A.暮色蒼茫看勁松,亂云飛渡仍從容B.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C.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D.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9.中央宣傳部、全國婦聯向全社會宣傳發布2024年“最美巾幗奮斗者”先進事跡。評選“最美巾幗奮斗者”的活動有利于( )INCLUDEPICTURE"SXJ-14.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道法陜西\\SXJ-14.tif" \* MERGEFORMATINET①推動我國的物質文明建設 ②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④營造“四個尊重”的社會氛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截至2024年年底,我國通過開展居家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已累計支持184個地區建設家庭養老床位35.8萬張,探索形成了為失能老年人居家養老提供專業化照護服務的有效模式。上述舉措( )①旨在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②表明我國積極應對老齡化壓力③體現了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 ④有利于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氫能具有大規模、長周期儲能優勢,被認為是可再生能源規模化高效利用的重要載體。氫能產業是我國政府重點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我國在西北地區建設光伏發電+氫儲能示范項目,推動可再生能源消納、電網調峰等應用。對此舉措理解正確的有( )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資源利用開發優先②堅持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綠色發展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發展新質生產力④遵循自然規律,堅持以保護環境為中心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2.某村著力增加綠化面積,提升鄉村“顏值”,帶動了鄉村旅游;同時,推廣應用光伏發電,給村民帶來了收益。該村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A.應用清潔能源,減少各類資源的利用和開發B.促進城鄉融合,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C.堅持綠色興農,讓村民共享綠色發展成果D.修復生態環境,嚴明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13.某班開展以“向新而行,以質致遠”為主題的“模擬企業介紹會”,下面是同學們制作的某新質企業發展企劃書。請你推測該企業接下來會( )某新質企業發展企劃書【發展項目】新能源汽車研發【發展特色】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發展目標】突破電池、電機等核心技術;實施報廢動力電池回收,促進低碳、可持續發展。A.綠色發展,提升創新能力 B.大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C.踐行節能環保的生活方式 D.加大對相關產業的監管力度14.小秦所在班級開展垃圾分類的調查研究活動,正確的調查順序是( )①實地考察我省垃圾分類的現狀 ②形成實用調查報告文本③討論垃圾分類落實難的癥結 ④借鑒外省垃圾分類經驗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C.④→②→①→③ D.④→①→③→②15.為實現下圖中的目標,我們青少年可以( )INCLUDEPICTURE"SXJ-15.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道法陜西\\SXJ-15.tif" \* MERGEFORMATINET①科學立法,出臺相關法律法規 ②節約資源,使用節能環保器具③提高品質,減少商品過度包裝 ④綠色生活,搭乘公交低碳出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共50分)本部分共3題,計50分。小秦所在學校開展主題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其中。16.(16分)實踐探究組圍繞“青春有探索”開展以下活動,請你參與完成。活動一 探索發展路徑同學們圍繞“學習‘千萬工程’,鄉村在行動”,走進鄉村,開展項目式調研活動。筆記一持續開展“好婆婆好媳婦”“身邊好人”等推薦評選表彰活動,形成了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圍。 筆記二立足村情實際,圍繞柿子特色產業布局,強化柿子產業發展,持續擴大種植面積,促進農民增收。 筆記三對村莊垃圾堆、枯枝腐葉等進行徹底清理,確保整治一處、清潔一片,努力扮靚鄉村“顏值”。(1)結合以上筆記,分析該村在學習“千萬工程”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鑒的經驗。(6分) 活動二 探尋中華文化任務一 了解陜西民俗文化,感受陜西風情 請推薦一種陜西民俗文化:①________________ 。(寫出名稱,2分)任務二 利用節假日,觀看一場紅色電影 觀影時,有同學在班級群里發表嘲笑革命烈士的言論。請運用所學知識,對他加以勸說: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任務三 參觀交大西遷博物館 請向同學們提出兩點參觀注意事項: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請你完成以上任務。(8分)活動三 總結匯報活動結束后,學校要求推選一位同學向全校同學匯報這次活動的情況,大家爭先恐后報名承擔這一任務。(3)你認為順利完成這一任務需要具備哪些品質或能力?(2分) 17.(18分)民生探究組圍繞“我國糧食安全”開展以下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完成。活動一 聚焦新聞為守護好三秦糧倉,增強同學們的愛糧節糧意識,組員們搜集到以下材料。2023年12月29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該法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1)有同學提出,要增強糧食安全意識,國家大力做好愛糧節糧宣傳工作就好,沒必要上升到為糧食安全立法。對此,你怎么看?(6分) 活動二 探究分析為更好保障國家種子安全,我國要重點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為此,小秦產生疑惑:為什么我國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于是他搜集了以下相關資料。我國是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要從源頭上思考,吃飯問題事關國家安全。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是糧食高產穩產的核心,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源頭。目前,因受自然因素的影響,在我國種子供給中,以糧食為代表的、需要本地馴化的大多數農作物種子供應主要在國內完成,自給率低的主要是蔬菜種子,特別是中高端蔬菜種子依賴進口比較明顯。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國要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才能保證農業安全,增進民生福祉。(2)請運用所學知識,簡要分析上述資料,回答小秦的疑惑。(6分) 活動三 惜糧愛糧為了讓同學們更加深刻地理解糧食安全與青少年息息相關,加入守護好三秦糧倉的行動,做到知行合一,小秦參與了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宣傳活動。以下是小秦的部分發言:“侈惡之大,儉為共德。”作為青年一代,我們應從中華傳統美德中汲取力量,樹立正確的糧食安全觀,節約糧食,為保障中國糧食安全獻智獻力。“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注重糧食安全,要從小事做起,在餐桌上不浪費食物,謹記“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我倡議同學們和我一起爭做愛糧節糧的傳播者、實踐者和示范者,爭做國家糧食安全的守護者。(3)結合小秦的發言,談談你將如何助力國家糧食安全。(6分) 18.(16分)時政探究組圍繞“緊跟新時代中國發展步伐”開展以下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完成。活動一 傳承中華文化2024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考察時指出,中華文明五千年,還要進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闡釋它的內涵和精神,宣傳好其中蘊含的偉大智慧,從而讓大家更加尊崇熱愛,增強對中華文明的自豪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代一代傳下去。(1)我們應如何讓中華文化在創新中迸發出新的時代活力?(4分) 活動二 走進“幸福園”2023年7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了天漢濕地公園,稱贊這里是市民“幸福園”。濕地不僅是美景,更具有保持水土、蓄洪防旱、凈化水質、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生態功能。漢江,是滋養漢中的母親河,也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和陜西省引漢濟渭工程的重要水源地。降水和地表徑流經過層層截流、過濾、凈化后流入漢江,有力保障了“一泓清水永續北上”。(2)請運用相關學科知識,簡要分析為什么要保護“幸福園”。(8分) 小秦和同學們去游覽了天漢濕地公園,他們在游覽過程中發現:這里也是新時期文明實踐、文明創建的大舞臺。公園在各個入口宣傳“文明養犬”“漢江禁捕”等內容,還鼓勵倡導游客“文明游園”。(3)為響應“文明游園”的號召,請你給小秦和同學們提供兩點游園的“溫馨提示”。(4分) 答案1.D 2.A 3.C 4.B 5.A 6.B 7.D 8.C9.D 10.C 11.B 12.C 13.A 14.B 15.C16.(1)例答: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鄉村文明新風尚;發展特色產業,打造富裕鄉村;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開展環境治理,建設美麗鄉村。(6分)(2)例答:①鳳翔泥塑;關中皮影(2分)②革命烈士為我們的幸福生活付出了生命,值得我們尊敬,你的行為侮辱了革命烈士的人格尊嚴,也違反了英雄烈士保護法的相關規定,應該立即停止并消除影響(2分)③遵守博物館的各項規定;愛護博物館的公用設施(4分)(3)例答:自信;具有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2分)17.(1)例答:該觀點不正確。(2分)①增強糧食安全意識,需要國家大力做好愛糧節糧宣傳工作,但也需要國家為糧食安全立法。②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③為糧食安全立法,可以為保護糧食安全提供法律依據,更好地維護糧食安全。(答出兩點即可,4分)(2)例答:①我國人口眾多,糧食需求量大。②種子安全事關國家安全,事關國家的生存與發展。③我國一些種子對外依存度較高。④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⑤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答出三點即可,6分)(3)例答:①弘揚勤儉節約的中華傳統美德,樹立正確的糧食安全觀。②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節約糧食的行動,勤儉節約不浪費。③積極參與節約糧食的宣傳活動。(6分)18.(1)例答:①堅定文化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2分)②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2分)(2)例答:濕地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保護這一區域的濕地資源,有利于保持水土、蓄洪防旱、凈化水質、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為人們的生活提供宜居環境;(2分)漢江是滋養漢中的母親河,保護這一區域的濕地資源,能涵養漢江水源;(2分)漢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和引漢濟渭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對這一區域濕地資源的保護,是為這些重大引水工程提供安全水源,實現水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舉措,有利于造福人民。(4分)(3)例答:要愛護環境,不要亂扔垃圾;要愛護花草樹木,不采摘花朵,不踐踏草坪。(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