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3章 物質的特性走進大自然,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有日月星辰、高山流水,還有飛禽走獸、蒼松翠柏,以及拂面而來的習習清風……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生物界中所有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包括我們自身,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物質。各種各樣的物質,具有怎樣的特性?物質存在的狀態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第2 節 物態變化冬天的湖面結冰,許多游客在冰面上滑行。夏天的湖面上又是另一番景象,人們劃著船在湖中游玩。自然界中物質可呈固態、液態和氣態三種狀態,在什么條件下物質的狀態會發生變化?變化時有什么特點?第1課時 物質的三態第2 節 物態變化二、熱與熱量用電茶壺燒水時,加熱時間越長,水溫升得越高,直到水沸騰。那么,有哪些因素影響水的溫度變化?物體的冷熱程度稱為溫度。越冷溫度越低。越熱溫度越高。熱可以從高溫物體傳到低溫物體,這種現象叫熱傳遞。物體吸收或放出熱的多少叫作熱量。用符號Q表示。熱量的單位是焦耳,簡稱焦,符號是J。焦耳是一個比較小的熱量單位,更大的熱量單位是千焦,符號為kJ。熱量是在熱傳遞中傳遞的能量 ,沒有熱傳遞的發生,就無所謂熱量。1. 在小燒杯里裝約杯的熱水,在大燒杯里裝杯的冷水,分別用溫度計測出熱水和冷水的溫度。圖3 . 2 - 7 物體的吸熱和放熱80℃和20℃將小燒杯放到大燒杯內的水中時,通過接觸使溫度高的熱水放出能而降低溫度,溫度低的冷水吸收能而升高溫度,這些放出或吸收的能即是熱能。2. 將小燒杯放到大燒杯內,使小燒杯浮在水中,每過1 min,分別測出兩個燒杯中的水溫,把測量結果記錄在表3.2-1 中。712363255628503045313. 分析引起兩個燒杯中水溫變化的原因。答:兩杯水之間有熱傳遞。即,熱水因放熱而溫度降低,冷水因吸熱而溫度升高。熱水的溫度逐漸下降,冷水的溫度逐漸上升,最后兩者的溫度相等,此時稱熱水與冷水達成熱平衡。用溫度計測量溫度時,把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入待測物體中,待液柱穩定后讀數,這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與待測物體達成熱平衡。實驗表明,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的多少跟吸收熱量的多少有關。吸收的熱量越多,溫度升高越多。反之,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放出的熱量越多,溫度降低越多。將10 ℃的冷水和90 ℃的熱水混合后,水的溫度為什么會高于10 ℃且低于90 ℃?有人認為,90 ℃的熱水和10 ℃的冷水混合后,水溫一定是50 ℃,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答:兩者因溫度不同發生熱傳遞,冷水吸收熱量溫度升高;熱水放出熱量溫度降低。不同意。因為混合后溫度受熱水和冷水質量多少的影響。將一鍋水燒開,比將半鍋同溫度的水燒開要花更長的時間。這說明物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不但跟升高的溫度多少有關,還跟質量的大小有關。物體升高一定的溫度,質量越大,吸收的熱量越多。反之,物體降低一定的溫度,質量越大,放出的熱量越多1. 在實驗室里,酒精燈是常用的加熱儀器。按圖所示的正確方式點燃與熄滅酒精燈。圖3 . 2 - 8 點燃與熄滅酒精燈2. 仔細觀察酒精燈的火焰,認識酒精燈火焰的外焰、內焰和焰心,如圖所示。3. 將1 根小木棒放到酒精燈焰心位置約3 s,然后迅速拿出,觀察小木棒的顏色變化,并將觀察到的現象記錄在表中。幾乎不變略有燒焦燒焦變黑外焰溫度最高4. 比較分析小木棒在酒精燈火焰的不同部位加熱時的現象,判斷火焰三個部位的溫度是否相同,哪個部位溫度高?答:不相同。外焰溫度最高5. 用酒精燈加熱試管中的少量液體。點燃酒精燈,將試管夾夾在距試管口約處,并將試管口朝上,傾斜大約45°放置于外焰加熱。記錄觀察到的現象。物體吸收或放出熱的多少叫作熱量。熱量符號:Q。熱量的單位是焦耳,簡稱焦,符號是J。千焦符號為kJ。熱量是在熱傳遞中傳遞的能量 ,沒有熱傳遞的發生,就無所謂熱量。物體升高一定的溫度,質量越大,吸收的熱量越多。酒精燈火焰溫度由高到低為:外焰、內焰和焰心。1.兩個溫度不同的物體之間會發生熱傳遞,熱傳遞停止時,兩個物體具有相同的( )A.溫度B.內能C.熱量D.比熱容A2.對于熱量的認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溫度高的物體放出的熱量多,溫度低的物體放出的熱量少B.溫度高的物體含的熱量多,溫度低的物體含的熱量少C.在熱傳遞過程中,同一物體溫度改變越大,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就越多D.質量大的物體比質量小的物體含的熱量多C3.某同學要洗熱水澡,他將15℃的冷水與85℃的熱水相混合,混合后的水溫為40℃,則在混合之前( )A.冷水和熱水一樣多B.冷水比熱水多C.熱水比冷水多D.無法比較B4.熱量符號為 。熱量的單位是 ,簡稱 ,符號是 。千焦符號為kJ。物體升高一定的溫度,質量越大,吸收的熱量越 。Q焦耳焦J多5.大量實驗表明:溫度不同的兩個物體之間發生熱傳遞時,熱會從溫度 的物體向溫度 的物體。高溫物體 熱,溫度 ;低溫物體 熱,溫度 。高低放出下降吸收升高“勝哥課程”版權聲明“勝哥課程”工作室的課件資料的版權屬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 購買下載的課件僅限購買者本人使用,可以用于自己研究學習、課堂教學,但無傳播權,禁止傳播,如傳播造成的后果將負法律責任。只要購買使用“勝哥課程”則視作同意本聲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七下第 3 章第 2 節物態變化 21.關于熱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熱量表示物體熱的程度 B.熱量表示熱能的多少C.熱量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變化 D.熱量表示物體吸收或放出熱的多少2.兩個溫度不同的物體之間會發生熱傳遞,熱傳遞停止時,兩個物體具有相同的---( )A.溫度 B.內能 C.熱量 D.質量3.下列事實中,最能說明物質吸收的熱量跟物質種類有關的是---( )A.體積相同的兩杯水溫度都升高 10℃,吸收的熱量相同B.質量相等的水和銅溫度都升高 10℃,吸收的熱量不相同C.質量相等的兩塊鋼溫度分別升高 5℃和 10℃,吸收的熱量不相同D.體積相等的水和煤油溫度都升高 10℃,吸收的熱量不相同4.某同學要洗熱水澡,他將 10℃的冷水與 90℃的熱水相混合,混合后的水溫為 40℃,則在混合之前---( )A.冷水和熱水一樣多 B.熱水比冷水多 C.冷水比熱水多 D.無法比較5.對于熱量的認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溫度高的物體放出的熱量多,溫度低的物體放出的熱量少B.溫度高的物體含的熱量多,溫度低的物體含的熱量少C.質量大的物體比質量小的物體含的熱量多D.在熱傳遞過程中,同一物體溫度改變越大,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就越多6.水的吸放熱能力較強,人們往往利用它的這一特性為生活、生產服務,下列事例中與它的這一特性無關的是---( )A.讓流動的熱水流過散熱器取暖 B.汽車發動機用循環水冷卻C.在較大的河流上建水電站,用水發電 D.冬季,晚上向稻田里灌水,以防凍壞秧苗7.兩個物體接觸并發生熱傳遞,實質上是熱量從---( )A.熱量多的物體傳給熱量少的物體 B.溫度高的物體傳給溫度低的物體C.質量大的物體傳給質量小的物體 D.體積大的物體傳給體積小的物體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熱量后,煤油溫度升高得比水多B.質量相同,溫度相同,吸收熱量多的物質吸熱能力強C.吸熱能力強的物質吸收的熱量一定多D.把一杯水倒掉半杯,剩下的水的吸熱能力將變小9.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時,同學們用酒精燈同時開始均勻加熱質量和初溫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裝置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中,加熱相同的時間,末溫低的物質吸熱能力強B.在本實驗中,物體吸熱多少是由物質的種類決定的C.實驗中,將沙子和水加熱到相同溫度時,它們吸收的熱量相同D.實驗中,沙子吸熱升溫較快,說明沙子吸熱能力較強10.如圖是小明和小華同學探究沙子與水吸熱升溫快慢的實驗裝置。設計實驗方案時,他們確定以下需控制的變量,其中多余的是---( )A.取相同質量的沙子和水B.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相同C.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熱方式D.酒精燈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1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11.如圖所示是“比較水和煤油吸熱升溫特點”的實驗裝置。(1) 加 熱 過 程 中 , 用 玻 璃 棒 攪 拌 的 目 的 是_________________;水和煤油吸熱的多少是通過__________(填“溫度計示數”或“加熱時間”)來反映的。(2)關于該實驗的變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確的是_______(填字母)。A.采用相同的加熱方法(如酒精燈火焰的大小,與燒杯底的距離等)B.燒杯中分別裝入相同體積的水和煤油C.使用相同的燒杯12.海難發生后,許多因素威脅著遇險者的生命,如寒冷、饑餓、缺水等。表 中列出了人浸在不同溫度的海水中預期可能存活的時間。(1)表中反映的是什么因素對遇險者生命的威脅?(2)該因素會威脅人生命的理由是什么?(提示:人的正常體溫為 37℃左右)(3)根據表 中的數據,如果在海水溫度為 16℃的區域發生海難,結束搜尋落水人員的行動離海難發生的時間應不少 于幾個小時?13.某同學為了探究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做了如下實驗:在四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樣的加熱器加熱,下表是他的實驗數據記錄:請根據表中的實驗記錄回答:燒 杯 初溫 末溫 加 熱 時 間液體 質量(g)號 (℃) (℃) (min)1 水 200 20 28 82 水 100 20 28 43 煤油 200 20 28 44 煤油 200 20 24 2(1)比較 1、2 記錄,得出的結論是 ;(2)比較 3、4 記錄,得出的結論是 ;(3)比較 1、3 記錄,得出的結論是 ;(4)綜合上述結論,物體溫度升高時吸熱的多少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5)該同學在本次實驗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2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14.某同學在做“比較不同液體吸熱能力”的實驗時,使用相同的電加熱器給液體甲和乙加熱。液體 次數 質量 m/kg 升高的溫度 Δt/℃ 加熱的時間 t/min1 0.1 5 1甲 2 0.1 10 23 0.2 10 44 0.1 10 1乙 5 0.1 20 26 0.2 20 4(1)分析第 1、4 次,第 2、5 次或第 3、6 次實驗數據,某同學認為:加熱相同的時間時,乙升高的溫度高一些,這說明乙吸收的熱量多一些。這位同學的判斷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2)分析第 2、3 次或第 5、6 次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同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時,物質的________越大,吸收的熱量就越________。(填“多”或“少”)(3)通過比較第 2、4 次實驗數據可知,液體吸收的熱量多少與液體的________有關,________的吸熱能力更強(填“甲”或“乙”)。15.乙杯中的水含有的熱量較多。這句話對嗎?為什么?16.如果讓甲、乙兩杯水的溫度都升高到 50℃,哪杯水吸收的熱量較多?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3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答案1.D 2.A 3.B 4.C 5.D 6.C 7.B 8.A 9.A 10.D11.(1)使液體受熱均勻 加熱時間 (2)B12. (1)是溫度對遇險者生命的威脅。(2)因為水的溫度低于人體的溫度,水吸收人體的熱量后,人的體溫會下降。當人體無法依靠自身的調節維持正常體溫時,就會出現危險。(3)應不少于 12 小時。13.(1)同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時質量大的吸熱多(2)質量相同的同種物質,升溫越高吸熱越多(3)吸收熱量多少與物質種類有關(4)物質種類、質量大小、升溫的多少(5) 控制變量法14. (1)不正確。因為完全相同的加熱器,加熱相同的時間,放出的熱量相同。所以甲、乙兩種液體吸收的熱量相等(2)質量 多 (3)各類 甲15.不對 因為,熱量是相對于熱傳遞的過程而言的,沒有熱傳遞的發生,就無所謂熱量。16.因為甲杯的初始溫度是 10 ℃ ,乙杯的初始溫度 是 30 ℃ ,都升高到 50 ℃,水的質量相等,但甲升高的溫度大于乙的升高溫度,所以甲杯吸收熱量較多。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下第3章第2節物態變化2.pptx 七下第3章第2節物態變化2練習.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