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新課導入:3.1 偉大的改革開放第三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課標要求 學習目標1.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是黨和人民長期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 2.論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的根本方向,堅定堅持和發展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 1.了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重要決定及其重大意義。2.掌握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時間、事件、標志)3.理解改革開放的重要意義。4.為什么說“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瞄準目標課程標準 核心素養 教學重難點1.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是黨和人民長期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 2.論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的根本方向,堅定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 1.政治認同:通過對改革開放發展進程的學習,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制度自信。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制度、理論、文化自信。 2.科學精神:能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關原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的科學內涵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3.公共參與:自覺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重點:改革開放的意義、歷程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論證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難點:結合改革開放以來黨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歸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點改革開放的進程01議學活動一:請結合視頻思考:1.改革開放前我國面臨什么困境?(可從政治、經濟、人民生活等角度考慮)2.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背景、主要內容、意義。國民經濟:階級斗爭壓倒一切,計劃經濟體制僵化,企業生產力低下,與西方國家差距越來越遠,片面強調重工業,國民經濟比重失衡,國民經濟瀕臨崩潰。民生問題:人民生活溫飽問題尚不能解決。更談不上住行方便。政治思想:思想上沒有完全擺脫左傾干擾,黨內組織問題依然嚴重,沒有完全解決,不利于新時期工作的開展,因而徘徊不前。國外現狀: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下,西方國家加速前行,把中國遠遠甩在身后,處在十字路口的中國,迫切需要錘開枷鎖。(2)時間: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3)內容\成果: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實現黨和國家工作中心戰略轉移。(4)意義: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形成以鄧小平為中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一 改革開放的提出(1)背景:“文化大革命”結束后黨和國家面臨何去何從的重大歷史關頭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改革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改革,包括發展民主,加強法制,實現政企分開、精簡機構,完善民主監督制度,維護安定團結。開放主要指對外開放,在廣泛意義上還包括對內開放。對外開放已從沿海向內地發展,形成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這樣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改革開放知識拓展:我國改革的實質判斷社會是否進步的主要標志:生產關系是否適合生產力的發展中國的改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只有走中國人民自己選擇的道路,走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最終才能走得通、走得好!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一場解放生產力的革命,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目的是調整生產關系使之適應生產力水平,調整上層建筑使之與經濟基礎相適應,而不是社會性質和社會制度的改變。0302012、改革開放的進程1987年1992年2013年至今(1)起步階段1978-1992(2)逐步深化階段1992-2013(3)全面深化與縱深推進階段2013--至今(1)第一階段1978—1992:起步階段對內改革對外開放①農村改革:率先突破②城市:企業改革1984年十二屆三中全會召開,標志著中國改革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企業改革邁出重要步伐。①關鍵步伐1980年深圳、珠海、汕頭、廈門4個經濟特區設立,標志對外開放邁出關鍵步伐。1984年開放了大連、青島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1988設立海南省,并把海南開辟為經濟特區。1990開發開放上海浦東。1992開放長江5城市,17內陸省會城市、沿邊城市。②格局形成①經濟特區②沿海港口城市④內地(沿江—內陸省會—沿邊)③沿海經濟開放區(海南、上海浦東)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鄉鎮企業2、改革開放的進程(市場經濟體制方向)1987年1992年2013年至今(1)起步階段1987-1992(2)逐步深化階段1992-2013(3)全面深化與縱深推進階段2013--至今對內改革對外開放①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為標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②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就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部署。此后改革重點圍繞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展開。③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就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新部署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達到新的水平。④2012年,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2、改革開放的進程(市場經濟體制方向)1987年1992年2013年至今(1)起步階段1987-1992(2)逐步深化階段1992-2013(3)全面深化與縱深推進階段2013--至今對內改革對外開放①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偉大成就。②加強改革頂層設計,各領域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③新一輪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全面完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①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②加快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③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80年四個經濟特區1984年14個沿海開放城市1984年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標志著中國改革的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1985年4個沿海經濟開放區1988年開放海南島1990年開放上海浦東1992年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001年加入WTO對外開放達到新水平1992年開放內地省會城市和邊境城市2003年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2013年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二.改革開放的歷程——歸納總結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2018年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作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部署。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部署起步階段逐步深化階段全面深化改革階段、對外開放進入新的發展階段2024年7月,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1)率先突破:農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得以推行,鄉鎮企業迅速發展。(2)關鍵步伐:1980年, 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設立,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邁出關鍵步伐。(3)重點轉移: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召開,標志著中國改革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企業改邁出重要步伐。(4)基本形成:1992年,我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基本形成。(5)新的階段:以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為標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2001年中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6)縱深推進。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偉大成就。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歸納提升——改革開放的關鍵步驟“全方位”,就是既對發達國家開放,也對發展中國家開放,對世界所有國家開放。“多層次”,就是根據各地區的實際和特點,通過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等不同開放程度的各種形式,形成全國范圍內的對外開放。“寬領域”,不僅在經濟領域,也涉及保險、郵電通信等服務貿易以及環保、科技、醫療衛生、體育、文化、教育等領域的開放。對外開放的基本格局改革開放的意義02閱讀材料,觀看視頻,思考改革開放的偉大意義?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科技:科技成果顯著軍事:軍事實力不斷提高社會:民生工程不斷推進外交:國際地位提升,國際 影響力不斷擴大文化:文化發展日趨完善改革開放后我國取得的巨大成就改革 開放1.物質生活變得豐富,人們的消費質量提高;2.人均收入提升,生活得到改善;3.脫貧攻堅戰取得成效,人民獲得實實在在的實惠;4.……對個人1.打開國門搞建設,進入和平發展、互利共贏時期;2.科技創新等發面有了極大發展;3.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得到提升;4.……對國家一條正確之路!一條特色之路!一條富民之路!一條強國之路!議學提示4個“面貌”3個“飛躍”①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面貌、中國人民面貌、中國共產黨面貌。②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③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1個重要法寶和必由之路三:制勝之招——改革開放的意義改革開放的意義三2個“關鍵一招”④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對比幾次偉大飛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1978年以來,中國改革全面推進,對外開放向縱深發展(1)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P24(2)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P29(3)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P34知識點撥(4)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P29毛澤東思想近年來,一些國家貿易保護主義越演愈烈,逆全球化思潮卷土重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諸如貧富差距加大等問題。在此背景下,有少數人質疑改革開放、否定改革開放,乃至妖魔化改革開放;還有一些人對改革開放心存疑慮,抱有“看看再說”的觀望態度。議學活動:請你對“改革應就此止步”這一觀點進行批駁。如何理解“改革開放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1)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2)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3)人民是改革開放偉大奇跡的創造者,是推動改革開放的力量源泉。中國人民具有偉大的夢想精神,中華民族充滿變革和開放精神,中華民族以改革開放的姿態繼續走向未來,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深厚的文化根基。課堂小結1、(2023·湖北孝感聯考)我國的改革開放創造了發展奇跡,今后還要以更大氣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我國的改革開放不是一蹴而就的。下列關于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排序正確的是①我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②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③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④確定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B課堂鞏固2、(2023·湖北·統考高考真題)改革開放40多年來,入圍世界500強的中國企業數量不斷增加,1997年中國(大陸)只有4家,2020年以133家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再創新高達到145家,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中國企業在世界500強企業中的地位變化見證了中國發展奇跡。這表明改革開放①是推動當代中國發展的根本動力 ②是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③極大改變了中國企業和中國的面貌 ④是中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決定性因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課堂鞏固3、(2023·浙江·高考真題)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消除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充分說明,改革開放A.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B.實現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C.經歷了由點到面的全方位推進過程D.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D課堂鞏固4、改革開放40多年來,從“雞毛換糖”到“買全球賣全球”的“世界超市”,從貧窮落后的傳統農業小縣到全國經濟強市、世界小商品之都,義烏不斷書寫著市場建設、經濟發展的傳奇故事。如今站在試點新平臺上的義烏,將策馬揚鞭,繪就新藍圖。這主要佐證了①改革開放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飛躍②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③改革開放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④我國的對外開放進入了新的階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課堂鞏固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