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第三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3.1 偉大的改革開放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①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實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②確定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③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1)時間、會議(2)內容(3)意義一、改革開放的開啟(p31)二、改革開放的歷程1978年1980年1984年1988年1990年1992年1993年2001年2003年2013年2017年對內改革對外開放……南方講話和十四大十八大以來小崗村農民簽下“生死狀”1.起步階段 1978—1992 (p32)2.進入新階段 1992—2013 (p32)3.全面深化階段 2013年至今 (p32)改革方面:1.1979 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1984 改革由農村轉向城市,企業改革邁出新步伐3.1992 明確市場經濟 改革目標4.2013 作出全面深化改革部署(市場決定作用)開放方面:1.1980 設立四個經濟特區2.1984 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3.1990 開發開放上海浦東4.1992 開放沿長江5個城市其后 開放17個內陸省會城市及沿邊城市至此 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5.2001 加入WTO,標志著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6.2013 設立上海自貿區7.2018 首屆進口博覽會舉辦從中國的巨大變化看改革開放的意義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穩步推進中國文化軟實力影響世界新時代人民生活有了新需要美麗中國建設成效顯著從中國的巨大變化看改革開放的意義改變了中國、中華民族、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的面貌;四個改變三大飛躍一個重要法寶一個必由之路兩個關鍵一招中華民族迎來了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的偉大意義偉大的改革開放意義3.全面深化階段2.新階段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1.起步階段改革和開放同步進行歷程為什么一個法寶、必由之路、關鍵一招改變了四個面貌迎來了三個偉大飛躍開啟第三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3.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總議題:為什么要堅定四個自信?分議題: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的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什么?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在實踐探索中取得了哪些理論成果?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穩步推進中國文化軟實力影響世界新時代人民生活有了新需要美麗中國建設成效顯著探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巨大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1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2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3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4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文化道路中國社會主義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理論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途徑):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行動指南)就是從新的實踐和時代特征出發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發展戰略、政治保證、祖國統一、外交和國際戰略、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問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這個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根本保障)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我國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制度穩則國家穩。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精神力量)是指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制度文化理論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脈相承 與時俱進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過程的理論成果: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改革開放以后黨形成的思想體系,是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與發展。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不包含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之內。鄧小平理論1.創立時間: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后2.創立者: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3.回答的根本問題: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4.貢獻: 1982年黨的十二大上,鄧小平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鮮明主題,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制定了三步走發展戰略,等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1.創立時間:十三屆四中全會(1989)以后2.創立者:以江澤民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3.回答的主要問題: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4.內涵: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主要貢獻:在國際國內形勢十分復雜嚴峻的情況下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如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框架、確立基本經濟制度、開創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科學發展觀1.創立時間:十六大(2002)以后2.創立者:以胡錦濤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3.回答的主要問題: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4.貢獻:成功在新形勢下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形成了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的科學發展觀,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創立時間:黨的十八大(2012)以來2.創立者:以習近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3.創立條件: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深刻總結并充分運用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從新的實際出發。4.貢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制度根本保障文化精神力量理論行動指南道路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系:四者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高舉旗幟,堅定道路、理論、制度、文化自信課堂小結偉大的改革開放偉大進程偉大轉折偉大成就課后思考探究:中國改革開放為什么能取得偉大成就?1.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下列對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②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③作出將改革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的決策④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C2.鄧小平在一次談話中說:“建國以后,人家封鎖我們,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也還是閉關自守,這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困難。三十幾年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行的,發展不起來。”上述材料反映的實質是主張( )A.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B.實行偉大的對外開放C.以改革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進步D.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