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五四學制魯科版七年級生物下冊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六章第一節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基礎過關+習題解析】(共7個課件)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五四學制魯科版七年級生物下冊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六章第一節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基礎過關+習題解析】(共7個課件)

資源簡介

(共20張PPT)
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節 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
第2課時 耳和聽覺
第六章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基礎過關練
知識點3 耳和聽覺
1.(教材變式·P6圖片變式)(2023山東張店期末)聽到救護車的 警報聲后,兩條車道上的駕駛員同時將車輛向相反方向斜向 避讓,為后方的救護車讓出一條生命通道。駕駛員耳中對警 報聲敏感的細胞位于圖中 (  )
D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④耳蝸內有對聲波敏感的細胞。
2.(2024黑龍江龍東地區中考)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 分,其中內耳的結構包括 (  )
A.耳郭、外耳道、鼓膜
B.鼓膜、聽小骨、鼓室
C.耳蝸、聽小骨、咽鼓管
D.半規管、前庭、耳蝸
D
解析 耳由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組成,內耳包括半規 管、前庭和耳蝸。
3.(新獨家原創)2024年全國愛耳日的主題是“科技助聽,共 享美好生活”。聽覺也是我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下列與 聽覺的形成無關的結構是 (  )
A.鼓膜   B.聽小骨   C.耳蝸   D.半規管
D
解析 聽覺的形成過程是:外界的聲波經過外耳道傳到鼓膜, 引起鼓膜的振動;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了耳蝸內對 聲波敏感的感覺細胞,這些細胞就將聲音信息通過聽覺神經 傳到大腦的一定區域,就形成了聽覺。D半規管與聽覺的形 成無關。
4.(2023黑龍江龍東地區中考)聽到巨大聲音時要迅速張口, 這樣做的目的是 (  )
A.這樣有助于減小驚嚇
B.這樣可以減弱聲音
C.這樣可以保持鼓膜兩側的氣壓平衡
D.這樣可以減少內耳的振動
C
解析 當聽到巨大聲響時,要迅速張口,這樣可以使咽鼓管
張開,保持鼓膜兩側的氣壓平衡。
能力提升練
5.(2023山東河口期末,4,★☆☆)中國傳統的飲食文化中,對 菜肴講究色、香、味俱佳。人在享用美味佳肴的過程中,辨 別色、香、味分別用到 (  )
A.熱覺、味覺、痛覺   B.聽覺、嗅覺、冷覺
C.視覺、嗅覺、味覺   D.觸覺、聽覺、味覺
C
解析 人體辨別色、香、味分別用到視覺、嗅覺、味覺。
6.(2023山東濟陽期末,12,★☆☆)聽覺形成的正確過程是
(  )
A.聲波→2→3→4→9→聽覺神經→大腦的一定區域
B.聲波→2→4→3→9→聽覺神經→大腦的一定區域
C.聲波→2→3→4→8→聽覺神經→大腦的一定區域
D.聲波→2→3→4→7→聽覺神經→大腦的一定區域
C
解析 聽覺的形成:外界聲波→2外耳道→3鼓膜(產生振動) →4聽小骨→8耳蝸→聽覺神經→大腦的一定區域(形成聽 覺)。可見C正確。
7.(科技與社會·助聽裝置)(2023山東五蓮期末,23改編,★★☆) 振
動聲橋是一種植入式中耳助聽裝置( 如圖 ),可將外界聲音進行
收集、處理后,通過傳感器直接帶動聽小骨產生振動,進而將聲音信息傳至內耳。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
D
A.振動聲橋適用于聽小骨結
構正常的患者
B.大腦中與聽覺有關的區域受
損的患者不適用此助聽裝置
C.經振動聲橋傳遞的是振動信號
D.此助聽裝置可代替耳蝸發揮作用
解析 振動聲橋通過傳感器直接帶動聽小骨產生振動,進而 將聲音信息傳至內耳,耳蝸位于內耳,因而此助聽裝置不可代 替耳蝸發揮作用,D錯誤。
素養探究練
8.(核心素養·生命觀念)(2024山東新泰期中)“眼觀六路, 耳聽 八方”,眼和耳是人體重要的感覺器官。如圖為眼和耳的結 構示意圖,根據所學知識回答:(“[ ]”內填序號)

(1)小紅的眼睛是藍色的,小麗的眼睛是黑色的,這是因為她 們的[ ]上有不同的色素。
(2)正常人的眼能夠看清遠近不同的物體,主要原因是睫狀體 能調節[ ]    的曲度。近視眼患者看遠處物體時,物 像會落到視網膜的  方,形成一個模糊不清的物像,我們應 當保護視力,預防近視。
(3)小明不聽話,被媽媽揪著“耳朵”教訓,這里的“耳朵” 指的是[ ]   ;小明能聽到媽媽的聲音,是因為聲波能引
起[ ]   的振動,刺激了[ ]   內對聲波敏感的感覺細胞。


晶狀體

a
耳郭
c
鼓膜
e
耳蝸
(4)日常生活中,鼻咽部有炎癥時要及時治療,因為病菌可能
通過[ ]    進入鼓室,從而引起中耳炎。
g
咽鼓管
解析 (1)小紅的眼睛是藍色的,小麗的眼睛是黑色的,這是 因為她們的①虹膜上有不同的色素。(2)正常人的眼睛能夠 看清遠近不同的物體,主要原因是睫狀體能調節②晶狀體的 曲度。近視眼患者的晶狀體的曲度過大或眼球前后徑過長, 遠處物體反射來的光線通過晶狀體等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 會落在視網膜的前方,導致看不清遠處的物體。(3)耳郭有收 集聲波的作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耳朵”。小明能聽到媽 媽的聲音,是因為聲波能引起c鼓膜的振動,刺激了e耳蝸內對 聲波敏感的感覺細胞。(4)咽鼓管連通咽部和鼓室,因此,鼻
咽部有炎癥時,病菌可能通過g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9.(核心素養·科學思維)(2023北京東城一模改編)2023年全國 愛耳日的主題是“科學愛耳護耳,實現主動健康”。世界衛 生組織的統計資料顯示,全世界約有11億青年因長時間戴耳 機而存在噪聲性聽力損傷(聽損)隱患。



(1)戴耳機聽音樂時,聲波經外耳道傳到鼓膜,鼓膜的振動通 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了圖1[⑤]  內對聲波敏感的感
覺細胞,這些細胞就將聲音信息通過聽覺神經傳給     ,人就生產了聽覺。
耳蝸
一定區域
大腦的
(2)為了解耳機噪聲造成的聽損情況, 科研團隊對某大學312名
學生進行了調查,從圖2可以看出戴   式耳機占比最多。
圖3是被調查學生在環境嘈雜時是否提高耳機音量與聽損情況的統計,據此研究人員提出“在嘈雜環境中不建議提高耳機音量”的倡議,他們的依據是        
                     。
(3)科研人員研究了不同起始聽耳機年齡的人暴露在噪聲下 引起的聽損風險情況,結果如圖4。據圖可知,起始聽耳機年 齡約為  歲時,聽損風險開始降為可接受風險。
耳塞
環境嘈雜時,提高耳機音量的人中聽損人數占比遠高于未提高音量的人中聽損人數占比
24
(4)綜合上述結果,請寫出一條生活中保護聽力的措施:______                。
不在嘈雜環境中提高耳機音量(或推遲起始聽耳機的年齡)
解析 (1)外界的聲波經過②外耳道傳到③鼓膜,鼓膜產生的 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了⑤耳蝸內對聲波敏感的感 覺細胞,這些細胞就將聲音信息通過聽覺神經傳給大腦的一 定區域,人就產生了聽覺。(2)分析圖2可知,戴耳塞式耳機占 比最多。分析圖3可知,環境嘈雜時,提高耳機音量的人中聽 損人數占比遠高于未提高音量的人中聽損人數占比,因此研 究人員提出“在嘈雜環境中不建議提高耳機音量”的倡議。
(3)聽損風險≤6.4%為可接受風險,結合圖4可知,起始聽
耳機年齡約為24歲時,聽損風險開始降為可接受風險。(4)生
活中保護聽力的措施有:不在嘈雜環境中提高耳機音量;推遲 起始聽耳機的年齡。(共34張PPT)
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四節  激素調節
第六章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基礎過關練
知識點1 內分泌腺分泌激素
1.(2024山東文登月考)下列四組腺體中,哪一組的分泌物都 是直接進入腺體內的毛細血管的 (  )
A.唾液腺、腸腺、垂體
B.皮脂腺、甲狀腺、腎上腺
C.甲狀腺、胰島、卵巢
D.唾液腺、皮脂腺、垂體
C
解析 人體內有許多腺體,其中有些腺體沒有導管,它們的分 泌物——激素能夠直接進入腺體內的毛細血管,并隨著血液 循環輸送到全身各處,這類腺體叫做內分泌腺。人體主要的 內分泌腺有垂體、甲狀腺、胸腺、胰島、腎上腺、性腺(睪 丸和卵巢)等。
2.(生活情境·用藥)(2023山東招遠期中)程程的媽媽每日要口 服一粒左甲狀腺素鈉片(說明如圖)。推測她缺乏的激素可 能是 (  )
D
左甲狀腺素鈉片
適應癥: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替代治療
用法用量:詳見說明書
A.生長激素   B.胰島素
C.雌性激素   D.甲狀腺激素
解析 圖中左甲狀腺素鈉片是適應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替代 治療藥物。因此,推測程程的媽媽缺乏的激素可能是甲狀腺 激素。
3.(2024黑龍江龍東地區中考)侏儒癥患者生長遲緩, 身材矮 小,病因是患者幼年時   分泌不足 (  )
A.生長激素   B.甲狀腺激素
C.胰島素    D.腎上腺素
A
解析 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則生長遲緩,身材矮小,但 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這叫侏儒癥。
4.(中華傳統文化·醫藥典籍)(2023云南中考)消渴病是中國傳 統醫學對糖尿病的別稱,早在唐代《外臺秘要方》中就有記 載。若分泌不足可能會使人患該病的激素是 (  )
A.胰島素    B.生長激素
C.甲狀腺激素   D.性激素
A
解析 胰島素可以調節糖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等。 胰島素分泌不足會患糖尿病。
5.(核心素養·科學思維)(2023山東寧陽模擬)某寵物犬近來食 欲較平時旺盛,精神焦躁,不停吠叫,體溫經常在39 ℃左右,心 率為140次/分,均超出正常值的范圍。經獸醫診視后被診斷 為甲狀腺腫瘤,通過手術切除該犬的甲狀腺,并按時服用甲狀 腺激素類藥物后,它的精神和食欲逐漸恢復正常。該實例不 能得出的結論是甲狀腺激素 (  )
A.具有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
B.能促進動物個體的生長發育
C.能提高動物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D.消化系統不會破壞其結構
B
解析 題干中沒有提到狗生長發育的變化,所以通過該實例 不能說明甲狀腺激素能促進動物個體的生長發育。
6.(核心素養·探究實踐)(2024山東萊蕪期中)激素在動物體內 含量很少,但是作用卻很大。如表是用蝌蚪進行的相關的探 究實驗,請回答:
組別 實驗動物 飼養 飼料 實驗結果
甲組 正常蝌蚪 池塘水 普通飼料 正常發育成成蛙
乙組 正常蝌蚪 ① 添加甲狀腺激素的飼料 提前發育成很小的成蛙
丙組 ② 池塘水 普通飼料 停止發育
(1)表中的①應填    。若要探究甲狀腺在蝌蚪發育 中的作用,丙組的實驗動物②應該為         。
(2)甲、乙、丙三組蝌蚪,除表中列出的不同處理外,還要求 它們的數量、大小、生長發育狀況必須   (填“相同” 或“不同”),此操作符合探究實驗的     原則。
(3)若以甲、乙為一組對照實驗,實驗的結論是甲狀腺激素對 蝌蚪的發育起   作用。
池塘水
摘除甲狀腺的蝌蚪
相同
單一變量
促進
(4)我國的中醫文獻中記載:“海藻治癭”(癭疾是指甲狀腺
腫大類疾病),這是因為海藻中含有較多  ,它是合成甲 狀腺激素必不可少的物質。如果幼年期甲狀腺激素分泌不 足,可能會患    。

呆小癥
解析 (1)甲、乙形成了以甲狀腺激素為變量的對照實驗,為了控制單一變量,表中的①應填池塘水。探究甲狀腺在蝌蚪發育中的作用,丙組為了與甲組形成對照,實驗動物②應該為摘除甲狀腺的蝌蚪。(2)甲、乙、丙三組蝌蚪,除表中列出的不同處理外,還要求它們的數量、大小、生長發育狀況必須相同,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擾。此操作符合探究實驗的單一變量原則。(3)若以甲、乙為一組對照實驗,甲組正常發育成成蛙,乙組提前發育成很小的成蛙,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的發育起促進作用。(4)海藻中含有較多碘,它是合成甲狀腺激素必不可少的物質。如果幼年期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會患呆小癥。
知識點2 激素調節和神經調節的關系
7.(科技與社會·腦機接口)(2024山東榮成期中)2024年3月有新聞報道, 我國腦機接口技術取得新突破! 一名四肢癱瘓14年 的患者,終于實現了用意念控制機械手拿水喝。對該過程發 揮支配與調節作用的主要是 (  )
A.神經系統   B.運動系統
C.循環系統   D.內分泌系統
A
解析 患者用意念控制機械手拿水喝,對該過程發揮支配與 調節作用的主要是神經系統。
8.(2023山東萊蕪期中)小李在走路時,突然看到一條蛇在面 前出現,頓時感到呼吸急促,并感覺心臟在怦怦亂跳,這屬于 (  )
A.激素調節  
B.神經調節
C.體液調節  
D.激素和神經調節
D
解析 小李走路時突然看到一條蛇出現在面前,非常緊張害 怕,這是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刺激作出的一種反應;感覺心臟 怦怦亂跳,是因為腎上腺分泌較多的腎上腺素,這屬于激素調 節。
9.(2023山東臨淄期中)下列有關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的敘述 中,錯誤的是 (  )
A.血糖調節過程中只需要激素調節
B.人體生命活動主要受神經系統的調節
C.一般來說,人的生命活動受神經系統和激素的共同調節
D.激素調節既受神經調節的控制,也能對神經調節產生影響
A
解析 血糖調節是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協同作用的結果。
能力提升練
10. (2023四川涼山中考,21,★☆☆) 人在情緒激動時會面紅耳 赤、心跳加快、血壓升高,此時分泌量增多的激素是 ( )
A.生長激素   B.甲狀腺激素
C.胰島素    D.腎上腺素
D
解析 當人情緒激動時,大腦皮層就會特別興奮,并通過支配 腎上腺的神經促使腎上腺分泌較多的腎上腺素。
11.(核心素養·生命觀念)(2023山東東營中考,11,★☆☆)糖尿 病以高血糖為標志,患者常表現出多飲、多食、多尿以及體 重減少,即“三多一少”的病癥。以下有關糖尿病的表達,錯 誤的是 (  )
A.由胰島分泌的胰島素缺乏引起
B.可以通過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
C.可以將胰島素制成膠囊口服治療
D.患者應控制飲食、防止過度勞累
C
解析 胰島素屬于蛋白質,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如果口服會 被體內的消化液消化掉,失去其作用,C錯誤。
12.(識圖分析題·結構圖)(2023青海果洛中考,10,★☆☆)人體內
有多種多樣的激素,都對生命活動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如圖是人體主要的內分泌腺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①分泌生長激素,幼年時分泌不足易患侏
儒癥
B.②分泌甲狀腺激素,幼年時分泌不足易患
巨人癥
C.③分泌胰島素,分泌不足時易患大脖子病
D.④分泌雌性激素,分泌不足時易患糖尿病
A
解析 ②是甲狀腺,可分泌甲狀腺激素,幼年時期甲狀腺激素 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癥,B錯誤;③胰島分泌胰島素,胰島素分泌 不足時易患糖尿病,C錯誤;④睪丸分泌雄性激素,雄性激素分 泌不足會影響男性性發育和性成熟,D錯誤。
13.(核心素養·科學思維)(2023山東泰安中考,7,★★☆)激素在人
體內含量極少,但對人體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A.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直接進入腺體內的毛細血管,隨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各處
B.進入青春期的男孩第二性征越來越明顯,與睪丸分泌的雄性激素有關
C.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會導致身體消瘦,情緒激動, 心跳加快, 血壓升高
D.生長激素由垂體分泌,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異常會導致侏儒癥或巨人癥
C
解析 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會導致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食 量大增而身體卻逐漸消瘦,情緒較易激動,失眠健忘,心率和 呼吸頻率偏高。
14.(核心素養·科學思維)(2023山東淄川期中,24,★★☆)用體 重相近、發育正常且發育程度相似的甲、乙兩只雄性小狗 進行實驗。甲不進行任何處理,乙切除某種內分泌腺,一段時 間后,分別測定其血液中的某種激素含量,結果如下表(單位: 微克/100毫升血液)。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
C
激素名稱 甲 乙
甲狀腺激素 3 0.08
A.乙切除的是甲狀腺 B.甲在實驗中起對照作用
C.手術后乙發育正常 D.甲和乙的飼養條件應相同
解析 根據題述可知,甲不進行任何處理,乙切除某種內分泌 腺,因此甲是對照組,乙是實驗組。乙組的小狗血液中甲狀腺 激素過少,因此乙組小狗切除的是甲狀腺。甲狀腺激素是由 甲狀腺分泌的,有促進生長發育的作用,因此乙組的小狗會發 育遲緩,C錯誤。
素養探究練
15.(核心素養·生命觀念)(2024山東濟寧一模)隨著健康意識 的增強,人們越來越關注糖類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圖一是正 常人進食后血糖含量變化的曲線圖;圖二是人體內血糖濃度 調節的部分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分析并回答問題:

(1)觀察圖一可發現,飯后1小時(BC段)血糖濃度出現大幅度 上升,這是因為食物中的淀粉最終在消化道被分解為   后進入血液。
(2)從圖二可以看出,血糖濃度升高,刺激感受器產生神經沖 動,作為效應器的胰島在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作用下會 加速分泌胰島素,使血糖濃度下降。由此可見,正常人血糖濃
度保持相對穩定是   調節和   調節共同作用的結 果。
葡萄糖
神經
激素
(3)當人體胰島素分泌不足時,就會引發糖尿病。糖尿病患者 常采用注射胰島素的方法進行治療。口服胰島素能治療糖 尿病嗎 為探究這一問題,某興趣小組設計了如下方案:
步驟 甲組 乙組
1 將大小、健康狀況相同的20只小鼠的  破壞,平均分成兩組
2   定時喂全營養飼料,每次喂食前注射等量的胰島素
3 重復步驟2的操作,幾天后,采集兩組小鼠的尿液,檢測其中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結論
請根據實驗方案回答問題:
①為避免小鼠自身產生胰島素,對實驗產生干擾,在步驟1中 將兩組小鼠的   破壞。
②步驟2“ ”處的正確處理方式是:定時喂全營養飼料,每次 喂食前         。
假如按照上述方案進行實驗,最終僅在甲組小鼠的尿液中檢 測到了葡萄糖,則可以得出結論:            。
胰島
口服適量的胰島素
胰島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4)將正常小鼠的胰管結扎,一段時間后檢測尿液成分,發現小
鼠沒有出現糖尿,原因是胰島分泌的胰島素直接進入    通過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各處。
毛細
血管
解析 (1)飯后1小時(BC段)血糖濃度出現大幅度上升,這是 因為食物中的淀粉最終在消化道被分解為葡萄糖后被吸收 進入血液。(2)從圖二可以看出,血糖濃度下降是因為胰島在 神經中樞作用下加速分泌胰島素。由此可見,正常人血糖濃 度保持相對穩定是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共同作用的結果。 (3)①對照實驗要保持單一變量,為避免小鼠自身產生胰島 素,對實驗產生干擾,在步驟1中將兩組小鼠的胰島破壞。為 了使甲組與乙組形成對照,“ ”處的正確處理方式是:定時 喂全營養飼料,每次喂食前口服適量的胰島素。假如按照題
述方案進行實驗,最終僅在甲組小鼠的尿液中檢測到了葡萄 糖,則可以得出的結論是:胰島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4)胰 島素是由胰島分泌的,其分泌物直接進入腺體內的毛細血管, 并隨著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各處。(共21張PPT)
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二節 神經系統的組成
第2課時 神經元
第六章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基礎過關練
知識點2 神經元
1.(教材變式·P12T1變式)(2023山東萊蕪陳毅中學期中)與人 體的其他細胞相比,神經元的形態結構特點是 (  )
A.有明顯的細胞核   B.與神經相連
C.生有許多突起    D.能傳導神經沖動
C
解析 神經元生有許多突起,這是它與其他細胞在形態結構 上的明顯差別。
2.(2023山東萊蕪期中)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 單位,它的基本結構包括 (  )
A.細胞體和突起
B.細胞體和神經纖維
C.突起和神經末梢
D.神經纖維和神經末梢
A
解析 神經元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
3.(2024云南中考改編)如圖是神經元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細 胞體是 (  )

A.a   B.b   C.c   D.d
B
解析 題圖中,a是樹突,b是細胞體,c是鞘,d是神經末梢。
4.(2023山東羅莊期末) 下列有關神經元的敘述, 錯誤的是
(  )
A.沒有細胞核   
B.包括細胞體和突起
C.能夠接受刺激   
D.能夠傳導興奮
A
解析 神經元包括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細胞體內有細胞核, A錯誤。
能力提升練
5.(核心素養·科學思維)(2023山東廣饒期中,8,★☆☆)下列有 關人體神經系統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腦和脊髓是神經系統的中樞部分,組成中樞神經系統
B.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C.神經系統由腦、脊髓組成
D.腦神經和脊神經是神經系統的周圍部分,組成周圍神經系統
C
解析 神經系統由腦、脊髓和它們發出的神經組成。
6.(2023四川自貢中考,12,★☆☆)如圖為神經元的結構模式圖,
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
A.①是能接受信息的樹突 B.②表示神經元的細胞核
C.③能與鞘組成神經纖維 D.④可集結成束構成神經
D
解析 神經纖維集結成束,外面包有膜,構成一條神經,④是 神經末梢。
7.(教材變式·P12圖片變式)(2023山東萊西期末,4改編,★☆☆)
如圖為神經元的結構模式圖,據圖示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 是 (  )

D
A.神經元包括①和②兩部分
B.④是樹突,能接受信息
C.③外表都套有一層鞘,組成神經
D.神經元具有產生興奮、傳導興奮的功能
解析 神經元的基本結構包括①細胞體和③突起兩部分;④ 是神經末梢;③突起包括樹突和軸突,軸突的外表大都套有一 層鞘,組成神經纖維,A、B、C錯誤。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結構 和功能的基本單位,能夠接受刺激,產生并傳導興奮,D正確。
8.(2023山東龍口龍礦學校月考,9,★☆☆)藥物使狗的小腦受 到麻痹,狗將 (  )
A.立即死亡   B.全身癱瘓
C.嗅覺失靈   D.身體失去平衡
D
解析 小腦的主要功能是使運動協調、準確,維持身體的平 衡,若狗的小腦受到麻痹,狗的身體會失去平衡。
9.(核心素養·科學思維)(2024山東寧陽十二中月考,10改編,★★☆)體操運動員在訓練中不慎摔傷,造成脊髓橫斷,盡管運動員的下肢沒有受到任何損傷,卻喪失了運動功能,原因是 (  )
A.大腦與下肢之間的聯系被切斷
B.大腦中的運動中樞受到損傷
C.大腦無法發出運動指令
D.脊髓中的運動中樞受到損傷
A
解析 脊髓橫斷的病人,大腦和下肢之間的聯系通道被切斷, 因此盡管下肢沒有受到任何損傷,運動功能卻喪失了。
10.(核心素養·生命觀念)(2023山東成武期末,14,★★☆)如圖 為小明騎自行車及他的中樞神經系統結構示意圖。有關小 明騎自行車時神經系統工作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向左或向右前進由1(大腦)判斷
B.呼吸頻率的快慢由2(小腦)調節
C.身體的平衡由3(腦干)來維持
D.腳踩踏板的速度由4(脊髓)決定
A
解析 大腦皮層是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騎自行 車向左或向右前進由1大腦判斷;腦干中有一些調節人體基 本生命活動的中樞,如心血管運動中樞、呼吸中樞等,騎自行 車時呼吸頻率的快慢由3腦干調節;小腦的主要功能是使運 動協調、準確,維持身體的平衡,騎自行車時身體的平衡由2 小腦來維持;脊髓是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低級中樞,腳踩踏板 的速度由1大腦決定。
素養探究練
11.(核心素養·科學思維)為研究腦的功能,科學家先后用三只 狗做了如下實驗。請嘗試回答下列問題并以此來指導我們 的生活:

(1)某人因車禍變成了“植物人”,沒有意識和感覺,更不能 運動。由此可以判定其腦的   部位受到了嚴重損傷。
(2)由情境2可知,腦干中具有調節人體      的中樞。
(3)人醉酒后會出現東倒西歪、語無倫次的現象,這分別與
  和        被麻醉有關。
(4)運動時為避免腦部受到損傷,我們應該怎樣做                  。
大腦
心跳、呼吸
小腦
大腦(或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
戴頭盔,
保護腦部等(意思正確即可)
解析 (1)大腦皮層是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有軀 體運動中樞、軀體感覺中樞、語言中樞、視覺中樞和聽覺 中樞等。(2) 由情境2可知, 腦干中有專門調節心跳、呼吸等 人體基本生命活動的中樞。(3)小腦的主要功能是協調運動, 維持身體平衡; 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可調節人的語言活動。 (4)運動時為避免腦部受到損傷,我們應該戴頭盔,保護腦部等。
12.(核心素養·科學思維)(生活情境·籃球賽)(2023山東廣饒月 考)我國每年進行的CBA籃球聯賽,對運動員的智慧和體能 都是很大的考驗。請結合如圖所示的人體神經系統的組成 結構示意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A是    ,它與人體的其他細胞相比,結構的不同在于 有許多   。
(2)A具有            的功能。
(3)D是由  、脊髓和它們發出的神經組成的。
(4)賽場上,運動員從看到籃筐到準確完成投籃的過程中,對 投球角度、力度作出準確判斷的結構是圖2中的[ ]   ,
與維持身體平衡、協調運動有關的結構是[ ]  。
神經元
突起
接受刺激,產生并傳導興奮

1
大腦
2
小腦
(5)休息時,教練會和隊員一起總結優點和不足,溝通需要改
進的攻防策略,溝通離不開[1]的表面與       有關 的神經中樞。
(6)運動員能快速靈敏地進行比賽,還與遍布全身的[5]   密切相關。
(7)比賽中,某運動員因爭搶籃板球扭傷了腰部,結果造成下 肢運動障礙,大小便失禁,你分析他應該是扭傷了腰部的[ ]    ,并且該結構中的排尿、排便中樞失去了[ ]  的控制。
語言和聽覺
神經
4
脊髓
大腦
1
解析 (1)(2)A是神經元,神經元生有許多突起,這是它與其他 細胞的明顯差別;神經元能接受刺激,產生并傳導興奮。(3)D 神經系統是由腦、脊髓和它們發出的神經組成的。(4)1大 腦的表面即大腦皮層是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2 小腦的主要功能是協調運動,維持身體的平衡。(5)教練與隊 員進行語言交流,需要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和聽覺中樞的參 與。(6)圖2中5為神經。(7)腰部受傷的病人,若下肢運動功能 喪失、大小便失禁,說明4脊髓從腰部橫斷,處于脊髓的排 便、排尿中樞失去了大腦的控制。(共14張PPT)
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三節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第1課時 反射和反射弧
第六章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基礎過關練
知識點1 反射
1.(2023天津東麗模擬)神經系統調節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方 式是 (  )
A.神經元    B.細胞體   
C.反射    D.反射弧
C
解析 神經系統調節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核心素養·科學思維)(2024山東萊西期中)下列各項中,不屬 于反射的是 (  )
A.海豚頂球表演
B.草履蟲游向食物
C.小剛躲開樹上掉下來的樹枝
D.小狗聽到主人呼喚就去吃食物
B
解析 草履蟲是單細胞動物,沒有神經系統,因此草履蟲游向 食物不屬于反射,屬于生物的應激性。
知識點2 反射弧
3.(2024江蘇無錫中考)如圖是反射弧結構模式圖,其中標號 ③所指的結構是 (  )
A.感受器   B.傳入神經  
C.神經中樞   D.效應器
C
解析 圖中②上有神經節,因此②是傳入神經,能將神經沖動 傳至③神經中樞。
4.(2023山東龍口期中)關于反射和反射弧的關系,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  )
A.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現反射活動
B.反射弧不完整,反射活動照常進行
C.反射弧是由許多反射活動組成的
D.反射活動的完成必須通過反射弧來實現
D
解析 完成反射必須以反射弧為結構基礎,缺少任何一個環 節反射活動都不能完成,但反射弧完整,不一定會出現反射活 動,還必須有外界或內部的刺激,故A、B錯誤,D正確。反射 活動的結構基礎稱為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 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C錯誤。
5.(核心素養·科學思維)(2024山東新泰期中)肌萎縮側索硬化 (俗稱“漸凍癥”)由傳出神經元病變引起,患者會出現肌肉 萎縮、無力等癥狀。若醫生叩擊患者膝蓋下方韌帶,會出現 (  )
A.有感覺,無膝跳反射
B.有感覺,有膝跳反射
C.無感覺,無膝跳反射
D.無感覺,有膝跳反射
A
解析 肌萎縮側索硬化(俗稱“漸凍癥”)由傳出神經元病 變引起,說明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功能正常。若醫 生叩擊患者膝蓋下方韌帶,神經沖動能傳到大腦,患者能感覺 到叩擊,但不能完成膝跳反射,因為傳出神經不能把神經沖動 傳到效應器。
素養探究練
6.(核心素養·生命觀念)(2023山東龍口期中)如圖是縮手反射 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縮手反射神經沖動傳導的方向是        (用數 字和箭頭表示)。
1→2→5→4→3
(2)神經元包括        兩部分,是神經系統結構和
功能的基本單位。2和4是由神經元的      集結成 束,外面包膜構成的。
(3)在完成縮手反射的同時,   中通向大腦的神經元還會 將神經沖動傳到大腦的特定區域,使人感覺到“燙”。不過 由于神經沖動傳向大腦的路徑較長,在大腦作出判斷之前,手 指已經縮回了,這種反射的意義是         。
細胞體和突起
神經纖維
脊髓
避免手指受傷過重
(4)對“燙”這一刺激作出反應的反射弧結構是[ ]   ,
它由傳出神經的     與相應的   組成。如果用麻
醉劑阻斷2,   (填“能”或“不能”)感覺到燙。
3
效應器
神經末梢
肌肉
不能
解析 (1)圖示為反射弧,包括1感受器、2傳入神經、5神經 中樞、4傳出神經和3效應器。反射弧中神經沖動傳導的路 線: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2) 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神經元的基本結 構包括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反射弧的2和4是神經纖維集 結成束,外面包膜形成的神經。(3)在完成縮手反射的同時, 脊髓中通向大腦的神經元還會將神經沖動傳到大腦,使人感 到疼痛。不過由于傳向大腦的路徑較長,在大腦作出判斷之 前,手指已經縮回了,這種反射的意義是避免手指受到較重傷
害。(4)對“燙”這一刺激作出反應的結構是3效應器,效應 器是由4傳出神經的神經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組成的。若 用麻醉劑阻斷2傳入神經,反射弧不完整,感受器發出的神經 沖動不能傳到神經中樞,同時感受器發出的神經沖動也就不 能傳導到大腦,因此不能感覺到燙。(共19張PPT)
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三節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第2課時 反射的類型
第六章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基礎過關練
知識點3 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1.(核心素養·科學思維)(2024重慶中考)隨著眼保健操音樂的 響起,小軍做起了眼保健操,該反射屬于 (  )
A.非條件反射   B.條件反射
C.眨眼反射    D.縮手反射
B
解析 隨著眼保健操音樂的響起,小軍做起了眼保健操,眼保 健操是后天學習的,這屬于條件反射。
2.(教材變式·P18T2變式)(2023云南中考)下列反射中,屬于人 類特有的是 (  )
A.吃到櫻桃分泌唾液
B.看到楊梅分泌唾液
C.談論酸角分泌唾液
D.嗅到芒果香味分泌唾液
C
解析 與語言文字有關的反射是人類特有的條件反射。
3.(2024山東萊蕪期中)有關“測定反應速度”的敘述,不正 確的是 (  )
A.測量值越小,反應速度越快
B.同一人在不同狀態下的反應速度可能不同
C.不同人的反應速度只需分別測量一次
D.反應速度會隨練習次數的增加而加快
C
解析 只測量一次具有偶然性,為了減小實驗數據的誤差,避 免偶然性,應設置重復實驗,C錯誤。
能力提升練
4.(跨語文·成語)(2023山東威海中考,17,★☆☆)下列從反射 的角度對成語“聞雞起舞”的解釋,正確的是 (  )
A.屬于非條件反射
B.神經中樞在脊髓
C.感受器在耳蝸中
D.效應器是傳出神經末梢
C
解析 “聞雞起舞”意為聽到雞鳴就起來舞劍,此反射是人 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條件反射,感受器在耳蝸,神經中樞 在大腦皮層,效應器是傳出神經的神經末梢與相應的肌肉。
跨學科解讀 首先理解成語的含義,然后結合生物學知識
作答。
5.(2023山東濟寧中考,14,★★☆)下列關于“吃梅止渴”“望
梅止渴”的生物學解釋,不正確的是 (  )
A.“吃梅止渴”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B.“望梅止渴”屬于條件反射
C.“望梅止渴”建立在“吃梅止渴”的基礎上
D.兩者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D
解析 完成“吃梅止渴”的反射弧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 以下,完成“望梅止渴”的反射弧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上, 它們的反射弧不同,D不正確。
6.(2024山東濱州中考,12改編,★★☆)課間活動,豆豆同學突然擲來
一個沙包,你不假思索地一把抓住了。豆豆同學說:“厲害,反應真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完成“沙包飛來”到“抓住沙包”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B.你在注視沙包運動的過程中,②的曲度變小
C.你能聽到豆豆的夸獎,接受聲波刺激的感受器位于④
D.你對夸獎的反應與看見山楂分泌唾液同屬人類特有的條件反射
A
解析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稱為反 射弧,A正確。在注視沙包運動的過程中,②晶狀體的曲度變 大,B錯誤。接受聲波刺激的感受器位于⑥耳蝸,C錯誤。你 對夸獎的反應屬于人類特有的條件反射,但看見山楂分泌唾 液不是人類特有的條件反射,D錯誤。
7.(核心素養·探究實踐)(2024四川涼山中考,8,★☆☆)為了證 實飲酒的危害,小勇和爸爸一起做了“測定反應速度”的實 驗。爸爸將拇指和食指對準長30 cm的直尺下端“0”刻度 線,不要碰尺,小勇松手,爸爸盡快夾住直尺,記錄夾住部位的 刻度值。三種狀態下的測試各重復三次,結果如下表,得出的 結論是 (  )
測定次數 飲酒量
不飲酒 飲一杯白酒 飲四杯白酒
第一次 15.6 cm 28.9 cm 夾不住
第二次 13.8 cm 25.6 cm 夾不住
第三次 14.5 cm 27.3 cm 夾不住
測量平均值 14.6 cm 27.3 cm —
A.飲酒越多,反應越遲鈍
B.酗酒會增加患癌的風險
C.酗酒會嚴重損害人的肝臟
D.酗酒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
答案 A
解析 根據題表數據得出的結論是:飲酒越多,反應越遲鈍。
8.(2023山東東營中考,20,★★☆)某同學在校園生物角修剪 月季時,不小心被刺扎到手,迅速縮手并感到疼痛。對完成該 反射的神經結構的表達,正確的選項是 (  )

D
A.1是效應器,能夠對刺扎到
皮膚作出反應
B.3是神經中樞,痛覺就是在
這里產生的
C.該反射活動的神經沖動傳導途徑是5→4→3→2→1
D.3是神經中樞,受到大腦皮層的控制
解析 圖中1是感受器,5是效應器,A錯誤;3是脊髓中的神經中樞,感覺在大腦皮層形成,B錯誤;一個完整的反射弧包括1感受器、2傳入神經、3神經中樞、4傳出神經和5效應器五部分,該反射的神經沖動傳導途徑是1→2→3→4→5,C錯誤;該反射弧的神經中樞位于脊髓內,受到大腦皮層的控制,D正確。
素養探究練
9.(核心素養·探究實踐)(2023山東牟平期中)智能手機的普及 給大家帶來了方便,也帶來了很多安全隱患。有調查表明:開 車看手機發生事故的概率是普通駕駛的23倍,18%的嚴重車 禍是因為司機使用手機。小明想探究“看手機對人的反應 速度的影響”,實驗步驟如下:
①測試者拿尺子的上端,被測者將拇指和食指對準尺子下端 的0刻度位置。
②被測者集中注意力,當看到測試者松手時,立即用手指夾住 尺子,然后記下尺子下落的高度。
③被測者邊看手機邊關注測試者的手,當測試者松開尺子后, 立即用手指夾住尺子,然后記下尺子下落的高度。
④重復上述實驗,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單位:厘米)。
測試項目 尺子下落的高度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不看手機 13.5 13.2 12.9
看手機 23.5 22.4 21.9
(1)小明作出的假設是:                。
(2)在測定反應速度的反射弧中,感受器位于眼的    中, 手指上的肌肉屬于   ,接尺子的活動屬于    
反射。測量值越大說明人的反應速度越   。
(3)根據表中數據分析, 邊看手機邊測試會   (填“減 小”或“加大”)尺子下落的高度, 應該如何處理表中的數 據,使得出的結果更可靠      。
看手機會(或不會)影響人的反應速度
視網膜
效應器
條件(或復雜)

加大
取平均值
(4)本實驗給我們日常生活的啟示是:         
        。
開車時應集中注意力, 不能看手機(合理即可)
解析 (1)根據題述可知,小明想探究看手機對人的反應速度 的影響,可作出假設:看手機會(或不會)影響人的反應速度。 (2)在測定反應速度的反射弧中,感受器在眼的視網膜中;手 指上的肌肉屬于效應器;接尺子的活動是由大腦皮層參與的 條件反射。測量值越小,說明人的反應速度越快,測量值越 大,說明人的反應速度越慢。(3)為了盡量減小實驗結果的誤 差,避免偶然性,提高實驗結果的可信度,應該對表格中的各 組數據取平均值。(4)本實驗給我們日常生活的啟示是:開車 時應集中注意力,不能看手機(合理即可)。(共12張PPT)
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二節 神經系統的組成
第1課時 神經系統的組成
第六章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基礎過關練
知識點1 神經系統的組成
1.(核心素養·生命觀念)(2023山東博山期末)人體神經系統由 什么組成 (  )
A.腦和腦神經
B.腦、脊髓和它們發出的神經
C.脊髓和脊神經
D.大腦、小腦和腦干
B
解析  人體神經系統由腦、脊髓和它們發出的神經組成。 腦和脊髓是神經系統的中樞部分,組成中樞神經系統;由腦發 出的腦神經和由脊髓發出的脊神經是神經系統的周圍部分, 組成周圍神經系統。
2.(2023江蘇蘇州中考)花樣滑冰運動員在比賽時,協調全身 肌肉活動、維持身體平衡的結構是 (  )
A.腦干   B.小腦   
C.脊髓   D.神經
B
解析 小腦的主要功能是協調運動,維持身體平衡。
3.(2024江蘇無錫中考)腦卒中又稱中風,是一種急性腦血管 疾病,20%~30%的腦卒中是由腦出血引起的。某病人腦出血 導致呼吸和心跳驟停,凝血塊可能壓迫的部位是 (  )
A.大腦   B.小腦   C.神經元   D.腦干
D
解析 腦干中有些部位專門調節心跳、呼吸、血壓等人體 基本的生命活動。如果這些部位受到損傷,心跳和呼吸就會 停止。
4.(新獨家原創)一位老人突患腦血栓,致使腦的局部血液供 應不足。經檢查,老人的四肢完好,但右側肢體不能活動。這 可能是由于血栓壓迫了 (  )
A.大腦皮層的感覺中樞    B.脊髓
C.大腦皮層的運動中樞    D.小腦
C
解析 運動和大腦皮層的運動中樞有關。老人突患腦血栓, 經檢查老人的四肢完好,但右側肢體不能活動,可能是由于血 栓壓迫了大腦皮層的運動中樞。
能力提升練
5.(2023山東陵城期末,19,★☆☆)下列有關神經系統概念之 間關系的示意圖,最合理的是 (  )
 
B
解析 神經系統包含周圍神經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其中,腦 和脊髓是神經系統的中樞部分,組成中樞神經系統,神經中樞 位于腦和脊髓中;腦神經和脊神經是神經系統的周圍部分,組 成周圍神經系統。
6.(中華傳統文化·詩詞)(2024湖北中考,5,★☆☆)宋代楊萬里 在《閑居初夏午睡起》中寫道:“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 與窗紗”。品讀這句詩頓時讓人有一種酸酸的感覺。圖中 能產生“酸酸的”感覺的部位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C
解析 ③大腦的表層叫大腦皮層,大腦皮層是調節人體生理 活動的最高級中樞,具有感覺、運動、語言等多種生命活動 的功能區域。因此,圖中能產生“酸酸的”感覺的部位是③ 大腦。
7.(2023山東萊西二模,16改編,★☆☆)女排隊員能快速靈敏 地完成運動,除運動系統外還需要神經系統的協調配合,下列 關于神經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運動員能保持身體平衡主要與腦干有關
B.神經系統由腦和脊髓組成
C.中樞神經系統由大腦、小腦和腦干組成
D.周圍神經系統包括脊神經和腦神經
D
解析 維持身體平衡主要與小腦有關,A錯誤;神經系統由 腦、脊髓和它們所發出的神經組成,B錯誤;中樞神經由腦和 脊髓組成,C錯誤。(共22張PPT)
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節 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
第1課時 眼和視覺
第六章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基礎過關練
知識點1 眼和視覺
1.(核心素養·生命觀念)(2024山東臨淄期中)眼是人體獲取外 界信息的重要器官。眼睛中常被稱為“白眼球”和“黑眼 球”的部位分別指的是 (  )
A.虹膜和角膜   B.角膜和鞏膜
C.鞏膜和虹膜   D.鞏膜和視網膜
C
解析 眼睛中被稱為“白眼球”的部分是鞏膜,白色堅韌的 鞏膜具有保護作用。眼睛中常被稱為“黑眼球”的部分是 虹膜,虹膜不透光,有色素。
2.(2024江蘇蘇州中考)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智能眼鏡,能根據配戴者的視線自動變焦。當配戴者觀看遠近不同的物體時,眼鏡鏡框上的電動機械裝置能夠拉扯鏡片薄膜,使其凸度不斷變化。這種能改變凸度的薄膜模仿了眼球結構中的 ( )
A.角膜   B.晶狀體   C.玻璃體   D.視網膜
B
解析 通過調節晶狀體曲度,人可以看清楚遠近不同的物體。由題干可知, 當配戴者觀看遠近不同的物體時, 眼鏡鏡框上的電動機械裝置能夠拉扯鏡片薄膜,使其凸度不斷變化。故這種能改變凸度的薄膜模仿了眼球結構中的晶狀體。
3.(2024北京昌平中考)在視覺形成的過程中,接受刺激產生 興奮的結構位于 (  )
A.角膜   B.瞳孔   C.晶狀體   D.視網膜
D
解析 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能接受刺激,產生興奮,然后通過 視神經將興奮傳給大腦的特定區域,形成視覺。
4.(新獨家原創)下列關于眼睛看亮處和近處的圖片組合正確 的是 (  )


C
A.2和3   B.2和4   C.1和3   D.1和4
解析 看亮處時瞳孔縮小,看近處時晶狀體曲度較大,C符合 題意。
5.(核心素養·生命觀念)(2024山東萊西期中)假如一只黃蜂朝 你迎面飛來,它身上反射來的光線進入你的眼睛,依次經過哪 些結構,最終形成一個物像 (  )
A.角膜→虹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
B.角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
C.虹膜→角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
D.虹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
B
解析 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依次經過角膜、瞳孔、晶狀 體和玻璃體,并經過晶狀體等結構的折射,最終落在視網膜 上,形成一個物像。
知識點2 近視及其預防
6.(2024四川成都中考)同學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應養成良好的 用眼習慣,如果長時間看手機、打游戲等,易導致眼睛近視。 患近視眼后可能 (  )
A.晶狀體曲度過大  
B.眼球前后徑過短
C.物像形成于視網膜后方  
D.配戴凸透鏡矯正
A
解析 長時間看手機、打游戲等,會導致晶狀體曲度過大或 眼球的前后徑過長,使遠處物體反射來的光線形成的物像落 在視網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遠處的物體,形成近視。近視 需要配戴凹透鏡進行矯正。
7.(2023四川涼山中考)小強同學長期沉迷于電腦網游,導致 眼球的某一結構曲度過大且不易恢復原大小而患上高度近 視。這一結構是圖中的 (  )

A.1   B.2   C.3   D.4
C
解析 長期沉迷于電腦網游,導致3晶狀體過度變凸,使遠處 物體反射來的光線形成的物像落在2視網膜的前方,因此不 能看清遠處的物體,形成近視。
8.(健康生活·保護視力)(2024福建中考)“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下列行為有利于預防近視的是 (  )
A.躺在床上看書   
B.趴在桌上寫字
C.長時間刷視頻   
D.做好眼保健操
D
解析 做好眼保健操可以改善眼的疲勞,有利于預防近視。
能力提升練
9.(核心素養·生命觀念)(2024山東東明期末,16,★☆☆)如圖是視覺形成的過程示意圖。有關結構名稱錯誤的是 ( )

B
A.1是瞳孔,它是虹膜中央的
小孔
B.2是玻璃體,3是晶狀體
C.4是視網膜,其上有對光線
敏感的細胞
D.5是視神經,6是大腦的特定區域
解析 視覺的形成過程:外界物體反射的光線→角膜→瞳孔 →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視神經→大腦的特定區域(形 成視覺)。結合題圖可知,1是瞳孔,位于虹膜中央;2是晶狀體, 3是玻璃體,具有折射光線的作用;4視網膜上有對光線敏感的 細胞,是眼球內成像的部位,并能產生興奮;5是傳導興奮的視 神經,6是大腦的特定區域,可以產生視覺。
10.(核心素養·科學思維)(2024山東萊蕪期中,12,★☆☆)青少 年長時間近距離看書或沉迷于手機游戲容易形成近視。下 列示意圖中,能正確表示近視成像與矯正方法的是 (  )


A.①和④   B.②和④  C.②和⑤   D.③和⑤
B
解析 眼球的前后徑過長或晶狀體的曲度過大,遠處物體反 射來的光線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遠 處的物體,造成近視;所以能正確表示近視成像的是②。近視 需要配戴使光線發散的凹透鏡進行矯正,所以能正確表示近 視矯正方法的是④,可見B正確。
素養探究練
11.(核心素養·探究實踐)(2023山東臨淄期中)眼是人類認識 世界的重要感覺器官。目前中小學生患近視的人數逐年增 多,青少年預防近視要從了解眼球的結構和功能以及成像原 理開始。如圖所示,圖甲是眼球的結構示意圖,圖乙是模擬眼 球成像的實驗操作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如圖甲所示,當精彩的畫面映入眼簾時,光線最先透過[ ]    ,然后通過瞳孔,經過[ ]等的折射,最終在    上 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感光細胞產生神經沖動并經過    傳導到大腦的特定區域,這樣人就形成了視覺。
(2)如圖乙的模擬實驗中,左邊的白紙板相當于圖甲中的[ ], 中間的凸透鏡相當于眼球的    ;如果換上曲度較大的 凸透鏡,物像會落在紙板的   (填“前方”或“后方”), 紙板上的圖像就會變模糊。同理,青少年長時間近距離看書 或看手機屏幕等,會導致眼球的[ ]曲度過大,形成近視。因

角膜

視網膜
視神經

晶狀體
前方

此,近視眼應該配戴    (填“凹透鏡”或“凸透鏡”) 進行矯正。
(3)為了保護視力,預防近視,你認為平時應該怎么做           
(至少答出一條)。
(4)我們在夜晚看書時,如果突然停電,瞬間眼前一片漆黑,片 刻后能逐漸看見周圍的物體,這與[ ]   能自動調節 瞳孔的大小有關。
凹透鏡
保持正
確的讀寫姿勢、認真做眼保健操、定期檢查視力等(合理即可)

虹膜
解析 圖甲中的①是晶狀體,②是角膜,③是虹膜,④是玻璃 體,⑤是視網膜,⑥是視神經,⑦是鞏膜。(1)外界物體反射來 的光線,經過角膜、瞳孔進入眼球內部,再經過晶狀體等的折 射作用,最終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視網膜上 的感光細胞產生神經沖動,神經沖動沿著視神經傳到大腦的 特定區域就形成了視覺。(2)白紙板上能形成物像,故白紙板 相當于眼球的視網膜,凸透鏡具有折射光線的作用,故凸透鏡 相當于眼球的晶狀體。如果換上曲度較大的凸透鏡,物像就 會落在紙板的前方。青少年長時間近距離看書或看手機屏
幕等,會導致眼球的晶狀體曲度過大,物像就會落在視網膜的 前方,從而形成近視,近視眼應該配戴凹透鏡進行矯正。(3)為
了保護視力,預防近視,應該做到:讀書寫字的姿勢要正確、認
真做眼保健操、定期檢查視力等。(4)眼球通過③虹膜來調
節瞳孔的大小,進而控制進入眼內光線的多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八宿县| 綦江县| 名山县| 三台县| 舞钢市| 雅江县| 隆德县| 台南市| 凌源市| 图们市| 郴州市| 河南省| 江山市| 锡林郭勒盟| 衡阳市| 安达市| 泾源县| 镇沅| 陆丰市| 志丹县| 准格尔旗| 原阳县| 浦县| 海丰县| 潜山县| 磐石市| 清水河县| 商城县| 永修县| 革吉县| 普安县| 彩票| 邓州市| 卓尼县| 高邮市| 佛冈县| 万源市| 兴海县| 汉阴县| 壤塘县| 潮州市|